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试卷 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光辉而伟大的日子,下列节日与此有关的是( ) A、青年节 B、建军节 C、国庆节 D、建党节
2、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粉碎了“四人帮”
C、实行了改革开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1951年,通过和平方式的是( ) A、北平 B、 C、 D、云南 4、张艺谋的电影中具有历史震撼力的是《活着》。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发生在( ) A、“文化大”期间 B、“大跃进”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期间 5、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的事件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的召开
6、要了解中国研制原子弹的情况,必须查看下列哪个人物的传记?(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7、2012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颁布__周年( ) A、59 B、 58 C、57 D、56
8、某同学拿出一些“1969年发行”或“1971年发行”的像章给同学们观赏,从这些旧物可以断定是_____时期的( ) A、建国初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文化大时期 D、改革开放以后
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进行经济改革的是( ) A、城镇 B、大中城市 C、农村 D、沿海地区 10、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是指 ( )
A.扫盲阶段 B.小学六年级阶段 C.从小学到初中九年级教育 D.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教育
11、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 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反映了( )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变化 12、右图是我国升空发射的第一颗卫星,它的名称是( ) A、长征1号 B、东方红1号 C、神舟1号 D、探索者1号
13、构成我国“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兵种不包括( ) A、地地战略导弹 B、海军潜地战略导弹 C、空军战略轰炸机 D、海军陆战队 14、1991年我国作为主权国家,加入了“APEC”,它是下列哪一国际组织:( )
A、联合国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15、我国目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包括( )
A、养老保险 B、失业保险 C、最低生活保障 D、公费医辽 16、党和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是在( ) A、1993 B、1995 C、1998 D、2000 17、国家正式提出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在( ) A、1997 B、1998 C、1999 D、2000
18、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分三步走的战略
19、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 A、珠海 B、深圳 C、汕头 D、厦门
20、1971年9月13日,叛党叛国,仓皇出逃,最后机毁人亡的反集团头目是( )
A、林彪 B、王洪文 C、 D、姚文元
二、诊断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1、1955年,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参加了在印尼万隆的亚非会议,中国代表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方针。 (1)错误: 理由:
(2)错误: 理由:
2、1982年的春天,小张到南京观光,他看到南京农村正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南京城的人们正谈论着经济建设的热门话题。晚上,小张从电视上看到了北京各界群众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集会情况。 (1) 错误: 理由:
(2) 错误: 理由:
3、最早搞家庭联产承包的是福建、广东两省。那里的农民在土地私有的基础上,包产到户,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 (1)错误: 理由:
(2)错误: 理由:
4、课堂上老师问陈立同学:“请回答有关新中国的外交成就?”陈立同学这样回答:“中国在与苏联谈判的时候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71年,在第
25届联大上通过了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中日打开外交僵局是从乒乓外交开始的。”
(1)错误:
理由:
(2)错误:
理由:
(3)错误:
理由: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有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 某军军歌 材料二、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 美国将军克拉克 请回答:(1)“跨过鸭绿江的”名称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他们 “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事件的结果如何?(2分)
(2)上述出现了哪些英雄人物(举二例)?我们应向他们学习什么精神?(4分) 2、材料:(看图)
请回答:(1)上图分别是 和 行政区的区旗。(4分)(2)在历史上,这两个地区分别遭到了 和________的侵占。(2分)(3) 改革
开放后,在提出的“ ”构想指导下,这两个地区分别于 _________年和 年回归祖国。(4分)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阅读《春天的故事》歌词节选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一位老人”指谁?“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圈”指什么? (4分)
(2)“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其中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什么?(1分)
(3)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是在哪次会议上做出的决定?请你谈谈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可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举二例变化来回答)。(5分)
2、请写出他们的名字(10分)
A.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被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B.在朝鲜战场上,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碉堡,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口。
C.他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赢得了与会各国代表的普遍赞扬,成为万隆会议的原则。
D.“铁人”。
E.“两弹元勋”。
F.他被誉为县委的好榜样,人民的好干部。
G.每年的3月5日是我们向他学习的日子,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人每天都在向他学习。
H.他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外国新闻媒体称为“东方魔稻”。
I.他是中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B B B B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D D D B C D B A 二、诊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1、错误: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参加了会议。 理由:万隆会议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已举行的会议,美国没有参加。 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理由: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是“求同存异”的方针。 2、错误: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理由: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从1958年开始掀起的,在1982年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错误: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情况
理由:社会主义改造胜利是在1956年底,因此1982年不可能看到群众在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情景。
3、错误:福建和广东 理由:最早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是四川和安徽两省。
错误:土地私有制 理由: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进行包产到户。 4、(1)错误:与苏联谈判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理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中国与印度代表谈判中首次提出的。 (2)错误:第25届联大 理由:第26届联大 (3)错误:中日 理由:中美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有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中国人民志愿军(2分) 保和平,卫祖国,保家乡。(2分) (2)美国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2分)
(3)黄继光、邱少云(2分) 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高度的英雄主义精神。(2分) 2、(1)、 澳门 (4分 ) (2)、英国 、葡萄牙(2分) (3)、“一国两制”(2分) 1997年 1999年(2分)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 经济特区 (4分)(2)深圳 (1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可以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4分) 2、
A、B、黄继光C、周恩来D、王进喜E、邓稼先F、焦裕禄G、雷锋 H、袁隆平 I、容国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