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70
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 年第 6 卷第 81 期2019 Vol.6 No.81
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董新洪
(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一四四团医院, 石河子 832036)
【摘要】目的 评价阿司匹林(APC)和氯吡格雷联用治疗老年冠心病(CAHD)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时间以2016年1月~2019年1月选取的70例CAHD老年病例资料,其中B组单纯使用APC治疗,A组联合使用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CAHD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疗效上,A组比B组更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上,两组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抗药物联合治疗老年冠心病可取得更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能得到保障,值得推广。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冠心病;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81.70.02
CAHD是我国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之一,除心绞痛之外,CAHD常常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着病人的生活。对于CAHD的治疗,临床上主要还是以药物治疗为首选方式,而不同的药物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可能存在差异[1]。本次研究以70例CAHD老年病例为研究对象,评价APC和氯吡格雷联合使用的效果。
国药准字H23020493)治疗,剂量以100 mg/d,每日1次,口服用药。A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氢氯吡格雷片(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0035)治疗,剂量以75 mg/d,每日1次,口服用药。两组均连续用药1个月。
1.3 观察指标根据病人症状和心电图检查结果评价,病人心绞痛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电图检查正常者视为显效;病人心绞痛次数和持续时间显著减少,ST段降低,未达到正常水平的视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指征的均视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统计对研究结果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为n(%)表示,并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以2016年1月~2019年1月选取的70例CAHD老年病例资料。纳入标准:符合临床上关于CAHD的诊断标 准[2];严格遵循医嘱用药者;签署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存在药物禁忌者;中途退出者;不同意参与研究者。B组35例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55.05±12.55)岁;A组35例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54.68±12.34)岁。本研究上报我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批准,利用统计学软件对各组病人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得到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B组单纯予以APC(哈药集团三精制药四厂有限公司,
2 结 果
2.1 疗效评价结果
A组疗效97.14%显著高于B组8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疗效评价结果[n(%)]
组别A组(n=35)B组(n=35)
x2P
显效12(34.29)10(28.57)0.26510.6066
有效22(62.85)19(24.29)0.52980.4667
无效1(2.86)6(17.14)3.96830.04
总有效率97.1482.563.96830.04
2.2 安全性对比结果
A组不良反应8.57%与B组2.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安全性对比结果[n(%)]
组别A组(n=35)B组(n=35)
x2P
腹泻10
皮疹10
恶心10
头晕01
合计3(8.57)1(2.86)1.06060.3031
3 讨 论
CAHD的治疗重点在于缓解病人心绞痛症状,预防疾病进展,控制疾病合并症。对于CAHD,药物治疗的目标是改
善冠脉狭窄问题、促进侧支循环,缓解心绞痛症状,解除心肌缺氧。
APC是抗血小板治疗的经典药物,能够通过抑制诱导血栓烷A2生成过程中乙酰化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中的丝氨酸,来起到抑制血栓烷生成,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的效果[3]。氯吡格雷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P2Y12抑制剂,是众多权威指南认定的CAHD一线用药,与阿司匹林一样,氯吡格雷也属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能够阻止二磷酸腺苷与血小板抗体结合,从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4]。本次研究结果得出,A组疗效97.14%显著高于B组8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8.57%与B组2.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APC联合氯吡格雷治疗CAHD的疗效和安全性高。这可能是因为,氯吡格
(下转72页)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72
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 年第 6 卷第 81 期2019 Vol.6 No.81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后臂围恢复情况比较[n(%)]
水肿程度明显上肢水肿轻微上肢水肿正常臂围
