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有争议的文化理论
地质史上三大争论:水成论vs火成论;灾变论vs均变论;固定论vs活动论。
一、水成论vs火成论
发生在18世纪末,主要的争论点在于岩石到底是由江河湖海等水体的沉积作用形成的(亚伯拉罕·戈特洛布·维尔纳),还是由火(即岩浆)的作用形成的(詹姆斯·赫顿)。
现在已经知道,地球上的岩石可分为三大类。水成论形成的是沉积岩这类岩石;火成论中除了岩浆直接形成的岩浆岩外,还包括一部分岩浆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两种观点实际上是相互补充的。
二、灾变论vs均变论
发生在19世纪初,争论的内容是地质现象的形成是靠突发的地质事件,还是靠地质作用长时间的不断积累。其与生物学里演化论中的类似争论有一定联系。
与演化论的认识类似,现在大多认为,灾变和均变在地质历史中都发挥过作用。例如断层是由地震等突发事件形成;而风化作用是长时间的风动力对地壳的改造。
三、活动论vs固定论
这场争论的重点在于地壳的主要运动方式是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认为地壳以水平运动为主的活动论,从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的漂移学说发展到现在比较完善的板块构造学说,如今已经成为地质学界的主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