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在深度为6的满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个数为( )(X8-1) A) B)63 C)32 D)31
(2)下列数据结构中,按先进后出原则组织数据的是( )(X8-2) A)线性链表 B)栈 C)循环链表 D)顺序表
(3)若某二叉树的前序遍历访问顺序是abdgcefh,中序遍历访问顺序是dgbaechf,则其后序遍历的结点访问顺序是( )(X8-3)
A)bdgcefha B)gdbecfha C)bdgaechf D)gdbehfca (4)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中,类与对象的关系是( )(X8-4)
A)具体与抽象 B)抽象与具体 C)整体与部分 D)部分与整体 (5)在数据流图(DFD)中,带有名字的箭头表示( )(X8-5) A)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 B)程序的组成成分 C)数据的流向 D)控制程序的执行顺序 (6)下面哪一项内容不是软件设计包括的( )(X8-6)
A)软件结构设计 B)过程设计 C)接口设计 D)数据流设计 (7)下列工具不是运用在详细设计阶段的是( )(X8-7) A)程序结构图 B)程序流程图 C)PDL D)PAD图 (8)下述各描述中不属于白盒测试法概念的是( )(X8-8) A)至少执行一次模块中的所有路径 B)执行边界条件下的所有循环
C)所有判断的每一分支至少执行一次 D)执行边界条件下的所有接口
(9)由三级模式为框架形成的三种数据库中,真实存在于计算机外存的数据库是( )(X8-9)
A)概念数据库 B)用户数据库 C)物理数据库 D)逻辑数据库 (10)数据处理的最小单位是( )(X8-10)
A)数据 B)数据元素 C)数据项 D)数据结构 (11)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 )(X8-11) A)数据库系统比较复杂,而文件系统比较简单
B)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 C)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少,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 D)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 (12)关系数据库的任何检索操作都是由3种基本运算组合而成的,这3种基本运算不包括( )(X8-12)
A)联接 B)关系 C)选择 D)投影 (13)下列关系运算中,能使运算后得到的新关系中属性个数多于原来关系中属性个数的是( )(X8-13)
A)联接运算 B)差运算 C)投影运算 D)并运算 (14)下述关于Access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X8-14) A)Access是一种关系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B)Access数据库文件的扩展名为.db
C)Access能够操作来自Microsoft FoxPro的数据 D)Access支持ODBC标准的SQL数据库的数据
(15)以下属于Access可以导入或链接的数据源的是( )(X8-15) A)Access B)FoxPro C)Excel D)以上都是
(16)以下四个数据若按照升序排序,哪个数据排在最前面( )(X8-16) A)\"ABC\" B)\"123\" C)\"中国\" D)\"56\"
(17)下列关于数据编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X8-17)
A)表中的数据有两种排列方式,一种是升序排序,另一种是降序排序
B)可以单击“升序排列”或“降序排列”按钮,为两个不相邻的字段分别设置升序和降序排列
C)“取消筛选”就是删除筛选窗口中所作的筛选条件
D)将Access表导出到Excel数据表时,Excel将自动应用源表中的字体格式 (18)设查询的条件表达式为:单价Between 10+[10]And 30*[10],则该表达式的运算结果是( )(X8-18)
A)单价在10~30之间 B)单价在20~30之间 C)单价在20~30之间 D)单价不确定
(19)下列关于SQL语句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X8-19) A)INSERT语句可以向数据表中追加新的数据记录
B)UPDATE语句用来修改数据表中已经存在的数据记录 C)DELETE语句用来删除数据表中的记录
D)SELECT...INTO语句用来将两个或更多个表或查询中的字段合并到查询结果的一个字段中
(20)如果在数据库中已有同名的表,要通过查询覆盖原来的表,应该使用的查询类型是( )(X8-20)
