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段 单元 主备学校 终审人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八年级下 第九章 第三节 中华路中学 张国锋 年级 课题 主备人 合作团队 八年级 9.3 大气压强 第1课时 焦世忠 学科 课型 物理 新授课 初审人 贾旭红 八年级备课组 1.通过实验观察,体验大气压的存在; 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学会估测大气压数值。 理解大气压的现象;知道大气压的测量和数值。 测量大气压的实验设计 【学法指导】 【导学笔记】 大气压强的产生与存在 大气压强有多大 大气压强的粗略和准确测定 【导学过程】(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程序、问题) (要求:阅读课本P39-40页,请 课前自主学习 自主完成下列问题。如果你觉得 有还需补充的内容和疑问,请把 这些内容记录下来,预备课上组内交流) 1.图9.3-1中的各种现象,都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请 你选择一两个现象自己试着解释其中的原因? 2.举例:还有哪些现象能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请你通过快速阅读根据生活经验或设计实验证明。(举2个例子) 第3节P39至3.根据P39页的动手实验,完成以下题目。 P40完成课前⑴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 自主学习任⑵请你根据内容简单总结测量大气压强的步骤。 务。 ⑶假如吸盘和桌面的接触面积S为8cm2,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F为80N,则吸盘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强为多少帕? 4.请同学们认真阅读P40页的“演示”实验,完成以下题 目。 ⑴玻璃管中的水银要灌满,为什么? ⑵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 。 ⑶根据液体压强和密度的有关知识,请你计算76cm水银柱 产生的压强是多大? ⑷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试着解释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 大气压强。 ⑸在托里拆利实验中,若将玻璃管倾斜,则水银柱的长度 会 ,高度 。(填写“变”或“不变”) ⑹标准大气压强P0= Pa相当于 cmHg= mmHg产生的压强。 大气压受 和 的影响。有 什么影响? 5.阅读P40页的相关内容,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工具有哪 些? 和 课堂展示导学(25分钟) 预习导学(10分钟)
一、明确探究目标: 1.进一步探究证明大气压强, 课中合作探究 实验证明大气压的 存在。 实验测量出大气压值。 2.大气压测量的方法。 二、反馈预习情况: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情况,并把存在的共同问 题提出来,写在黑板上。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问题1〙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思考〗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液内部体向 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那么气体也受重力作用,也具有流动 性,气体内部是否也存在压强呢? 〖实验〗按课本图9.3-1乙组装实验器材并观察甲、丙 现象: 。 说明: 。 通过自主学阅读课本P40第一段并分析铁皮罐变瘪的原因:铁皮罐习、合作探讨,受热后罐内空气被水蒸气排出铁皮罐,罐内外空气相通,知道大气压强罐壁内外所受的压力 ,内外平衡,铁皮罐安然无恙;的产生的原因当罐口被盖严,用冷水冷却,罐内水蒸气受冷凝结为水,和存在的具体内部气压 ,铁皮罐在 的作用下变瘪。 实验。 〖活动〗利用身边的器材演示并观看马德堡半球实验(视 频)体验大气压强,并总结体验方法及其特点。 〖阅读〗“读一读”: 实验(德国___________ 做的)成功的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事例能说明大气压的 存在呢? 如:1. ; 2. 。 〖总结1〗1.以上大量现象都说明:大气对处于其中的物 体向 都有 . 2.历史上最著名的演示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是: 。 〘问题2〙大气压究竟有多大呢? 〖体验〗将两个吸盘式衣钩挤压在一起,再将它们沿轴线 大气压强的产生与存在
方向拉开,通过活动可知大气压强很 。 〖活动〗大气压的测量 1.课本上解释了两种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⑴利用我们生活中的常见器材进行测量; ⑵托里拆利实验(观看视频)。 请你根据所预习和观看的视频完成以下题目:(要求先自己思考,然后组内讨论) ⑴在托里拆利实验中,若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高度也不会发生变化,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⑵做托里拆利实验中,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管顶穿一个小孔,那么管内水银将 ( ) A.往上喷出 B.稍微下降 C.保持原来的高度不变 D.降到与管外液面相平 ⑶最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由意大利科学家 完成的,他测出的大气压的值相当于 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1标准大气压= _____水银柱产生的压强=____ _Pa。 ⑷请你计算:若把托里拆利实验中的玻璃管内换成水,水柱大约多么高?(P0=105帕) 〖总结2〗1. 最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 实验. 2.