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英语_Unit3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英语_Unit3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来源:微智科技网


Unit 3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Section B 2a

—2d 教学设计

【教材、课题】山东教育出版社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英语 七年级上册 Unit3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教学目标分析】 1.语言知识目标:

(1)能正确理解下列词汇lovely, exciting, expensive, dark, cheap, fast, slow在语篇中的含义; (2)能够按照正确的格式写出日记。 2.语言技能目标: (1)能理解段落大意;

(2)能捕捉到语篇中的重要信息; (3)知道文章的谋篇布局结构; (4)能就课文内容进行交流。 3.情感态度目标:

(1)小组合作与竞争等方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2)学会客观地表达对事物的看法,培养乐观向上的性格。 4.学习策略目标:

(1)能够运用略读(skimming)获取文章大意;

(2)能够运用寻读(scanning)在规定时间内捕捉到具体信息;

(3)能够理解语句之间的关联,理解篇章结构; (4)能通过思维导图进行适量的语言输出; (5)能够就某个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重难点分析】

培养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理解本文的篇章结构;引领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等学习方法完成语言输出的任务。 【教法分析】

1.开展多种类型的任务型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培养合作意识,促进语言能力。

2.激励性评价:通过贯穿始终的激励性评价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断享受成功感,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3.互动教学: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激发学生思维,促进语言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 【学法指导】

1.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不同阅读策略的使用自主完成阅读任务。 2. 合作学习: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相互交流,互帮互助,合作分享。 3. 研究性学习:在阅读的过程中,研究阅读策略和搭建支架的策略。 【学习效果评测工具】

设计学生学习效果自我评价表,结合本课时是一节阅读课的特点,表格内容设计如下: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5分,4分,评价目的 3分)

能认真听讲 是否认真专注 是否主动参与 是否善于合作

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能积极参与讨论,交流

能主动思考,提出建议

敢于提出问题,寻求帮助

能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教学程序及设计说明】 I. Pre-reading

是否善于思考

是否敢于请教

是否自我欣赏

1. 通过Free talk,拉近与学生的关系,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并就本节课的feelings,郊游提前渗透。

【设计意图】通过Free talk,以及问题的提问,学生对文本中大体思路进行了有效地预习,进而降低了阅读难度。 2. Present the task:

【设计意图】教师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抛出本节课的任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 II. While-reading 1. Skimming

Read the two diaries then underline the positive adjectives and circle the negative adjectives.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通过运用略读策略,了解作者写日记当中用到的表达自己感觉的形容词。 2. Scanning

Task 1: Read Helen’s diary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Task 2:Retell the passage.

Task3: Let’s guess some words to describe Jim’s school trip.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和不同的提问方式,引领学生逐步走入文本,在挖掘文本的同时学会用关键词搭建文章框架。学生通过使用思维导图,熟练复述文章,真正实现语言“为我所用”的目的。

III. Post-reading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提问的问题对文章的文本再一次进行输出。 2.Let’s look at the two diaries. Can you find out the form of a diary?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发现日记的格式,目的为了以后的写作打基础。

IV. Homework: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内容,写出自己所想,分享观点。

Unit 3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Section B 2a

—2d 学情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谈论学校组织的郊游介绍自己在郊游中所经历的事情,并且会用积极和消极的形容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要学会用一般过去时态来表达。同时引导学生学习一些新词汇,掌握一些重点句型,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在现代社会中所需要的团队精神。并要把所学会的日记运用到以后的写作当中。

Unit 3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Section B 2a

—2d

本节课为第三单元Section B的一节阅读课,是关于读的训练。从介绍单词语句,到任务中熟悉并运用语言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也有利于为后面的语言输出作铺垫。

在阅读技能教学方面,各种阅读方法与各个活动相结合,既锻炼学生的泛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精读能力。这样,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轻松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的提高。尽量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进来,建立学英语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

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模式很是欢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值得推广。

