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化学化工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探索_张艳玲

化学化工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探索_张艳玲

来源:微智科技网
第42卷第14期2014年7月广州化工

GuangzhouChemicalIndustryVol.42No.14Jul.2014

化学化工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探索

张艳玲,张

君,董阿力德尔图

呼和浩特010021)

(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内蒙古

要:在化学化工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质量,从适当调整教学大纲、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积极采取互动式教学、紧密结合创新基金和毕业设计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进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化学化工文献检索与利用;教学改进;教学探索中图分类号:G2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9677(2014)014-0243-03

ExploringontheTeachingofRetrievalandUtilizationofChemistryand

ChemicalEngineeringLiterature

ZHANGYan-ling,ZHANGJun,DONGAlideertu

(Collegeof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InnerMongoliaUniversity,InnerMongoliaHohhot010021,China)Abstract:InthebasisoftheteachingpracticeofRetrievalandUtilizationof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Literature,inordertoimprovethestudents'learninginterestandimprovetheteachingquality,theteachingreformwaspreliminaryexploredfromfiveaspects,includingappropriatelyadjustmentofteachingprogram,updatingteachingcontent,fullyutilizingmultimediameans,activelyadoptinginteractiveteachingmethodandcombininginnovationfundandgraduationdesign.

Keywords:RetrievalandUtilizationof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Literature;teachingimprovement;teachingexploration

《化学化工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以下简称文检课)是化学化工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使其掌握从文献中获取知识和情报的一门科学方法[1]

课。在科技飞速发展、知识爆炸式增长的今天,尤其是对于

[2]

理工科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意识不强。另外,由于学校基础条件的,不能实现1人1机课上现场演示操作训练的教学,为本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多媒体教室以及丰富的图书馆和网络资源为本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笔者本课程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适当调整教学大纲、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积极采取互动式教学、紧密结合创新基金和毕业设计等5个方面对本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索和改进。

好的掌握了解要学的内容和知识,根据化学化工文献的特点,从科技文献的类型(包括图书、期刊、专利、科技报告、会议资料、学位论文、标准、产品资料、技术档案、出版[3]

物,以及后来出现的原生数字信息等)出发,将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调整,共分为绪论、图书及其电子图书馆的检索、期刊及期刊数据库的检索、专利及专利数据库的检索、其他文献的检索、化学文摘及其数据库的检索、理化数据传统工具书及其网络化检索、化学综合数据库的检索、Internet上的文献资源、科学研究方法与科技论文写作等10章内容。调整后的教学大纲从主要常见的文献类型到次要少见的文献类型,从单一文献类型数据库的检索到综合数据库的检索,由简到繁,是学生学起来具有条理性和系统性。而且,增加了科学研究方法与科技论文写作方面的内容,使得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之后不仅学会了对各种文献的检索,而且能初步掌握对文献数据的分析

[4]

和整理,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具备获取知识、进行研究的能力与素质。

1适当调整教学大纲

在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文检课是大二学生的专业基

[3]

础课,32课时,课程采用的教材见参考文献。目前,文献检索课程的教材不少,编排内容和侧重点各不相同,但大都是将重点放在文献的“检索”方面,而对文献的“利用”方面涉及很少或基本不涉及。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只学会“检索”文献是不够的,关键的是在于后面的分析、整理等对文献的“利

。笔者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为使学生能够思路清晰,更用”

2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很多基础课如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

等的主要内容均是多年不变的,而文检课的内容却大不相同,需要与时俱进。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尤其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文检课有很大的调整,如检

作者简介:张艳玲(1979-),女,讲师,主要从事化学化工教学和科研工作。

244广州化工2014年7月

索方法的升级、新型数据库的出现、网址的变化、文献数据库的更新等。其中,新检索数据工具淘汰旧检索方法变化最大,

:《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Abstracts,CA)最初是纸质例如

文摘出版;后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版了光盘版即CAonCD;进一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1995年CAS推出了网络版SciFinder检索工具,其中除了包含纸版CA收录的全部内容,还增加了MEDLINE、CASREACT、REGISTRY、CHEMCATS和CHEMLIST5个数据库,其提供的检索方法也更为先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大幅减少了纸质CA检索著录格式的介绍,取消了CA的纸质文献检索实践课,而增加了一些课时来讲解如何使用CAonCD和SciFinder数据库以及SciFinder数据库的使用练习。

