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实习2 园艺植物生物学性状调查 查,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进行一个或多个进行实验。
本实验实习分为果树生物学性状调查、蔬菜生物学性状调查和观赏植物生物学性状调
A 果树生物学性状调查
一、目的要求
掌握果树生物学性状调查的项目、内容和方法。通过植株地上部分生长指标测量分析,对果树试验地和试验材料进行测评,从而正确采用标准化农业技术措施、小区设计技术和正确选用试验植株来矫正试验误差,以提高试验结果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二、材料用具
1、材料 2、用具
苹果、梨、桃或柑桔园;桃或柑橘、苹果近圆形的果实每组50个。
皮尺、钢卷尺、游标卡尺、软尺、标杆、透明方格板、剪刀、纸条、天平、刻度量杯或烧杯、浆糊、细线、红漆、计算机、台秤、记号笔、镊子、铁支架等。
三、实验内容
(一)果树地上部分生长指标调查
1、试验地的选择
试验地的土层深浅、地下水位高低、心土状况等要求均匀一致,变异系数不能超过15%。由于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存在,一般不能用土壤分析来测定。因此,要估测试验地的土壤差异程度可用目测法进行分区测定。
调查试验地段内杂草和作物的生长情况,例如可从茅草、芥菜、鸭蹄草、蒲公英等杂草的生长的长短(株高)、疏密程度和生物学产量等情况,分区得出土壤肥力的差异程度。 根据果树 (或其它树木)单株的干周、冠高、冠径、新梢长度和产量档案记录,作为分析各区土壤肥力的资料。
通过田间小区设计技术可纠正系统误差。对土壤肥力差异大的试验地要经过长期的标准农业技术措施来纠正。
2、试验材料的选择
试验果树株间差异较大,必须首先选择株间差异小的树株进行试验。
新建果园的试验树要选用同一品种、同一树龄、同一母株上的砧木种子或接穗,并在同一年份同一地点繁殖的苗木。
原有果园选用试验树时要通过调查,确定品种、砧木、树龄、生育状况相同的植株作为供试树。其果树地上部分生长指标测量可从繁殖方式、树龄、干周,株产、树高、冠径等方面进行。
对同一品种、同一树龄果树进行株间差异预选测验调查,作变异系数测定,进一步选出干周和花果量相似的植株作为供试树。
对同一品种、不同树龄果树进行性状调查,了解不同树龄果树的性状变化,找出随树龄的增长,某些性状的相关变化规律 (表1、表2),从而找出供试树的主要性状 (如干周)。从中选择干周基本一致的树株,并结合枝梢生长量和当年花量的观察测定分成若干组,最后确
定各处理、各重复的供试树,这样可大大降低株间变异系数。
当株间变异系数在10%以下时,试验结果的误差较低,试验精确性提高。
表1 树体指标变异比较
项目 干周(cm) 平均株产树冠大小(cm)
(kg)高度 冠径
新梢生长量
(cm)
平均数 标准差 变异系数
1 2 3 5
表2 树体指标间的相关性
4序号 指标 干周(cm) 平均株产(kg) 冠高(cm) 冠径(cm) 新梢生长量(cm) 3、具体测量
在同一果园内同一繁殖方式的同一品种树上,于树干距地面20cm或嫁接口以上10cm处用红漆做标识并编上号码,用曲尺或卷尺测量干周。另外,每株的树高、冠径、新梢生长量、平均株产等均可同时调查。共调查30-50株树,然后按表1、表2的项目和指标进行测量,即可找出植株间性状的变化规律。从而按照主要的相关性状来选择供试树,并分组。 (二)果实生长量调查
