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及其启示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及其启示

来源:微智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3月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Mar.2006 第8卷第1期 Journal of Aduh Education of Hebei University V01.8 NO.1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及其启示 梁卫格 ,常志伟。 (1.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2.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摘 要:澳火利亚拥有较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和明确的国际化目标及有效措施,近年来澳大利亚叉确定以英、美为 对手,争占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为其本国科技、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本文论述了十几年采澳大利亚积 极推进高等教育圆际化趋势的进程度特点,并且总结出对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澳火利亚;高等教育;趋势;中国高等教育;启示 中围分类号:G71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6471(2006)01 0050—02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发展的必 的力度,推出国际合作教育项目,采取的方式多为部分时 然结果.经济全球化又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国 段在国外进行,部分时段到澳国本校或在澳国的第三国分 际化。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教育国际化中得到了益 校接受教育。目前,澳国已有许多大学开始通过远程教育 处,尝到了甜头。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 方式提供服务。并在国外设立了不少的教育服务机构,仅 较高国家,自2O世纪8o年代中后期,高等教育一直被视 1998年就有6500名在澳大利亚大学注册的学生在海外校 为澳大利亚的出口产业,国际化进程也一直保持快速发展 区或通过远程教育方式学习。据预测,到2010年,澳国 势头。澳大利亚每年不仅从外国留学生身上获得可观外 在国际市场将有留学生280万,其中35 来自亚洲.在 汇,并且引进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本国科技、经济的发展 未来15年内将争得世界留学生市场7.5 的份额 做出了重大贡献 本文拟探寻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主 (三)增加教育中的国际性课程。课程的国际化也是 要特点、经验,为方兴未艾的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借 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课 鉴或参考。 程中附加国际内容;开展比较研究与跨文化研究l开展语 言与地区研究;引入联合学位课程(与国际研究相关的职 一、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进程及 业课程或语言课程);在海外大学插班或做国际研究旅行; 特点 利用海外访问学者开设课程。2000年5月,澳大利亚组 (一)确定面向国际教育发展的方针。I992年9 织第七届全国课程大会,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程概念“全 月,澳大利亚重新审视了此前的留学生教育,教 球化课程”。并指出这不是一门具体课程,而是一种教育 育在阐述新时,提出将重点放在教育国际化上, 和课程的新理念,强调的是课程的全球观,要增进各民族 认为国际教育是澳大利亚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 和各国人民的相互认识与理解。之后,澳大利亚的大学注 利于拓展国际间文化、经济和人民之间的交往。促进相互 重在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来构建具体的课程体系和课程 了解,同时有利于充实本国的教育和培训体系及社会体 目标。 制。此后,澳大利亚与亚洲大学加强了教学与科研合作, (四)积极寻求科研方面的国际合作。其主要方式是 同时实施互惠的师生交换。澳还拨出资金支持 通过签署一些正规协议来推动合作。协议分为国家间的、 “大学面向国外流动(交流)计划”。为协调和推动高等教 学校间的以及院系一级的。例如,负责国家科研与拨 育国际化,1994年11月成立了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基金会 款的机构澳大利亚科研理事会(ARC)就充当了科研人 (AIEF)。1988年的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经费法”又规 员与国外合作者之间的代理人。在ARC所有的项目中, 定,所有外国留学生必须缴纳全部培养成本,所有高等院 国际化课题占据了优先地位 ARC与海外科研机构签署 校均不得以低于确定的收费标准收取费用,但经澳大 了一系列的谅解备忘录。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澳大利亚高 利亚就业、教育与培训部特批的学校不在此列。2001年 等院校与国际间的科研合作。除了一些双边协议外,澳大 初澳大利亚霍华德公布的“创新计划”确立了大学及 利亚大学越来越多地利用近年来建立起来的亚太高等教育 大学国际化的重要作用。 网络(APHEN),这一电子网络把亚太地区的科研人员 (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澳大利亚的大学为了扩 与教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目前,在澳大利亚的财政 大国际影响,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不断加大对外合作办学 支持下,APHEN秘书处由澳大利亚大学校长委员会和麦 收稿日期:2006一l—O5 作者简介:粱卫格(1969~),男,河北高阳人,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副教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梁卫格,常志伟: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及其启示 考瑞大学共同管理。在科研方面,澳大利亚大学较高的教 学质量以及一些具有竞争力的学科、专业的科研水平得到 了国际上的承认。迄今为止,澳大利亚已有8名科学家获 得诺贝尔奖。 51 就是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有国际意 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我们应从本国的实 际出发,制订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应该培养学生具有 国际观念、国际意识,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树立向全球 (五)教师的国际化。安排教师海外实习或教学旅游, 使课程和教学方法更具国际竞争力,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质 服务,向全球开放的观点;培养学生具有国际交往能力, 能与外国人和谐相处,尊重外国的风俗和宗教信仰,维护 中国的民族尊严和法律权威l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国际知 量进一步提高。