在半年多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每位教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改。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足之处也有许多。
一、教师课前的精心备课、精选例题还存在一定问题,对课堂教学的能力也急需提高。
尤其是课堂教学秩序,有时还不如课改前好维持,不同学科、不同教师课堂秩序的情况也有一定差别。其实,新课改背景下,对于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师维持课堂秩序的策略应该不一样。同时,对学生纪律教育不应该仅仅被视为学生道德成长的需要,而且应作为教学方式成功转变的重要保障。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要把课堂教学秩序成活而不乱、乱而有序。
二、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能持久。
反馈检测环节里好多班级都采用了各种形式的竞争机制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活动开展之初,学生的积极性的确很高,但过了一段时间,学生的积极性就出现了差异。部分优等生、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积极性仍然很高,但另一部分就表现的非常漠然。还有一部分同学为了保持自己的优势,不愿意帮助其他组的同学,甚至是互相攻击,个别的还有在检测中营私舞弊的等等······其实,这也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要积极的寻找解决的策略。竞争机制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学生如果长期处于竞争环境中,过分关注学习的外在动机,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本身的快乐,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积极性肯定是会下降的。因此,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学会体验学习本身的快乐是首要的,其次还有竞争机制是否公平合理、是否适时更新、是否不断完善等都需要重视。
三、部分后进生在学习上存在依赖思想。
部分老师可能也已经感受到,学习后进生无论你怎样“调动”,他仍然很“被动”,有的即使稍微看到点气色,但总是坚持不了多久,就又归为原位了。他们总在等,等组长教他怎么去做,等组长做完以后自己参考,等老师逼着要作业的时候补,自己因为害怕困难而从来不主动去思考问题,缺乏思考和学习的精神,有的甚至连这种想法都没有过。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出来做思想引导疏通之外,还因该采取分层教学,降低对他们的要求,降低难度。尽快的帮助他们找到自信心,自信心是成功的首要前提。
最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集体协作能力培养等都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把课改工作做的细之又细,每一个环节都稳扎稳打、落到实处,要把课改作为一个持久的工作,不厌其烦地去做,同时还要求我们善于总结得失,及时修正不妥之处、及时完善。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改革才会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