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民中 高一 地理 教学设计 2011.08.25
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一课时)
一、内容及其解析
本节所要学习和认识的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是本模块内容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于认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是高中地理的重要基础理论,是以后进一步进行地球公转学习的铺垫。
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就学习过这一部分的的一些知识,高中的进一步学习,是在基础上对这部分知识的进一步深化。本节内容比较轴向,重点难点较多,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问题分析计算能力。由于它是高中自然地理部分的难点和重点,因此在教学中加大课时,并对地方时的计算及日期计算和地转偏向力的应用等内容重点讲解。解决重点的关键是要教会学生分析地理事物变化的逻辑思维。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 2.据图掌握昼半球、夜半球、晨昏线等基本概念。 3.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周期和意义。
4.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日照图判断昼夜长短。
5.能运用地球仪或相关图表解释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培养读图用图的能力。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有:
1. 地球自转的方向及线速度和角速度,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系统
逻辑思维有限,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理解地球纬线圈的长度变化规律及角速度的概念。
2. 昼夜交替的原因及晨昏线的判读,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理解昼夜交替现象产
生的原因。
3. 时差、地方时及区时的概念,地方时、区时的换算,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使学生明
白时差产生的原因,划分时区的现状、原因及其意义。涉及到的相关计算,在不超出学生理解能力的前提下,可以总结为公式和规律,帮助学生学会计算。
4. 日期的变更及两条重要的经线,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求学生理解其产生并识记。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由于本节内容比较抽象,重难点较多,而学校又缺少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的条件,在教学中需要借助常规版图、地球仪模拟演示等方法,同时,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同时尽可能贴近学生对地理事物额亲身感受的经验,从身边的地理出发落实和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五、教学过程
【问题一】地球是如何自转的?周期怎样?自转速度有何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球的自转运动,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自转基本特点和自转线速度角速度的分布变化规律,并培养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训练读图能力。 例一:(2009上海卷)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多自然现象。据此回答(1)、(2)题。
(1)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证据的是( )
A.日月升落 B.极昼极夜 C.月相变化 D.四季转换
1
沧源民中 高一 地理 教学设计 2011.08.25
(2)以太阳为参考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 )
A.23小时56分 B.24小时零4分 C.24小时56分 D.24小时 【解析】第一题,日月升落可以作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极昼极夜和四季更换与地球自转相关,月相变化是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变化的反映。第二题,以太阳为参考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个太阳日,是24小时。 答案:A、D
例二:读下图,回答(1)、(2)题。
(1)C点的人们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是( )
A.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B.比地球自转真正周期多3分56秒 C.比地球自转真正周期少3分56秒 D.23时56分4秒 (2)在A、B、C、D四点中,地球自转速度是( )
A.各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从大到小依次是A、B、C、D B.各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从大到小依次是C、D、B、A
C.A无角速度和线速度,B、C、D散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B最大,C最小 D.B、C、D三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B最小,C最大,A无角速度和线速度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其时间应为一个太阳日,比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一恒星日多3分56秒。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角速度除两个极点以外都相等。A点在极点,既无线速度也无角速度,B、C、D三点是地球上纬度不同的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 答案:B、D 【注意】
1、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是指地球上某点在单位时间内绕地轴转过的角度(度/时);线速度是指地球上某点在单位时间内绕地轴转过的距离(千米/时)。线速度的影响因素: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海拔越低线速度越小。 2、地球自转的周期:地球自转一周(360º)所需的时间。1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1太阳日为24小时。
