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农村基层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

农村基层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

来源:微智科技网


农村基层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

摘要 总结了当前农村基层信访工作的现状,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以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关键词 农村基层信访;现状;信访工作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d63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 农村基层信访工作是党和最基层的信访工作,是搞好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农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通过基层信访渠道直接反映出来;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通过基层信访渠道协调化解,消除在萌芽状态。因此,做好农村基层信访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根本要求,对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4]。 1 当前农村基层信访工作现状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农村社会矛盾已经逐步显现出来,部分普遍性问题、倾向性问题表现得比较严重,个别个案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当前群众信访反映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煤矿开采造成的土地塌陷、房屋裂缝和水源枯竭;二是在生产过程中村民与村集体之间产生的土地权属纠纷矛盾;三是在司法过程中群众与部门之间产生的矛盾;四是因村务公开、村干部违法违纪而形成的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矛盾;五是计生手术、卫生医疗及其他事由引发的一些

矛盾。在上访中,群众往往容易情绪激动,信访接待人员在言语上稍有不慎,极可能造成上访群众对乡镇干部不信任,导致闹访、缠访和越级上访。此外,还有一些人利用为集体谋利益的名义,有组织、有目的地上访,使要处理解决的问题更趋于复杂化,这些都已成为当前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农村基层信访工作的成因

分析上访事件的形成原因,有很多主观和客观方面的,但这里笔者着重分析的是,在现有下来自于乡村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和具体工作中的不作为,或者不会作为,甚至乱作为等自身因素。 2.1 乡村干部对信访工作思想认识有偏差

作为一个乡镇或者一个村的干部,特别是换届上来的主要干部,都想干好事、干大事,干实事,以便做出政绩,落个好政声。而解决信访纠纷容易惹麻烦得罪人,不容易出政绩,弄不好还出力不落好,换届时还影响选票,因此对信访工作认识重视不够,不愿正视问题,不敢接触矛盾,见了问题绕道走,解决事情打“擦边球”。因此对出现的问题反应不敏感,处理起来拖拖拉拉,“紧病慢大夫”,结果小事拖大,大事拖难,群众不信任,使问题扩大化、复杂化。 2.2 乡村干部对农村相关的法律掌握不全面

一些乡村干部平时学习比较浮浅,特别是对一些农村没有更好更精地掌握,以致于答复群众的疑问时,说不出个“饸饹面”,道不明一个“所以然”,解决起群众所反映的问题时束手无策,工

作很被动,造成矛盾上交群众上访。比如,某村一户群众反映村里不给男到女方落户问题,村干部认为开了这个先例,就会有好多人要以此借口来落户,会引发分地、分福利等问题而迟迟不予解决,造成该户村民上访,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却是村干部不懂得“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一定30年不变”的农村土地延包。 2.3 乡村干部法律意识不强

部分乡村干部在脑海中依然存在着浓厚的封建传统思想,法律意识淡薄,封建残余观念与依法治国理念形成冲突,严重影响了农村纠纷矛盾的解决。比如,一户农妇几年前改嫁到某村,后来其丈夫去世,其丈夫前妻的女儿女婿却要赶走继母和同父异母的年幼弟弟,不仅锁了继母的家门,还强占了她的土地,造成该农妇无家可归栖身娘家,经判决土地和房屋归还该农妇,但具体执行不下去,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干部及村里的主流意识与法律相对抵触,直接导致该农妇不断上访。 2.4 乡镇干部和部门职责不清

乡镇是国家最基层的机关,是化解农村基层矛盾纠纷的前沿阵地,是基层信访工作的最前哨。因此,乡镇主动承担起农村信访工作的重担责无旁贷。而事实上,乡镇主要领导与包片领导、包片领导与分管领导、包村干部与业务“员”、乡镇干部与村干部之间,以及乡镇、与县里职能局或下派的直属机构之间,都不同程度存在着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现象,容易出现“好事抢着管,

难事绕着转”,互相推诿,消极应付,不及时处置,最后导致矛盾上交。 3 对策

农村基层信访工作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抓发展必须抓稳定,抓稳定必须抓信访。乡镇、一定要切实把信访工作放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认识,放到新农村建设大局中去落实,真正把信访工作牢记心中,紧抓手上,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用科学发展观去引领信访工作实践。 3.1 信访认识提高再提高

信访是民怨的释放通道、民情的反馈渠道、民音的传声筒,也是弱势群体维权最简便有效的法宝。通过信访向、反映问题,是和法律赋予公民的神圣权利,乡村干部要怀着爱心和追求真理的心去接待信访者。如果、不能解决群众的问题,不能消除群众的怨气,其结果轻则恶意上访,重则投向“功”或其他邪教组织。因此,广大乡村干部一定要从思想上对乡镇信访工作来重新定位、认识,要凭着“抓紧、抓好、抓了、抓住不放、一抓到底”的精神和劲头,扑下身子脚踏实际,全力以赴解决农村信访问题。

3.2 法律学习再学习

农村基层信访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性很强的工作,处理信访问题一定要讲、律。乡村干部往往是农村信访问题的“第

一道防线”,因此,广大乡村干部必须要加强自身学习,知法律、懂、讲方法、求实效,特别是事关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方面的土地管理、土地承包、计划生育、合作医疗、退耕还林等方面的法律和,一定要学深、学精、吃透,这样处理起工作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好群众的切身利益,减少乡镇信访案件的发生。

3.3 责任追究严格再严格

农村基层信访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一把手负总责,上下齐抓共管,各方努力,人人出力,这样才能明确各自责任,做到守土有责。经验反复证明,凡是信访工作不力的地方,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但人的主观因素引起的信访是主要的。因此,建立好信访工作责任追究机制,很重要也很必要。笔者认为,信访工作首先要从接访源头抓起,建立起接待台账,某起信访事由第一时间接待的工作人员,具体反映的问题、处置的方法等都要一一登记在案,一旦发现重访和越级访,就要从第一接访人起倒查责任。凡因自身原因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机关普通工作人员停职离岗检查,包案领导建议上级组织部门给予组织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人人肩上有重任,个个工作有压力,有力地促进信访工作扎实进行,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4 参考文献

[1] 文哲.浅析当前农村信访工作[j].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06(3):83-85.

[2] 高伟峰,温亚春,刘俊波.农村土地纠纷仲裁与农村信访[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1):12.

[3] 梁海磊.探索农村信访工作的新规律[j].红旗文稿,2010(15):28-29.

[4] 包世琦.走出农村信访困境之对策[j].山西党校学报,2010(3):105-1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