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 厘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它的大小约等于 Pa 〘问题3〙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用塑料管可以把瓶子中的水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 ) A.人对水产生吸引力的作用 B.吸管本身有吸水的作用 C.大气压作用在水面上的结果 D.水压的作用 〖例2〗将一满罐“纯净水”(高约40 cm)开口朝下放在水中,如图所示,结果是 ( ) A.仍是满罐水 B.水将流出一部分 C.水将全部流出 D.以上答案都不对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知道大气压强的数值测定的具体实验。 边观看视频边思考该实验中的变与不变,及影响水银柱高低的因素 通过例题进行强化训练。 检测导练(5分钟) 1. 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把笔上 的弹簧片按下后松开,墨水吸 课堂达标检测 进橡皮管内,原因是( ) A.弹簧片弹力作用的结果 通过课堂自主 B.橡皮管有吸引力 检测完成本节C.手对橡皮管有压力 课学习目标任D.管外墨水面上大气压大于管内气压 托里拆利实验 1标准大气压=760mmHg=1.5013×10Pa
务,进一步破解重点和难点问题。 3.用嘴吸空塑料瓶的瓶口,瓶会变塌,空塑料瓶变塌的原 因是_______ 。 4.如图所示,把玻璃杯盛满水(图甲),用硬纸片(重量忽 略不计)盖住杯口(图乙)再倒过来,观察到纸片将水托住 (图丙),这个事例说明 ,若将杯子转到 图丁的位置时纸片会掉下来吗? ,这个 事例又说明 。 1.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 _____________,最早准确测出 课后拓展巩固 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_____ 2.1标准大气压=________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__________Pa. 3.在大气压为760mm水银柱的房间里做托里拆利实验,测 出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为755mm,可能的因为是( ) A.玻璃管太长了 B.玻璃管放斜了 C 管内水银面上方进入少量空气 D.玻璃管比较粗 4.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如果将玻璃管由竖直变为倾斜,则( ) A.水银柱长度增大,高度升高 B.水银柱长度不变,高度降低 进一步强化本C.水银柱长度减小,高度减小 节重难点 D.水银柱长度增加,高度不变 5.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玻璃管内径越大,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越小 B.往水银槽内多倒些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增大 C.玻璃管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水银柱变长 D.玻璃管内顶端进入一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6.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 B.用手拍掉衣服上的灰尘 C.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 D.用抽水机抽水 7.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堵上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就不容易被倒出来 B.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 C.生产灯泡时,抽气机抽出灯泡内的空气 2.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
D.两块玻璃合在一起,中间有水时,很难将它们分开 8.某同学估测大气对0.3m2的课桌上表面的压力大约是( ) A.3×102N B.3×103N C.3×104N D.3×105N 9.用吸管从瓶子里吸饮料时,使饮料上升到嘴里的力是( ) A.嘴的吸力 B.大气的压力 C.瓶底的压力 D.瓶壁的吸力 10.在瓶内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然后用剥了壳的熟鸡蛋堵住瓶口,鸡蛋就会进入瓶内,这是因为( ) A.瓶内由于热胀,使鸡蛋掉入瓶中 B.瓶内气体将鸡蛋吸入瓶中 C.瓶内气体压强变小,大气压将鸡蛋压入瓶中 D.鸡蛋受重力作用而掉入瓶中 1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当胸部容积扩大时,其内压强与大气压的关系是( ) A.大于大气压 B.等于大气压 C.小于大气压 D.先大于大气压,后小于大气压 12.某人用嘴将小空瓶内的空气吸出,小瓶马上挂在嘴唇上,原因是( ) A.嘴把瓶子吸住 B.瓶内所剩的空气作用的结果 C.嘴边的唾液把瓶粘住 D.大气压把小瓶压在嘴唇上 13.关于大气压的值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B.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C.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D.大气压与高度无关 14.关于大气压的变化,以下错误的是( ) A.在不同的地方,大气压可能不同 B.在同一地方,不同时间的大气压可能不同 C.离海平面越高大气压越大 D.1标准大气压=76cm水银柱,这个关系不随时间,地点改变 (请同学们整理、反思今天的学习内容,用简短的语言完成本节课后自主反思 知识网络,然后小组内交流完善。并提出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疑惑?) 通过课后自我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我参与探究了吗?参与发言了 吗?参与讨论 了吗?与人合 作了吗?提出 问题了吗?观 察到了什么? 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