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立式搅拌容器校核

立式搅拌容器校核

来源:微智科技网


立式搅拌容器校核 筒体设计条件 设计压力 p 设计温度 t 内径 Di 名义厚度 n 材料名称 许用应力    t计算单位 MPa  C mm mm MPa mm mm mm MPa mm mm 筒体上封头 mm t 内 筒 0.5 185 1000 8 Q345R 1 184.8 345 0.3 2 2.3 0.85 液压 0.6 4000 筒体下封头 椭圆形 8 Q345R 1 0.3 0 0.3 0.85 内筒上封头 校核合格 35.69 夹套封头 内筒下封头 校核合格 72.06 椭圆形 4 Q345R 1 0.3 0 0.3 0.85 主 要 计 算 结 果 内圆筒体 校核合格 795.46    t压力试验温度下的屈服点  s钢材厚度负偏差 C1 腐蚀裕量 C2 厚度附加量 C=C1+C2 焊接接头系数  压力试验类型 试验压力 pT 筒体长度 Lw 内筒外压计算长度 L 封 头 设 计 条 件 封头形式 名义厚度 n 材料名称 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   钢材厚度负偏差 C1 腐蚀裕量 C2 厚度附加量 C=C1+C2 焊接接头系数  校核结果 质 量 m kg 搅拌轴计算轴径mm 备 注 MPa mm mm mm

内筒体内压计算 计算所依据的标准 计算条件 计算压力 Pc 0.80 设计温度 t 185.00 内径 Di 1000.00 材料 Q345R ( 板材 ) 试验温度许用应力  1.00 t设计温度许用应力  184.80 试验温度下屈服点 s 345.00 钢板负偏差 C1 0.30 腐蚀裕量 C2 2.00 焊接接头系数  0.85 PcDi计算单位 GB 150.3-2011 筒体简图 MPa  C mm MPa MPa MPa mm mm 厚度及重量计算 计算厚度 有效厚度 名义厚度 重量 压力试验类型 试验压力值 压力试验允许通过 的应力水平 T 试验压力下 圆筒的应力 校核条件 校核结果  = 2[]tP = 2.55 c e =n - C1- C2= 5.70 n = 8.00 795.46 压力试验时应力校核 液压试验 mm mm mm Kg PT = 1.25P []t = 0.6000 (或由用户输入) []MPa MPa T 0.90 s = 310.50 T = pT.(Die) = 62.27 MPa 2e. T T 合格 压力及应力计算 2e[]t [Pw]= (Die)= 1.78056 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设计温度下计算应力  校核条件 结论

tMPa MPa MPa Pc(Die)  = = 70.58 2et 157.08  ≥ 合格 tt

内筒上封头内压计算 计算单位 计算所依据的标准 计算条件 计算压力 Pc 0.50 MPa 设计温度 t 185.00  C 内径 Di 1000.00 mm 曲面深度 hi 250.00 mm 材料 Q345R (板材) t设计温度许用应力  184.80 MPa 试验温度许用应力  1.00 MPa 钢板负偏差 C1 0.30 mm 腐蚀裕量 C2 0.00 mm 焊接接头系数  0.85 压力试验时应力校核 压力试验类型 试验压力值 液压试验 PT = 1.25Pc[][]t GB 150.3-2011 椭圆封头简图 = 0.6000 (或由用户输入) MPa MPa MPa 压力试验允许通过的应力t T 0.90 s = 310.50 T = pT.(KDi0.5e)= 95.57 试验压力下封头的应力 2e.校核条件 校核结果 T T 合格 厚度及重量计算 形状系数 2D K = 12i = 1.0000 62hi计算厚度 有效厚度 最小厚度 名义厚度 结论 重量 h = 2[]t0.5P = 1.59 c eh =nh - C1- C2= 3.70 min = 3.00 nh = 4.00 满足最小厚度要求 35.69 压 力 计 算 KPcDimm mm mm mm Kg 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结论

2[]te [Pw]= KDi0.5e= 1.16025 合格 MPa

内筒下封头内压计算 计算单位 计算所依据的标准 计算条件 计算压力 Pc 0.50 MPa 设计温度 t 185.00  C 内径 Di 1000.00 mm 曲面深度 hi 250.00 mm 材料 Q345R (板材) t设计温度许用应力  184.80 MPa 试验温度许用应力  1.00 MPa 钢板负偏差 C1 0.30 mm 腐蚀裕量 C2 0.00 mm 焊接接头系数  0.85 压力试验时应力校核 压力试验类型 试验压力值 液压试验 PT = 1.25Pc[][]t GB 150.3-2011 椭圆封头简图 = 0.6000 (或由用户输入) MPa MPa MPa 压力试验允许通过的应力t T 0.90 s = 310.50 T = pT.(KDi0.5e)= 46.01 试验压力下封头的应力 2e.校核条件 校核结果 T T 合格 厚度及重量计算 形状系数 2D K = 12i = 1.0000 62hi计算厚度 有效厚度 最小厚度 名义厚度 结论 重量 h = 2[]t0.5P = 1.59 c eh =nh - C1- C2= 7.70 min = 3.00 nh = 8.00 满足最小厚度要求 72.06 压 力 计 算 KPcDimm mm mm mm Kg 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结论

