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方氮化硼颗粒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来源:微智科技网
・ 92 ・ 材料导报A:综述篇 2015年5月(上)第29卷第5期 六方氮化硼颗粒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何冬青 ,梁嘉呜。,梁兵 (1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沈阳110142;2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南京210094) 摘要 概述了六方氮化硼颗粒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介绍了先驱体法、化学气相沉积法、传统高温法、水(溶 剂)热法等不同的制备方法,对合成六方氮化硼颗粒的工艺条件对颗粒形成的影响做了深入的综述。经过分析进一 步得出高温精制及在焙烧时加入适量的助剂将会提高产物的结晶度和纯度,指出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劣及如何避免 合成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展望了各种制备方法的前景。 关键词 六方氮化硼颗粒制备方法工艺条件 文献标识码:A DOI:1O.11896/j.issn.1005—023X.2015.09.015 中图分类号:TB332 Advances in Synthesis of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Particles HE Dongqing ,LIANG Jiaming。,LIANG Bing (1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Shenyang 110142; 2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Nanjing 210094) Abstract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particles are reviewed. The synthesis routes for h-BN particles,including precursor metho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traditional high tern— perature method and hydrothermal(solvo therma1)method,are introduced.The influences of processing conditions on the growth of the particles are discussed.Furthe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high-temperature refining of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and adding a certain amount of additives during roasting will increase the degree of crystallinity and purity of product.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strategy for avoiding the problems in the synthesis are presented.Moreover,the prospect of these methods are proposed. Key words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particles,synthesis method,processing conditions 0引言 六方氮化硼材料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良好的耐腐蚀性 能、较低的热膨胀系数、较高的导热率、优良的润滑性和化学 稳定性等优点。六方氮化硼颗粒作为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 产品,不同领域对于品质都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导热行业要 求产品纯度高、结晶粒度大;陶瓷行业要求氧含量低、具有一 定的乱层结构;化妆品行业要求重金属含量低、白度好、堆密 1 制备方法 1.1先驱体法 先驱体法为制备各种形态的六方氮化硼陶瓷材料提供 了一条新的路径,该方法集分子的可设计性、良好的工艺性 和可实现近净成型等优点于一体,成为制备陶瓷材料的一种 重要方法 ]。先驱体是先驱体法制备六方氮化硼的关键,世 界各国都在六方氮化硼先驱体的设计与合成方面竞相开展 了大量研究工作,并成功开发了几种六方氮化硼先驱体,在 先驱体法制备六方氮化硼材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先 驱体法制备六方氮化硼颗粒的工艺流程见图1。 