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3公需科目《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建设》

2013公需科目《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建设》

来源:微智科技网
说明: 1. 2. 案。 一、判断题(每题1.5分) 回答正确的题目显示为“蓝色”,错误显示为“红色”。 答案选项中“已勾选”的为考生的回答,“紫色”标识的选项为标准答1.才由德显,德由才彰,德才兼备是人才队伍建设的两大着眼点。( ) 正确 错误 2.思维的思想阻碍包括:唯书、唯上、因循守旧。 正确 错误 3.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及医务人员间关系的总和。 正确 错误 4.师德规范体系是由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三部分组成的。 正确 错误 5.实验性创新是创新自发,经验性创新是自觉创新。( ) 正确 错误 6.诚信是现代社会公民文明程度的标志,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其内涵主要包括讲文明、懂礼貌、重礼仪、知廉耻,尊老爱幼,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讲究卫生、遵守秩序 正确 错误 7.科技道德规范是调节人们所从事的科技活动与自然界、科技工作者与社会以及科技工作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是在科学活动中从思想到行为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与在科学活动中从思想到行为应当遵循的 正确 错误

8.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诚实是守信的标准,守信是诚实的品质

正确 错误

9.财经职业道德,是财经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和总结出来的,用以指导和调整财经工作者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和行为规范的概括和总结

正确 错误

10.献身科学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科技工作者应具备的品质,是科技道德的首要规范

正确 错误

11.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首先提出了“知识经济”概念

正确 错误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要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多元化道德中的主导地位。

正确 错误

13.对我国职业道德的建设现状而言,颇有代表性的 观点就是职业道德的“爬坡论”和“滑坡论”

正确 错误

14.在医学实践中,不伤害就是指在诊治过程中不使病人的身体受到损伤

正确 错误

15.辩证思维是指以变化发展的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也就是思考分析问题要善于权衡利弊得失,防止和克服片面性

正确 错误

16.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相同的人同样对待,不同的人不同对待”是一种公正的内容原则

正确 错误

17.在知识经济时代,物质是核心生产要素

正确 错误

18.经济增长是一个创新—扩散过程

正确 错误

19.资产阶级道德的核心是利己主义

正确 错误 20.

正确 错误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

21.创新能力是( )

A、人才的核心能力 B、人才的重要能力 C、人才的突出能力 D、人才的一般能力

22.( )等发达国家的科技投入年增长率均在4%以下

A、中国、韩国、中国台北 B、美国、英国、德国 C、新加波、加拿大、德国 D、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 23.前瞻性思维的实质是对事物的( ) A、定位 B、定向 C、预见性和洞察力 D、幻想和怀疑 2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 ) A、一般性 B、过渡性 C、紧迫性 D、可行性 25.大脑左半部擅长( ) A、横向思维 B、纵向思维 C、理性思维 D、定性思维 26.下列不属于发散思维的特点是( ) A、权威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精致性 27.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二者统一的基础是( ) A、理论 B、社会 C、实践 D、市场 28.市场管理创新是指( ) A、工商所管理 B、社区市场管理 C、超市管理 D、对各类市场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市场利益最大化的创新活动 29.职业道德建设,( )是基础 A、教育 B、实践 C、模仿 D、探索 30.医生在治疗中确诊一名肝癌患者,他妥当的做法应是( ) A、对患者绝对保密 B、同时向患者本人及家属宣布病情危重程度 C、 将诊断书直接交给患者本人 D、 征求家属意见,尊重患者意愿,向患者家属如实交代病情 31.企业创新的目标是( ) A、塑造企业形象 B、提高企业产值 C、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D、满足消费者需要 32.下列关于创新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创新与继承根本对立 B、创新就是自主 C、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D、创新不需要引进国外新技术 33.对患者享有知情同意权的正确理解是( ) A、完全知情,只需签字同意 B、不一定知情,只需签字同意 C、完全知情,无需签字同意 D、患者与家属具有同等行使权力 34.不属于医德关系的是 ( ) A、医患关系 B、患者之间关系 C、医社关系 D、医医关系 35.关于、辩证思维通常被认为是与逻辑思维说法错误的是( ) A、在逻辑思维中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不允许亦此亦彼,亦真亦假的出现,否则会出现思维混乱。 B、辩证思维执行的是一套动态性的法则。逻辑思维执行的是一套静态的思维法则 C、两种思维是事物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属性所产生的的思维方式 D、逻辑思维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相对于辩证思维是没有价值的思维方式 36.在公正的内容原则中,进行公正分配的根据不包括( ) A、根据个人能力 B、根据对社会的贡献 C、根据个人的地位 D、根据科研价值 37.古有孟母择邻而居,今有学生择校而习,反映了( ) A、公民个人品德具有认知与实践的一致性 B、公民个人品德的养成具有日积月累的过程 C、公民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一种意志的行动 D、公民个人品德的养成具有社会性 38.职业道德产生( ) A、 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阶级社会 D、国家产生时 39.保守组织秘密就是有关组织的信息、资料和成果,应对( )但不得向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公开或透露。 A、上级组织 B、上级领导 C、 直接上级领导 D、 所有上级领导 40.“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说的是从业者个人要( ),这是其获得职业成就的必备条件。 A、团结互助、善于沟通 B、 讲究信誉 C、忠于职守 D、 勇于奉献 41.职业道德建设是维护组织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是组织不断发展和持续创新的( )