A)删除 B)追加 C)生成表 D)更新
(21)下述关于列表框和组合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X8-21) A)列表框和组合框都可以包含一列或几列数据 B)在列表框中可以输入新值 C)在组合框中可以输入新值
D)在列表框和组合框中都可以输入新值
(22)下面不是窗体的“数据”属性的是( )(X8-22)
A)允许添加 B)排序依据 C)记录源 D)自动居中 (23)报表的数据来源不能是( )(X8-23) A)表 B)查询 C)SQL语句 D)窗体
(24)如果设置报表上某个文本框的“控件来源”属性为“=2*3+1”,则打开报表视图时,该文本框显示信息为( )(X8-24) A)未绑定 B)7 C)2*3+1 D)#错误
(25)在数据访问页的工具箱中,为了插入一个按钮应该选择的图标是( )(X8-25) A)
B)
C)
D)
(26)创建宏时至少要定义一个宏操作,并要设置对应的( )(X8-26) A)条件 B)命令按钮 C)宏操作参数 D)注释信息
(27)发生在控件接收焦点之前的事件是( )(X8-27) A)Enter B)Exit C)GotFocus D)LostFocus (28)下列Case语句中错误的是( )(X8-28) A)Case 0 To 10 B)Case Is>10
C)Case Is>10 And Is<50 D)Case 3,5,Is>10
(29)如下图,窗体的名称为fmTest,窗体中有一个标签和一个命令按钮,名称分别为Label1和bChange。
在“窗体视图”显示该窗体时,要求在单击命令按钮后标签上显示的文字颜色变为红色,以下能实现该操作的语句是( )(X8-29)
A)label1.ForeColor=255 B)bChange.ForeColor=255 C)label1.ForeColor=\"255\" D)bChange.ForeColor=\"255\"
(30)如下图,窗体的名称为fmTest,窗体中有一个标签和一个命令按钮,名称分别为Label1和bChange。
若将窗体的标题设置为“改变文字显示颜色”,应使用的语句是( )(X8-30) A)Me=\"改变文字显示颜色\" B)Me.Caption=\"改变文字显示颜色\" C)Me.text=\"改变文字显示颜色\" D)Me.Name=\"改变文字显示颜色\" (31)在窗体中添加一个命令按钮(名称为Command1),然后编写如下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a=0∶b=5∶c=6 MsgBox a=b+c End Sub
窗体打开运行后,如果单击命令按钮,则消息框的输出结果为( )(X8-31) A)11 B)a=11 C)0 D)False
(32)在窗体中添加一个名称为Command1的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事件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10,10) For m=2 To 4 For n=4 To 5 a(m,n)=m*n Next n
Next m
MsgBox a(2,5)+a(3,4)+a(4,5) End Sub
窗体打开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则消息框的输出结果是( )(X8-32) A)22 B)32 C)42 D)52
(33)在窗体上添加一个命令按钮(名为Command1)和一个文本框(名为Text1),并在命令按钮编写如下事件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m=2.17
n=Len(Str$(m)+Space(5)) Me!Text1=n End Sub
打开窗体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在文本框中显示( )(X8-33) A)5 B)8 C)9 D)10
(34)在窗体上画一个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Do Until b<0
a=InputBox(\"输入a的值\") a=Val(a)
b=InputBox(\"输入b的值\") b=Val(b) a=a+b Loop Print a End Sub
程序运行后,依次输入5,4,3,2,1,0,-1,-2,则输出结果是( )(X8-34) A)1 B)-1 C)-2 D)-3
(35)ADO对象模型中可以打开RecordSet对象的是( )(X8-35)
A)只能是Connection对象 B)只能是Command对象 C)可以是Connection对象和Command对象 D)不存在 二、填空题
请将每一个空的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1】~【15】序号的横线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符合结构化原则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为: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_【1】_。(循环结构(或重复结构))(T8-1)