Wood等Ⅲ8 以四硼酸胍盐与五硼酸胍盐为先驱体,先在 度小、粒度适中等口 ]。自1991年由Paine等[4 首次用电镜 观察到以聚硼氮烷类物质的氨水溶液作为原料制备出微米 级的气溶胶,然后在管式炉内热解得到的白色六方氮化硼纳 米球以来,材料工作者对于六方氮化硼颗粒的制备进行了大 氨气气氛下1000 ̄1400℃煅烧4 h,然后在1600℃除氧,并 量的研究工作。近几年来,随着对六方氮化硼材料研究的不 断深入,各种新的制备方法相继出现。 分析温度和反应气氛对氧含量的影响,在前期煅烧中氧含量 为3 ~18 (质量分数),而在1600℃氨气气氛下除氧后的 本文综述了目前各种六方氮化硼颗粒的制备方法,总结 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对提供新的制备工艺及思路有所裨 益。 氧含量低于1 (质量分数),这是因为在1600℃时杂质氧化 硼完全分解,并且在氨气气氛下属于加氢反应,氨气中的氢 元素可以很好地除去产物中的氧元素,而使产物纯度更高。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B06B03);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2O13DFA512O0) 何冬青:男,1990年生,硕士生,主要从事功能材料合成研究 梁兵:通讯作者,男,1968年生,教授,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合成 研究E-mail:lb1007@163.corn 六方氮化硼颗粒制备方法研究进展/何冬青等 该实验最终制备出直径在1~2 m,密度为2.25 g/cma(与 理论值2.27 g/cm。非常接近)的球状六方氮化硼颗粒。 ———— 搅拌冷却L————— ——r一 高温焙烧 六方氮化硼颗粒 气氛 图1先驱体法制备六方氮化硼颗粒的工艺流程图 Fig.1 Process flow diagram for precursor preparation of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particles Takashi Kawasaki等[9 将三聚氰胺和硼酸以物质的量 比1:2及一定量的碳酸钙加入到温度为9O℃、相对湿度为 9O 的混合器中混合6 h。经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针状 C。H N。・2H。BO。先驱体。随后将先驱体在氮气气氛中于 1800℃焙烧2 h。最后用稀处理最终产物,目的是除去 产物中的硼酸钙。该工艺制备的六方氮化硼颗粒粒径可达 45/,m,密度可达1.75 g/cm。,纯度在9O 以上,而提高焙烧 温度以及加入Na。CO。可使密度达到1.96 g/cm。。同样以硼 酸一三聚氰胺先驱体法合成六方氮化硼,大连理工大学的冯艳 春等_1o]以三聚氰胺与硼酸物质的量比为1:2,反应浓度为 0.4 mol/L,采用湿化学法合成棒状先驱体。综合IR、XRD 和元素分析,说明该先驱体是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的含有B、 C、N的一种化合物,其先驱体的分子式为C。H N。・ 2H。B0。,再将该先驱体在空气气氛中于950℃下焙烧6 h, 在此条件下制得粒径分布在10 ̄30 m之间,平均粒径在15 tLm左右,纯度为93.98%的六方氮化硼颗粒。硼酸一三聚氰 胺先驱体法制备的六方氮化硼颗粒粒径大、纯度高,而且生 产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缺点是普遍密度较低,但是可以在 焙烧阶段加入适当的助剂来提高其致密度。 温广武等_1 将三氯硼吖嗪固体颗粒溶于甲苯中,加热至 140℃反应3~15 h,制得棕色液体,并在110~135℃下减压 蒸馏,合成出分子式为EB。N。clH] 的聚合三氯硼吖嗪先驱 体,然后将该先驱体在1400℃氮气气氛中保温1~3 h,最后 制备出直径在3~5 m,纯度大于99 ,表面光滑的六方氮 化硼实心微球。这种方法将六方氮化硼的先驱备成聚 合物型,而由于聚合物构型、构象的多样化,制备出的六方氮 化硼颗粒也具有不同的性能。例如,支链较多的聚合物先驱 体,制备出的颗粒就具有乱层结构。 Yuting Wang等口 采用以硼氢化钠和氨基磺酸铵为原 料制备的硼烷氨为先驱体,分别在氨气、氮气、氩气气氛中于 1300 ̄1700℃下焙烧,最后制备出直径在几百纳米的六方氮 化硼球,并分析了影响六方氮化硼球尺寸以及结晶行为的因 素。在氨气气氛中焙烧后的氮化硼颗粒具有很好的结晶表 面以及无定形晶核;在氮气中焙烧后的氮化硼颗粒表现出良 好的结晶度以及晶体取向随机分布;而在氩气中焙烧后的氮 化硼颗粒取向倾向于颗粒的表面。 刘素静等 采用以氧化硼和甲醇为原料制备的硼酸三 甲酯为先驱体,经超声雾化后与氨气在1200℃下退火反应 4 h,最后制备了大量直径在100~200 nm的球形六方氮化 ・ 93 ・ 硼颗粒。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备硼酸三甲酯时,为了减少反 应过程中生成水的影响,在先驱体溶液配制过程中放入一定 量硅胶以吸收水进行干燥。 