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作者:孙绍利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3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159-01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怎样才能较好地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中教学经验以及这两年新课改的体会认为:必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和提高数学思维。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能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创设多种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动\"中思维,在\"玩\"中学习,在\"做\"中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例如,在教学\"圆\"时,笔者让学生操作:把细绳的一端用图钉固定在硬纸板上,另一端系着笔,把绳子拉直画一圈就会画一个圆,接着让学生把绳子换成橡皮筋再画,结果画不成一个圆。此时笔者给学生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画不成呢?形成一个圆要具备什么条件呢?学生经过讨论、评价,得出\"定点、定长\"这两个条件。再如,对数函数是运用所学函数知识加以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初等函数。在讲授对数函数的换底公式这节时,笔者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本节课堂教学设计为探究性课题来讲,让学生10人一组,利用计算器,自定a,b,N的值,探究logN与logN、logb、lgN、lgb之间的关系,考虑底数的取值是否影响它们的关系,探究结束后,笔者让每组的代表汇报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互相交流。结果表明,笔者让学生以探索者的姿态出现,学生不仅保持了浓厚的兴趣,而且通过计算、观察、归纳、猜想、证明,体验了知识的发现、形成过程,使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运用起来更灵活。学生不仅学会了探究的方法,而且发展了认知结构。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做什么事都要细心、有耐心,勇于猜想,敢于实验,敢于探索,不能武断地下结论;让学生感到数学是挺有意思的,从而愿意学。所以,教师重在引导,妙在开窍,教之以练,使学生逐渐领悟到学习数学的要领和表达知识的技巧,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利用率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传授、反馈、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最重要的因素。 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要回归认识的最初,也就是要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活动协调和谐。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同学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应安排动脑动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有意识地让它们产生\"撞击\"与\"交流\",这样,同学们对某一概念的理解,对某一例题的推演,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对知识的领会加深,能力也得到发展 设计课堂教学层次还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从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来组织课堂教学。严格控制教学内容,不增加难度,不降低要求,力求把教学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当课堂容量较大时,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的甚至可以点而不讲,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以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并进一些深化练习,进行比较、提高。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3.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3.1处理好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习数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
3.2要精讲例题,多做课堂练习,腾出时间让学生多实践。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要精选例题,可以按照例题的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而要重视例题的质量。解答过程视具体情况,可以由教师完完整整写出,也可部分写出,或者请学生写出。关键是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能让学生也参与进来,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承包,对学生进行满堂灌。教师应腾出十来分钟时间,让学生做做练习或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解答学生的提问,以进一步强化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若课堂内容相对轻松,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提出适当的要求,为下一次课作准备。 众所周知,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方活动。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形成具有激情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