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
外研版中职国规英语教材基础模块第一册预备单元
Welcome Unit
教学主题 授课 教案 Welcome Unit 撰写 授课 第1周第1次课 2 审核 授课 周次 教学 时数 对象 1.使学生了解有关个人信息的常见词汇,如年龄、姓名等 2.复习和强化学生对26个字母的学习;了解常见英语标识。 目的 3.复习数字、时间、星期、日期的英文表达方式。 1.使学生回忆并复习各种关于询问个人信息的句型; 教学 2.通过各种常见英语标识的了解来复习和强化学生对26个字母的跳认能力。 重点 3.复习数字、时间、日期、星期、月份的英文表达方式。 1.鼓励学生能通过各种询问个人信息的句型来咨询和交换信息; 教学 2.规范学生的英文书写,扩展学生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 难点 3.能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就数字、时间、星期、日期信息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学卡片,一些有趣的信息 手段 教学方法 互动教学,抢答,小组讨论 1
教 学 内 容 及 教 学 Step 1 .问候 1. 师生之间相互问候。相互理解。 教师通过准备好的几张人物图片展示给同学们,并向学生提问激发学生好奇心及学习兴趣。 1)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person? 2) What can you ask to get the information? 两个同学一组进行讨论(两分钟)猜测此人信息 实 准备好后开始抢答教师问题。(age, job, address, email, telephone number, hobby, favorite color…) 施 同学们根据这些信息制作属于自己的名片并与同学进行交换 过 程 Step 2: 复习26个字母 1 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合唱 ABC songs 2.教师为每人分发一张印有四线格的纸,请学生先按照自己平时习惯,听写26个字母。再翻开书本,按照规范要求重新书写,然后进行对照,找出自己书写不规范之处并矫正。并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3. 教师展示The Alphabet ② 及What Does It Mean? ① 的相关英文标识,供学生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每个标识的含义并分类。教师补充相关知识,并补充几个在生活中常见的英语标识。 2
Step 3: 复习数字、时间、日期、星期、月份的英文表达方式。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Numbers ① ,引导学生复习数字的读法及写法,并对形 式特殊的几个单词进行强调。 教师拿出一张准备好的几个物品的图片,请同学们竞猜物品的价格进一步了 解数字的使用。再进行Numbers ② 的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除了物品以外生活中还有许多物品要运用数字 如 闹钟教师在 黑板上画一个钟面标出时间,并讲解时间的相关表达方式。教师播放What time is it? ①的录音,指导学生跟读 并比较不同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 完成What time is it? ② 教 学 内 教师播放What day is it today? ① ,② 的录音,指导学生跟读并复习表 示星期的单词及相关交际句型。 教师分别向学生提问昨天、今天和明天是星期几,来强化学生对句型的记 容 忆。以处理What day is it today? 同样的方法处理 What’s the date 及 today? 部分。 教 学 实 施 过 程 Step 4 总结 自评互评,总结归纳本课知识 3
Step 5 作业 1.复习并预习。2.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Step 6 教学后记 本节课内容简单,学生动手活动较多,因此某些同学显得过于活跃,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及 教 4
学 实 施 过 程
教案题目:Unit 9 Getting Around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Getting Around”。
为了体现中职英语教学交际性和专业实用性的原则,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择了外研社出版的《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一书,本套教材以发展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以生活和职场英语应用为指向,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宗旨,体现了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协调发展的思想。本课时讲授的是第九单元的Warming up和Better Performance 1部分,授课内容主要选择了交际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用英文问路及指路的方法”。(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我校一年级的新生。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英语知识和技能,初步具备了进行简单英语会话的能力。但是受原有知识基础和技能水平的制约,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显得有些吃力,缺乏“用英语交流信息的能力”。就本课时的教学内容而言,初中毕业的学生对本单元有关问路的句型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还不熟悉有关指路的句型。
因此,本堂课的教学力求结合教学内容,利用设置虚拟生活场景,设计有意义的交际活动,通过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图示法、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协作、自由选题的优势,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针对学生对游戏、角色扮演
5
等活动具有浓厚的兴趣这一特点展开活动,期望通过选择实用的语言材料训练学生就相关生活话题进行交流的能力。(学情分析)
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是运用所学的句型和方位介词为他人指明某一场所的路线。(教学重、难点)
希望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方位介词和多种问路及指路的英语表达法;同时可以运用所学句型就身边熟悉的地点进行自由会话;能够阐述各个建筑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学会利用地图介绍某些地点。(知识目标)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辨别方向及向他人问路和指路的能力。(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情感目标)
简而言之,本课时的教学共包含十三组教学步骤:热身及导入之后;分别有三组3P (“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主要通过图示法及动画演示讲解、演练及产出课文中的主要内容;下两个环节都是为了体现英语教学实用性原则而设置的,首先游戏环节是本节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本环节通过情境教学法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接下来的小组练习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最后是总结和作业布置环节。(教学步骤)
下面我将详细地向大家介绍本节课的教学步骤及其相应的设计意图: 1.热身及导入(Warming up & Leading in) Warming up
课前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合唱英文歌曲“Big Big World”。
6
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为下一步导入做铺垫。 Leading in
以热身时唱的歌曲曲名“Big Big World”为引导话题,
“This world is really very big and beautiful and everyone wants to get around it. But when you go to a new place, maybe you’ll meet some difficulties, for example lose your way or couldn’t find your way to somewhere.”