A、外在基础 B、必要条件 C、精神动力 D、客观要求

42.组织文化建设能提升从业者( )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劳动者能够迸发出更强的奉献精神。

A、爱岗敬业 B、创新进取 C、沟通协调 D、责任担当

43.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道德实践通常应该是常德被全体社会成员实践,美德被多数社会成员实践,( )由少数社会成员实践,由此形成道德实践的金字塔结构,构成文明和谐社会稳定的道德基础

A、 常德 B、 美德 C、 尚德 D、大德

44.从纵向发展的角度看,“风险社会”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会导致从业者在生产实践领域的一系列变化,而相应的( )的建立或调整却往往滞后,未能有效跟进社会生产关系的这种调整。

A、法律法规 B、公正秩序 C、创新机制 D、职业道德规范

45.从纵向发展的角度看,“风险社会”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会导致从业者在生产实践领域的一系列变化,而相应的( )的建立或调整

却往往滞后,未能有效跟进社会生产关系的这种调整。

A、法律法规 B、公正秩序 C、创新机制 D、职业道德规范

46.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确保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至关重要,而职业道德建设则是确保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职业道德的( )就是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A、 一般要求 B、最终目标 C、内在需要 D、前提条件

47.职业道德教育与培训能够提升对组织的( )明确自身的社会定位

A、忠诚度 B、 诚信意识 C、感恩思想 D、认同感

48.专业技术人才必须拥有强烈的( )才能在实践和探索中,将知识和能力转化为生产力。

A、奉献精神 B、责任意识 C、创新思维 D、责任担当

49.专业技术人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其职业道德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社会( )状况

A、整体道德

B、公共道德 C、 常德 D、 文明程度

50.,作为国家和法律法规的制定者,是打造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职业道德宏观环境主要角色,完善与职业道德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措施无疑是打造适合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 )的第一步

A、宏观环境 B、职业道德环境 C、外部环境 D、法制环境

51.要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行为方式,即让他们形成与本职工作相适应的( ),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做一个好的劳动者

A、职业道德观念 B、责任意识 C、创新精神 D、业务能力

52.专业技术人才( )灌输是一个较长时间的基础教育过程,要通过有效地灌输,使专业技术人才领会职业道德准则以及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精神,从而提高职业道德判断能力和自我综合能力

A、职业道德意识 B、责任意识 C、 创新精神 D、业务能力

53.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西蒙说过:“管理的核心是经营,经营的核心是决策,决策的核心是( )