(2)发现用户需求、求精、建模和定义用户需求的过程是_【2】_。(需求分析)(T8-2)
(3)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实质是着眼于数据流,自顶向下,逐层分解,建立系统的处理流程,以_【3】_和数据字典为主要工具,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数据流图)(T8-3)
(4)为每一个模块确定实现算法和局部数据结构是_【4】_阶段的任务。(详细设计)(T8-4)
(5)在关系模型中,约束“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元组”是通过_【5】_实现的。
(主关键字)(T8-5)
(6)在Access中,要在查找条件中与任意一个数字字符匹配,可使用的通配符是_【6】_。(#)(T8-6)
(7)若要获得当前的日期及时间,可使用_【7】_函数。(Now)(T8-7)
(8)主窗体和子窗体通常用于显示多个表或查询中的数据,一般来说,这些表或查询中的数据应该具有_【8】_关系。(一对多)(T8-8)
(9)报表页眉的内容只在报表的_【9】_打印输出。(第一页顶部)(T8-9) (10)如果要让一个宏在打开数据库时自动运行,则应该将该宏命名为_【10】_。(AutoExec)(T8-10)
(11)VBA编程中,要得到[15,75]上的随机整数可以用表达式_【11】_。(Int(15+61*Rnd))(T8-11) (12)设有如下代码: x=1 do
x=x+2
loop until_【12】_
运行程序,要求循环体执行3次后结束循环,在空白处填入适当语句。(x=7(x>=7或x>6))(T8-12)
(13)设计一个计时的Access应用程序。
该程序界面如图所示,由一个文本框(名为Text1)、一个标签及两个命令按钮(一个标题为Start,命名为Command1;另一个标题为Stop,命名为Command2)组成。程序功能为:打开窗体运行后,单击“Start”按钮,则开始计时,文本框中显示秒数;单击“Stop”按钮,则计时停止;双击“Stop”按钮,则退出。请填空补充完整。(【13】Me.TimerInterval=0【14】Close(或Quit)【15】i)(T8-13-15) Dim I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i=0
Me.TimerInterval=1000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_【13】_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DblClick(Cancel As Integer) DoCmd._【14】_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Load() Me.TimerInterval=0 Me!Text1=0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Timer() i=i+1
Me!Text1=_【15】_ End Sub
第八套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C【解析】二叉树有一个性质:在二叉树的第k层上,最多有
个
结点。对于满二叉树来说,最后一层上的叶子结点数正好达到最大值。因此,深度为6的满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个数即是第6层上结点数的最大值,为
(X8-1)
(2) B【解析】栈是限定在一端进行插入与删除的线性表。在栈中,允许插入与删除的一端称为栈顶,而不允许插入与删除的另一端称为栈底。栈顶元素总是最后被插入的元素,从而也是最先能被删除的元素;栈底元素总是最先被插入的元素,从而也是最后才能被删除的元素,即栈是按照“先进后出”或“后进先出”的原则组织数据的。(X8-2)
(3) D【解析】前序遍历的第一个结点a为树的根结点;中序遍历中a的左边的结点为a的左子树,a右边的结点为a的右子树;再分别对a的左右子树进行上述两步处理,直到每个结点都找到正确的位置。(X8-3)
(4) B【解析】现实世界中的很多事件都具有相似的性质,把几个有相似的属性和操作的对象归为类,也就是说类是具有共同属性、共同方法的对象的集合,是对对象的抽象,它描述了该对象类型的所有对象的性质,而一个对象则是其对应类的一个具体实例。(X8-4) (5) C(X8-5)
(6) D【解析】软件设计包括软件结构设计、数据设计、接口设计和过程设计四大部分,数据流的分析属于软件分析范畴。(X8-6)
(7) A【解析】详细设计常用的工具有:程序流程图、N-S、PAD、HIPO、判定表和PDL(伪码),而程序结构图是概要设计常用的工具。(X8-7)