在正常植株上选择代表性的果实10~20个,自幼果开始,每隔5天或10天定期在同一时刻测定果实的生长量,得出果实的生长动态。
果实生长量的调查方法主要有:果实纵横径法、果实球体积调查法、果实表面积法、排水测量法等。其具体操作祥见实验实习7。
(三)植株之间性状变化规律的调查干周和花果量相似植株作为供试树。
1、对同品种、同树龄果树进行株间差异预选测验调查,作变异系数测定,进一步选出
2、对同品种、不同树龄果树要进行性状调查,了解不同树龄的性状变化,找出随树龄的增长而某些性状的相关变化规律(见表1和表2),从而找出选择供试树的主要性状(如干周)。从中选择干周基本一致的树株,并结合新梢生长量和当年花量的观察测定分成若干组,最后确定各处理、各重复的供试树,这便可大大降低株间变异系数。当株间变异系数在10-15%以下时,试验结果的误差较低,提高试验的精确性。
表3 树株若干性状的变异动态 项目 变异范围干周 平均株产 (kg) 树冠大小(cm) 高 度 冠 径 (cm) X ±s cv (cm) 新梢生长量
表4 树株若干性状间的相关性
序号 5 1 干 周(cm) 2 平均株产(kg) 3 树 冠 高(m) 4 冠 径(cm) 性状5 新梢生长量(cm)
4 2 1 33、具体测试 在同一果园内的同一繁殖方式的同一品种树上,于树干距地面20cm或嫁接口以上10cm处用红漆作出标记并编写上号码,用曲尺或卷尺测量干周。另每树的树冠高、冠径、新梢生长量、平均株产等均同时调查。共调查50-100株树,然后表3、表4测量,即可找出植株之间性状的变化规律。从中按照主要的相关性状来选择供试树并分组。
四、作业
在果园中选择50-100株同品种、同繁殖方式的果树,按实验内容作调查,找出影响果树平均株产的主要性状间的相关性(各性状间通过t测验进行统计分析)。
B 蔬菜生物学性状调查 一、目的要求
掌握蔬菜生物学性状调查的项目、内容和方法
二、材料与用具
1、材料
瓜类、结球白菜类蔬菜、番茄或其它蔬菜。 2、用具
游标卡尺、直尺、剪刀、纸牌、天平等。
三、实验步骤
选正常生长植株10-20株,在不同生育期隔7-10天在同一植株8测量植物生长量或开花挂果数,雌雄花比例等得出植株生长动态。
1、植株开张度或长度,由长×宽得出植株长势。 2、叶片生长量,由长×宽=叶片面积数。
3、果实挂果间隔数:一台果实(雌雄花)至2台果实间隔数,以此类推;叶菜类按外叶和产品器官比值计算。
4、物候期或生育期调查。如对结球白菜类物候期调查见表1;瓜类生育期调查见表2。
表1 结球白菜类物候期观察记载
品 重 播 种 种复 期 出 苗 期 营养生长阶段真叶开 展 生殖生长阶段 种子成 熟期 子叶开 展 4~5 真团莲叶棵座期 期 期 结 球结采抽现始盛末结始球收苔蕾花花花荚 期 期 期期期期 期 期 期 子 品 重 出 4~5真表2 瓜类生育期观察记载 分 定倒枝植蔓形期 期 成 雄雌花 花期 现 蕾 期 开 花 期 采 收 期 雄花雌始盛末花 期 期 期 叶叶 苗 种 复 期 期 期
5、不同品种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调查。如结球白菜品种调查项目和标准见表3;番茄品种调查项目和标准见表4。