张宁等Ⅲ 以硼酸、硼砂、尿素为原料,丙烯酰胺、N, N一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过硫酸铵作为网络剂,在60℃恒温 水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先驱体凝胶。将先驱体凝胶放人200 ℃烘箱中彻底烘干脱水后研磨得到先驱体粉体,然后将先驱 体粉体在300℃的氨气气氛中保温1 h,继续升温到800℃ 进行氮化并保温3 h,之后随炉冷却,获得高结晶度球状六方 氮化硼颗粒。经测试分析得该六方氮化硼颗粒石墨化指数 GI为3.42,直径大约为500 nm。当分别加入表面活性剂(聚 乙二醇)和催化剂(镁粉)时都会影响形状大小,加表面活性 剂(聚乙二醇)制备的六方氮化硼颗粒直径可以达到700 nm 左右,而加催化剂(镁粉)制备的六方氮化硼颗粒直径约为 300 nm。 1.2化学气相沉积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__1 作为一种合成高性能材料的 新技术,日益受到材料工作者的重视,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六方氮化硼颗粒一般采用热壁式反应 器,将含B、N的气态原料通过载气导入到反应室内,在高温 下气态原料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六方氮化硼颗粒。化学 气相沉积法制备的六方氮化硼颗粒纯度和球形度都比较高, 但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对多种因素进行精确控制。化学气相 沉积法反应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一氨气 一氮气 真空泵 冷阱 原料 图2化学气相沉积法实验装置图 Fig.2 Experiment device of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Yoshio Bando等口 以硼酸三甲酯、氨气为原料,氩气、氮 气、氨气为载气,在980℃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出一些 氮化硼颗粒,然后在1400℃下煅烧,得到直径在50 ̄400 nm 之间的球状六方氮化硼颗粒,平均直径约为90 Ilm。该方法 制备的六方氮化硼颗粒粒径较小,球形度比较高,但需要控 制的因素较多且杂质的回收处理比较困难。 Chen Kun等口9]选取硼酸乙酯、氨气为反应物,氩气为载 气,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700℃反应合成了含氧杂质的六 方氮化硼纳米球粒,然后将其进一步在1000℃的氨气气氛 中进行氨化除氧,得到了粒径在80~120 nm的六方氮化硼 球形颗粒。而Yuan Songdong等[2叩以硼酸甲酯和氨气为反 应物,氮气为载气,在不同的化学气相沉积反应温度条件下 制备六方氮化硼纳米球体。当反应温度为950℃时,所得产 物的形貌为规整的、表面光滑的球形,其粒径最小约为60 nm,粒径均一,没有孪晶;随着反应温度升高,产物中硼氮元 素的物质的量比接近1:1,当温度超过1000 oc以后,样品中 的大部分还是保持球形形貌,但粒径开始变大,且开始出现 ・ 94 ・ 材料导报A:综述篇 2015年5月(上)第29卷第5期 孪晶,温度越高,孪晶的数量就越多,而且部分样品开始变为 扁平状。 国防科技大学的李俊生等_2妇以环硼氮烷为先驱体,以 N。为载气,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900℃制备了较纯净的 部分结晶纳米球形氮化硼颗粒,颗粒粒度约50 nm。产物再 经1600℃晶化处理,得到结晶良好的六方氮化硼颗粒。该 方法制备的六方氮化硼为比较规则的细小球形颗粒,尺寸均 匀。而进一步观察其微观结构,可以看到此球形颗粒表面凹 凸不平,是由许多更微小的球组成,这对于提高颗粒的比表 面积具有重要意义。 1.3传统高温法 传统高温法是制备六方氮化硼颗粒的重要途径,目前工 业上最常用的就是以硼砂和尿素(或氯化铵)为原料,在氨气 气氛下高温制备六方氮化硼颗粒且实现了连续化生产_2 。 虽然传统高温法制备六方氮化硼生产成本较低、工艺流程简 单、适合工业生产,但是由于原料混合不均匀、物料接触面积 不等、传热和受热程度不同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制备的产物 在粒度、纯度、形貌和结晶度上很不稳定,波动性较大。传统 高温法制备六方氮化硼颗粒的工艺流程见图3。 图3传统高温法制备六方氮化硼颗粒的工艺 Fig.3 Preparation process for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particles by traditional high-temperature method 郑盛智等口 采用硼砂一氯化铵法,先将硼砂、氯化铵混 合,再将混合物压成5 cm圆饼,然后在900℃的氨气气氛下 焙烧4 h,得到粒度( 。)为0.84 m的六方氮化硼颗粒,石墨 化指数GI为3.42,随后将该六方氮化硼水洗放人真空炉中 于2060℃高温精制,最终得到粒度( 。)为3~5 pm的六方 氮化硼颗粒,石墨化指数GI为1.71,纯度在99 以上。该 实验表明,高温处理可明显提高六方氮化硼颗粒的各项指 标,高温精制更好地除去了碳、氢、氧等杂质,纯度较高的氮 化硼更容易结晶,同时晶粒也会生长得更大。 