(8) D【解析】白箱测试用例的设计准则有:语句覆盖,分支覆盖,条件覆盖和组合条件覆盖。(X8-8)
语句覆盖准则是企图用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程序中的每个语句都执行一遍,以便尽可能多地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分支覆盖准则也称为判定覆盖准则。它要求通过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程序中的每个分支至少通过一次。条件覆盖准则是通过执行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每个判定中的每个条件都能取到两种不同的结果(“真”与“假”)。组合条件覆盖准则要求通过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每个判定中各条件的各种可能组合至少出现一次。
由此可知,选项D不属于白盒测试法概念。(X8-8) (9) C(X8-9) (10) C【解析】数据处理的最小单位是数据项;由若干数据项组成数据元素;而数据是指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加工处理的信息载体;数据结构是指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数据运算。故正确答案为选项C。(X8-10) (11) B【解析】数据库系统采用的数据库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有效管理和存储大量的数据资源,包括:提高数据的共享性,使多个用户能够同时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减小数据的冗余,以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提供数据与应用程序的性,从而减少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代价。(X8-11) (12) B【解析】关系数据库的三种基本操作为:选择、投影、联接。(X8-12)
(13) A【解析】联接运算是对两个关系进行的运算,其意义是从两个关系的笛卡尔积中选出满足给定属性间一定条件的那些元组。而两个关系的笛卡尔积中的属性个数是两个原关系中的属性个数之和。即两个关系经联接运算后得到的新关系中属性个数多于原来关系中属性个数。(X8-13)
(14) B【解析】Access数据库文件的扩展名为.mdb。(X8-14)
(15) D【解析】Access可以导入或链接的数据源有:Excel、Louts和DBASE或FoxPro等数据库应用程序所创建的表,以及HTML文档等。(X8-15) (16) B【解析】根据排序规则,当按升序排序记录时,四个选项的文本字符串中,“1”的ASCII均小于“A”、“K ”、“5”的ASCII码,所以本题选B。(X8-16) (17) A【解析】使用“升序排列”或“降序排列”按钮可对所有字段按同一种次序排序,而且这些字段相邻。而“取消筛选”命令可以取消的是所设置的排序顺序。而将Access中的表导出为Excel数据表时,Excel不会应用源表中的字体格式。(X8-17) (18) D【解析】由于表达式中\"[10]\"的值不确定,所以该表达值的运算结果即单价也不确定。(X8-18) (19) D【解析】本题中D选项的说法错误,SQL语句中没有此类用法。(X8-19) (20) C【解析】在Access中,查询分为5类,分别是选择查询、交叉表查询、参数查询、操作查询和SQL查询。其中操作查询有4种,分别是生成表、删除、更新和追加。生成表查询是利用一个或多个表中的全部或部分数据建立新表,删除查询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表中删除记录,更新查询可以对一个或多个表中的一组记录进行全面更改,追加查询能够将一个或多个表中的记录追加到一个表的尾部。(X8-20) (21) C【解析】在组合框中可以输入新值,但在列表框中不能输入新值,只能进行选择。(X8-21)
(22) D【解析】控件的“数据”属性包括控件来源、输入掩码、有效性规则、有效性文本、默认值、是否有效、是否锁定等。(X8-22) (23) D【解析】报表的数据来源与窗体相同,可以是已有的数据表、查询或者是新建的SQL语句,但报表只能查看数据,不能通过报表修改或输入数据。(X8-23) (24) B【解析】由题意可知此文本框是报表的计算控件,故它将显示其控件源中计算表达式的计算结果即7。(X8-24) (25) C(X8-25) (26) C(X8-26)
(27) A【解析】控件的焦点事件发生顺序为:Enter→GotFocus→操作事件→Exit→LostFocus。其中GotFocus表示控件接收焦点事件,LostFocus表示控件失去焦点事件。(X8-27)
(28) C【解析】Case表达式可用如下4种形式:
① 单一数值或并列的数值,用来与“表达式”的值比较,成员间以逗号隔开。(T8-)