调查项目 标 准 株高(cm) 自然高度(10株平均值) 植开展度(cm) 外叶开展最宽处(10株平均值) 物株粗(cm) 植株中下部横径( 10株平均值) 学外叶色泽 浅绿、绿、深绿 表3 结球白菜品种调查的项目和标准特外叶表面 征 叶球形状 抱合状态 净菜重 平、稍皱、皱缩、有无毛瘤 直筒形球形指数3.0以上,高桩形1.5~3.0,矮桩形1.5以下叠抱、合抱、拧抱,竖心卷、褶抱 采收时10株平均值 生 物学特性 早、中、晚 生长期 播种至采收的天数 抗病(虫)性 强、中、弱。或者用抗病抗虫指数表示。 抗逆性 耐旱、涝,耐寒、热性,以强、中、弱表示。 品质 上、中、下或者用含糖量、含水溶性蛋白质百分率表示。 熟性纤维 风味 产量 多、中、少 淡、略甜、甜、有无清香等 千克/亩
注:球形指数:株高/株粗
调查项目 株形 直立、蔓性半蔓性 植生长习性 自封顶,无限生长 物主茎第一花序节位 子叶节以上第几节现花序 学叶型 普通叶、马铃薯叶,缩叶型 特叶色 深绿、浅绿、绿、黄绿 征 果形 扁圆、圆形、长圆形,梨形,桃形等 表4 番茄品种调查的项目和标准 标 准 果色 果面特征 果肉颜色 单果重红、粉红、淡黄、橘黄,有无果肩及其大小 粉红、鲜红,红,淡黄 光滑,具梭,脐大,中,小 旺收时随机取果10个平均值 早、中、晚 熟性 生生长期 物抗病(虫)性学抗逆性 特品质 性 风味用途 产量 强、中、弱或者用抗病抗虫指数表示。 耐旱、涝,耐寒、热性,以强、中、弱表示。 上、中、下或用糖酸比,及茄红素含量%表示 较甜,酸甜适度,较酸。 鲜食,制酱、整形罐藏。 千克/亩 定植至采收天数
四、作业
根据实验内容写出调查报告并加以分析。
C 观赏植物生物学性状调查
一、目的要求
掌握观赏植物生物学性状调查的目的、内容和方法,通过调查填写调查表,根据调查表比较同种观赏植物不同品种间观赏性状的差异,并学会利用花卉品种分类检索表为调查到的花卉进行品种鉴定。
二、材料用具
1、材料
各类观赏植物(草花、灌木、乔木、藤本)。 2、用具
钢卷尺、游标卡尺、皮尺、标杆、记号笔、铅笔、小卡片、细线、统计表等。
三、实验内容 (一)木本花卉生物学性状调查 1、试验材料的选择
根据实验的时间地点选择正值花期的木本花卉,春季可选木兰、樱花、榆叶梅、梅花、碧桃等,夏秋季可选紫薇、石榴、黄花槐、夹竹桃、桂花、洋紫荆、大叶醉鱼草、木芙蓉等,要求该木本花卉有2个以上品种的成年植株,通过品种性状调查,比较品种间观赏性状的差异。试验植株应选择个体差异小的,既具有相同树龄和相同繁殖栽培方式。每个品种应有10个以上个体的重复。每个供试植株进行编号,用细线把写有标号的卡片系在树体明显位置,同一品种的供试植株编为一组。
2、调查测量
按照由远及近、由外而内、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测量。首先远观树形及长势,然后测量树高、树径、冠幅,接着进行主枝主干、一二年生枝、叶片、花、果实与种子的观察测量。对于乔木株高的测量需用带有尺寸的标杆,标杆从树冠内部向上伸至与树同高,标杆与地面间的距离用皮尺测量。冠幅的测量采用两个标杆垂直指向树冠最外围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枝条末端,测量标杆间的距离。叶片大小采用叶长乘叶宽的方式表示。
3、填写调查纪录表
根据表1的内容对木本花卉测量数据进行纪录,室外实验纪录应用铅笔,避免沾水而字迹模糊,回到室内后整理。
编号123 4 5 表1 木本花卉品种性状调查记载 记 载 内 容 备注
