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机械通气患者胃镜下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机械通气患者胃镜下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来源:微智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36・ 护理与康复2008年6月第7卷第6期 施,但由于RV感染有22%患儿只有上呼吸道症 状而无腹泻,或在腹泻之前首先出现呼吸道症 状l10],本院对呼吸系统感染的患儿人院时未进行 [2]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96. [3]崔焱儿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161. 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未和其他疾病患儿分开 收治,导致RV在空气或环境中快速传播,这可能 是采取干预措施后仍有15例感染的原因。这也 提示一旦疑似轮状病毒肠炎有流行趋势,除应对 肠炎患者的大便进行检查外,对新人院呼吸系统 [4]黄朝霞,邬真,李小萍,妇产科病房陪护人员洗手教育的效果 观察[J].护理与康复,2007,6(10):704. [5]PittetD,HugonnetS,HarbarthS,et a1.Effectiveness of a hospital wide programme to improve compliance with hand hygiene[J]. Lancet,2000,356(9238):1307—1312. [6]马亦林,翁心华,姚集鲁,等.传染病学[M].第4版.上海: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85—187. 感染的患者也要进行大便检查,以便及时检出轮 状病毒感染者;对肠炎、呼吸系统感染和其他疾病 患儿及时分开收治,实施严格的隔离与消毒措施, 控制传染性疾病在病区内流行。 参考文献: [1]戌小平,江莲,杜玉春.医院内轮状病毒感染的调查分析[J].中 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2):131. [7]陈琦,王旭,孙亚君,等.&JL轮状病毒性肠炎病房内交叉感染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3):186. [8]陈亚琴.综合性医院儿科病房医院感染分析与对策[J_.护理与 康复,2005,4(2):93—94. [9]聂青和.感染性腹泻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01. [10]翁心华,潘孝彰,王岱明.现代感染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 学出版社,1997.564 机械通气患者胃镜下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曾妃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杭州 310009) 摘要:总结32例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胃镜下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认为操作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准备、操作中 密切配合,是保证置管成功的重要因素;操作后加强鼻饲管护理、管饲护理及重视观察,可防止鼻饲管脱出、阻塞,减少并发 症。30例置管成功;2例置管首次失败,再次置管成功。 关键词:机械通气;胃镜;鼻空肠管;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9875{2008}06—0436—03 近几年来,随着胃镜治疗技术的发展,胃镜辅 助下肠内营养置管技术逐渐成熟,实现了早期肠 内营养的供给,保证患者的营养需要|1]。国内置 管方法很多,但主要胃镜下置管。机械通气患者 置鼻空肠管,现将置管及肠内营养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其中男14例、女18 例;年龄55--72岁,平均年龄(61±4.6)岁;重症急 性胰腺炎17例,胃肠吻合口漏8例,十二指肠穿孔 行胃大部分切除术3例,十二指肠瘘4例;32例患 者病情危重,肺功能差,均予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 营养不良发生率很高,是ICU中常见的潜在致死 并发症,也是导致呼吸机依赖的主要原因之一,同 时营养不良也影响免疫功能,使机械通气患者易 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影响患者的预后[ 。但 ICU患者病情危重,大多经口气管插管使用呼吸 机辅助呼吸,给床边胃镜直视下置鼻空肠管增加 了一定难度。2005年3月至2007年2月,本院 治疗,时间7~15 d;均放置鼻空肠管实行早期肠 内营养治疗。 