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带的结构是:甑(左右结构)带(上下结构)。
甑带的结构是:甑(左右结构)带(上下结构)。 拼音是:zèng dài。 繁体是:甑帶。 注音是:ㄗㄥˋㄉㄞˋ。
关于甑带的成语
鱼釜尘甑 局骗拐带 破甑不顾 夹带棒 堕甑不顾 甑尘釜鱼 裙带官 带牛佩犊 褒衣博带 峨冠博带
关于甑带的词语
鱼釜尘甑 裙带官 峨冠博带 破甑生尘 局骗拐带 夹带棒 破甑不顾 连汤带水 含牙带角 堕甑不顾
甑带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束甑的带。引《诗·小雅·大东》“薪是穫薪”三国吴陆玑疏:“穫,今椰榆也。其叶如榆,其皮坚韧,剥之长数尺,可为絙索,又可为甑带。”⒉作药用。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服器二·甑》:“江南以蒲为甑带,取久用败烂者用之。取其久被蒸气,故能散气也。”
二、词语解释
束甑的带。作药用。甑带[zèngdài]⒈束甑的带。作药用。
三、网络解释
甑带中药之一种,现今已很难觅到。最早见于孙思邈《千金方》。综合释义:束甑的带。《诗·小雅·大东》“薪是穫薪”三国吴陆玑疏:“穫,今椰榆也。其叶如榆,其皮坚韧,剥之长数尺,可为絙索,又可为甑带。”作药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服器二·甑》:“江南以蒲为甑带,取久用败烂者用之。取其久被蒸气,故能散气也。”汉语大词典:(1).束甑的带。《诗·小雅·大东》“薪是穫薪”三国吴陆玑疏:“穫,今椰榆也。其叶如榆,其皮坚韧,剥之长数尺,可为絙索,又可为甑带。”(2).作药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服器二·甑》:“江南以蒲为甑带,取久用败烂者用之。取其久被蒸气,故能散气也。”其他释义:1.束甑的带。2.作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