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废弃混凝土再生系列材料用于预拌混凝土的试验研究与应用

废弃混凝土再生系列材料用于预拌混凝土的试验研究与应用

来源:微智科技网
建筑材料与城市环境 2011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三等奖) 主要完成单位 淮安市散装水泥及商品混凝土管理办公室 淮安市捷达混凝土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 尹家美 朱金才、李洪军、杨波、 淮阴工学院 单文武、刘丽丽 王从军、董云 一 立项背景 开展建筑垃圾的综合、高效利用 完全满足世界环境组织提 (1)技术方案及特点 ①研究再生系列材料掺加到混凝土中的不同比例。②研究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并调整各项技术参数 达到满足施工要求 的目的。③研究该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能,达到满足 普通混凝土要求的各项质量指标。④本项目的特点在于,在建 筑垃圾再生处理过程中,能够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后产生的粒径 小于5mm ̄5分全部高效利用,不产生二次污染,还可以产生显 出的 绿色”三大含义 、节约资源、能源;2、不破坏环境. 更有利于环境;3 可持续发展,既可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 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本项目的研究正是基于上述背景, 从以往传统的 自然资源一产品一垃圾“的资源消耗模式转到 ”自然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又称为绿色建材或生态建材)” 著的经济效益。 (2)试验方法 用再生掺合料取代矿粉、用再生粗骨料取代部分天然碎 石.配制C10-C40各个等级的混凝土.研究混凝土拌合物的施 工性能,测试其物理力学性能、耐久性能。 循环利用模式的思路上来,以废弃混凝土为原料,生产再生混凝 土系列材料用于预拌混凝土,实现废弃混凝土的全部、高效利用 的目标。 = 科技内容 1、总体思路 (1)收集分选路面废弃混凝土.生产废弃混凝土再生系列材 (3)试验研究 ①试验原材料 水泥(“C”):采用淮安海螺水泥厂R042.5水泥。粉煤 灰(”FA”表示):华能淮安电厂产Il级灰。砂(“S”)、 石(天然碎石“G”,再生粗骨料 RG”):砂采用宿迁骆马 料:经破碎筛分.将粒径大于5mm的部分作为再生粗骨料:将 粒径小于5mm的颗粒进行粉磨.并加入相应激发剂.生产再生 掺合料。 (2)测试再生系列材料的各项质量指标,研究再生系列材料 生产的混凝土施工性能。 湖中砂,细度模数2.7.含泥量2.3%.泥块含量O.5% 碎石选 用邳州产5~31.5mm粒径的连续级配碎石,压碎值8.7%,含泥 量1.0%.泥块含量为0:再生粗骨料为自产5-31.5mm粒径的连 续级配,压碎值1O% 含泥量1%.泥块含量为0.1%。 (3)用再生系列材料生产混凝土成型各类试件.测试其力学 性能、耐久性能 并建立淮安市混凝土再生掺合料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 外加剂(“a ):采用淮安明旺MT_2型脂肪族系缓凝高 效减水剂,减水达1 8_O%: 矿粉( S J”):淮安淮龙有限公司生产的¥95级矿粉。 再生混凝土掺合料( WF”):采用道路改造工程产生的 废弃混凝土,加入适量的激发剂研磨成掺合料。 ②水泥胶砂、混凝土拌和物施工性能与物理力学性能 ~(4)将小试成果在工程实践中试用,并分析其经济、环境、 社会效益,形成专利。 (5)中试成果在工程实践中组织批量生产和使用。 水泥胶砂试验结果见表1、2: 2.技术方案与创新成果 从表1的试验数据看出 在相同水胶比的情况下.采用再生 h别关注 e Special Focus 复奖 薏警榜 - _表1水泥胶砂性能 掺再生掺合料的混凝土拌和物在相同用 性能指标 水量的情况下,1h坍落度损失指标、粘聚性 与保水性均与掺加矿粉的相当:从表2可以 抗压强度(MPa) 看出再生掺合料混凝土拌和物和矿粉拌合物 凝结时间稍有些提前:试验表明:再生混凝 3d 7d 28d 土在施T性能方面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一混凝土耐久性能 JS 17.9 24.9 459 .再生系列材料混凝土的耐久性试验资料 较少,本试验重点从混凝土的碳化性能、抗 胶砂 JS2 l9.0 25.1 440 .冻性能与抗渗性能三个方面进行再生混凝土 的耐久性评价。 一混凝土的碳化性能 表2混凝土凝结时间对比 \强度等级 \ 凝结 \ 从RC30SI、RC30WF ̄,E凝土中分别取 RC25Si RC25WF RC30SI RC3OWF RC35Sl RC35WF 样.按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 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测定其碳 化深度。 初凝时间 7h30rain 6h55min 8h25min 7h45min 8h4Omin 7h3Omin 其中RC3OS J碳化深度为1 0.4mm, RC3OWF碳化深度为9.8mm,数据表明: 终凝时间 10h1Omin 9h1Omin 1Oh35min 9h4Omin 1Oh3Omin 9h25min 再生掺合料的混凝土碳化性能略优于掺加矿 粉的混凝土,其原因为一方面再生掺合料由 备注:环境温度为2O±5。c,湿度为50%。 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与良好的细度,同样 具有矿粉的微集料效应,细化混凝土中的水 与空气通道,具有良好的密实性;另一方面 掺合料/)",9JS2,其3d与7d的抗压强度略高于或与采用等量矿粉的JS1相当.而 28d强度略低于掺矿粉的强度。原因在于掺合料的制备时采用的激发剂含早强成 则是因为用再生掺合料取代矿粉后。由于掺 合料中含有废弃混凝土中引入的部分水泥矿 物.较矿粉混凝土相比再生掺合料混凝土中 水泥矿物含量有所增加.有利于抗碳化性能 的提高。因此,再生掺合料混凝土具有良好 分,因此早期强度发展较快,而后期强度偏低则是因为掺合料的活性指数略低 于矿粉。 一混凝土拌和物施工性能 表3混凝土抗冻融性能 冻融试验前 混凝土强 度等级 100次冻融循环 150次冻融循环 强度值 (MPa) 质量 (g) 强度值 (MPa) 强度 损失 (%) 质量 (g) 质量 损失 (%) 强度值 (MPa) 强度 损失 (%) 质量 (g) 质量损失 (%) RC30Sl 38.7 9625 37.4 3.2 942l 2.12 37.2 3.9 9314 3.23 RC30WF 36.9 9622 35.8 3.O 9421 2.09 35.5 3.8 93l3 3.21 表4混凝土抗渗性能 混凝土强度等级 RC25S1 Pl2 RC25w P12 RC30S1 P12 RC30w P12 C40Sl P12 C40w Pl2 混凝土抗渗等级 未渗透 未渗透 未渗透 未渗透 未渗透 未渗透 的抗碳化性能.