1.2置管方法应用日本Pentax EG一290p电子 胃镜和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260 ClTI长的营养 管(不透X线)、配套导丝。床边多功能监护仪监 测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协助患者取左侧位,咬 ICU对32例机械通气患者在胃镜直视下成功放 作者简介:曾妃(1978一),女,本科,护师 收稿日期:2007—09—24 好口垫,胃镜通过食管至幽门抵达十二指肠降部 或水平部;导丝沿肠腔前行到屈氏韧带下30 ClTI,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护理与康复2008年6月第7卷第6期 ・437・ 再将鼻空肠管经胃镜的活检孔道沿导丝擂入到空 肠,待鼻空肠管末端露出导丝后,拔出导丝退胃 镜,并前推鼻肠管;当胃镜退出门齿外,在口外紧 持鼻肠管,经鼻腔插人鼻咽导管,将I21中的鼻肠管 从鼻引出拉直固定。 1.3结果置管一次成功3O例,经x线透视检 查证实导管前端位于空肠近端;置管首次失败2 例,再次置入成功。 2护 理 2.2.3机械通气管理注意监测呼吸机模式、潮 气量、气道峰压、吸气压、平均压力的数值。胃镜 插入时易诱发恶心、呕吐,导致气道压力增高,剧 烈者气道峰压到达35~40 crnH20,易影响有效通 气,并导致不能顺利置管。本组2例在操作时出现 潮气量不恒定,检查呼吸机管道密闭,气囊饱满, 可能与胃镜置管时刺激患者有关,操作停止时潮 气量立即恢复正常。 2.3置管后护理 2.1置管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置管 2.3.1鼻空肠管护理妥善固定鼻空肠管,记录 插入深度,注明置入时间;告知患者在活动及翻身 时幅度要小,用手扶住管道,避免鼻空肠管脱出; 护士每班详细,每次交时用温开水5O ml 冲洗管道,确保通畅。 2.3.2管饲护理开始输注肠内营养时由稀到 稠、由少到多、由慢到快;营养液的温度维持在 的意义及过程,告知胃镜直视下放置鼻空肠管操 作优点,以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 2.1.2置管前准备明确患者肠道功能良好,可 行肠内营养支持;由于操作时口腔内需放口垫,必 须将气管插管移至口腔右侧,暂时取出原牙垫,用 3 M胶布对气管插管进行双固定,将布胶粘在右侧 面颊部,外贴3 M薄膜以增加牢固性,确保安全; 护士站在患者右侧,手持口垫并观察插管情况,同 时检查气囊饱满度,维持气囊压力在2O~25 mmHg,可防止操作中呕吐、误吸。 2.1.3用药护理 由于气管插管患者不能施行 37℃左右,过凉易引起胃肠道并发症,过热易烫伤 肠黏膜l4 ;输注肠内营养时必须保证无渣;自制的 营养液必须用无菌纱布进行过滤,泥状食物需用 等量的温水稀释;灌注药物时应充分溶解,中西药 分开灌注,最好间隔30 min,中药残渣较多易堵 塞,灌注前用无菌漏斗进行过滤,灌注西药前应熟 悉药物化学成分,防止多种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出 口咽部局部麻醉,为减轻恶心不适,保证呼吸机有 效通气,操作前5 min遵医嘱予5~10 mg 静脉注射,使患者入睡。本组患者采用Ramay评 现凝快;每次管饲前后用温水冲洗管道,在管饲过 程中发现管道欠通畅时应用1O ml注射器抽吸生 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通畅。 2.3.3预防并发症 分l3j,所有患者均达到3级再操作。 2.2置管护理 2.2.1操作配合注意无菌操作,配合医生进胃 镜,推进导丝到屈氏韧带下30 C1TI,协助医生将鼻 空肠管经胃镜活检孔沿导丝插入,固定好导丝,给 鼻空肠管提供有力的支撑及引导,利于鼻空肠管 推进到空肠;医生将胃镜退出门齿时,护士应固定 好鼻空肠管,再用鼻咽导管行FI鼻交换,将I21中的 鼻空肠管从鼻引出,注意此过程不要将空肠内的 鼻空肠管拉出。 2.2.2病情观察本组患者采用PHILIPS 70监 2.3.3.1腹泻肠内营养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腹 泻,引起腹泻原因为营养液配剂污染、滴速过快、 温度过低、渗透压高、肠道对脂肪吸收不良等【引。 针对上述原因,应选用质量保证、营养均衡的营养 液,护士经常巡视,注意营养液温度、滴速,密切观 察患者有无腹胀、腹痛不适,及时评估肠鸣音,注 意排便的次数及性状,如患者肛门排气多且肠鸣 音亢进,示消化不良,应减少灌入量,必要时按医 嘱暂停肠内营养。本组3例出现腹泻,其中2例患 护仪持续监测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 情况,如出现窦律不齐、房性及室性早搏、心动过 速或心率较基础心率增快2O次/min,血压较操作 前明显增高,应提醒医生暂停操作。本组患者操 作时未发生心率、血压明显波动,1例患者插管时 出现恶心感,予暂停3 min后重新置入,未再发生 上述症状。 者营养液24 h连续滴注,予每天更换鼻饲管道、电 一热加温器持续加热后症状好转;1例患者予减少 患者不经口进食,口 营养液输入量后症状改善。 