术后一周
观察组(n=39)33(84.62)6(15.38)0(0.00)
对照组(n=39)32(82.05)7(17.95)0(0.00)
术后一个月
观察组(n=39)18(46.15)10(25.)11(28.21)
对照组(n=39)26(66.67)9(23.08)4(10.26)
术后两个月
观察组(n=39)0(0.00)14(35.90)25(.10)
对照组(n=39)2(5.13)20(51.28)17(43.59)
注:由上表可知,在术后一周时,患者的臂围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但术后一个月到两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淋巴水肿一旦发生,极有可能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对于他们的家庭也是一份难以承受的重担。当前数据显示,手术后两年发生淋巴水肿的概率正逐步增加。同时有研究表明,在生活中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淋巴循环,促进淋巴回流,对于淋巴水肿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4]。当发生淋巴水肿时,可以在体液中测得高水平的蛋白质,而通过采取按摩的方式,可以促进淋巴循环。因此,综合消肿治疗正是通过有效按压机体浅表淋巴管的方式来改善淋巴管的运输功能,促进水肿部位的体液回流,进而有效的调节外周的血液循环以及微循环[5]。
综合消肿治疗不但疗效明显,相对于传统治疗方法适应范围广,还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率,减少组织纤维化的发生,有助于形成良性的淋巴循环[6]。对于患者来说,使用综合消肿治疗能有效的缓解焦虑的情绪,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现如今,综合消肿治疗(CDT)也被推荐为治疗淋巴水肿的标准疗法[7]。由此可见,综合消肿治疗相较于传统疗法具有很明显的优势。因此,本院为探究综合消肿治疗的具体治疗效果设计了本次随机对照研究。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相对于传统治疗方式,采用综合消肿治疗对于乳腺癌术后的淋巴水肿发生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加快患者上肢水肿的恢复速度,具有很强的推广意义。
综合来看,临床上应用综合消肿治疗的方法来干预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可以有效减少其淋巴水肿的发生,增强患肢的恢复效率,相较于常规疗法更加安全,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但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小,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在数据上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在未来的研究
中,应当进一步扩大样本数量,采用多中心抽样的方式进一步探讨综合消肿治疗对于患者术后身体状况的作用[9]。
参考文献
[1] 韦田福,沈永兰,李泞君,韦海林,李瑞兰.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
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05):71-73.
[2] 何金玲,韦文贞,吴隆燕,李泞君.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综合
消肿治疗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02):1-3.[3] 张惠婷,钟巧玲,张慧珍,刘琳妃,刘莉丽,张丽娟,唐海林.七步综合
消肿疗法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09):1015-1020.
[4] 鞠伶伟,陈 雷,刘兆喆,谢晓冬.手法淋巴引流综合消肿疗法
治疗双下肢淋巴水肿1例[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7,5(02): 88-90.
[5] 李 佳,韩 涛,葛亚楠,杨晓丹,郑振东.综合消肿疗法治疗乳腺
癌术后淋巴水肿疗效观察[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7,5(02): 68-71.
[6] 李静玉,刘兆喆,谢晓冬.综合消肿疗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
水肿临床研究[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7,5(02):76-79.[7] 孙庆庆,李静玉,刘兆喆,谢晓冬,郑振东.综合消肿治疗乳腺癌术
后上肢淋巴水肿1例[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7,5(02):85-87.[8] 陈 雷,刘兆喆,谢晓冬.综合消肿疗法治疗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
巴水肿临床研究[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7,5(02):80-84.[9] 汪 立,陈佳佳,于子优,韩凌华,孙 笛,罗 毅,刘宁飞.手法淋巴
引流综合消肿疗法治疗盆腔恶性肿瘤根治术后下肢淋巴水肿[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6,12(03):186-188.
本文编辑:赵小龙
(上接70页)
雷的稳定性高,有利于促进CAHD患者血运重建,且对于阿司匹林不耐受者联合使用氯吡格雷可达到较好的效果;同时两者的不良反应少,联合使用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增加。
综上所述,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抗药物联合治疗老年冠心病可取得更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能得到保障,值得推广。
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3): 529-531.
[2] 颜红兵.美国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社,2006.
[3] 程庆强,高 洁,吕中华,等.老年冠心病患者服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
雷出血风险比较[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6,15(12):881-885.[4] 卢硕颖.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价值比较[J].医
药前沿,2017,7(35):153.
参考文献
[1] 王 赛.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