具有良好的护筋能力。 混凝土抗冻融性能(表3)从RC30SI、RC30WF ̄凝土中 分别取样,按GB/T 50082--2009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 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快冻法冻融试验。 其对混凝土抗冻融性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再生掺合料 活性效应固定了氢氧化钙.使之不致于因浸析而扩大冰冻劣化 所产生的孔隙;填充效应可使截留空气量和泌水量减少,并使 孔隙细化 有助于使引气剂产生的微细气孔分布均匀,从而大 大改善了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一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再生掺合料混凝土与矿粉混凝土的抗渗性 能指标差别并不明显。 3,再生混凝土系列材料及再生混凝土质量控制 (1)检验产品质量的依据 ①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 2002). ②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 2002); ③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2009); ④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⑤用于混凝土、砂浆中的再生掺合料(Q/320801 JD01— 2010) : ⑥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Q/320801 JD02—2010); ⑦再生混凝土(Q/320801 JD03—2010)。 (2)控制产品质量的方法和手段 ①原材料方面.用优质的原材料生产满足各项性能的混凝 土。②生产前.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与做对比试验.根据试验 结果确定配合比。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质量控制点,按照生产工 艺流程做好监控工作。③生产过程中检测混凝土坍落度、和易 性、流动性等 成型各类试件检测混凝土各性能指标。 (5)产品质量管理综合分析 在生产过程中,对水泥应充分了解其混合材的品种与掺入 量.对于砂石等粗细骨料除了应关注其颗粒级配外,应重点关 注其含泥量指标。应采用高效 ̄l,/Jll剂和其他掺合料,减小收缩 变形、提高抗渗防裂抗碳化能力。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 坍落 度控制要稳定。混凝土浇筑成型后.早期养护是混凝土质量保 证的关键后续工作。 三,创新点 本项目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解决了以往废弃混凝土利用中细颗粒难以利用的问题 .通过研磨生产再生混凝土粉,部分替代粉煤灰.水泥等预拌混 建筑材料与城市环境 凝土.实现了废弃混凝土的全部、高效再生利用。 2、项目研究研发的再生混凝土粉的活性指数达 ̄JS95矿粉 技术指标.完全满足混凝土掺合料的技术指标要求,可以作为 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推广应用。 3、在行业内率先制订了《用于混凝土、砂浆中的再生掺合 料》(Q/320801 JD01-2010)、《再生混凝土》(Q/320801 JD03—2010)、 再生混凝土粗骨料》(Q/320801 JD02— 2010)是三个企业标准,可以作为再生混凝土掺合料的生产、 应用的技术依据。 四 国内外同类研究、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 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对于厉行节能减排有着重要贡献及优 良的技术经济指标,目前在日本 欧美等国家已得到广泛的应 用,德国的 废物利用及建筑业”集团则对废物和建筑拆除物 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对废物中的可再生材料进行分离和回 收再利用。国内外关于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工作.多数研究了再 生骨料混凝土的相关性能 其解决了破碎后粒径大于5mm的废 弃混凝土再利用问题.而粒径小于5mm的部分未能得到充分了 利用而产生二次污染。本课题项目组在查阅了大量关于再生混 凝土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在实验室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后粒径小 于5mm的部分粉磨成掺合料,同时将粒径大于5mm的部分作为 再生粗骨料.研究其综合性能。 五 应用情况 课题组首先在企业内部厂区地坪工程中应用研究成果.验 证了研究成果的可靠性。然后积极地推广、应用,目前研究成 果已在淮安市多个项目中得到应用.应用结果表明:此再生混 凝土在物理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等方面完全满足规范要求,项目 研究提出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可行,施工工艺合理、可靠。 六,社会效益 我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混凝土.以江苏省淮安 市为例,2009年就生产预拌混凝土约31 O万立方米.混凝土所 用的材料均是一次性资源和天然资源。而废弃混凝土再生系列 材料的产业化生产解决了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利用问题.再生系 列材料制得的混凝土(矿粉的销售价目前为390元,吨.再生掺 合料的成本价为1O0元,吨)与普通矿粉混凝土的物理力学与相 应耐久性能等方面均较接近.不需要增加额外成本.利用效率 大大提高,已节约工程造价近百万元。且达到保护环境、节约 资源和能源的目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用再生系列材配制普通混凝土 具有良好的技术、 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社会效益。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