效果分析

Unit 3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Section B 2a

—2d 教材分析

一、 教学内容

本单元《How was your school trip?》为阅读课,它的主要内容是Helen 和Jim的两篇日记,他们在学校郊游中采用了截然相反

的形容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从而让学生体会这些形容词的含义,并会应用到以后的写作当中。本单元继续学习一般过去时,即用动词过去式,从语法层面上来讲应该顺理成章。之前的课时的语法渗透也为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做了有益的铺垫。本课时的目的是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活动,通读文本,挖掘教材,让学生自主发现写日记需用注意的事项,从而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 “ 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 ” 的要求,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词和短语。

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并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实现自己将来的美好理想。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与竞争等方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会客观地表达对事物的看法,培养乐观向上的性格。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 教学重点:

(1)学习掌握一般过去时时态的意义和结构。 (2)掌握日记的结构和如何表达自己的感觉。

2.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理解本文的篇章结构; (2)引领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等学习方法完成语言输出的任务。

四、教学策略与教法选择

依据本单元教材内容以及七年级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采用情景创设法、交际法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所采用的自下而上的知识性阅读法相反,我主要采用自上而下的交际性阅读教学法,从语篇整体出发,进行大量的输入和输出,激发学生对文中的话题做积极的探究。同时,我运用看视频、小组展示、欣赏伴有音乐的大屏幕图画描绘自己的日记等手段和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实践意义的交际情景,激发了学生对英语的好奇心和对话题的探究兴趣,并积极开口交往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交际能力。

Unit 3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Section B 2a

—2d

1.

---Were there any seals in the zoo?

评测练习

---________.

A. Yes, there weren't B. No, there weren't C. Yes, there was D. No, there were 2. I ________ pizza for lunch. It was terrible.

A. had B. watched C. bought D. saw

3. The twins ______( be ) at school this morning. 4. 王小姐喜欢在公园里照相。 5. 学生们昨天乘地铁回到学校。 答案: 1. 2. 3. 4. 5.

B A Were

Mrs. Wang likes taking photos in the park. Students took the subway to school yesterday.

Unit 3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Section B 2a

—2d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为第三单元Section B的一节阅读课,是关于读的训练。Helen 和Jim的两篇日记,他们在学校郊游中采用了截然相反的形容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从而让学生体会这些形容词的含义,并会应用到以后的写作当中。采用新的课程理念去设计的阅读训练课,以任务型教学方法为主导,围绕“郊游”这一话题,设计了一系列激发学生主动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阅读技巧,并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从而促进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这节课后,进行了自我反思。我认为本节课的亮点有以下几条:

一、本课有一条线贯穿始终,即:写日记需要用到的when, where, how, what, feelings以及与此有关的词汇及句型。从介绍单词语句,到任务中熟悉并运用语言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也有利于为后面的语言输出作铺垫。

二、在阅读技能教学方面,将skimming、scanning、

careful-reading各种阅读方法与各个活动相结合,如Underline和circle the adjectives锻炼学生的泛读能力,而comprehension game则培养了学生精读能力。这样,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轻松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三、本课采用表扬鼓励的方法贯穿整个课堂,主要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但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组内成员相互抱怨的情况,所以采取互帮互助,以及在问题设置方面注意到难易搭配,学优生帮助学困生,尽量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进来,建立学英语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

四、本节课教师能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阅读材料的特点,精心进行教学设计,认真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多媒体容量大,直观性强的特点,利用音频、视频、图片等学生感兴趣的形式来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表达的冲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授课过程中,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如:用猜词的形式和看图说话的形式,让学生自

由发挥想象力。并通过设问的形式,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归纳总结每小段话,并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求知意识。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

一、这节课是阅读课,我觉得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调动起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全面地训练了学生的听、读、说的能力。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时,感觉方法有点陈旧,这是今后教学中要改进的。

二、新课的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热身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我能通过多媒体,创设情景,设置悬念的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通过语境,解决了枯燥学单词的弊端,使课堂步骤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这点值得肯定。但是,我的衔接不是很自然,希望在将来的教学中注意。

Unit 3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Section B 2a

—2d 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能读懂简单的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学习内容是故事和短文,前提条件是“简单的”,学习水平是理解。本课是一篇日记,是一般过去时在实际生活中最贴切的运用。学好本课是为后续郊游日记的写作做铺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