恒星日:需要人为规定一个参照点——宇宙中的任一颗恒星都可以。地球自转一周后,因公转离开原地,E1到E2是地球一天中公转的弧长,但是,此弧长与地球到恒星的距离之比几乎为零,地球公转已被忽略,故三颗恒星对地球而言实为一颗恒星。E1P到E2P地球自转360º,时间为23时56分4秒。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即地球从E1到E2没有完成以太阳为参照物的周期运动,至E3P点才再次与太阳重合,就地球自转而言,旋转了360°59”,称一个太阳日周期为24小时。太阳日是生活周期,古人云:日出而作日没而息。 【变式训练】
1、下列有关地球自转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C.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2
沧源民中 高一 地理 教学设计 2011.08.25
D.地球自转过程中,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南北纬60°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 B.地球表面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相等 C.地球上赤道处自转线速度最大 D.两极点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
【问题二】受地球自转的影响,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地转偏向力产生的原因、特点、变化规律、具体表现及判定方法。在实例中加强对地转偏向力规律的理解,为以后大气、洋流等水平运动的讲解奠定基础。 例一:(2008上海卷)用实验模拟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甲同学打开伞,抬头面视伞面内侧,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据此回答(1)、(2)题。
(1)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 )
A.先偏右后偏左 B.向右偏转 C.先偏左后偏右 D.向左偏转 (2)该实验存在的不足主要是( )
1未模拟出越过迟到后的地转偏向现象 ○2没能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 ○3○
4伞面转动与地球自转实际差别很大 未能模拟出高纬向低纬的地转偏向现象 ○
1○2○4 B. ○2○3○4 C. ○1○3○4 D. ○1○2○3 A.○
【解析】第一题,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转。甲同学抬头面视伞面内侧,顺时针转伞;而乙同学从外面观察,伞面应呈逆时针转动,则相当于北半球的情况。第二题,红墨水从伞面顶部向下运动发生偏转,相当于水平运动的物体从北极(高纬度)向低纬度发生偏转的情况。 答案:B、A
例二: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的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的哪岸相连( )
①甲岸 ②乙岸 ③丙岸 ④丁岸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考查地转偏向力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图中获取信息:左图位于南半球,河流自西向东流,左岸即北岸冲刷严重,图中小岛最终与甲岸相连;右图位于北半球,河流自北向南流,右岸即西岸冲刷严重,小岛最终与丁岸相连。
答案:C 【注意】
1、地转偏向力垂直于物体的运动方向,只影响运动方向,不影响运动速度,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赤道上的水平运动物体的物体不受影响,而两极地区所收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最大。 【变式训练】
1、一条向东南流的河流,其上游南岸冲刷厉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北岸冲刷厉
3
沧源民中 高一 地理 教学设计 2011.08.25
害,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则河流位置和流向与图相吻合的是( )
2、南北半球分别有一物体自西向东运动,下列有关其偏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向高纬偏转 B.都向低纬偏转
C.都向南偏转 D.北半球向北偏转,南半球向南偏转 六、课堂小结 1、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的基本特点
概念: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方向和周期: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转动。 1恒星日:23时56分4秒 1太阳日:24小时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昼夜交替的周期 方向 周期 (2)地球自转的速度
地球自转的速度包括角速度和线速度,具体见下表: 大小 特殊性 南北极点自转角速度等于0 角约为每小时15度,每度4分钟。除了南速北极点以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一样。 度 线因各地纬度不同而又差异,纬度越高,线速速度越小。 度 赤道线速度最快,为1670千米/时, 2、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移
(1)地转偏向力: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能使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的力,叫做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随纬度的升高而变大,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两极地区所受的地转偏向力影响最大。
(2)偏移规律: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没有偏向。 3、地转偏向力特征,如下表所示: 原因 特点 规律 表现 受运动惯性的影响,物体总是极力保持原有的方向和速度,但由于受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的影响,导致它们逐渐偏离了原有的运行轨道。 地转偏向力垂直于物体的运动方向,只影响运动方向,不影响运动速度,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南左北右,赤道为0” 河岸不对称、大气中的气流运动方向的改变、大洋中的洋流运动方向的改变。 4
沧源民中 高一 地理 教学设计 2011.08.25
判定方法 使用“左右手法则”,北半球用右手表示,南半球用左手表示,掌心向上,四指代表物体原有的运动方向,大拇指指向即为物体运动的偏向。 七、目标检测 (一)选择题
1、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自转一周(360)的时间为24小时,就是平时所说的一天
。
B.南北纬60处的地球自转角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两倍
C.地球上的物体作水平运动时,方向会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向左偏,在南半球向右偏 D.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且周期不长,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2、行驶的帆船,线速度最大的地方是( )
