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流行文化的文化异化及其省思

流行文化的文化异化及其省思

来源:微智科技网
2015年第3期 才论怂 No.3,2015 (总第251期) THE NORTHERN F0RUM Total No.251 流行文化的文化异化及其省思 刘硕龙 (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O25) [摘要]消费社会,流行及流行文化此起彼伏,但异化的流行文化却饱受诟病。许多名日流行文化, 实则冒文化之名,行异化之实,产生了诸多负面效应,挑战甚至突破了道德底线,背离传统价值观念,追 求低级趣味,媚俗、低俗、庸俗,污染理论社会风气。因此,对流行文化的异化必须批判。对异化的流行 文化抵制和批判是必要的,但更需要通过自律与他律净化文化环境,使流行文化真正发挥文化的功能,承 载、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文化导向。 [关键词]文化;流行文化;文化异化 [中图分类号]GO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5)03—0144—03 消费社会,无所不及的大众传媒不但引领着 是各种时尚、流行的“弄潮儿”,各种名目的 消费的潮流,而且不断翻新花样,推出令大众应 “粉丝”也都以青少年为最,青少年成为流行得 接不暇的各种流行:小到一句话、一个词汇、一 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从这一意义上讲,作 首歌曲、一款发型、一种衣着等,大到住宅、汽 为流行文化既传达着某些价值观念,也承担着某 车等,广大公众有意与无意之间被裹挟,无力自 些正义的社会责任,如何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青 拔。当下社会五花八门的流行,构成了消费社会 少年,即社会需要流行文化传达健康向上的 的特殊符号,承载着不同的价值观念,铸造了特 “正能量”,x,-J以青少年为主体的流行文化追随 殊的流行文化。消费社会是一个流行的社会,流 者传递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相反。纵观今天此 行牵动着消费者的每一根神经,流行文化也由此 起彼伏的各种流行文化,不难发现,大多数流行 成为大众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诚如有学者所指 文化并未发挥积极作用,反倒异化了文化的内涵 出的,当下中国已经进入了流行文化的繁盛期。 和作用,缺少对广大公众积极正确的引领,一些 因此,对流行文化予以关注的必要性毋庸赘言。 低俗、媚俗,甚至伤风败俗的所谓文化成为流 流行、流行文化是历时性的概念,只是不同 行。流行文化的文化异化,也许不是洪水猛兽, 的历史时段,存在的方式、流行的时空、流行文 或许需要深层次的认知与反思,但必须正视的 化的内容千差万别。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流行 是,流行文化的文化异化的确降解了文化的社会 文化只是其中“一元”。必须承认,流行文化之 教育功能;媒体酿造的流行文化往往与文化审 所以能够流行,能够得到许多人的认同、接纳, 美、高层次品位成反比。 其中的合理要素是基本前提。比如,对一些健康 流行文化的文化异化一个饱受诟病的表现 意义消费行为的引领等等,流行文化发挥了无可 是,低俗、媚俗甚至以丑为美的泛滥。当代的流 替代的作用;上网聊天早已不是年轻人的时尚, 行文化之所以能够流行,以电视、网络为主体的 年纪大的网民比例在持续上升等等,这些都说明 大众传媒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西方学者曾尖 流行为更多的人所包容。诸如,曾经时髦一时的 锐批评,媒体正在把文化蜕变为娱乐的大舞 “卡拉OK”等健康娱乐活动的广泛开展,流行 台…【p 。借助各种媒体搭建的舞台,流行加娱 的推动作用不应否定。