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花木兰》教学设计

《花木兰》教学设计

来源:微智科技网


五年级下册第15课

《花木兰》教学设计

李 艳

教学目标:

1、体会花木兰忠孝两全、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品质。

2、了解剧本特点,朗读品味语言。

3、初步掌握“由薄到厚”的学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课文讲了花木兰的什么事?用一个词概括。(板书:替父从军)

2、同学们用一个词就概括出5、6页长的内容,这种学习方法叫“由厚到薄”。那怎么进入更高的层次,再“由薄到厚”呢?今天,就让我们试着从这个故事中读出更多的内容,嚼出更多的味道来吧。

二、学习第一幕

同学们已经了解到,剧本的特点是通过描写人物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我们就以第一幕中“木兰说服父母”这一部分为例来体会剧本的特点。

(一)“说服父母”第一节(幻灯片1)

1、指名分角色朗读,师生共同点评。

2、总结:揣摩出人物情感才能读出感情。

(二)“说服父母”第二节(幻灯片2)

1、按老师写好的提示语(即人物的心理、动作、表情和语气等),自由朗读。

2、指名分角色朗读。

3、师生合作读。

(三)“说服父母”第三节(幻灯片3)

1、逐句品读,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心理动作。

2、重点体会木兰坚定的话语。(板书:孝)

3、加上提示语,朗读体会。

(四)“说服父母”第四节(幻灯片4)

1、学生试写提示语,改写这一部分。

2、交流点评。

3、分角色朗读。

三、学习第二幕

告别了父母,木兰上路了。在从军的路上,木兰与另外三人不期而遇,结伴同行,并说服了刘大哥对女子的偏见。她是如何说服的呢?

1、找到木兰说服刘大哥的话,指名读。

2、欣赏豫剧选段《刘大哥说话理太偏》,学生跟唱。(视频)

3、分析花木兰的话:用事实说话,采用反问。在作文或辩论中使用,会起到良好效果。

4、女生就是花木兰,齐读。

四、学习第三幕

剧本受时间场景的,对木兰在边关如何打仗的没有详加描写,只在第三幕开头提了一句,谁找出来读一读。

1、花木兰在边关如何打仗的?(板书:忠 两全)

2、胜利归来,将士们是如何夸赞花木兰的?男生就是将士,齐读。(板书:巾帼不让须眉)

3、看板书,抓重点词练背这一段。

4、指名背,齐背。

五、课外拓展

1、比较《木兰辞》和剧本的异同:剧本主要抓住语言部分描写。

2、了解历史上其他巾帼英雄。(幻灯:秋瑾)

六、总结学法

我们围绕“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不仅体会到木兰忠孝两全的品质,还学会了如何改写剧本,并欣赏了豫剧和《木兰辞》,了解了其他巾帼英雄。这样,我们就把这个故事由薄读到了厚。板书为什么还空着两个地方,我们还可以读出什么?同学们试着自己把它读厚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