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怀特海《教育的目的》阅读札记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阅读札记

来源:微智科技网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阅读札记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阅读札记 黎元1. 教育应该是这样一种不断重复的循环周期。每一节课应该以其自身的方式构成一种涡式的循环,引导出它的下一个过程。而较长的时间则应该得出一明确的结果,以形成新循环周期的起点。我们应该摈弃这种观念:为教育确定一种不现实的遥远的目标。如果教师在满足学生有节奏的渴望方面恰到好处地起激励作用,学生一定会不断地为某种成就而欣喜,不断地重新开始。(p35) 【悟】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口气吃成个胖子。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应该是既仰望星空,勾画未来的美丽图景;又要脚踏实地,把眼前的每一件小事做好做实。“满足学生有节奏的渴望”,其实,就是要创造一种让学生化整为零地开拓前进的成功自励的模式。2. 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使学生透彻理解一些普遍的原理,这些原理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具体事例。 【悟】今天在我们周围充斥着有效教学之类的探讨,在我看来,为数不少的是,将这种教学价值窄化为“应试”,这样的“有效教学”真有价值吗?普遍的原理来源于纷繁的事实现象,需要辨伪、提纯、类化,能让学习者借助原理来迁移应用,这样的教学设计才是有效的。3. 直到你摆脱了教科书,烧掉了你的听课笔记,忘记了你为考试而背熟的细节,这时,你学到的知识才有价值。你时刻需要的那些细节知识将会像明亮的日月一样长久保留在你的记忆中;而你偶然需要的知识则可以在任何一种参考书中查到。大学的作用是使你摆脱细节去掌握原理。 【悟】 这里的知识被区分为“时刻需要”和“偶然需要”两类,应该从价值的大小来权衡教学内容的组织。“大学的作用是使你摆脱细节去掌握原理”这句话,对中学教育而言,也是可借鉴的;但不可等同。4. 完全渗透你身心的原理与其说是一种正式规范的陈述,不如说是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这种智力习惯成了大脑对适当刺激的反应方式,刺激表现为具体的情况和事实。没有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他掌握的知识会清晰自动地出现在脑海里。智力培养不过是人在行动时大乃一种令人满意的方式进行运转。(p49) 【悟】 这里,怀特海实际上触及了一个重要的概念“缄默知识”,。渗透身心的原理成为一种智力的习惯,形成对适当刺激的反应。5.知识的价值完全取决于谁掌握知识以及他用

知识做什么。(p57) 【悟】 知识掌握在希特勒一类人的手中,带给人类的只能是毁灭。6.不加区别的纪律使大脑变得麻木不仁,因而无法达到实行纪律的目的。(p57) 【悟】 纪律的规约也应该与人文精神达成某种契约;否则,纪律或恐蜕变为窒息人性的枷锁。7.此外,我坚持认为,就纪律本身的重要性而言,惟有通过享有广泛的自由才能得到这种纪律。(p62) 【悟】 纪律是为了保障自由而诞生的,自由不可能没有边界;欲拥有“广泛的自由”,这纪律的出台也必然充满人性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