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水

中水

来源:微智科技网


建筑中水回收利用可行性探讨

随着现代社会工业的迅猛发展,城市用水量和废水量急剧增加,

水资源情况日趋紧张,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根据水利部<<21世纪中国水供求>>分析,到2030年我国每年将缺水400—500亿立方米。随著回用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再生成本不断下降、水质不断提高,中水逐渐成为缓解水源短缺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 建筑中水概念及中水系统组成

(1)再生水指污、 废水经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后回用的水。 当二级处理出水满足特定回用要求并已回用时,可称为再生水。再生水回用于民用建筑或建筑小区内,作为冲洗便器、冲洗汽车、绿化和浇洒道路等杂用时,常被称为中水。根据我国现行《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GB50336—2002),中水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

(2)中水系统是由中水原水收集、储存、处理和中水供给等工程设施组成的有机结合体,是建筑物或建筑小区的功能配套设施之一。相对于城市污水大规模处理回用系统而言,建筑物中水系统属于分散、小规模的污水回用工程,具有灵活,易于建设、无需长距离输水和运行管理方便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节水方式。因此,缺水城市和缺水地区适合建设中水设施的工程项目,应按照当地有关规定配套建设中水设施。中水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二、建筑中水的水源及用途

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提高, 建筑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建筑用水量也同样水涨船高,为此,必须全面开展建筑节水工作,减少建筑污水的排量和污染程度,保护弥足珍贵的自然水资源,在这一过程中,统筹考虑各种水资源的利用、净化、排放,建立完整的建筑水循环系统是重中之重。

建筑物根据使用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住宅、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建筑用水分为室内用水和室外用水, 根据使用途径又可分为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其他用水(包括景观用水、绿化用水、街道浇洒用水等市政用水和车辆冲洗,供暖循环水等。)这些用水的水量巨大,但许多用水的水质要求不高,根据国家标准分为多个级别, 将不同级别的水资源分类利用, 或将部分水资源回收处理后用在低水质标准的途径,可以有效节约自然水资源,这就是中水利用的最大目的。

中水系统根据应用的范围可分为建筑中水系统、 区域中水系统和城市中水系统,其水源构成分为以下几种:(1)卫生间、公共浴室的浴缸和淋浴的排水;(2)洗漱用水排水;(3)空调冷却系统排污水;(4)冷凝水;(5)雨水;(6)洗衣用水;(7)厨房用水;(8)冲厕排水;(9)游泳池排水。由于这些水源的水质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间, 所以被普遍称为中水, 建筑水资源循环系统就是要将这部分中水进行回收和利用,以达到减少上水用量、下水排量的目的。

三 建筑中水的水源特点及中水收集的可行性

建筑污水是重要的中水水源,将建筑污水作为非传统水源进行回用有以下优点:①可以就地处理并且回收利用;②能节距离输水管网的建设成本;③因为分散处理规模小、处理灵活、因地适宜选择适合的再生处理工艺,不仅提高了生活用水效益,节约了自然资源,还减少了污水直接排放,起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建筑污水再生利用的

2

可行性基于不同建筑污水水质的不同可分为优质杂排水、杂排水及生活排水。住宅优质杂排水水质指标是 BOD5<80mg/L,CODcr<150mg/L,SS<100mg/L,总固态物<220mg/L , pH:7.3 ~8.0,阴离子表面活化剂:5.0—8.3mg/L 。国家现行《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卫生间与厨房排水应分别排水直至室外。这样采用优质排水作中水水源回用于冲厕、绿化等用途是切实可行的。我国城市住宅中用于冲厕和绿化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 32%左右,而淋浴、盥洗和洗衣机用水占总用水量的 38%左右,若考虑 1.15安全系数(32%x1.15<38%),由此可见住宅中淋浴、盥洗和洗衣机等优质杂排水再生后能满足冲厕和绿化用水的要求。杂排水及生活污水根据污染物性质进行工艺处理可以用来洗车、作为消防水池补水及绿化等多用途给水。

二、建筑中水回收利用的经济可行性

地下水的严重超采已经造成城市用水只能采用自来水。而自来水的价格不断上涨,加上排污费的收取, 使得用水价格一路飙升。 随着中水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中水回用的成本不断降低。根据统计数据分析,中水设施吨水基建投资为2400元/(m3/d),吨水运行成本为 1.32元/m3(含折旧),对建筑中水设施的直接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建成中水设施后,每人承担的建设费用为90 元,开发商因此增加的造价仅占总造价的 3‰, 中水设施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4.52 年,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14.90%,可见,中水设施并未给这些新建项目的建设单位和最终用户增加较大的财务负担,在中水制水成本与自来水价之间维持合理差价的情况下,中水设施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