Li Duan等[2 采用硼酸一尿素法,先将硼酸和尿素通过球 磨混合,随后将混合物放入850℃的氮气气氛下焙烧2 h,然 后继续在空气中焙烧2 h,最终得到直径约为5 m的六方氮 化硼颗粒。这种方法明显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减少了副产 物的生成,原因在于硼酸高温脱水会生成氧化硼,而氧化硼 会与尿素分解的氨气反应生成氮化硼。 张相法等l_25]分别采用硼砂一氯化铵法、硼砂一尿素法、硼 砂一三聚氰胺法制备六方氮化硼颗粒,这些方法都是将原料混 合均匀后,放入高温炉在氨气气氛下高温焙烧,再经一系列 后处理得到纯度较高的六方氮化硼颗粒。硼砂一氯化铵法制 备的六方氮化硼颗粒最大粒径为28.53 g.m,平均粒径为 2.806 m,纯度为93 ~98 ;硼砂一尿素法制备的六方氮化 硼颗粒最大粒径为37.002 m,平均粒径为4.138 m,纯度 为95 ~98 ;硼砂一三聚氰胺法制备的六方氮化硼颗粒最 大粒径为43.251 m,平均粒径为4.972,um,纯度为97 ~ 98 。通过数据分析,硼砂一三聚氰胺法制备的颗粒粒径较 大,其原因是与氯化铵和尿素相比三聚氰胺的氮含量最高, 并且氯化铵和尿素的热稳定性较差。 1.4水(溶剂)热法 水(溶剂)热法是在密封的高压反应釜里,以水(或有机 溶剂)为反应介质,通过加热高压反应釜,形成高温、高压的 反应环境,使难溶或不溶的反应原料溶解并发生反应生成新 的晶体。用水(溶剂)热法合成六方氮化硼的研究已有很多 报道,这种方法制备六方氮化硼的工艺条件容易控制,可在 相对较低温度下制备出六方氮化硼颗粒,产物的粒度可以达 到纳米级且分布均匀,球形度良好,但产率普遍偏低。另外, 多数原料不稳定且有毒,对环境污染比较大。因此,选用合 适的原料、溶剂和添加剂来降低反应温度并提高产物的产率 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_2 。水(溶剂)热法工艺流程如图4 所示 匝至 臣 ]_ 图4水(溶剂)热法制备六方氮化硼颗粒的工艺 Fig.4 Preparation process for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particles by hot water(solvent)method Fang Wei等_2刀以氨基钠和三氯化硼为原料,苯为反应 溶剂,搅拌一段时间后,把得到的混合溶液装入反应釜内,再 向反应釜内加入苯使填充率达到7O ,用高纯氮气排除反应 釜内残存的空气后封釜。然后将反应釜加热到350℃反应 24 h,自然冷却至室温,最终得到平均粒径在400 nm左右呈 球形的六方氮化硼颗粒,经透射电镜分析可以看到这些较大 颗粒是由粒度较小的颗粒团聚而成的。 Ge Lei等_2。 以氮化锂和三溴化硼为原料,苯为反应溶 剂,经超声分散得到均匀的悬浮液后装入100 mL反应釜,添 加苯使填充率为70 ,用高纯氮气将釜内空气排除后封釜。 最后,将反应釜加热到220℃保温一定时间,自然冷却至室 温。研究结果表明,反应产物主要为六方氮化硼,同时含有 少量立方氮化硼,随着反应时间从12 h延长至36 h,晶粒尺 寸从20 nm增大至80 nm,而在反应物中加入十二烷基苯磺 酸钠后,可以控制晶粒大小在10 nm左右,并且随着十二烷 基苯磺酸钠用量的增加,产物的球形度和分散度都得到较大 提高,六方氮化硼的含量也有所提高。 1.5其他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合成六方氮化硼颗粒的方法 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工艺操作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一 些特殊的六方氮化硼颗粒合成方法相继被发现并报道,但由 于这些方法存在一些阻碍(设备昂贵、操作繁杂或对环境条 件要求苛刻),使得这些方法的应用并不广泛。 Hidalgo等_2叼以硼吖嗪为原料,通过激光化学气相分解 法制备出直径在2O~100 nm之间的六方氮化硼颗粒,产率 高达83 ,B、N元素物质的量比为1:1。该方法需要的激 光频率为10 Hz,光束直径3 mm,脉冲持续时间大约10 ns, 合成机理就是通过光诱导除氢。 Paine实验小组[3 通过气溶胶法先将硼酸、氨气、蒸 六方氮化硼颗粒制备方法研究进展/何冬青等 馏水、N,N一二甲基甲酰胺(DMF)、硼酸三甲酯(B(OMe)3) ・ 95 ・ 参考文献 1 Burcu Ertug.Powder preparation,properties and industrial 形成H3BO3/DMF/NH3、H3BO3/H2O/NH3、B(OMe)3/NH3 这3种气溶胶,然后将气溶胶经高温热解制备出微米级或亚 微米级的球状六方氮化硼颗粒,粒径平均在1~2 m,密度为 applications of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ED3.Istanbul:Istan— bul Technical University,2013 1.8~2.0 g/cm。。分析表明,温度越高氮化硼颗粒的结晶度 越高,并且随着温度升高,产物中的氧含量减少,而该实验的 2郭胜光,吕波,王积森,等.氮化硼合成及应用的研究I-J]. 较佳温度为1600℃。 