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山东省 2012 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语文试题 精校版

山东省 2012 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语文试题 精校版

来源:微智科技网
机密★启用前

山东省 2012 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案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 60 分)

一、(24分,每小题2分)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浓雾笼罩着河面,风声、涛声响成混①混(hún)沌沌的一片,大颗大颗的雾②屑(xiāo)冰末扑面而来。数十步开外的冰山雪堆间,几十米宽窄的一片洪流,像是一群发怒狂③奔(bèn)的金狮,抖动着黄色的④鬃(zōng) 毛。推⑤搡(sǎng)挤撞成一团,⑥旋(xuán)卷腾跃而来,眨眼间又从三十多米高的断崖前轰然跌下……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④⑤⑥ D.②④⑥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如果游人来到这里,就仿佛进入了神秘的仙境,顿时感到心旷神贻。 B.他传世的肖象,浓髯密髭,目光如矩,应属晚年的特写。

C.一群篷头垢面的年轻人,带着聒燥的活鸡活鸭,在缓慢而肮脏的火车上高谈阔论。 D.满载秋怨的小舟随琴声永远消逝了,诗人则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忧郁地走进经典。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

①毋庸____,优秀的中华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②这位发言人____指出,日本必须正视事件,以促进中日关系的和谐发展。 ③____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____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 A.质疑 庄重 即使 也 B.置疑 郑重 只要 就 C.置疑 庄重 即使 也 D.质疑 郑重 只要 就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

A.你是否由衷地从心里喜爱它(而不只是从脑海里)? B.这起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很快就在《新浪网》曝光了。

C.在阴晦的日子,看迷迷蒙蒙的远山,真能体味到“数峰凄苦,商略黄昏雨”的意境。 D.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A.有些独生子女常常对父母耳提面命,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 ....B.游人登临黄山,常常被这大自然的巧夺天工所折服。 ....C.大家看到他那滑稽的表情,想笑又不敢笑,纷纷侧目而视。 ....D.苏轼的政论文章,清晰而有力,非常人可望其项背。 ....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如果生命是树,那么理想是它的根,成功是它的果。 B.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本商场的当务之急是抓紧培养和提高新员工的服务水平。

D.为提高公司产品的知名度,总经理决定在报纸、电台及各种传媒投放大量广告 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恰当的是

当车子驶进天台山。日光暖暖漏下,山风拂面,翠黛如洗,空气如水般纯澈,春光柔顺似缎,侧耳倾听水与风的酬唱应答,____,____。____,____,在碧绿的纯净中,阳光下只须借得几分云霭树荫,立即凉意爽然。 ①绕过盘山公路 ②还有竹林间跳跃的鸟语

③映入眼帘的是一块躲在山中的璞玉 ④水与石的耳鬓厮磨

A.②④③① B.④②①③ C.④②③① D.②④①③ 8.根据语境,下列语言表达得体的是

某公司因多方面原因出现了暂时性经营困难,公司总经理打电话向几位合作伙伴寻求帮助。他们给出了如下答复: A.没问题,我们公司一定鼎力相助!

B.我们会提供必要的帮助,请你们好自为之。

C. 别担心,我们一定会尽力支持,帮助你们渡过难关。

D.资金问题恐难解决,经营策略方面可以给予指点,欢迎随时讨教。 9. 从下面的材料中提炼三个关键词,恰当的是

2010年7月,欧洲食品安全委员会决定,任何含有6种合成色素之一的食品,都必须加上一条警告信息,说可能对儿童的注意力以及活动情况产生不良影响。与此相应的是,美国一家消费者权益机构也曾在2008年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提出:禁止合成色素在食品中的使用,在最终禁用之前加上“可能有害”的警告信息。 A.食品 合成色素 警告信息 B.儿童 可能有害 警告信息

C.食品安全委员会 合成色素 不良影响 D.消费者权益机构 合成色素 可能有害 10.下列有关应用文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写调查报告关键是要如实反映情况,所用材料要有点有面,避免以偏概全。 B.感谢信、介绍信、贺信和证明信等专用书信的落款处必须加盖公章。