然而,流行也是一种文 乐形成的流行文化,极少顾及文化所承载的思想 化,属于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无论是消费社 性和教育意义:“尽管在大众文化的狂欢中,在 会,还是后工业化社会,文化一定不会因社会进 高科技的运作中,在大众传媒的操作中获得了现 步而削减自身承载的社会功能和正确的价值观, 世性,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废都’式难 即绝不会减弱自身的引导、倡导作用。众所周 题”[2 3(p.37 。比如,屡屡受到批判的各种暴露的、 知,消费社会的流行对广大公众拥有巨大的引领 少的不能再少的衣着,带有赤裸裸性暗示的表 作用,尤其是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社会群体——既 演,搔首弄姿、轻佻妖冶的性感美女,下流的裸 [收稿日期]2015—02—10 ~144一 体变成了“行为艺术”,冠以“性文化”的所谓 里,往往“你方唱罢我登场”,总是处于流变和 动态之中,令为数众多的追随者应接不暇,乃至 “文化”等等,既扭曲了传统的道德伦理,也使 流行文化发生异化,扭曲为低俗、媚俗文化,甚 至是下流文化。诚如贝尔所指出的,这种文化满 足的不是需要,而是欲求 J( ,即原始的本能。 在热闹的表象背后,令人忧虑的是文化的引导指 向何方,道德底线究竟何在。风靡一时的、哗众 取宠的流行文化,每每使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底线 缺位。少数人为了出名,不顾廉耻,不计代价 (以所谓的身体为代价),目无公序良俗,将假 丑恶当作真善美。这些有悖纲常、混淆丑美的现 象,在媒体的推动下,一瞬间变成了流行、前卫 与时髦,其“负激励”效应和恶劣影响,至今 仍在蔓延发散。类似审美、解构道德的文 化,一旦成为流行,流行文化的异化不言而喻。 对于流行文化的文化异化现象,学术界从拜金主 义、经济主义等视角予以严厉批判,但作为流行 文化所承载的非经济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流行 文化的文化异化,媒体作用、追名逐利,使流行 成为极少数人的“晋身阶梯”“成功捷径”,流 行文化也由此改变了初衷,异化为暗示和引领, 导致流行与糟粕同在,与低俗、媚俗同行。长此 以往,文化的使命感、责任感必然淡化,以青少 年为主体的流行文化追随者精神追求日渐苍白, 并在所谓流行中增加更多的迷茫。 借助大众传媒生成、发展、蔓延的流行文化 是一种感性文化,一种平面化的浅层次文化,不 需要咀嚼和深入思考,从本质上缺少对人类自身 命运的体悟和反省,内容上少有人们一贯追求的 人文精神,缺乏文化的厚重感,致使流行文化难 免思想上流于平庸,内容难免空泛。流行文化很 少以叩住人们的心灵为存在前提,主要通过对人 的感官的冲击、震撼获得青睐。流行文化强化消 费,以迎合大众低层次需求为目的,突出简单、 直观、“热闹”,从不关心深邃与教化,更不留 心由此产生的浮躁与焦虑。流行文化动辄以冲击 人们的感官为表现形式,“吸引眼球”是时下各 种流行文4-g的共性特征。这些流行文化表面上看 带给人们的是视觉、听觉方面的享受与愉悦,但 这种“享受与愉悦”在某种意义上又是一种精 神麻醉,一种对生活痛苦的逃离,甚至是一种对 责任的推卸,人们似乎在“尽情地享受”中得 到了满足与发泄 “ 。人需要对生活中的一切 进行思考,当随波逐流取代鉴别批判时,狂欢式 的娱乐,使更多人深陷肉体的感性存在,忘却了 能动的理性存在。总体而言,流行文化多数时与 娱乐文化绑在一起,或者说,流行文化借助娱乐 文化的平台得以张扬。 流行文化缺乏文化的恒久性魅力,多数流行 文化带有“短命文化”的特征,名目繁多的流行 文化及其各种元素,在信息日益发达的消费社会 疲于应付。诸多来自娱乐圈的各种流行,也恰恰 和娱乐圈一样,不断推陈出新,显示出“长江后 浪推前浪”的发展走向。从表面上看,流行文化 始终保持着“新鲜”状态,一直引领着某些时 尚,人为地、刻意地制造着某些时尚,但商业气 息浓重的流行文化,常新状态的保持,商业“推 手”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某些流行文化及其形成, 实际上是“被商品化”“被流行”的结果。