李成威等[3列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将氧化硼、镁粉、硼 粉、尿素、氮化硼粉经干燥混合,压制坯块,然后将干燥好的 坯块放入自制的反应器中,先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排除空 气,然后通人高压氮气,保持容器内压力2O~30 MPa,通过 点火器点燃物料进行自蔓延反应。最后制备出纯度不低于 99.5 ,平均粒度( 。)大于1 Fm的高密度的六方氮化硼颗 粒。自蔓延法具有节能、反应迅速、生产效率高等特点,并且 避免了助烧剂的加入使六方氮化硼颗粒的高温使用性能下 降的缺点。但是,自蔓延法存在反应剧烈、合成过程难以控 制,以及坯体内部原料相互接触不充分而导致产物转化率和 致密度低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 从对于以上六方氮化硼颗粒制备方法的概述,可以清晰 地看出各种制备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先驱体法制备的六方 氮化硼颗粒粒径普遍较大,但致密度较低,而不同结构的先 驱备出的六方氮化硼具有不同的性能,因此先驱体的设 计是未来研究的方向;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颗粒粒径较小 且纯度和球形度较高,而且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调节氮 化硼颗粒中碳、氧的质量分数,表面存在微量的碳、氧有利于 改善氮化硼颗粒的表面活性,但该工艺需要精确控制的因素 较多,副产物的回收处理比较困难;传统高温法工艺流程简 单、生产成本低,但制备出的产物在纯度、粒度、形貌和结晶 度上的波动比较大,因此改善原料混合不均匀,传热和受热 不稳定等这些因素是优化传统高温法的必要条件;水(tg剂) 热法的工艺条件相对容易控制,产物粒度可达到纳米级,均 匀性和球形度良好,但产率普遍偏低,因此选用合适的溶剂、 原料和添加剂来降低反应温度并提高产率将是以后研究的 重点。 2展望 从六方氮化硼首次合成至今,研究者们已经制备出不同 级别的六方氮化硼颗粒(纳米级、几微米级、几十微米级颗 粒),同时对其制备方法、结构特点和性能做了诸多探索,并 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进展。其中纳米级颗粒粒度小、润滑性 好,将应用于润滑油添加剂、化妆品等行业;几微米级颗粒耐 热性好、热膨胀系数低、电绝缘性好,将应用于耐高温涂料、 合成立方氮化硼、制备特种陶瓷等行业;几十微米级颗粒导 热性好并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能,将应用在导热材料、航空航 天材料、电工材料等领域。六方氮化硼颗粒的各方面性能受 纯度影响较大,而焙烧条件以及产品后处理会直接影响纯 度,因此制备高纯度的六方氮化硼颗粒是保证其广泛应用的 前提。另外,开发一种原料价廉、低能耗、无污染、工艺过程 简单的合成方法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山东机械,2004(6):16 3 Kitahara H,Okur Y,Hirano T,et a1.Synthesis and chara- cterization of cobalt nanoparticles encapsulated in boron ni- tride nanocages[J].Diamond Related Mater,2001,10:1210 4 David A Lindquist,Toivo T Kodas,Robert T Paine,et a1. Boron nitride powders formed by aerosol decomposition of poly(borazinylamine)solutions I-J].J Am Ceram Soc,1991, 74(12):3126 5 Paine R T。Sneddon L G Recent developments in borazine- based polymers[J].ACS Symposium Series,1994,572:358 6周莹莹,张昭环.有机前驱体法制备氮化硼纤维的研究进展 口].合成纤维,2013,42(6):35 7丁杨,曹峰,陈莉.先驱体法制备氮化硼陶瓷材料的研究进 展I-J].材料导报:综述篇,2013,27(5):142 8 Lynn Wood G,Jerzy F Janik,Robert T Paine,et a1.New borate precursors for boron nitride powder synthesis[J]. Chem Mater,2005,17(7):1855 9 Hara H,Kawasaki T,Kuroda Y,et a1.Hexagonal system boron nitride powder:US,5854155[P].1998—12—29 1O冯艳春,仲剑初,王.前驱物法低温合成六方氮化硼 口].硅酸盐通报,2012,31(4):943 1l温广武,张涛,夏龙,等.