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随着新兴交叉学科的不断出现,新的期刊不断推出。比如,美国化学会2010年退出了新期刊ACSMedidinalChemistryLetters和ACSChemicalNeuroscience,2011年推出了新期刊ACSCatalysis,2013年推出了新期刊ACSSustainableChemistry&Engineering。同时,各种期刊的影响力每年都在变化。影响因子(IF)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期刊印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表示某刊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数,是表征期刊影响大小的一项定量指标。如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ACS(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影响因子相对稳步上升,2009、2010、2011年分别为8.580、9.019、9.907,而医学期刊BehavioralandBrainSciences,其影响因子变化较大,2008、2009、2010、2011年分别为12.818、19.045、21.952、9.396;更有甚者,某些期刊被SCI剔除,AdvancedScienceLetter期刊美国科学出版社近年出版的众多期刊之一,2010年的影响因子为1.263,而2011年SCI数据库中却未见到该期刊的踪影。因此,教学内容是每年都要随着这些期刊的变化而调整的。

另外,随着网络的发展,在网络上出现了各种论坛、博客、文库,如小木虫论坛、丁香园论坛、诺贝尔学术论坛、水木清华社区、科学论坛、、新浪爱问、新浪博客等,这些网上资源提供了大量动态的数字化信息,使得知识体系的变化日新月异。在“Internet上的文献资源”这一章内容中,笔者对上述网络资源进行了介绍,希望广大学生经常关注这些网站,能够通过这些方便的网络资源获得最新的科学文献知识,开拓大学生的视野,了解化学化工类学科发展动态,关注各个行业的发展动态和研究热点,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人生规划及将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参考。

ElsevierSDOL、ACS、RSC等43个外文数据库以及NatureReviews、ASCE、ASME等111个试用数据库)以及Internet网上已建立的多种化学化工文献数据库、专业数据库、学(协)会数据库和功能全面的搜索引擎(维基百科、百度、搜狗、Google、Yahoo、scirus、Infoseek、Altavista等),采用案例演示讲授式教学模式,课上在讲解各个数据库资源时,即现场直接演示如何检索及下载原始文献。该模式直观、新颖,学生喜欢,效果良好。

4积极采取互动式教学

精美的课件只是课程成功完成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生完成互动,是教学的关键。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

[5-6]

,以提高用启发式、问答式、研讨式、交流式等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如笔者在讲授发明专利内容时,列举了一些生动有趣的实例如电灯的发明、电话的发明、手的发明、拉链的发明、曲别针的发明、手机触摸屏的发明、骨灰盒的发明等等,来激发学生的灵感。此外,将学生按照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2~3人。课上讲授时,选择1个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如能源化学、资源化学、药物化学、纳米材料、材料、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现场直接演示如何检索及下载原始文献。课后布置每个小组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完成课后检索。第二次课上则抽取部分小组介绍检索过程和检索结果,再进行评述指导。如此让学生在学习图书、期刊、专利等多种文献类型的同时,登陆期刊网站,并利用图书馆电子资源系统,登陆常用中文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英文数据库以及SciFinderScholar、ISI综合数据库,了解数据库的发展历史、收录特点,并通过练习掌握各自的使用方法。如此,学生在经历讲授-练习-评价的教学过程后,能够很好的具备文献检索理论与知识,尤其是能够掌握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

5紧密结合创新基金和毕业设计

3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

传统的文检课教学多是采用“黑板+粉笔”板书式授课,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多是文字、数字等抽象事物,且在单位时间内传递的信息量较少,了学生感知事物的深度和广度。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在视觉、听觉等感观上受到冲击,使学生有新鲜感、好奇感、独特感与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激情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笔者在多方查阅与课程相关的典故、图片和视频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powerpoint软件,精心准备PPT课件,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大课程容量,使文献检索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本门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计算机网络,笔者充分利用本校图书馆丰富的电子资源(包括中国知网、维普、书生之家等18个中文数据库,ISI、

国家教育部2007年开始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011年开始启动“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和适应各行各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我校加大了“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支持力度,增加资助项目数和资助额度,每个年级有50%本科生在学期间参加导师指导下的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部分学生有了从事创新基金项目研究的机会。作为一名从事科研工作的老师,笔者将教学内容与本学院各个老师的科研方向相结合,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对将要从事的创新基金项目或感兴趣的研究方向逐步开展相关文献的调研。通过不断的练习,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化学化工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技巧,并且逐步发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利用文献检索知识的过程,完成对科研探索前期文献检索的过程,为创新基金项目的开展做好了准备,同时大四毕业设计课题的进行打好了基础,也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铺垫。

毕业设计是理工科大学生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通过毕业设计,能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练习。然而,大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以前,几乎不知道系统的搜集开发信息的母的与技能,不懂得学术论文的撰写,普遍存在整体水平不

第42卷第14期张艳玲,等:化学化工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探索245

高、对选题缺乏理解、学位论文论据不够充分、创新能力差、格式不标准等不足。而结合大学生学位论文的写作开展针对性强的文献检索课教学,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鉴于此,笔者加入了科学研究方法与科技论文写作这一章节的内容,并且在课程初一开始就由学生自己选定一个专题,在随后的教学课程开展过程中,要求学生随着课程进度,围绕其选题,逐步开展各种类型文献、工具书和数据库的检索,查阅其需要的文献资料,最后,整理出一份文献调研综述。如此,学生既熟悉了各种文献类型,掌握了不同工具书及数据库的检索方法,而且锻炼了其查阅、整理、总结文献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分两类,一英国的词典之父塞缪尔·约翰逊说过

