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
政工视点
以精神谱系为引领的大学生思政教育策略研究
周璐 杨晶晶 苗冠军 包金伟 王冬杰 廊坊卫生职业学院
摘 要 当前大学生一代以“00后”为主,“网生一代”的他们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的某些势力、某些行为对大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带来一些重大风险、挑战、阻力,都决定了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不是选修课而是必修课。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其实现自由全面发展,这需要创新思政教育策略。中国党人精神谱系中蕴含着伟大的智慧和力量,以其为引领,通过教育策略的创新,灵活多样其传播方式,做到高校思政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浸透和濡染,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接受思想洗礼,激发向上向强的力量。
关键词 中国党人精神谱系 思政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D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1)20-103-02
一、中国党人精神谱系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新成长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小小的一艘红船传播了中国的火种,承载着千钧的希望,也由此拉开了中国党人精神谱系的序幕。中国党人精神谱系并不是先验和神创,从历史的脉络走来它在继承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基础之上,伴随着中国党带领着中国人民进行的、建设、改革以及在迎接时代的挑战中产生一种新的伟大实践,在吸纳时代的内涵的同时盘活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使其内涵不断丰富。在新民主主义阶段中国党人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开天辟地、为理想信仰而不惜牺牲的情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了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顽强不息拼搏进取、艰苦创业的爱国主义信念;在改革开放时期形成了特区精神、女排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走在时代前列的英雄奋斗气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形成了举国同心、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从追求理想、信仰到爱国、为民,从拼搏奋斗到创造创新,形成了一种实在的、具体的、生动的能够长久涵养中国人的思想观和价值观的精神力量。
(二)激发大学生奋斗前行的内在动力
*总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红岩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党人的精神谱系。”从红船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到生命至上、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历经百年累积而成中国党人精神谱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年轻人在面对特殊考验时都聚
焦使命、接力奋斗,始终拥有铁一般的意志、信念和担当。它是渣滓洞中虽备受酷刑折磨但“何须问死生,将身许国倍光荣”的性;它是萨尔图草原上虽生活和生产都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先进性;它是863航天计划中虽受外界技术封锁但一路“追赶、并跑、超越”的创造性。时代浴血奋战、和平年代勇于开拓创新,精神的感召总是能带来心灵的震感。中国党人的精神集中体现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追求,而这多种形态的伟大精神无不服务于民族、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历史与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各种艰难险阻。人无精神不立,不断加强思想上的淬炼、不断提高政治上的判断力、不断增强斗争意识和斗争底气都需要精神上的钢铁长城来作为根基。精神谱系能为大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克服信仰迷茫、信念缺失提供丰厚的滋养和不竭的动力,它激励青年不断加强实践锻炼,主动在自力更生中经风雨、在艰苦创业中磨意志、在开新图强中长才干、在实干奋斗中壮筋骨,在不断解决现实问题中推动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进行转化、推动新时代事业持续向前发展。
二、大学思政教育面临的两大困境
(一)供给渠道单一化与需求渠道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就目前来说高校教育对象主要是“00后”,受社会经济转型和生活环境等的影响,“00后”在思想上、行为上呈现出与以往九零后所不同的特征。作为中国最自信的一代也是“网生一代”,“00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追求个性化使得他们是当前中国最追求新奇事物的一代人。在学习需求中“00后”呈现出碎片化、易变化、度的特点,他们不长时期关注某一事物,而是对自己感兴趣、有利于
2021.7(中)第20期 总第563期103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政工视点
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
自身发展的新奇事物表现出极强的关注度,善于探索发现生活中的便利化、便捷化学习方式,并倾向于把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进行学习管理。
“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和新需求意味着高校思政教育策略也要发生相应的转变。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思政教育过度重视理论教育,教学方法单一,授课内容主要围绕课本而展开。毫无疑问的是,单一供给渠道和单纯政治说教始终无法使社会主导意识形态与青年大学生之间建立有效的情感连接。思政课要想真正发挥其育人功能,教学内容和策略就一定要突破单一供给所带来的实效性问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使思政教育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提高思政育人效果。
(二)教学内容在理论与实践之间设置的动态不平衡理论需要掌握群众,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之一就是时效性问题,课堂中思政所带来的魅力和价值,所生成的良好氛围和精神力量在课后的某个阶段便逐渐消退甚至是被学生忽略,思政课效果持续性不强的问题具体来说还是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传统教学理念中认为理工科强调动手实践,文科类课程特别是思政类课程老师上课讲好就行,导致传统思政课过度重视理论教育,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在理论与实践之间设置的动态不平衡实则是未能考察学生的实际需要。当代大学生更认可在生动、形象的教育过程中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为此,目前除思政理论课之外各高校都增加了延展拓深的实践学时,但如何系统的设计实践方案,让实践不流于表面不流于形式。只有切实把理论与实践合二为一、让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通过创新教育策略做到寓教于乐,才能切实提升思政教学质量,让理论掌握群众。
三、精神谱系引领思政教育策略研究(一)精神谱系融入校园文化
环境影响人的成长,大学生日常生活以校园为中心,校园文化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通过日常熏陶能够起到教育的功能,精神谱系对于陶冶以及净化大学生心灵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为不断完善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可在校园中开辟精神谱系宣传栏并使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让红色文化资源全面参与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以此来提高高校思政供给的品质化。
中国党人精神谱系本就以历史为脉络,多以地点、代表人物、事件命名,每一个篇幅的宣传都有精简的内容,阅读所花费时间少,并且不同的精神形态所代表的精神品格是有差异的,这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单调的微文化宣传方式“00后”大学生更易于接受。通过宣传栏中的系
统介绍创设红色校园文化情境,使得大学生在脱离课堂环境之下还能感触到党史中存在的思想精神、优良作风和优秀品质。在良好的精神气氛下做到常看常新、常来常熟开新局,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力的同时树立高校师生共同价值体系,使爱国爱党爱民的情感在文化的熏陶中得到有效升华。
(二)精神谱系融入实践活动
在精神谱系的引领下,以课堂讲授、文化熏陶和实践活动三位为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能满足“00后”多层次的学习需求。特别是优质实践教学相对于以往在思政供给中的程式化、规模化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改变,能够增强思政课程的吸引力与理论的说服力。
中国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典型人物事迹、宝贵精神品质等都是非常好实践教学资源。像廊坊卫生职业学院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思政部教师充分利用18学时的实践时间,将精神谱系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像一大、南昌、红军长征、两弹一星、改革开放、回归、扶贫攻坚等,在实践中通过学生自己的个性化的演绎呈现出来,最终形成一台全校性的汇演节目。例如长征精神中为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牺牲精神在舞台剧《丰碑》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过夹金山时,缺衣少食,军需将唯一的棉大衣让给小战士,结果自己活活被冻死,成为一座永恒的丰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扶贫干部的脱贫攻坚精神在小品《摘穷帽·换新颜》中以盼水村的变化为主线娓娓道来。舞台剧、小品、诗歌朗诵、原创爱国歌曲等灵活多样的守正创新形式使得思政教育教学的过程改变为“与红色历史事实进行对话”,在师生喜闻乐见方式中传播了中国党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对话。这种创新实践真正做到了将大学生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有效地发挥出,使得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人格得到有效的升华。
★【注:本文为2021年度廊坊市思想政治研究课题成果,课题组成员:周璐 杨晶晶 苗冠军 包金伟 王冬杰】
参考文献:
[1]*.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
[2]陈伟宏.中国党人精神谱系的品格与伦理品格[J].思想教育研究,2021(05).
[3]陈博.“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大学,2020.
104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