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影响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影响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来源:微智科技网
V01.28 2010 No.5 影响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生物化学教学质量 的因素及对策 蒋利群 (新乡市第一卫生学校,河南新乡453700) 关键词: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生物化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1246(2010)05-0047-02 教材内容抽象、枯燥、乏味、专业性过强,涉及的化学结构 式、反应过程复杂、难记,代谢过程仅有文字叙述,学生难以理 解。 1.2学生园素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过程的化学变化规律和 生命本质的学科,其知识体系庞大,内容抽象复杂,是一门教师 难教、学生难学的医学基础课程『l1。难学、难教和学好、教好成为 影响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突出矛盾。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他们基础差, 缺乏扎实的生物学、化学知识,学习目的不明确,厌学且学习方 法不当。如有些学生想学但学不会;有些学生则能听懂教师的 讲解,却看不懂书本内容。 1.3教学大饲因素 1影响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因素 1.1教材因素 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多,但学时少,且课程安排衔接不当, 还要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在取得学生信任的基础上, 才能营造宽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比如,在第一堂课,笔者 就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学生,并且对学生说:“你们虽然离开 了自己的父母,但是却拥有了更多的朋友,有困难就找我,我一 的机制,也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田。只有把理论教学与实 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的德育课 教学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片面强调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 灌输和记忆,导致学生重视期末考试前的死记硬背,忽略课堂 教学对自己生活的指导意义,最终使德育课失去真正的教育意 定帮助你。”以此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防线。只有学生将“真实的 自我”展示出来,教师才能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 (2)处理好教材与教学的关系,把握教材核心,拓宽教学思路。 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是再好的教 材也不可能完全适用于所有的教师、学生和教学过程。教师要 做教材的主人。在准确把握教材核心和重点的基础上,教师要 根据学生需要、专业需要、社会需要及时更新教材;适当调整教 义。“四步循环学习法”以学生参与互动为主要方式和手段。因 此,教师应当改变考核方式,增加实践教学考核评定内容。将学 生在课堂、校内和社会实践中的个人表现计入学习成绩考核 中。建立学生实践档案,由班主任、班委会把关,学习小组参与 评定学生的实践成绩。建立“理论知识考试+课堂学习综合考 核+实践综合考核”三位一体的考核模式。这样既可以调动和保 持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又可以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行为 实践中落实课堂教学内容。 “四步循环学习法”是增强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好方法。通 过运用“四步循环学习法”,教师不仅体会到课堂教学形式的生 动活泼,还可以直接感受到师生共同感悟、共同感动、共同成长 的快乐。 参考文献: 材的知识体系,从而使教材最大限度地为教学服务。运用“四步 循环学习法”设计教学,教师就像在构思一篇散文,力求“形散 而神不散”。例如,在讲解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 值”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时,笔者就补充了《学会做事》Il】 中模块6创建平衡生活方式的内容,结合已故著名数学家陈景 润的故事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业余生活的事例,引导学生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在讲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 家庭美德”时,则补充了当时的热门话题“范跑跑”事件,结合学 生所学的临床医学知识,补充大量发生在地震中医务工作者的 动人事迹。(3)处理好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建立新的考 核评价体系。社会实践是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道德品质 【l】余祖光(译).学会做事:在全球化同学习与工作的价值观(I舶n— ing tO do)【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2006. 【21朱小蔓.情感德育谢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A —.47.. 如化学与生物化学同时开课,导致生物化学第一节课涉及的氨 基酸结构式等有机化学方面的知识,学生还没有学到。 1.4教师国童 由于教材的权威性,专业知识的严密性,使教师教学受到 制约,对枯燥难记的概念、化学结构及代谢过程必须按教材讲 授,以保证生物化学知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完整性,了教 师的课堂发挥。 1.5教学方法园素 生物化学教学缺乏直观的教学用具,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动 态表述代谢物化学结构的变化特点和代谢过程的化学变化。而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个别教师制作课件存在困难,课件制 作水平不高,只是将文字、图片罗列出来,难以动态展示代谢过 程的变化规律,教学效果不好。 