6 7 皮孔密度 皮孔形状 一、二年生枝条性状 8 一年生平均长度 ㎝ 节间平均长 枝 嫩枝色泽 皮孔密度 毛被物 9 二年生平均长度 ㎝ 节间平均长 枝 色泽 皮孔密度 叶的性状 10 叶片大小 叶 形 11 叶片质地 叶片触觉 12 叶脉 侧脉、网脉明显度 13 叶缘 锯齿形状 14 叶缘波曲度 叶面凹曲度 15 叶尖 叶基部 16 新叶叶色 成年叶叶色 17 叶柄平均长 叶柄色泽 花的性状 18 花序是否具伸长总轴19 每花序着花量 20 整株着花密度 21 香气 22 每百朵鲜花重 23 花序总梗长度 24 花梗长 ㎜25 花萼 26 花瓣开裂花瓣形状 27 花冠直径28 雄蕊 果实种子性状 29 是否结实 30 果实颜色 31成熟期32 种子形状 植株情况 生态型 a.乔木; b.小乔木; c.灌木状 生长势 a.强壮; b.中等; c.衰弱 树高 m 干高 ㎝地径 ㎝ 胸径 冠形 树冠紧密度 树冠幅度 东西向 m; 南北向 m 主干、主枝状况 树皮颜色 开裂方式 ㎝ ㎝ ㎝ 最 多 花序类型 朵 最 少 朵 平 均 朵 ~ ㎝ 色泽 色泽 裂瓣深度 花冠形状 花色 子房 g 柔毛 a.有; b.无
果实形状 果实大小 鲜果千粒重 种子千粒重 (二)草本花卉生物学性状调查
1、试验材料选择
根据实验时间选择正开花的草本观赏植物植株,同一个种的不同品种,要求所选植物为同一批种苗的不同品种,相同培育方法,每个品种应该有10株以上重复。春季实验可选用报春、雏菊、金盏菊、瓜叶菊、水仙、石蒜、郁金香、风信子等,夏秋季可选用大丽菊、百合、萱草、蜀葵、金鱼草、天竺葵、美女樱等。每个植物个体编号,每个品种记为一组。
2、调查测量
草本花卉的性状调查重点在花与叶尤其是花,在草花的品种分类上经常用到花期、花色、花型、花大小、花瓣数、雄蕊数量以及株型、叶形、分枝等作为分类标准。不同的花卉具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在进行花卉生物学形状调查统计之前应就所选择的实验花卉的品种分类标准编制相应的调查表,表2为基本格式。调查测量根据相应花卉表格的内容进行,叶的性状部分如果出现异型叶应分别测量(比如毛茛科、报春花科、菊科的部分花卉存在基生叶与茎生叶的区别)。
3、填写调查纪录表
根据表2的内容(或针对实验花卉另外编制的调查表)对木本花卉测量数据进行纪录,室外实验纪录应用铅笔,避免沾水而字迹模糊,回到室内后整理。对调查表中主要的性状差异进行分析。
四、作业
选择几种花卉种类进行调查统计,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利用品种分类检索表为调查
到的花卉进行品种鉴定。或者对已知品种名称的花卉通过调查的性状编制品种分类检索表。
表2 草本花卉生物学特性调查表 编号 植株情况 12 备注 记 载 内 容 生态型 a匍匐; b.直立; c.莲座状; d.倾卧; e.缠绕 生长势 a .强壮; b.中等; c.衰弱 ㎝ 冠幅 ㎝ 3 株高 树冠紧密度 4 冠形 5 分枝 6 叶的性状 叶片大小 7 叶片质地 8 叶脉 9 叶缘 10 叶缘波曲度 叶尖 11花的性状 叶形 叶片触觉 侧、网脉明显度 叶色 叶面凹曲度 叶基部 12花序类型 朵13 每花序着花量 最 多 14 整株着花密度 15 花香及程度 16 花序总梗长度 ~ ㎝1718花梗长 花萼 最 少 柔毛 朵 平 均 朵 a.有; b.无 花瓣开裂 19 花瓣形状 20 花冠直径 花期 21 22 雄蕊
裂瓣深度 花瓣数量 ㎜ 色泽 色泽 花冠形状 花色 子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