设置本单元中warming up的三组问题: Have you ever got lost in a new place? How did you find your way later?
Did you use a map or road signs to find your way? 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导出本课主题“Getting Around”。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歌曲内容向学生设置问题,引导其说出本课课题,与课前活动有效呼应;同时根据设置问题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并为下一步讲授做铺垫。 2. 复习及讲授(Revision & Presentation)
复习问路的相关句型,并进行进一步知识扩展。
7
设计意图:对已有知识进行复习并作进一步扩展,为下一步引导学生表述对话进行铺垫,同时也是对已有知识的有效补充。 1. 练习(Practice)
首先,要求学生用课前发的表示地点的卡片练习句型。然后,师生共同完成warming up部分的listen and match部分。对表示地点的词汇进行查找并识读。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查找地图的能力,同时对表示相关地点和标志的词汇进行查缺补漏的学习。
要求学生根据已知指示图中的相应地点就问路句型进行练习。
设计意图:对前一部分复习的问路知识进行有效练习。 4. 产出(production)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重点句型的情景设计动画课件,给出学生文中的已知起点及终点,要求学生根据指路句型进行会话。(PPT第7页)
8
设计意图:从方式上将课文句型用动画表述,设置相应学习情境,使学习内容更加简单易懂。其次,对问路知识进行练习的同时,引出了本课内容。同时通过问路的句子导出下一环节——如何指路。
5. 讲授(Presentation)
首先根据图示法讲授指路的方法及流程,之后同样运用图示法讲授“指方向” 的各种表述。
设计意图:首先,将复杂的指路过程通过流程表向学生演示,是知识分解化及简单化;其次,在讲授“指方向”的过程中也力图运用图示法使教学内容最大化的生动易懂。 6. 练习(Practice)
通过动画演示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图示及“指方向”的知识进行填空。
9
设计意图:通过图示法和动画演示,力图将课文内容简单化,生动化;同时通过动画内容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 产出(production)
要求学生听对话后回答问题。并根据最后一题的答案进行下一步学习内容的引导。
设计意图:通过听说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课文对话知识,并为下一步学习进行铺垫。 8. 讲授(Presentation)
讲授指路的第二个步骤——表述位置。并且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时学习过的方位介词。
设计意图:通过图示法使学习内容清晰明了。 9. 练习(Practice)
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地图及英语表述,用方位介词进行填空。
10
设计意图:通过图示法达到有效复习及练习的作用。 10. 产出(production)
完成For Better Performance1中的内容,要求学生一边听音,一边在所给地图上标注地点。
设计意图:通过找地图及听音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指方向”的知识,同时锻炼学生辨别方向的查看地图的能力。 11. 游戏(Game) 游戏名称:I’m lost!
游戏阐述:
(1) 以教室的纵向过道为路,两个横向过道为街,运用学生课前准备好的表示地点及路
标的图片在教室内设定已知场景;要求一部分学生拿着表示地点的图片扮演各种位置,并在游戏过程中自由变换位置;
(2) 每组游戏开始前,由一名学生自由举手后说:“I’m lost.”并运用任何表示问路的句
型问一个他想要到达的教室中已有的地点,另一名学生运用他所知道的指路知识进行指引,其他学生可以根据他表述的对错进行修正。
11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情景教学法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同时,通过游戏的设置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寓教于乐。 12. 小组学习(Group Work)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要求学生根据已知动画图片自由进行问路及指路的相关对话,并叫几组同学到讲台前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达到合作学习和巩固知识的目的。试图尽可能的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原则。
13. 总结及作业(Summary & Homework)
总结问路及指路流程。
12
设计意图:运用图示法使学生清晰明了地梳理问路及指路过程。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学校为起点,以学校周边的任意一个场所为终点,试写出一组问路与指路的英语对话。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熟悉的场景设置作业背景,以其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本节课的教学试图通过将课文内容转化为动画进行演示及问路、指路流程图示化的方式使教学内容尽可能地生动易懂,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基于语言场景的创设,使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进行语言的学习与技能的操练,并在合作学习中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共同体。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促进语言技能的迁移,达到以发展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最终目的的教学效果。(教学反思)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批评及指正!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