一种氮化硼微米实心球制备方法:中 国,CN 103395752 I-PJ.2013-11-20 12 Wang Yuting,Yasunori Yamamoto,Shiro Shimada,et a1. Effect of ambient gas and temperature on crystallization of boron nitride spheres prepared by vapor phase pyrolysis of ammonia borane[J].J Am Ceram Soc,2009,92(4):787 13刘素静,林靖,宋海胜,等.超声雾化大尺度合成分散均匀的 球形BN颗粒[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13(3): 143 14张宁,周永辉,付婷婷,等.一种高结晶度球状六方氮化硼粉 体的制备方法:中国,CN 102976293[P].2013—03—2O 15张宁,周永辉,付婷婷,等.表面活性剂方式制备高结晶度球 状六方氮化硼粉体的方法:中国,CN 102976294[P].2013一 O3—2O 16张宁,周永辉,付婷婷,等.一种高结晶度球状六方氮化硼粉 体的催化制备方法:中国,CN 102976292[P].2013—03—20 17葛雷,杨建,丘泰.六方氮化硼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J].电 子元件与材料,2008,27(6):22 18 Chengchun Tang,Yoshio Bando,Yang Huang,et a1.Syn— thetic route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spherical boron nitride nanoparticles[J].Adv Funct Mater,2008,18(22): 3653 1 9 Chen Kun,Yuan Songdong.Synthesis of boron nitride nano ・ 96 ・ 材料导报A:综述篇 2015年5月(上)第29卷第5期 spherical particles and analysis of its influencing factors口]. J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6,28(8):9 20 Yuan Songdong,Wang Jinfang,Cao Xiaoyan,et a1.Investi— gation on effect of the CVD temperature onto synthesis of trogen source on the boron nitride nanocrystals prepared by solvothermal synthesis route EJ].J Synth Cryst,2006,35 (3):481 28 Ge Lei,Qiu Tai,Yang Jian.Study on influence factors of h- boron nitride nanosphere EJ].J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 nology,2009,31(14):27 BN nanocrystals prepared by solvothermal method E J].J Synth Cryst,2009,38(6):1388 29 Hidalgo A,Makarov V,Morell G,et a1.High-yield syn— thesis of cubic and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nanoparticles by 21李俊生,张长瑞,李斌,等.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六方BN纳 米粉体[c]//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 集(第6分册).长沙,2010 laser chemical vapor decomposition of borazine[J].Dataset Papers Nanotechn,2013,2013:1 22胡婉莹.连续合成六方氮化硼的新工艺[J].现代技术陶瓷, 2002,23(2):35 30 Gary L Wood,Robert T Paine.Aerosol synthesis of hollow 23郑盛智,杰.六方氮化硼的合成与高温精制[J].辽东学院 学报,2008,15(2):69 24 Li Duan,Zhang Changrui,Li Bin,et a1.Low-cost prepara— spherical morphology boron nitride particles[J].Chem Ma— ter,2006,18(20):4716 31 Eugene A Pruss,Gary L Wood,Robert T Paine,et a1. Aerosol assisted vapor synthesis of spherical boron nitride tion of boron nitride ceramic powders[J].J Wuhan Univer— sity of Technology,2012,27(3):534 powders EJ].Chem Mater,2000,12(1):19 32 Robert T Paine,William J Kroenke,Eugene A Pruss. Spherical boron nitride process,system and product of ma- 25张相法,梁浩,孟令强.