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分类与数据包组成》
实验介绍
山东经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中心
【实验目的】
1、理解IP层的作用以及IP地址的分类方式2、掌握IP数据包的组成3、理解子网掩码的作用【实验类型】
综合型【实验要求】
1、学会根据IP地址的分类方式区分各类IP地址2、掌握IP数据报的格式、长度以及各字段的功能
3、学会利用子网掩码确定IP地址的网络号、子网号和主机号4、学会分析给定数据包的IP首部信息5、学会手工计算IP校验和的方法【实验步骤】
1、打开数据包编辑器,在工具栏选择“新建”,建立一个以太网帧;2、填写该帧的“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字段;
注意:当目的主机与本机不在同一子网中时,目的MAC地址字段该如何填写,才能
保证帧能够到达目的地?
3、填写该帧的以太网协议首部:“类型或长度”字段值为:0800(即IP协议的类型值)或者选择下拉菜单中的IP协议,此时:
(a)协议树上将显示上层协议类型为“IPV4”,点击右端的“+”将该层协议展开,会看到IP协议的各个字段;
(b)点击协议树上的“IP”协议或者点击单帧编辑器左下方的“下一步”,在单帧编辑器中会出现IP层各个字段及其默认值;
4、写IP协议头信息:(a)源IP地址;
注意:仿真机可以仿真本机发送的IP数据包,也可以仿真另一台机器发送IP数
据包,所以,源IP地址字段可以填写本机IP地址,也可以填写其他机器的IP地址。
(b)目的IP地址:从地址本中选择一主机的IP地址并填写;(c)填写“版本号”(正常值:4);
(d)首度(无可选项的情况下为5,即20个字节);(e)服务类型;
(f)总长度字段(该值为IP首度加上数据部分的长度);(g)标识字段;
(h)标志字段;(i)生存时间;
(j)协议字段,即上层协议类型(6为TCP,17为UDP,1为ICMP);(k)首部检查和。
5、如果要发送多个IP数据包,可重复上述步骤,并可在多帧编辑器中设置每一帧的发送次数和发送每帧的时间间隔;
6、工具栏或菜单栏中的“发送”,在弹出菜单上选择“发送”按钮,发送帧序列;7、在监控机一端截获数据包并分析。
《单片机原理与技术》案例教学法简介
一、实验项目要求:
利用51系列单片机,通过系统扩展的方式,借助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和键盘、显示接口芯片82C79,设计实现一个有数码管显示、带键盘、有12个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单片机系统。在这个系统上,借助单片机的定时系统、中断系统、数码管显示器、键盘可以实现电子日历的设计;借助于单片机的定时系统、中断系统、12个发光二极管,可以模拟实现交通指挥灯的功能;借助于键盘、显示器和单片机的中断系统还可以设计实现一个抢答器。同时在这个系统上还可以实现两个单片机系统的通信二.实验项目分析
本项目按照知识结构,可以分解为下列7个实训步骤(或子系统子项目)1、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及制作
(1)项目说明:用51单片机(含片内程序存储器),外加振荡电路,上电自复位系统,EA脚接电源就组成一个单片机最小系统。通过P0口控制蜂鸣器发声(或发光二极管闪烁)(2)电路图设计
(3)课件知识点联结:晶体振荡电路的设计;上电自复位电路设计;EA脚的连接方式。2、单片机扩展系统的设计及制作
(1)项目介绍:通过51单片机,74HC373锁存器、27C512程序存储器、6116数据
存储器等芯片,P0口做数据总线,P0和P2口做地址总线,实现单片机系统的扩展。分别在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设置蜂鸣器鸣叫次数(或发光二极管闪烁次数),从而实现对蜂鸣器(或发光二极管的控制)。
(2)电路图设计
(3)课件知识点联结:存储器类型及选择;P0口地址总线/数据总线的复用,P2口地址总线的高8位;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读取时序(ALE、PSEN);外部数据存储器的读写时序(ALE,WR。RD);MOVX和MOVC对应的时序。
3、8255A可编程并行I/O扩展接口的设计及制作
(1)项目介绍:通过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分别控制12个发光二极管发光。
12个发光二极管分为红、黄、绿三种颜色,可以通过程序控制,实现各种组合显示。
(2)电路图设计
(3)课件知识点联结:并行接口芯片8255A;74HC138译吗器,74HC30与非门的
使用;接口地址和数据存储器地址的划分;
4、8279键盘、显示器接口的设计及制作
(1)项目介绍:单片机系统通过控制8279接口芯片,实现数码管的显示和按键的读
取,并将按键键值显示在数码管上。
(2)电路图设计
(3)课件知识点联结:八段数码管(共阴。共阳);动态显示,键盘动态扫描;电流
驱动;8279的使用方法。
5、单片机串行通信的设计及制作
(1)项目介绍:两个单片机系统借助232接口,互相传送数据,并将对方发来的数据信息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来。
(3)课件知识点联结:TTL、CMOS、ECL电平;MAX232接口芯片;MCS51串行通信方式。
6、交通指挥灯系统的模拟设计(综合)
(1)项目介绍:借助于8255A控制的12个发光二极管,通过51单片机的定时系统,
模拟交通指挥灯功能。
(2)电路设计
(3)课件知识点联结:交通指挥灯实际工作情况;51单片机定时系统、中断系统。7、电子万年历的设计(综合)
(1)项目介绍:利用已有的显示系统和键盘,第一次按“设置”键设置日历的初始
年、月、日;第二次按“设置”键设置日历时、分。第三次按“设置”键退出设置状态,设置完成后显示器上显示当前的时间,每秒自动加以。可查看年月日期。
(2)电路图设计如上图。
(3)课件知识点联结:51系列单片机定时、中断系统的应用;中断程序、子程序、
分支程序的编写方法;系统程序的组织方法。三、实验项目实施
1、熟悉项目设计所使用的工具:
(1)原理图、PCB版图设计工具(PROTEL2000)(2)MCS-51汇编语言编译环境(3)编程器的使用方法
(4)通过RS232接口在线调试方法介绍。2、元器件清单
3、项目实验板的焊接调试步骤
(1)机最小系统的制作调试(2)单片机扩展系统的制作调试
(3)8255A可编程并行I/O扩展接口的制作调试(4)8279键盘、显示器接口的制作调试(5)单片机串行通信的制作调试
(6)交通指挥灯系统的模拟程序设计调试(7)电子万年历的程序设计调试
四、实验项目总结
《单片机原理与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的课程。通过这样一个案例,将该课程的各个知识点与每个子案例相对应,实验结束后,一个相对较复杂的系统就能够自然形成。通过这样一个案例的设计和实现,学生不但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学会了项目开发的过程及各种开发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掌握了一些常用元器件的使用方法,并初步学会如何编程、调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