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共体育课女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原因调查与分析
来源:微智科技网
Science&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 科技・探索・争鸣 大学公共体育课女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原因调查与分析 赵化斌 王洋2 黄德星3 (1.西南林业大学体育部,云南昆明650224;2.昆明医科大学体育部,云南昆明650224; 3.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24) 【摘要】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 大学公共体育课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就公共体育课女生学习动机进行调查和 研究。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希望为女大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培养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女大学生;学习动机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共体育课已成为学生在校期间 学习体育的主要课程.这一期间是学生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和完善的 时期.学生对待体育课的学习态度及学习动机如何.对未来乃至终生 都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研究针对西南林业大学公共体育课女生体育学 习动机、参与兴趣和体育教学现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以 此为依据.提出改进、完善公共体育课教学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西南林业大学300名女学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在西南林业大学图书馆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阅有关体育教 学的文献资料.并从网上查询相关资料进行研究。 1.2.2问卷调查法 在西南林业大学公共体育课中发放300份问卷.调查西南林业大 学公共体育课中女生学习动机发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 议。发的问卷共回收了295份,回收率为98.3%。有效率为100%。 1.2.3观察法 在西南林业大学公共体育课上进行多次观察、分析获得宝贵建义 和经验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西南林业大学公共体育课女生学习情况现状分析 表1 你是否喜欢公共体育课的问卷调查表 主要因素 非常喜欢 一般喜欢 不喜欢 怕上体育课 讨厌体育课 人数 35 95 87 45 33 百分比 12% 32-2% 29.5% l5.3% 11% 通过调查见f表1)可知西南林业大学公共体育课女生不喜欢上体 育课的原因分布 学生为什么对不喜欢体育课.这与体育教学有直接 的联系,是值得体育教师关注的问题。我们应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着手.结合其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点与特征.体育教师通过了解掌握 并利用这些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 段,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诱发其内在动因,满足学生对体育的需求与 渴望.消除其对体育的心理障碍.激发和培养起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 炼的兴趣。 2.2西南林业大学公共体育课女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原因分析 2.2.1女生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知程度的影响 通过见f表2)也可以看出.在所有调查对象中有16.5%的同学对 体育锻炼的价值不甚了解.她们对体育的认知不够.认为即使不参加 体育锻炼,也无疾病缠身.体育运动没什么重要的。据以上数据可以得 出西南林业大学大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并不了解。这就需要体 育教师能改变她们这种错误的心态.让她们充分认识到体育的重要 性。 2.2.2女生意志品质和自身条件的影响 作者简介:赵化斌(1986一),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 通讯作者:王洋。 通过调查见(表2)发现有4%的同学因生理因素,为避免造成对 自身的不良影响,不能参加体育活动和体育学习。体育课是以身体练 习为基本手段.有的学生在练习中感觉很辛苦不能坚持体育活动的占 12%。 表2造成你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 因素 人数 体育知识 48 运动太辛苦 35 生理方面 l3 教师因素 7l 场地器材 32 教学内容和方法 96 公共体育课是--I'q对身体素质及基本技能要求较高的科目 在运 动技能与身体素质方面,女生相对于男生而言她们学的慢.掌握慢.进 步慢.与男生有差距而在短期时间内.学习并掌握运动技能需要付出 一番艰辛的劳动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及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才能有收 获.这些对于意志品质相对脆弱的女生来说.无疑使一种严峻的考验. 容易对公共体育课产生恐惧感.长此以往就会对公共体育课产生厌学 情绪。 2.2-3体育教师的影响 通过调查见f表2)看出.24%的同学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原因来 自体育教师对其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由于某些教师在课堂上衣冠不 整.仪态欠佳。课堂用语随便,组织教法松散,业务水平不高,备课时又 没有很好钻研.对体育知识、技能以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 全面.在传授技术时讲解笼统或不正确,造成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困难. 运动技能提升较慢.使学生了“厌学”情绪.造成体育意识淡薄。严重影 响了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积极性 2。2.4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影响 目前.学校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上没有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地位. 教学内容陈旧、枯燥、单调。不能适应当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从而 严重抑制了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在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上. 不能有效明确其示范性和创新性.与基础教育课改的内容形式多样化 相冲突。这就形成了很多女生不喜欢体育课情况。 通过调查见f表2)可知32.5%的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是因为教 师教学内容和方法满足不了她们的兴趣爱好.我们通过对西南林业大 学公共体育课教学的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大多数学生都觉得教师 在课堂中能积极与学生互动.