由于 商业炒作,流行文化的商业文化特质与生俱来, 各色流行天然与消费联系在一起,最大获益者是 商家,而非流行的消费者、追随者。正是流行制 造者的商业目的,制造了一个又一个争先恐后的 流行及其流行文化,此时的流行文化完全听命于 利益的指挥棒,文化所承载的审美内涵被遮蔽。 文化的生成与传播往往是一个历时性的过程,常 常有历练、沉积的经历,由此方能彰显文化的生 命力和价值意义。流行文化及其短命,主要原因 在于商业的运作,利益驱使,但其自身缺乏文化 应有的厚度和凝练,文化意蕴缺少广度更是决定 性原因。当然,流行文化的制造者推出流行绝不 会考虑持久、长远,乃至永恒。人们甚至认为, 流行本来也不是长久的同义词。所以,流行文化 “流行”的背后,能看到的总是担忧与遗憾,蕴 含的是无可弥补的局限与悲哀。 流行文化在生成传播过程中,许多所谓 “文化元素”是以背离传统文化,挑战主流价值 观面目出现的。首先,流行文化尽管不是公然与 主流文化背道而驰,但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张力是 明显的。尤其是流行文化的追捧者以青少年居 多,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张力反映了青少年猎奇、 个性、叛逆、追求自我等心态,也迎合了青少年 的这些心态。其次,流行文化以对主流文化、传 统文化的疏离为时尚,以道德出格和生活越轨为 时髦,凡此种种,必然导致流行文化的异化。比 如,性及其话题即使不讳莫如深,也应该是严肃 的论题,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性观念趋于保守的 国度,近乎赤裸裸地对性顶礼膜拜,对“一夜 情”“小三”的“津津乐道”,实在有悖伦理纲 常。在某些流行文化中,早已被西方人唾弃的性 ,却被当成“先锋”大加议论,大加表现; 所谓“性自由”既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败坏 了社会风气,也使人性的神圣、人格的尊严遭到 肆意践踏,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及其规范遭摈弃, 传统的耻感文化被彻底遮蔽,在人的动物本能得 到释放的同时,失去的却是真正的文明;流行文 化概念中的性文化,是文明的退步,更是人性的 扭曲。诚然,类似问题似乎不能归咎于流行文化 的异化,但异化的流行文化对这些 ̄4-1=垃圾的大 行其道的确起到了消极的推动作用。 一】45— 我们对流行文化的文化异化持有批判的态 度,但对流行文化的文化异化及其抵制,却需要 全社会的努力。比如,发达的大众传媒应首先告 诉人们流行不等于审美,各种泡沫式的时髦绝不 是健康向上的同义词,不能为“收视率”“点击 率”所左右,任流行畅通无阻。流行文化是一 种大众文化,也是一种消费文化,更是 种商业 立制。流行文化及其异化集中表现为对主流价值 观的背离,对道德规范的挑战,且往往经历了这 样一种路径:先通过“擦边球”问路,再“半 遮半掩”,最后肆无忌惮。从中不难发现,必要 的监管不力,也等于助长了流行文化的异化。尽 管文化不属于“硬件”,但任何文化的主体都是 人,对流行文化的制度层面的监督、监管,归根 性非常强的文化,设想受利益驱使的、商业气息 浓厚的流行文化成为厚重、深沉、耐人寻味和咀 嚼的3c4.1=似乎是无法办到的。面对来势汹汹的各 类流行文化,除了建构必不可少的“防火墙’’, 还需提高国人的文化素养、文化鉴别力,特别是 提升国人的文化批判能力。流行文化的文化异化 结底是对流行文化制造者的行为约束。第三,增 强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当下各种流行文化之所以 能够流行,无孔不入的大众传媒发挥了决定性作 用,没有大众传媒,流行文化则难以流行。同 时,流行文化大行其道地异化,大众传媒难辞其 咎。时下各大电视台一哄而上、层出不穷的 “选秀”“相亲”节目,表面上热热闹闹,媒体 现象,既是某些商业炒作的主观故意,也与国人 文化判断力、批判力有待提高有直接关系。尤其 在信息发达的网络时代(网络本身即是流行文 化一展身手的重要平台),文化多元化使人们时 似乎忘却了自己的社会担当,所宣扬、倡导的价 值取向却令人忧虑。因此,矫正流行及其文化的 异化,大众传媒必须承担更多的正面教育的义务 刻面临着文化选择。