2提高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2.1注t教师个人仪容仪表,树立文好教师形象 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教师的 言行举止、仪容仪表、教学风格、人格魅力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 着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一位仪态大方、教态自然、语言幽 默、亲切和蔼、关爱学生的教师,会很快赢得学生的认可和喜 爱,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2重视生物化学绪论讲授,激发学生学习募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讲解生物化学绪论课是教师 介绍本学科专业知识的第一步。如果教师使用传统教学方法, 照搬教材,讲解缺乏新意,学生很快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 习兴趣。生物化学绪论虽然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其内容 十分丰富,是全书学习的指南,可以帮助学生村立学习信心,激 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笔者 对绪论中“生物化学”概念采取“望文生义”教学法进行讲解.让 学生用已知的生物学和化学知识,分析未知的生物化学概念, 并得出以下知识点:生物一研究生命的本质(研究对象一生命 体)-一生命现象(健康、疾病、死亡);化学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 构、性质和化学反应(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从而总 结出生物化学的概念(生命的化学)、研究内容(生命物质的组 成、结构、性质及其代谢过程)、学习生物化学的意义(掌握代谢 与健康、疾病、死亡的关系)及方法。 2.3明确学习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学习目标的展示应少而精,重点突出,并结合学生实际听 课情况,由易到难,由浅及深。鼓励学生记住知识的结构和提 纲,准确把握知识的点(要点、重点、难点、疑点)、线(主线)、面 (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从知识的点、线、面入手,结合教 材内容,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氨基酸代谢一 章时,围绕蛋白质是体内主要的含氮化合物,引导学生注意氮 的代谢途径,总结出蛋白质分解代谢的主线:蛋白质(N: 16%7 氨基酸(基本单位)堕墨墨堡旦氨(剧毒) 塑墼堡 尿素(肝脏)_堡一排出。明确本章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为氨基 酸脱氨基作用的方式、氨的代谢。 2.4精心组织教学,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洛克说过:“教师的教学技巧在于集中 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如何取得良 —.48—. 好的教学效果,是对教师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考验。教师应 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加强 课堂教学的交互性,采取提问、讨论、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活跃课 堂气氛,从而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2.5‘f用生话实例,辅助赦学 生物化学教材中的生活实例很少,且与专业知识联系密 切,缺乏趣味性,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教师应采 用贴近生活、通俗易懂、趣味性强的实例,以帮助学生理解生物 化学知识。例如:三羧酸循环是生物化学中的核心代谢过程,也 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代谢过程十分复杂 为此,笔者在教学 中,利用磨盘可以将豆类磨成豆粉,再加水制成豆浆的实例,形 象地将三羧酸循环(机构)比喻为磨盘,乙酰辅酶A比喻为黄豆 (大分子物质),Co’、 0比喻为豆浆(小分子物质),进而理解 三羧酸循环的主要作用就是氧化乙酰辅酶A中的乙酰基。再例 如:生物氧化中H20的生成是通过呼吸链来完成的,十分抽象 且难以理解。笔者在讲解呼吸链的概念时,通过多媒体动画将 呼吸链比喻为接力比赛:呼吸链(接力赛)是指代谢物(起点裁 判员)脱下2H原子(2H++2e)(接力棒)经递氢体和递电子体(4 名运动员),按照一定顺序(1、2.3、4棒),最后传递给激活的氧 分子(终点裁判员),生成H,0(奖品)的全部体系(体育项目)。 使学生理解了呼吸链的组成(递氢体和递电子体)、受氢体(氧 分子)、呼吸链在生物氧化中的作用(2H++0 一H2(})。如果将2e 递给氧分子(终点裁判员),不是最后的递电子体(细胞色素氧 化酶)(第4棒运动员),则违规,生成H20:(无奖品H1O)。并结 合煤气中毒进一步阐明呼吸链在生物氧化中的意义。 2.6指导学习方法,掌握记忆砚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生物化学知识的同时,指 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积极思考与总结,抓住问题的实 质,寻找记忆规律,将复杂的生物化学知识、代谢过程尽量简 化,突出重点、难点,达到触类旁通、掌握重点的目的。例如:学 生反映很难记忆8种必需氨基酸,为此,教师总结了很多记忆 方法,笔者认为谐音记忆法最简单、直接。记忆方法如下:到图 书馆一缬(借)异亮(~)亮(两)苯丙(本)蛋(淡)色(色)苏(书) 赖(来)。 2.7结合临床病例,理解代谢过程 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掌握疾病发生的内 在机理,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教师应先提 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再引入生物化学的代谢过程,找出 病因。如在讲完氨的代谢途径后,提问:一般患者的康复期需要 补充大量蛋白质,但是有一类患者却要其蛋白质的摄人 量,为什么?启发学生思考蛋白质的分解代谢过程,分析剧毒物 质氨的代谢途径,主要是通过肝脏合成尿素排出体外,引出氨 中毒与肝昏迷的关系,得出高血氨和肝硬化晚期患者不能大量 补充蛋白质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丽华.生物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 教育版),2007,9(2):139~140. 【2降晓韬.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7,29:14 l47. 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