A.船的最前端 B.船的最末端 C.船的底部 D.桅杆的顶端 3、下列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4、北京和两地的地球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是( )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 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 5、下列纬线圈上的速度相当于赤道线速度一半的是( )
A.南北回归线 B.南北极圈 C.南北纬30度 D.南北纬60度 6、下列地理现象中,与地转偏向力有关的是( )
①上海至纽约飞行航线向高纬度方向凸出 ②南亚地区夏季风的形成
③直布罗陀海峡表层与底层水流方向相反 ④秘鲁寒流在流动中呈离岸的趋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在北半球自南向北流的河流,侵蚀较严重的是( )
A.东岸 B西岸 C.北岸 D.南岸 (二)判断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后面括号里打“√”,错误的打“×”,如何改正) 8、地球上各地自转角速度均相等( ) 9、地球昼夜交替周期和自转周期相同( )
10、地球上沿赤道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偏向,跨越赤道运动的物体也不偏向( ) 八、配餐作业
A组
(一)选择题
1、下列地理现象中,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 A.昼夜现象 B.昼夜长短变化 C.四季变化 D.太阳东升西落
5
沧源民中 高一 地理 教学设计 2011.08.25
2、下列有关地球自转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C,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D.地球自转过程中,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地球自转360°所需要的时间为( )
A.23小时56分4秒 B.24小时
C.一个昼夜交替的周期 D.24小时4分56秒 4、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南北纬60°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 B.地球表面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相等 C.地球上赤道处自转线速度最大 D.两极点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
5、图1-2-2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偏转后的方向,正确的是( )
图1-2-2 6、南北半球分别有一物体自西向东运动,下列有关其偏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向高纬偏转 B.都向低纬偏转
C.都向南偏转 D.北半球向北偏转,南半球向南偏转 7、下列与地球自转运动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不同地点自转线速度都不同
B.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是23小时56分4秒
C.受惯性离心力影响,地球成为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旋转椭球体 D.长江自西向东流的顺直河段,南岸受河水冲刷作用较强 8、珠穆朗玛峰峰顶比同纬度海平面( ) A.白昼略长 B.黑夜略长
C.自转线速度略大 D.自转角速度略大
B组
(一)选择题
1、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地轴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B.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东向西自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C.地球自转的周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天
D.在地球不同纬度的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相同,自转线速度不同 2、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最吻合的地点是( ) A、90°E,90°N B、30°W,60°N C、120°E,1°S D、180°W,37°S 3、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任何地点都一样 B.南北纬60度处角速度大约是赤道的一半 C.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D.两极点只有角速度,无线速度。 4、运行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速度和地面的自转速度相比正确的是( )
6
沧源民中 高一 地理 教学设计 2011.08.25
A.与地球公转线速度相同 B.与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 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5、某军航在东经160°、南纬59°的海面上,沿160°经线方向向南发射导弹,射程为90千米,落弹点将在( )。
A、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B、东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C、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D、西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二)判断题
6、除南北两极外,地球表面各地的角速度处处相等。( ) 7、地球表面的线速度随纬度的增高而降低,同一纬度的地点,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大。( ) 8、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半球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南岸冲刷显著。( ) (三)综合题
9、读图1-2-3“地球自转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
(1)在地轴北端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 昼夜更替周期为 。 (3)A、B、C、D四点中线速度和角速度均为0的是 点,角速度相等的是 点,线速度最大的是 。
C组
1、读下图分析回答:
图1-2-3
(1)分析A--F 六处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线速度最大处是__________,线速度最小处是__________。
(2)自A向B水平运动的物体先向__________偏,越过赤道后再向__________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