在批判流行文化的文化异化 时,许多人强调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但真正抵 制流行文化及其异化,还需要流行文化的追随 和责任,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流行及其文化,为自 己的宣传注入更多的人文精神,使大众传媒成为 批判恶俗文化,弘扬真善美的主阵地,而不是异 化的流行文化的应声虫。 者、热捧者增强自我批判意识和道德自省意识。 换句话说 应通过提升流行文化追随者的文化自 商品经济社会离不开流行,亦不可因噎废食 地对待流行文化。在对流行文化的异化持批判态 觉,抵制低俗、媚俗文化的泛滥,使流行文化更 多地发挥正面作用。 在商品经济社会,流行及其流行文化已成为 社会常态。流行及其流行文化本身不是洪水猛 兽,只是异化的流行文化改变了文化的初衷,理 度时,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到底应建构怎样 的流行文化?建构富有“正能量”气息的流行文 化是一个复杂问题,关涉层面较多,核心一定是 文化自身积极功能的发挥。诚然,设想流行文化 应受到抵制和批判。实践证明,异化的流行文化 所产生种种负面效应可谓信手拈来:道德虚无主 义、过度膨胀的拜金主义、极端的自我为中心和 功利主义等。这些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的文化异 成为主流文化是不现实的,但与正义和道德疏离, 也应当鞭挞。流行文化本身是文化,只是异化的 流行文化降解了文化的正面功能,屡遭非议。流 行文化不可能成为主流文化,但也不应成为主流 文化的对立面。流行文化恰恰应利用自身的消费 性特质,不但满足人们一时的感官愉悦,而且应 利用公众喜闻乐见的长项,潜移默化地陶冶公众 化倾向,往往成为社会不良风气的蔓延滋长的 “助推器”,必然消解道德正义,腐蚀人的心灵, 降低人们正当的审美品位,制造出一系列人类精 神生活的“亚健康”。针对各色异化的流行文化 及其随之而来种种负面影响,在全社会建立自律 与他律相结合的监督、规范体系是必要的。Jlt#.1: 性情 J ,使流行文化发挥文化的教育功能,使 (有意义的健康文化、优秀文化不再遭受挤压与排 挤。唯其如此,流行文化的异化方能得以矫正。 的自律既包括流行文化受众的自律,也包括流行 文化制造者、传播者的自律。作为流行文化制造 [参考文献] [1lj[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1]_张永喜,等,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岳川.中国镜像 译出版社,2OO1. O年代文化研究[M].北京:编 者、传播者不应简单地受制于价值杠杆的作用, 还应强化文化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自我 批判,道德自省,使流行文化承载更多的主流文 化,弘扬真善美。所谓他律,主要包括:第一, 提升民众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批判意识,使异化的 流行文化中的“三俗”内容失去存在的空间与 [31][美]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 上海三联书店,1989. [4][英]斯图亚特・霍尔.解构“大众”笔记[c]//陆扬,王毅选 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 2001. 受众。必须对异化的流行文化有“综合治理” 的观念,而达此目的的主要途径则是提升公众对 异化流行文化自觉批判的意识和能力,让公众自 [5]陈学明.文化工业[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6. 觉成为他律的主角。第二,为各种流行文化建章 (作者系哈尔滨师范大学讲师,博士研究生) 一[责任编辑吴井泉] 146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