2.3.3.2 口腔感染及误吸腔分泌物减少,口腔干燥,细菌易繁殖生长,应加 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管饲时取半卧位,操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38・ 护理与康复2008年6月第7卷第6 作前30 min吸净痰液,管饲后30 min内尽量不要 吸痰,以防出现反流;气囊充气量合适,防止营养 液反流造成误吸。本组未发生口腔感染及误吸。 3小 结 参考文献: [1]马东升.胃镜辅助放置鼻肠管行肠内营养在术后胃瘫中的应 用[J].肠内与肠外营养,2004,11(4):248—252 [2]陈洪英 李爱琴,张娅娅.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护理[J].中国 临床营养杂志,2006,14(6):404. [3]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重症加强治疗病房病人镇痛和镇静治 疗指南(20o6)[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12):893—901. 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胃镜下放置鼻空肠管,应 加强心电监护,备好急救药品及物品,防止意外发 生。置管过程护士应密切配合,置管后加强鼻饲 护理及管饲护理,以防止鼻饲管脱出、阻塞、并减 少并发症发生。 [4]徐仙女.肠外瘘患者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5,4(6):447—448. [5]肖凤霞,卢少萍,徐永能.留置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4(3):307. 颅脑外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早期临床征象的观察 凤 (三门县人民医院,浙江三门 317100) 摘要:总结45例颅脑外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早期临床征象观察。做好意识、瞳孔、生命体征、颅内压、神经 系统体征及骨窗张力的观察,早期发现颅脑外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并进行及时的诊治和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45 例患者中治愈23例、伤残11例、死亡5例、自动出院6例。 关键词:颅脑外伤;颅内血肿;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9875(2008)06—0438—02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elayed traumatic in— 29例、9~12分l6例;临床表现:45例均意识不 tracranial hematoma,DTIH)是颅脑外伤后经手术、 影像学方法或尸检证实的于首次CT检查无血肿 清,分别有躁动、嗜睡、头痛、呕吐和肢体活动障碍 等症状;所有患者均在入院24 h内行第1次开颅 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术后迟发性血肿发 现时间:<24 h 19例,24~48 h 13例,49~72 h 部位出现的颅内血肿…。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迟发 性颅内血肿的发病率为1.34%~7.40%[ ,可发 生在脑内、硬膜外、硬膜下等不同部位,其中以迟 发性脑内血肿最为常见[引。各种血肿的发生时间 多在开颅术中或术后不久,72 h后很少发生[ 。 l0例,>72 h 3例;迟发性血肿类型:迟发性脑内 血肿30例,迟发性硬膜外血肿14例,迟发性硬膜 下血肿1例。 DTIH往往加重病情,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 的关键l 。2002年3月至2006年11月,本院 ICU共收治45例开颅减压术后出现DTIH患者, 1.2结果治愈23例;伤残11例,其中中度伤残 6例(生活能自理)、重度伤残3例(生活需他人照 顾)、植物生存2例;自动出院6例;死亡5例。 2观 察 现将护理观察报告如下。 1 I临床资料 2.1意识的观察颅脑外伤术后DTIH绝大多数 1.1一般资料本组45例,男38例,女7例;年 是通过观察意识变化发现的,对于GCS评分比较 龄15--78岁,平均年龄43岁;均为车祸伤;首次 CT扫描显示硬膜外血肿22例、硬膜下血肿8例、 脑内血肿12例、多发性血肿3例,均有局部或广泛 的脑挫裂伤;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GCS)3~8分 作者简介:风(1967一),女,大专,主管护师,护士长 收稿日期:2007~08—09 高、意识障碍比较轻的患者,此项显得尤为重要。 在术后3 d内,如GCS评分未见好转或呈进行性 下降,应高度警惕,加强观察,当患者出现以下情 况时,提示有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意识障碍程度 与CT所显示的脑损伤程度不符,术前CT表现无 广泛脑挫裂伤及非脑千周围的原发性损伤,在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