只要少部分没有参与到教师互动活动。 2.2.5教学环境和场地器材的影响 学校创造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可以引导学生加深对体育的了解,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学校场地的建设、校园体育广播、体育墙 报、校园内的体育动态、重大体育赛事的研讨,在校师生的运动着装和 师生间的体育交流活动等 随着近几年的扩大招生,西南林业大学学 生在校数量急剧增长.体育场馆和体育器材与学生数量之间矛盾意义 突出,女生的体育锻炼场地很少,大部分时间被男生(下转第151页) science&Techno1。gY Vi8i。n科技视界l 1 47 Science&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 科技・探索・争鸣 盆岭、井湾子、马泉五大文教科研区,含浦、黎托等地适合采用教育科 3.2长沙城市边缘区组团发展 研发展模式 长沙市的边缘区可充分考虑用地、交通等因素进行组团.共同实 旅游发展模式长沙市边缘区能吸引城市居民旅游.是由自身的 现快速发展。同时应依据产业协调发展的需要对各已建设或尚未建设 区位和条件而决定的.一方面具有较小的旅游时间比.另一方面具有 的组团分别做好主体功能定位.从功能的角度来突出组团和工业园区 令人心旷神怡的田园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开敞的绿色空间,与城 的特色.打造边缘区的产业链 且应加快城市外围交通干线的建设.致 市的感知环境差异非常大。因此,就长沙市城市居民而言,他们通常在 力于以交通干线作为纽带.加强各个组团与中心城区的联系.使得组 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和有限的余暇时间(主要利用周末)条件下.倾向于 团能对中心城区起到分流作用的同时.能充分享受到城市的辐射带动 到城市边缘区旅游比如农家乐.以放松自己的心情、消除紧张和不安。 作用 因此.旅游发展模式必将成为长沙市边缘区发展的一个重要模式.加 速边缘区的发展,黄兴、黄金、雷锋、跳马、暮云、榔梨、洞井、桥驿、北 【参考文献】 [1]刘阳炼.长株潭城市边缘区演化与发展研究fD1.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山、安沙等地应采用旅游发展模式 城市边缘区景观变化与人为影响的空间分异研究l J1l地理科 长沙市在边缘区发展模式选择之时.一定要综合其发展模式与现 [2]陈浮,茜小平.2001(03). 有机制进行灵活分析。图1是长沙市边缘区选择发展模式的分析图, 学.[3]谢花林,刘黎明.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综合评价研究田口].地城研究与开发, 即纺锤形互动关系 如图1所示的“纺锤形关系”.模型中部即城市边 2003(05). 缘区实际发展模式。是基于既有的四种发展模式选择的综合发展模式, [4]马涛,杨风辉.城乡交错带——特珠的生态区团『J1.城市环挽与城市生态, 可以其中几种.亦可以是四种皆有,但以其中的某一种或几种模式处 2004f01). 于主导地位 实际发展模式与发展机制之间也是一种选择的关系.可 [5]吕传廷,等.城市边缘区生态隔离机制探讨[J].人文地理,2004(06). 以是一、两种机制作用.也可以是三种机制共同作用,作用的过程中也 [6]刘君德,张玉枝.大城市边缘区社区的分化与整合N[JI.城市规划,2000(04). 会存在主导与辅助的区别。比如以暮云镇为例。在发展机制上,受三种 [7]唐承丽.我国开发区与城市边缘区协调发展研究闭l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礼 机制共同作用.但以国家强制机制为主:在选择发展模式上.既有房地 科版.1999(02). 钱紫华,等.国内大城市边缘区发展模式叨.城市问题,2005(06). 产发展模式.也有产业园发展模式 因此实际的发展模式选择中。可以 [8]以“纺锤形关系”作互动分析,综合选择适合长沙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模 [责任编辑:汤静] 式。 1.’ ..... .... ...... .. .. ......... ......., . ...... 图1 城市边缘区选择发展模式的“纺锤形关系” (上接第147页)占据,在体育场地的分配上的不平衡对女学生的体 育锻炼和体育学习有了一定的影响 通过对西南林业大学公共体育课女生学习情况现状进行分析.发 现女生为什么对公共体育课的学习动机不强的原因 主要表现在教学 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场地、器材、等方面,这些因素降低了女生 对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4.1.1女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大多数是现实的.是为了增强体质.增 进健康.调节大脑以利于文化课学习和健美.但部分学生中也存在诸 如为达标、为应付等不正确的动机,说明其认识水平仍有待提高。 4.1.2女大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的学习动机这项抽样调查中看到.体育 课教学应该作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应进一步更新观念.形成比较完 善的学生健康教育体系.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与体育实践能 力。 4.2建议 4.2.1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密切关联的.所 3.1改变学生体育观点.提高女生对体育运动锻炼价值的认知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体育影片、体育录像的方法.介绍和讲 以在教学工作中必须以保障大多数学生的利益为原则.同时兼顾到少 数学生的发展 解体育运动趣闻 4.2.2体育教学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3,2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重要性 便于开展的体育项目增设进来,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保证.教师应以平 把那些深受大学生喜爱、锻炼价值高、3提高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兴趣的对策 等的身份与学生和睦相处,在教学中应善于用激励的语言,寓情于教,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e 循循善诱,以平常心来对待每一位学生 【参考文献】 3-3多鼓励学生和激励学生 浅析高等师范院校女子体育兴趣的培养『J1l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心理学实验证明.表扬和鼓励较严格要求更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 [1]王涛.. 极性,这也是对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一种期望。因此,在教学中应常以 (11)[2]王新忠.度如何提高女生学习兴趣的体会『J1l “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的语气来激发学生,使其受到鼓舞,树立自信 心。 [3]林桂銮,郑伟.调动女生体育课积极ll生方法的探讨[JJ.体育科技,2000,21(3):84— 86. 3.4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4]张晓玲,杨烨.教师教育视野下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 在体育教学中,受时间和体育大纲制约,教学内容单一陈旧,要想 学学报.2008.31(4):525. 女生对体育运动学习产生兴趣.就应该充分考虑女生的身心发展特 合理的选择相适应的具有较强趣味性、娱乐性的体育运动项目。 [责任编辑:刘帅】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science&Techn。l。gy Visi。n科技视界l 1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