澳大利亚大学校长理事会努力扩大大学教 师参与理事会国际交流的范围,为此,专门针对主导课程 开办了一个季度性项目。吸引国内外学术和行政人员参 识,了僻外国的历史、政治、地理、风土人情等 (三)教育内容国际化。要构建教育国际化的课程体 加。在理事会与其他国家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合作协议中, 系,实现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 建立教育国际化的市 都包含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项目。此外,澳大利亚大学 场,必须有科学合理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 中每年大约有1O 的新学术职位被来自海外的人士获得, 容。因为人才的培养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教育质量的 这些人有些是在海外接受高级学位或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回 高低也要体现在课程结构和教学上。我国高等学校在课程 国的澳大利亚人,但绝大多数是从世界各个国家移民到澳 体系和教育内容上,比较重视专业性和系统性,这是必要 大利亚的。 的。但我国高等学校要适应教育国际化的需要,必须在课 总的说来,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已成为澳大 程结构上做较大的改革。必须在公共基础课和文化素质修 利亚、相关机构、高等院校的共同目标。澳大利亚就 养课中开设国际教育方面的课程。如国际政治、国际经 业、教育与培训部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也为本 济、国际贸易、国际文化,以及介绍外国历史、地理、风 国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满足其需求的机会,因为课程面变得 俗等方面的课程;应在本专业、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及时 更宽,国际性课程更加多样,财政上更为灵活。所以国际 补充国外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技成果;应选用国际 化进程本身就是在培养新一代领导者、商业人才、科学家 上最先进的教材,大力吸引外国专家、学者来讲学 和艺术家。”澳大利亚拥有较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和明确的 (四)加大宣传力度,拓展境外生源市场。要大力进 国际化目标及有效措施,所以对外国留学生有很大吸引力。 行国际化宣传,在国内外设立国际化咨询服务机构,提高 二、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给我们的 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国内生源市场的竞争力。尤其是要 启示 充分利用我国的区位优势,拓展海外尤其是东南亚及周边 国家的生源市场。 澳大利亚实践证明,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国家之问的互 (五)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研究。随着2l世纪我 动、互利、互惠行为,既能促进国家以及世界高等教育的 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日益受到关注,这方面的研究有必要进 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又能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和 一步加强。由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研究刚刚起步,对很 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师生、学者的国际视野,把大学 多理论问题,如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制约因素,高等教育国 生培养成既具有国际知识又拥有国际眼光和国际情感的通 际化、区域化、民主化的关系等有待深入研究 很多已有 用型外向型人才,有利于国家间的合作研究、联合办学、 研究成果也多为宏观性的议论,缺乏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国 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及 际化具体问题的实证研究。 特点对我国有较好的借鉴作用,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 方面的启示。 势。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是当前一项重要而 (--)教育观念国际化。更新陈旧、传统的思想观念, 紧迫的任务,这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我 是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提。在我国,至今有人担心教 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面向世界才 育国际化会给我国教育带来资本主义的文化渗透,带来资 能获得发展,而这种发展叉必须走民族化与国际化相结合 本主义的价值观,会冲击我国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中产 的道路,只有走这条道路,我们才能在世界高等教育系统 生消极的、负面的影响。然而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 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化的必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高等教育国际化,如同经 参考文献: 济全球化一样,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抵挡不了 [11安钰峰.澳大利亚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J]。世 的世界潮流。在改革开放的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 界教育信息t 2001(6). 际化的过程中,我们一定坚持普遍性原则、双向原则、文 [2]焦国政.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回顾与思考[J]. 化融合原则、文化性原则和文化回归原则,主动调 中国高等教育,1998(10). 整、积极参与。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一方面可以给我国 [3]许庆豫,葛学敏.国别高等教育制度研究[M].北 带来巨大的市场和教育资源,对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促进 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我国经济建设产生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对外开 [41冯军,楮晓丽.澳大利亚积极推进本国高等教育国际 放我国的教育市场和教育资源,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 化的启示[M].长春:吉林教育科学,1997. 推动我国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5]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 (二)教育目标国际化。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目标,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