A、创新 B、 科学

C、 民主 D、实用

54.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特征在于具有强烈的探究未知知识的精神状态和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创造意识、超越意识、进取意识,并有良好的( ),而这些正是构建创新型四川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A、科学人文素养 B、 科学素养 C、 人文素养 D、道德素养

55.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无疑有助于( )的建设,“德才兼备”不仅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更是专业技术人才必备的素质,创新能力即是当今社会发展所需的 “才”

A、 创新型国家 B、节约型社会 C、 和谐社会 D、环境友好型社会

56.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无疑有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德才兼备”不仅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更是专业技术人才必备的素质,( )即是当今社会发展所需的 “才”。

A、创新意识 B、 创新能力 C、创新精神 D、创新勇气

57.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看,要培养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通常有个体开发和( )两个层面。

A、企业开发 B、团体开发

C、开发 D、组织开发 58.

A、人才市场流动制度 B、人才市场考评制度 C、人才市场激励制度 D、人才市场引进制度 59.

A、人才市场流动制度 B、人才市场考评制度 C、人才市场激励制度 D、人才市场引进制度

60.我国科研领域还普遍存在( )的现象,普遍存在于( )课题申报、经费下达、成果署名、成果评奖、职称评定、进修学习等环节,放手使用青年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的 步子迈得不够大,青年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阶梯仍然不够顺畅。

A、 论资排辈 B、以老卖老 C、学术 D、嫉贤妒能

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

61.职业职业道德包括职业观念、职业理想、( ) 和职业作风等多方面

A、职业态度 B、职业技能 C、职业纪律 D、职业良心

62.无论你从事的工作有多么特殊,它总是离不开一定的( )的约束

A、岗位责任 B、家庭美德 C、规章制度 D、职业道德 63.职业道德的特点有( )

A、对象特定性 B、专业性 C、稳定性和继承性 D、灵活性和多样性

.在现代创新体系中,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特征有( )

A、创新费用低 B、创新风险小 C、创新周期短 D、集成性强 65.组织创新的趋势有( )

A、组织结构的非层级化 B、组织结构层级化 C、组织结构扁平化 D、组织关系网络化 66.科技创新的内容有、以及( )

A、材料创新 B、工艺创新 C、工具创新

D、产品创新

67.古代官德的内容主要体现在( )

A、公 B、善 C、慎 D、廉

68.亚里斯多德说:“德性非生于天性,但也不违反天性。自然给我们以获得德性的才能,这种才能是由于习惯而完善的。”这句话的意思是( )

A.习惯是美德形成的原因

B.习惯——美德——习惯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C.德性生于人的天性和习惯

D.人天生具有德性,因为人可能养成好的习惯

69.个人职业道德高尚与否取决于其个人修养的高低。个人修养是指个人( )等方面的水平,通常也是个人综合能力与素质的体现。

A、 知识 B、艺术 C、 思想 D、情操

70.在基本定义上,无论组织文化还是企业文化,都是一个组织由其( )等要素组成的组织(企业)自己特有的文化形象。

A、价值 B、信念 C、 仪式 D、符号 E、处事方式

71.把市场经济原则扩大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导致道德领域评价标准的迷

失,这就表现为( )伦理观的道德行为,以及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现象的出现,无疑增大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难度。

A、 极端个人主义 B、拜金主义 C、享乐主义 D、实证主义

72.公民道德修养的提升有助于构建一个( )的社会,而这样的社会无疑是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提升的结果。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诚信友爱 D、充满活力 E、安定有序 E、安定有序

73.狭义的创新通常是从一个新思想的产生到( )等一系列活动。

A、产品设计 B、 产品试制 C、产品生产 D、产品营销

74.清华大学傅家骥从技术经济学角度出发,重点指出创新包括( )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A、科技 B、组织 C、 商业 D、金融

75. 创新集群是由基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专业科技服

务机构等组成的能通过畅通渠道聚集、开发、利用地域内外的 各类创新资源,不断向外转移高新技术和推出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网络系统,是( )的有效组织形态和空间形态。 A、集聚创新资源 B、 汇聚创新资本 C、 吸引创新人才 D、打造创新平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