类是我们所知道的科学知识;另一类是关于哪儿可以获得这些

[7]

知识的知识”。文检课是属于教授第二类知识的一门课程。由于学生们很少有机会系统地接触到第二类知识,该课程对于他们来说尤为重要。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上述教学方面的改进,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良好。古人:“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授学生云

以渔”是笔者不懈追求的目标。在知识飞速增长的今天,努力

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查阅文献的方法和获取知识的技巧,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的潜在能力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造就与时俱进的、具有实践能力高和竞争能力强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是我们全体高校教师的心愿。

参考文献

[1]钱恒玉,尹志刚,张春霞.化学化工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思

2011,28(07):58-60.考[J].河南化工,

[2]龚俊波,尹秋响.以化学化工创新人才培养引领文献信息课程教学

J].化工高等教育,2010,(05):76-80.的探讨[

[3]余向春.化学文献及查阅方法.4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8.[4]徐溢,.张剑,等.化学化工文献检索和利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2007(03):83-85,97.化工高等教育,

[5]武继芬.文献检索课“互动式”.河北科技图苑,教学模式探索[J]

2009,22(05):85-86.[6]张明华.试论研究生文检课教学模式更新与实践[J].中华医学图

2005,14(04):41-42.书情报杂志,

[7]张庆友,周艳梅.化学化工文献检索课程建设探讨[J].广州化工,

2011,39(17):120-122.

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上接第201页)

Table2

洗脱剂名称

苯甲苯苯-乙醚甲苯-乙醚

表2改进前后实验效果及溶剂回收方法对比

Experimenteffectandsolventrecoverymethodscomparisonbeforeandafterimprovementapproach

分离效果

约10%分离界线不明显约10%分离界线不明显洗脱对硝基苯胺,速度慢洗脱对硝基苯胺,速度慢100%分离界线明显洗脱对硝基苯胺,速度快

洗脱剂回收方法

蒸馏纯化蒸馏纯化分馏分离蒸馏分离

硫酸洗涤,去除乙酸乙酯,蒸馏纯化

蒸馏纯化

洗脱剂回收效果能纯化,再利用能纯化,再利用能基本纯化,再利用能纯化,再利用能纯化,再利用能纯化,再利用

环己烷或石油醚-乙酸乙酯

乙醇

通过洗脱剂的改进,大大减少了实验药品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教学理念,同时,将经典实验中的苯-乙醚(甲苯-乙醚)改为乙醇,洗脱剂体积由原来的50mL减少的10mL,降低了实验成本,缩短了实验时间。

洗脱剂可回收处理,循环使用,整个实验过程紧凑、干净、无刺激气味,既达到了实验教学目的,又使环境得到了保护。

5结论

有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是实验教学的一项有效措施。实验技术和内容需要更新,以适应当前科研生产的需要。通过对经典洗脱剂的改进和回收,采用环己烷或石油醚-乙酸乙酯代替常用的苯、甲苯、乙醚等为洗脱剂,既提高了分离效果,减少了环境污染和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将试剂对人体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缩短了实验时间,丰富了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宋光泉.通用化学实验技术.上册[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69-74.

[2]郭淑香.重质油组成四组分的分析实验[J].精细石油化工,2013,

30(6):75-77.[3]唐妮,魏俊富.填充柱色谱法精确测定乙醇/水体系中的醇-水含

2012,31(3):44-47.量[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4]罗兰.柱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连上清片中总生物碱的含

2013,25(7):83-84.量[J].海峡药学,

[5]杨锦竹,.特产研究,2013,李文丽.蚊子草化学成分的研究(Ⅲ)[J]

35(2):48-50.[6]张毅民,甘永江,张国栋,等.单6-(3-乙氧基-2-羟基)丙基-β-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7,23(3):60-63.环糊精的合成[J]

[7]胡杨,刘春明,胡蕴梅,等.川芎中洋川芎内酯A和Z-藁本内酯的

J].药物分析杂志,2013,33(1):69-72.分离提取及鉴定[

[8]韩山山,.张康逸,黄健花,等.树脂柱色谱纯化甘油磷脂酰胆碱[J]

2012,37(3):47-51.中国油脂,

[9]胡庆华,张蔚萍,陶春元.新形势下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前

J].广东化工,2009,36(10):200-201.沿及趋势[

[10]曹玮,杨丰科,李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J].实验室研

2001,20(5):29-30.究与探索,

[11]姚映钦,.武汉理工大学陈连喜,王兴明.有机化学实验.3版[M]

2011(05):67-69.出版社,

[12]王清廉,李瀛,高坤,等.有机化学实验.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

2010:126-134.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