C.便条是一种最简便的书信,它字数少,不用信封,在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 D.“××水利局2010年工作总结”,是全面总结的标题,“普法教育结硕果”可以做专题总结的标题。

1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的精彩情节,鲍西亚和玛蒂尔德是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女性角色。 B.《荷花淀》与《荷塘月色》是现代写景散文中的名篇。《致橡树》《我愿意是急流》是爱情诗歌中的佳作。

C.纪传体史书以人物活动为中心记载历史,如《后汉书》;编年体史书按年代顺序记载

1 / 5

历史,如《左传》。 D.称曾国藩为“文正”、称李白为“太白”是用其“字”来称呼,《老残游记》《饮冰室合集》是以作者的“号”来为作品命名。 12.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释】①罟(gǔ)师:渔人,这里借指船夫。

A.第一、二句是说在杨柳掩映的渡口送别朋友,客船已发,诗人心逐江波,情思悠远。 B.第三、四句诗人以春色比相思,化无形为有形,令人感受到惜别之情的深厚无边。 C.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诗中的杨柳不仅是现成之景,更是为送别烘托气氛。 D.这首诗抒发的离别之情凄清悲伤,情与景妙和无间,想象大胆,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二、(24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一16题。

主人走出家门,只要拿着手机拨弄一下,就能将屋内所有的照明和电器全部关闭;在上班的路上,主人可通过手机实时查看家里的安防状况,只要有人非法闯入,就会传来照片和提示短信;主人下班驾车回家,还在小区门口时,地下车库的门就徐徐开启……上述画面并不是科幻电影中的情节,它就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人们仅用一部手机就能实现远程无线遥控指挥,进入全新的无线智能家居时代。

物联网是现在一个非常热门的概念,通俗一点说,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电器设备等都加入到互联网中。物联网是一个多技术发展环境,而WiFi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WiFi全称Wireless Fidelity,中文译为“无线相容认证”。它是一种短程无线传输技术的标准。由于WiFi网络能够很好地实现家庭范围内的网络覆盖,适合充当家庭中的主导网络,家里的其他具备WiFi功能的设备,如电视机、影碟机、数字音响、数码相框、照相机等,都可以通过WiFi网络这个传输媒介,与后台的媒体服务器、电脑等建立通信连接,实现整个家庭的数字化与无线化,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与丰富。

在物联网的物体识别、环境感知与无线通信等核心技术方面,手机无疑占据了绝对优势,而无线蜂窝技术是手机能够正常使用的保证。WiFi联盟市场总监预测,2014年全球WiFi手机出货量将达5亿部,而90%的智能手机将具备WiFi功能。这两种技术的关联将.....给物联网的发展带来很大助力。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的是 A. 在家门外,用手机关闭屋内照明和电器。 B. 下班途中,用手机实时查看家里的安防状况。 C.在路上用手机发送照片和短信。

D.驾车到小区门口就能打开地下车库的门。 14.下列对物联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通俗地说,把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电器设备等都加入到互联网中,就是物联网。 B. 物联网是一个多技术发展环境。

C. 无线相容认证技术在物联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D. 物联网最适合充当家庭中的主导网络。 15.第三段中“这两种技术”是指

A. 无线相容认证技术与无线蜂窝技术 B. 环境感知技术与无线通信技术 C. 物体识别技术与环境感知技术 D. 手机智能技术与无线蜂窝技术 1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分析和推断正确的是 A. 进人无线智能家居时代,手机将无所不能。

B. 所有的电视机影碟机,数字音响等都可以用手机遥控。 C. 物联网核心技术的发展会制约智能手机的发展。

D. 具备WiFi功能的智能手机的普及,必将促进物联网的快速发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文科学生,大学四年,往往是同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些事件和人物交往,在同古今中外的大师“会谈”。你们知道了苏格拉底审判,知道了马伯利诉麦迪逊,知道了“大宪章”等等,你们还可以评点孔、孟、老、庄,议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甚至“舍我其谁也”。大学的文科教育,往往会令许多人从骨子里更喜欢那种激动人心的时刻,甚至使人膨胀起来。但这不是,而且也不可能是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而只是学院中想象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只能生活在日常的琐细之中。