② 由关键字To分隔开的两个数值或表达式之间的范围。 ③ 关键字Is接关系运算符,后面再接变量或精确的值。
④ 关键字Case Else后的表达式,是在前面Case条件不满足时执行的。 若使用了Is关键字,不能加入逻辑运算符(AND)。 选项C的正确答案应当为“Case 10 To 50”。(X8-28)
(29) A【解析】与对象相关的常用属性有:Caption(标题)、Name(名称)、ForeColor(前景色,值的范围为0~255)、Default(默认值)、Visible(可见性,值为True/False)、Enabled(可用性,值为True/False)、Height(高度)、Width(宽度)。引用控件属性的方式为:对象名.属性名。label1.ForeColor表示标签label1的ForeColor属性,bChange.ForeColor表示命令按钮的ForeColor属性。(X8-29)
(30) B【解析】窗体的标题可以表示为Forms.fmTest.Caption或Me.Caption,Me.Name表示的是窗体的名字。(X8-30) (31) D【解析】冒号(:)是语句分隔符,所以“a=0:b=0:c=6”是3个赋值语句。函数MsgBox后面的参数“a=b+c”是一个关系表达式(不是赋值语句),所以消息框的输出结果为关系表达式“a=b+c”的结果(也就是“0=11”的结果,是“假(False)”)。(X8-31)
(32) C【解析】首先定义一个数组a,然后使用两个循环语句为该数组赋值。由赋值语句可以看出,数组内的值也就是数组的两个下标的乘积,则a(2,5)的值为10,a(3,4)的值为12,而a(4,5)的值为20。而MsgBox显示这三个数组变量的和,所以结果为42。(X8-32)
(33) D【解析】Len()函数的作用是判断字符串的长度,包括字符串头尾的空格,并且返回一个数字来表示该字符串的长度;Str()函数是将数字转换为字符串;而Space(5)表示五个空格。此表达式的作用为:将变量m(2.17)转换为字符串并与5个空格相加,然后判断其长度。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Str()函数将数值转换成字符串时,将始终为数值的符号预留先导空格。如果数值为正,则返回的字符串将包含先导空格,表示符号为正,此时,2.17转换为字符串后长度为5,再加上5个空格,则总长度为10,所以变量n的值为10。(X8-33)
(34) D【解析】本题程序运行后,共输入4组数据,a依次取值为5、3、1、-1,b依次取值为4、2、0、-2。注意到循环条件是“b<0”,所以当“a=1,b=0”时,还要再输入第4组数据,这时“a=-1,b=-2”,然后结束循环。还要注意到,a=a+b从形式上看是将b累加到变量a中,但实际上并不会起到累加的作用,因为a不断的被赋新值。这样,不管输入多少组数据,a的值仅仅是最后一组输入的数据之和。由此可见,输出的结果是-3。(X8-34) (35) C(X8-35) 二、填空题
(1) 【1】循环结构(或重复结构)(T8-1)
(2) 【2】需求分析【解析】软件需求是指用户对目标软件系统在功能、行为、性能、设计约束等方面的期望。需求分析的任务是发现需求、求精、建模和定义需求的过程。(T8-2)
(3) 【3】数据流图(T8-3)
(4) 【4】详细设计【解析】详细设计的任务,是为软件结构图中的每一个模块确定实现算法和局部数据结构,用某种选定的表达工具表示算法和数据结构的细节。(T8-4)
(5) 【5】主关键字【解析】在二维表中凡能唯一标识元组的最小属性集称为该表的键或码。(T8-5)
(6) 【6】#【解析】在Access中提供四种通配符:?、*、#和[字段名]。其中“?”可代表任意单个字符;“*”代表任意多个字符。“#”代表任意一个数字字
符。(T8-6)
(7) 【7】Now【解析】Access中内置了一些常用的数据库函数、时间/日期函数等常用函数,其中:Date( )返回当前日期;Now( )返回当前日期和即刻时间。(T8-7)
(8) 【8】一对多【解析】主窗体和子窗体通常用于显示多个表或查询中的数据,这些表或查询中的数据一般应该具有一对多的关系。其中“一”端中的数据在主窗体中显示,“多”端中的数据在子窗体中显示。(T8-8)
(9) 【9】第一页顶部【解析】报表页眉中的任何内容都只能在报表的开始处,即报表的第一页打印一次。(T8-9)
(10) 【10】AutoExec【解析】被命名为AutoExec保存的宏,在打开数据库时会自动运行。(T8-10) (11) 【11】Int(15+61*Rnd)【解析】函数Rnd将产生一个0~1之间的随机数,函数Int实现向下取整功能。(T8-11)
(12) 【12】x=7(x>=7或x>6)【解析】第一次执行循环体,x=x+2,此时x的值为3;第二次执行循环体,此时x值为5;第三次执行循环体,此时x值为7;此时判断条件是否满足跳出循环状态,当x=7或x>=7或x>6,都可以满足此条件。(T8-12)
(13) 【13】Me.TimerInterval=0【14】Close(或Quit)【15】i(T8-13-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