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CN102145149A*
(10)申请公布号 CN 102145149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8.10
(12)发明专利申请
(21)申请号 201010110584.X(22)申请日 2010.02.07
(71)申请人张向阳
地址448001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象山三路
25号(72)发明人张向阳
(74)专利代理机构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代理人裴作平(51)Int.Cl.
A61K 35/36(2006.01)A61K 31/045(2006.01)
A61K 36/9066(2006.01)A61K 9/06(2006.01)A61K 9/70(2006.01)A61P 19/08(2006.01)A61P 19/02(2006.01)A61P 19/00(2006.01)A61P 29/00(2006.01)A61K 35/(2006.01)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筋骨痛的膏药(57)摘要
吹风一种治疗筋骨痛的膏药,它由红三七、
散、爬树龙40-50克、祖师麻、乌龙摆尾、全当归、片姜黄、汉防己、大秦艽、威灵仙、宣木瓜、宣羌活、川独活、海桐皮、寻骨风、透骨草、骨碎补、坝川芎、天泽香、炙没药、田三七、穿山甲、血竭、全蝎、薄荷脑、松香、蜂蜡和丁香油组成。优点是:本膏药具有驱风祛湿散寒,活血通络止痛,消肿散瘀,强筋壮骨之功。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膝关节痛病症效果好。CN 102145149 ACN 102145149 ACN 102145150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治疗筋骨痛的膏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重量份配比为:
红三七40-50克 吹风散40-50克 爬树龙40-50克祖师麻25-35克 乌龙摆尾25-35克 全当归40-50克片姜黄25-35克 汉防己25-35克 大秦艽40-50克威灵仙40-50克 宣木瓜25-35克 宣羌活20-30克川独活20-30克 海桐皮20-30克 寻骨风20-30克透骨草20-30克 骨碎补20-30克 坝川芎25-35克天泽香25-35克 炙没药25-35克 田三七40-50克穿山甲40-50克 薄荷脑25-35克 丁香油25-35克。
血竭25-35克 全蝎25-35克松香1000-2000克 蜂蜡150-250克2
CN 102145149 ACN 102145150 A
说 明 书一种治疗筋骨痛的膏药
1/2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项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筋骨痛的膏药。
技术背景
[0002]
目前,市场上治疗筋骨痛的膏药较多,但大多治疗效果不够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治疗筋骨痛的膏药治疗效果不够好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治疗筋骨痛效果好的膏药。
[0004] 本发明原料重量份配比为:
[0005] 红三七40-50克 吹风散40-50克 爬树龙40-50克[0006] 祖师麻25-35克 乌龙摆尾25-35 克全当归40-50克[0007] 片姜黄25-35克 汉防己25-35克 大秦艽40-50克[0008] 威灵仙40-50克 宣木瓜25-35克 宣羌活20-30克[0009] 川独活20-30克 海桐皮20-30克 寻骨风20-30克[0010] 透骨草20-30克 骨碎补20-30克 坝川芎25-35克[0011] 天泽香25-35克 炙没药25-35克 田三七40-50克[0012] 穿山甲40-50克 血竭25-35克 全蝎25-35克[0013] 薄荷脑25-35克 松香1000-2000克 蜂蜡150-250克[0014] 丁香油25-35克。[0015]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膏药具有驱风祛湿散寒,活血通络止痛,消肿散瘀,强筋壮骨之功。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膝关节痛病症效果好。