六方氮化硼的制备方法及在合成立 方氮化硼中的应用E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2,32 (4):14 nufacture:US,6348179[P3.2002—02—19 33李成威,王琳,金辉,等.自蔓延高温合成六方氮化硼粉体实 26冯谢力.溶剂热制备氮化硼[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3,42 (4):4 27 Fang Wei,HaG Xiaopeng,Cui Deliang et a1.Effects of ni一 ; 验研究EJ].粉末冶金工业,2013,23(1):10 (责任编辑杨霞) (上接第75页) 25 Daisuke Sumoyama,Kemas Zaini Thosin,Takumi Nishi—mo— 31 Zhu L J,Zhu S L,Wang F H.Preparation and oxidation behaviour of nanocrystalline Ni+CrAlYsiN composite coa- to,et a1.Formation of a rhenium-base diffusion-barrier- coating system on Ni—base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 and its ting with AlN diffusion barrier on Ni-based superalloy K417 [J].Corro Sci,2012,60:265 32 Muller J,Neuschutz D.Efficiency of a—alumina as diffusion barrier between bond-coat and bulk material of gas turbine stability at 1,423 K EJ].Oxid Met,2007,68(5—6):313 26 Haynes J A,Zhang Y,Cooley K M,et a1.High tempera— ture diffusion barriers for protective coatings[J].Surf Coat Teehn,2004,188—189:153 blades EJ].Vacuum,2003,71:247 33 Muller J,Schierling M,Zimmermann E,et a1.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smooth A12 O3 films on niekel base 27 Cavaletti E,Naveos S,Mercier S J,et a1.NbW diffusion barrier:Its influence on the oxidation behavior of a J}(Ni, superalloys as diffusion barriers[J].Surf Coat Techn, 1999,12O一121:6 34 Cremer R,Witthaut M,Reichert K,et a1.Themal stability Pt)A1 coated fourth generation nickel-base superalloy[J]. Surf Coat Techn,2009,204:761 28 Rolls R。Shaw R D_The influence of borate coatings on the of Al-I二)_N PVD diffusion barriers[J].Surf Coat Techn, 1998,108—109:48 high-temperature oxidation of iron EJ].Corros Sci,1974, 14:431 35 Cheng Y X,Wang W,Zhu S L,et a1.Arc ion plated-Cr2O3 intermediate film as a diffusion barrier between NiCrAlY 29 Coad J P,Ricker by D S,Oberlander B C The use of tita- nium nitride as a diffusion barrier forⅣ【_Cr_Al—Y coatings and TiA1[J].Intermetallics,2010,87:36 36 Knotek O,Iugscheider E,Loftier F,et a1.Diffusion barrier coatings with active bonding designed for gas turbine blades [J].Mater Sci Eng,1985,74:93 3O Li W Z,Wang Q M,Gong J,et a1.Interdiffusion reaction in CrN interlayer in the NiCrAlY/CrN/DSM1 1 system du- EJ].Surf Coat Techn,1994,68—69:22 ring thermal treatment EJ].Appl Surf Sci,2009,55:8190 (责任编辑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