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川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四川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来源:微智科技网
四川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郎朝春 崔文鹏 西昌学院体育学院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及田野调查法等方法对四川凉山州昭觉县、布拖县、美姑县、雷波县、金阳县等地的彝族村落的原生态传统体育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彝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广泛性、独特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并指出彝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对策:加大彝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力度,改变固有观念,弘扬彝族传统文化;寻找和资金支持,加大对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和整理研究;依托西昌学院等地方院校,加强对体育传承和保护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多种方式促使彝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继承和发扬彝族传统体育文化。

关键词:彝族;传统体育;文化

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很好的保留,很多项目也是其他民族很难找到的。

(三)多样性

在被调查的彝族村落中,各个村寨之间相互叠加,没有明显的地理界限,使得多个民族的文化相互交叉,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风格迥异、种类多样,又具有其民族代表性的体育项目。

(一)加大彝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力度,改变固有观念,弘扬彝族传统文化

彝族作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拥有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绚烂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保持彝族民族“个性”的特殊印记,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

彝族人民在其漫长的社会生活与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丰富于文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乡村城多彩,具有本地浓郁山地文化气息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体现镇化的加速,很多彝族传统体育项目正在加速灭绝。因此,我了彝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其以其独特的们应该采用多种现代化的媒体手段(微博等)和直播媒体(抖方式和风格在我国民族体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彝族传统体育是音等)对彝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形式、规则等进行大力的宣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同时也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改变传统的传播方式,更加有效的弘扬彝族传统体育文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寻找和资金支持,加大对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经济全球化以及强大的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彝族民族文化的

掘和整理研究“瑰宝”此时显得极其脆弱并呈现“逐渐萎缩”之势。如何改

变彝族传统体育这种“文化弱势”局面,最后形成与中国和世彝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是我国民界体育文化互补、美美与共的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并得到完整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的保存与传承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改变,部分彝族传统体育项目未被挖掘就逐渐的走向消亡,并

逐渐淡出人民的视野,我们应积极寻求和资金支持,加大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对彝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和整理,采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彝族

传统体育文化。本文以四川凉山州昭觉县、布拖县、美姑县、雷波县、金

(三)依托西昌学院等地方院校,加强对体育传承和保护人阳县等地区的彝族传统体育项目为研究对象。

才的培养与引进(二)研究方法

依托西昌学院等地方院校等培养专业体育保护人才,采用1.文献资料法

笔者在中国知网、读秀等平台查阅了关于彝族传统体育项“订单式”培养模式定向培养专业的彝族传统体育保护方面的

人才。西昌学院等地方院校可优化课程体系,开设彝族传统体目、文化和传承的相关学术期刊、学术报告及学术论文百余

育保护方面的课程,也可利用假期时间和当地的合作,定篇,对其中关于四川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期宣讲关于彝族传统体育方面的知识,转变彝族传统体育传承2.田野调查法

笔者深入四川凉山州昭觉县、布拖县、美姑县、雷波县、人和地方体育管理者的观念,从而促进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

发展。金阳县等地区的彝族原生态村落,实地调查彝族传统体育项目

(四)多种方式促使彝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继承和发发展的现状。

扬彝族传统体育文化3.访谈法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科学的方法和笔者实地或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对昭觉县、布拖县、美

手段对器材和场地要求较低的彝族传统体育项目(押加等)进姑县、雷波县、金阳县等地区体育主管部门负责人、部分体育

行改进,适当加入现代化的教学元素,使之成为更容易被中小教师以及西昌学院体育学院的学生等,对四川彝族传统体育的

学生所接受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彝族传统体育项目现状进行访谈。

的感染力和生命力,使得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二、四川彝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

(一)广泛性发扬。四川彝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丰富多彩、历史悠久,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可以直接利用的宝贵资源。作为彝族民族参考文献:

孙德朝.社会学视角下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J].[1]魏丽,行为技艺的具象,是其生活和行为方式的生动体现。四川彝族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6,32 (03):97-100.传统体育项目被整理和挖掘的大约百余项,但经常开展的只有

王亚琼.彝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流失与保[2]罗建新,十余项,例如摔跤、斗牛、射弩、斗鸡、赛马等。

护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二)独特性2012,30 (03):106-109.

[3]罗强.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传承和保护[J].体育科技,四川凉山州地处攀西高原地区,部分地区是从奴隶社会直

2019,40 (03):78-79.接跨越社会主义社会,特殊的地域特征和跨越,使一些具

三、四川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对策

四川省社科联、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为:《四川彝族传统体育文基金项目:TY2019205)

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四川省教育厅的科研项目(项目编号为:《凉山地区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学校体育融合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14SA0083)郎朝春(1981.2-),男,重庆万州人,学历/学位:硕士 研究生,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民族传统体育,工作单位:西昌学作者简介:

院体育学院。

16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