[0003]
具体实施方式[0016] 一、A组药制备:将红三七45克、吹风散45克、爬树龙45克、祖师麻30克、乌龙摆尾30克、全当归45克、片姜黄30克、汉防己30克、大秦艽45克、威灵仙45克、宣木瓜30克、宣羌活20克、川独活20克、海桐皮20克、寻骨风20克、透骨草20克、骨碎补20克、坝川芎25-35克浸泡12小时后,水煎两次制成浸膏,然后将其干燥并打成细粉,过80目筛,制成A组药备用;[0017] 二、B组药制备:将天泽香20克、炙没药20克、田三七45克、穿山甲45克、血竭25-35克、全蝎25-35克、薄荷脑30克打成细粉,过80目筛,制成B组药备用;[0018] 三、将A组药和B药粉混匀,制成药粉;[0019] 四、取麻油入铁锅中,熬炼至滴水成珠,加入松香1350克、蜂蜡200克至完全融化;搅拌均匀,去火毒,备用;[0020] 五、将去过火毒的松香置铁锅中融化,然后将上述药粉徐徐加入,至完全混匀,加入丁香油30克略加熬制即成药膏;
3
CN 102145149 ACN 102145150 A[0021]
说 明 书
2/2页
六、将制好的膏药摊入备好的膏药纸即成。[0022] 治疗效果:贴膏药2小时后疼痛开始减轻或消失,肿瘀逐渐消散。疗效评定:疼痛、麻木、肿瘀等症状消失或显著减轻为显效;疼痛、麻木、肿瘀等症状大为减轻为有效;疼痛、麻木、肿瘀等症状减轻不多或无明显改善为无效。疗效观察:经100例临床观察,显效65例,占65%;有效31例,占31%;无效4例,占4%,总有效率96%。[0023] 临床典型病例[0024] 病例1:张传安,男,65岁,荆门市沙洋县人。于2008年11月,因右肩部疼痛、右上肢抬举困难8个月前来就诊。之前,曾扎针灸、理疗等效不显。诊断为肩周炎。贴本膏药2张。次日来诊,诉称:昨晚睡了近几个月来最安稳的一个觉,以前每因疼痛而夜卧难安。经贴膏药10次,再加上功能锻炼而愈。[0025] 病例2:王立华,男,40岁,荆门市东宝区人。2009年6月来诊,称一日前抬重物时,撞伤右侧肋骨。X线检查无骨折,诊为右肋软组织损伤。刻症:右肋部(9-10肋)疼痛,疼痛放射到右腋下,起床、翻身、咳嗽痛加剧,按压痛难忍,局部无红肿,未破皮。予本膏药一贴。次日告知,疼痛大减,又贴膏药一张而愈。[0026] 病例3:陈腊英,女,58岁,荆门市东宝区人。2008年3月15日前来就诊。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年,曾拍CT检查为腰椎间盘突出。右侧腰腿疼痛10余日来诊,称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了。予膏药贴腰部及小腿疼痛处;20余日,疼痛渐消。[0027] 病例4:汪祖勇,男,38岁,荆门市掇刀区人。有颈椎病史近10年,于2007年5月来诊。就诊时头晕头昏,惊悸怔忡,记忆力减退,颈项部疼痛僵硬,上背部及两肩疼痛,右侧疼痛更甚。颈椎CT检查:颈椎顺列,生理曲度存在,C3~7椎体缘骨质轻度增生,C5/6、C6/7间盘突出,相应硬膜囊轻度受压。经贴膏药一月余,头晕,颈背痛等症状消失。[0028] 病例5:罗远秀,女,50岁,荆门市东宝区人,2007年1月20日就诊。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史5年。腰腿痛加重半月来诊。就诊时,腰骶部、左侧臀部疼痛,左小腿后外侧疼痛、麻木,小腿胀痛;走路及坐时疼痛加重。L4/5、L5/S1左侧压痛伴放射痛。左侧环跳、秩边、阳陵泉穴均有较强烈压痛。CT检查:L4/5,L5/S1椎间盘分别向左后缘突出,硬膜囊及脊神经受压,硬膜囊前脂肪间隙消失。L3-5轻度骨质增生。经贴膏药12次诸症消失。[0029] 病例6:李祖庆 男58岁 荆门市东宝区人,2008年11月5日就诊,膝关节痛疼肿胀三月余,经贴膏药一月余,膝关节痛疼肿胀症状消失。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