2[]te [Pw]= KDi0.5e= 2.40975 合格 MPa

开孔补强计算 计算单位 接 管: 液相入口, φ100×10 设 计 条 件 1.5 计算压力 pc MPa 设计温度 壳体型式 壳体材料 名称及类型 185 ℃ 圆形筒体 Q345R 板材 壳体开孔处焊接接头系数φ 0.85 壳体内直径 Di 壳体开孔处名义厚度δn 壳体厚度负偏差 C1 壳体腐蚀裕量 C2 壳体材料许用应力[σ] t 计算方法: GB150.3-2011等面积补强法,单孔 简 图 1000 8 0.3 2 184.8 mm mm mm mm MPa 接管轴线与筒体表面法线的夹角(°) 0 凸形封头上接管轴线与封头轴线的夹角(°) 100 接管实际外伸长度 接管实际内伸长度 接管焊接接头系数 接管腐蚀裕量 凸形封头开孔中心至 封头轴线的距离 接管厚度负偏差 C1t 0 1 2 0.3 mm mm mm mm mm 接管连接型式 接管材料 名称及类型 插入式接管 Q345R 板材 补强圈材料名称 补强圈外径 补强圈厚度 补强圈厚度负偏差 C1r mm mm mm MPa mm mm mm mm mm mm 222tt 接管材料许用应力[σ] 184.8 MPa 补强圈许用应力[σ] 开 孔 补 强 计 算 84.6 1 非圆形开孔长直径 mm 开孔长径与短径之比 壳体计算厚度δ 4.7975 mm mm mm 2接管计算厚度δt 0.326 补强圈强度削弱系数 frr 0 84.6 开孔补强计算直径 d 接管有效外伸长度 h1 29.086 接管材料强度削弱系数 fr 1 169.2 补强区有效宽度 B 接管有效内伸长度 h2 0 76 开孔削弱所需的补强面积A 406 mm 壳体多余金属面积 A1 2429 接管多余金属面积 A2 mm 补强区内的焊缝面积 A3 20 2 A1+A2+A3= 525 mm,大于A,不需另加补强。 2 补强圈面积 A4 mm A-(A1+A2+A3) 结论: 合格 接 管: 气相出口, φ100×10 计算方法: GB150.3-2011等面积补强法,单孔 设 计 条 件 简 图 0.5 计算压力 pc MPa 设计温度 壳体型式 壳体材料 名称及类型 185 ℃ 椭圆形封头 Q345R 板材 壳体开孔处焊接接头系数φ 0.85 壳体内直径 Di 壳体开孔处名义厚度δn 1000 4 mm mm

壳体厚度负偏差 C1 壳体腐蚀裕量 C2 壳体材料许用应力[σ] 椭圆形封头长短轴之比 凸形封头上接管轴线与封头轴线的夹角(°) 100 接管实际外伸长度 接管实际内伸长度 接管焊接接头系数 接管腐蚀裕量 凸形封头开孔中心至 封头轴线的距离 接管厚度负偏差 C1t 0 1 2 0.3 t0.3 0 184.8 2 -0 mm mm MPa mm mm mm mm mm 接管连接型式 接管材料 名称及类型 插入式接管 Q345R 板材 mm mm mm MPa mm mm mm mm mm mm 222补强圈材料名称 补强圈外径 补强圈厚度 补强圈厚度负偏差 C1r tt 接管材料许用应力[σ] 184.8 MPa 补强圈许用应力[σ] 开 孔 补 强 计 算 84.6 1 非圆形开孔长直径 mm 开孔长径与短径之比 壳体计算厚度δ 1.4335 mm mm mm 2接管计算厚度δt 0.1084 补强圈强度削弱系数 frr 0 84.6 开孔补强计算直径 d 接管有效外伸长度 h1 29.086 接管材料强度削弱系数 fr 1 169.2 补强区有效宽度 B 接管有效内伸长度 h2 0 192 10 开孔削弱所需的补强面积A 121 mm 壳体多余金属面积 A1 2442 接管多余金属面积 A2 mm 补强区内的焊缝面积 A3 2 A1+A2+A3= 3 mm,大于A,不需另加补强。 2 补强圈面积 A4 mm A-(A1+A2+A3) 结论: 合格

开孔补强计算 计算单位 接 管: 液相出口, φ100×10 设 计 条 件 0.6 计算压力 pc MPa 设计温度 壳体型式 壳体材料 名称及类型 185 ℃ 椭圆形封头 Q345R 板材 壳体开孔处焊接接头系数φ 0.85 壳体内直径 Di 壳体开孔处名义厚度δn 壳体厚度负偏差 C1 壳体腐蚀裕量 C2 壳体材料许用应力[σ] 椭圆形封头长短轴之比 凸形封头上接管轴线与封头轴线的夹角(°) 100 接管实际外伸长度 接管实际内伸长度 接管焊接接头系数 接管腐蚀裕量 凸形封头开孔中心至 封头轴线的距离 接管厚度负偏差 C1t 0 1 2 0.3 t 计算方法: GB150.3-2011等面积补强法,单孔 简 图 1000 8 0.3 0 184.8 2 -0 mm mm mm mm MPa mm mm mm mm mm 接管连接型式 接管材料 名称及类型 插入式接管 Q345R 板材 mm mm mm MPa mm mm mm mm mm mm 222补强圈材料名称 补强圈外径 补强圈厚度 补强圈厚度负偏差 C1r tt 接管材料许用应力[σ] 184.8 MPa 补强圈许用应力[σ] 开 孔 补 强 计 算 84.6 1 非圆形开孔长直径 mm 开孔长径与短径之比 壳体计算厚度δ 1.7205 mm mm mm 2接管计算厚度δt 0.1301 补强圈强度削弱系数 frr 0 84.6 开孔补强计算直径 d 接管有效外伸长度 h1 29.086 接管材料强度削弱系数 fr 1 169.2 补强区有效宽度 B 接管有效内伸长度 h2 0 506 20 开孔削弱所需的补强面积A 146 mm 壳体多余金属面积 A1 2440 接管多余金属面积 A2 mm 补强区内的焊缝面积 A3 2 A1+A2+A3= 966 mm,大于A,不需另加补强。 2 补强圈面积 A4 mm A-(A1+A2+A3) 结论: 合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