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方法
坚持管理创新常态化 增强学校发展内驱力
——张家界金海实验学校管理创新工作实践与探索
★
王宏星
谈到创新,许多人会觉得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其实,创新并不神秘,只要我们换一种思维、变一种方式、转一个角度,就会有新的感悟、新的发现、新的灵感。我认为,学校管理创新的本质就是改变,体现在工作标准确立、目标重构、策略调整。创新的目的是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工作又好又快开展。在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只要我们突破惯性思维的束缚,适时运用“加一加、减一减、连一连、变一变”的方式去思考,工作创新就如同生活中的水和空气一样,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身边存在。
一、加一加:一条黄线——寝室内务换新颜2018年8月,学校建成开学不久的一天,我与分管德育工作的朱校长一同查看学生寝室内务,一连走了好几间,地面上横七竖八的鞋子、箱子等随意堆放的景象让我们惊诧不已。是什么原因导致此类现象频频存在?是入学教育对学生培训不到位?还是宿管老师督查失责?一连串的疑问在脑海中翻腾……几经思考,我们得出的答案是学生物品摆放没有具体的标准,解决的办法是在每间寝室地面靠床沿处加画一条黄线,并要求学生鞋子、箱子必须定位摆放在靠近黄线处。寝室地面黄线的出现,为物品摆放规定了位置,为老师管理制定了标准,寝室内务杂乱现象从此一去不复返。如今,寝室内务整齐划一、规范有序已是常态,成为了学校精细管理的新标签。受到“加一加”思维方式的启发,学校构建出“78亩+”治校方略,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不断拓展育人空间。譬如,与高校联姻——借智借力资源共享;同文化场馆联谊——建设教育实践基地;在厕所加装门帘——多一份文明启迪;在校园井盖和石球上涂鸦——激发学生创造灵感等等尝试,让我们体会到:走老路山穷水复,“加一加”柳暗花明。
二、减一减:6-0.5>6——休假创新乐开怀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163名教师平均年龄32岁,其中绝大多数是年轻教师。学校创办初期,教师中存在对新环境、新教学模式不熟悉、不适应等现象。加之学校实行每周工作6天,周日休息1天,月末补齐余假的休假方式,教师普遍感觉压力大,幸福指数低。教师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如何让教师在工作与生活之间找到平衡?受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管理的本质,就是激发和释放每一个人的善意与潜能。”这句话的启示,我们围绕如何释放学校“善意”动脑筋、想办法,出台了在不影响学校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下,教师每周可自由调休半天,调休日不做考勤。同时,我们为这溢满“善意”的半天假,依婚姻状况分别冠以“恋爱假”“探亲假”“陪伴假”的名称。此休假制度施行后,年轻人恋爱的时间充裕了,脸上的笑容多了;已婚教师回家探亲频率高了,家庭关系更融洽了;教师幸福指数提升了,工作效率也更高了。“6-0.5”休假制度,给我们的启示是:管理尝试用“减法”,活力增强效果佳。
三、变一变:违纪处理——温情惩戒促自律本学期九月的一天晨操点评时,8名七年级学生因前一天晚就寝违纪受到学校德育处的批评教育。按常理来说,接受批评并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应该表现出好的态度才对。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几位学生非但毫无愧疚之心,批评结束后,竟然是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情,他们
有说有笑,相互扮鬼脸做怪动作,把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忘到九霄云外……第二天,其中几位学生又受到批评,原因是所犯的问题和前一天一样——违反晚就寝纪律。是什么原因让学校教育如此苍白无力,让屡教屡犯的尴尬现象反复发生?我们认为问题症结主要是:1、教师害怕学生犯过错,担心麻烦惹上身;2、学生违纪“成本低”,自己改过力度轻;3、教师管教方法欠新颖,学生口是心非难成行。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学校随即出台了《学生违纪温情惩戒实施办法》,该《办法》试行后,收到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一是为惩戒学生提供制度依据和操作办法,让教师走出学生违纪束手无策的窘境;二是更新了教师育人观念,认识到学生犯错体验是对将来更好成长的经验积累;三是保护学生自尊,强化自省过程,促进了学生自律能力的形成。教育的艺术在于方法的创新。“变一变”智慧无限,换一换又一重天,是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的道理。
四、连一连:家校携手——“0”距离聚合力去年10月的一天,我接待一位家长校访,其间有一个话题是他抱怨因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家长对孩子饮食、住宿、学习等情况了解甚少,知之不多。这次谈话给了我很多思考,在家长的眼里,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就是把整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托付给学校,学校责任之重大非比寻常。实际上,学校为了让孩子们在校吃好、睡好、穿好、玩好、长好、学好用心不少、付出很多,为什么家长的责怪抱怨依然不减呢?是家校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问题。为了增进互信,消除疑虑,我们以“开放办学,家长参与,合作育人,共同提高”为目标,多措并举构建家校教育共同体。1、畅通渠道,消除交流屏障学校以班、学部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定期举行家长会及家长代表与校长“面对面”等活动倾听家长建议,解决管理问题。在各班建立家长微信群、QQ群,通过发贴文、美篇、视频等方式让家长实时了解孩子在校生活学习状态。2、互换角色,家长上讲堂进考场我们通过开放课堂,邀请家长进教室听课评课讲课。招募家长义工,经过培训后进考场从事监考、晚值勤工作等途径,让家长亲临一线,近距离见证老师的细致与耐心,感知老师的不易与艰辛。3、开办讲座,提升家教水平学校聘请了家庭育人专家及育子有方的家长定期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育优秀孩子”家庭教育讲座及家教经验分享会,以此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良好家风形成。4、参与活动,助力孩子成长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均要求家长参与其中,以此增进家校沟通,融洽家校关系,增强家长育人主人翁意识,从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连一连”搭建一座连心桥,“零距离”家校共育添合力,是这个案例给予我们的启迪。
学校的进步与发展,创新是核心,创新才能让工作优于昨天、胜于今天,成于明天。只要我们释放管理的“善意”,激发每个人的潜能,就会有更多人加入到“加加减减、连连变变”的创新队伍中。那么,学校创新的队伍就会更加壮大,创新的源头活水就会更加充沛,创新的成果就会更加丰富与多元!
(作者单位:张家界金海实验学校)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