因此,第二句话,要安分守己,这是对每个同学说的。这句话对于我们这个时代也许....过时了,但对你们,可能还不过时。因为我从来也不担心北大的毕业生会没有理想以及理想是否远大,而更多担心你们能否从容坦然面对平凡的生活,特别是当年轻时的理想变得日益遥远、模糊和暗淡起来的时候;还因为,我要说,几乎——如果还不是全部的话——每一个雄心勃勃的人都注定不可能完全实现他的理想。

我当然希望而且相信,你们当中能涌现杰出的政治家、企业家、法律家、学问家,但只可能是少数——多了就挤不下了,多了也就不那么值钱了——边际效用总是递减的,无论在世俗的眼光还是在自我评价中,绝大多数人都必定是不那么成功的。

但是,我们要知道,成功并不必定同幸福相联系,所谓的不成功也未必等于不幸福。因此.在你们离开校园之际,你们不仅要树立自己的雄心,更必须界定自己的成功。

安分守己并不是一个贬义词,甚至不是一个中性词,“安分”,是不容易的,在这个时代,“守己”则更不容易!

17. 作者提及文科学生四年大学生活的用意是

A.为了让学生再回顾一下那些激动人心的日子。

B. 希望学生明白现实生活与大学生活是不一样的,而且差别很大。 C.提醒学生今后要继续同古今中外的大师“会谈”。

D. 告诉学生走向社会后不要忘记在母校度过的宝贵时光。 18. 下列对文段中“安分守己”含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2 / 5

A.能够从容坦然地面对平凡的生活。

B.当事业遭受挫折时,能正视现实,不自暴自弃。 C.顺应环境,随遇而安,放弃理想和追求。 D.不受世俗观念的影响,坚守内心的信念。 19. 下列对文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一个人是否幸福,与成功没有必然联系。 B.成功的人可能幸福,也可能不幸福。

C.在世俗眼光中不成功的人,也不一定不幸福。 D.成功的人不一定幸福 .但不成功的人肯定不幸福。 20.下列对列文段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是

A.作者希望学生在理想和现实反差太大时,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B.告诫学生不要好高鹜远,应该放弃成为政治家、企业家等不切实际的想法。 C.作者的演讲很有针对性,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富有启发意义和现实意义。 D.语言真诚坦率,朴素自然,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学生的关爱之情。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4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2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居则曰 居住 B.以俟君子 等待 ..C.鼓瑟希 同“稀”,稀疏 D.风乎舞雩 吹风 ..2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摄乎大国之间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何伤乎 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C.千乘之国 而绝秦赵之欢 ..D.则何以哉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23.下列对孔子及其弟子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孔子对学生循循善诱,和蔼可亲,体现了一个教育家的风范。 B.子路胸怀大志,性情豪爽,但是有些鲁莽轻率。

C.冉有谦虚敦厚,谨小慎微,公西华除谦虚之外,还善于辞令,两人性格同中有异。 D.曾皙傲慢无礼,放浪形骸,没有高远的理想和追求。 24.下列对文段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以“言志”为线索,表达了孔子及其弟子各自的人生志向。 B.文段呈现的对话场景体现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C.通过简洁的对话、细腻的神情及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志趣。 D.文段善用典故,内涵丰富;语言富丽华美,耐人寻味。

卷二(非选择题,共90分)

四、(20分)

25.将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写出下列语段中空缺的名句。(任选五句)(5分)

(1)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寄情于山水,并借助山水意象抒怀言志。李白发出 “①__________,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感慨;李煜诉说“问君能有几多愁,②__________”的幽怨;王维的“人闲桂花落,③__________”展现了一种静美;苏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④__________”论释了深刻的哲理。

(2)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所谓“千里之行,①__________”。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学习和反思,因为 “②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一路前行,不会永远是鲜花和掌声。面对风雨,不妨大声吟诵“③__________,胜似闲庭信步”。风雨过后,终会迎来属于自己的一方睛空。

27.某校高三(2)班举行“我最喜爱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经过初选,确定蔺相如、水生嫂、桑地亚哥为候选人。请从中选出一人,并仿照示例写出推选理由。(4分) 示例 推选人物:张衡

推选理由:谦逊好学,成就科枝的辉煌;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张衡,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人格赢得后人的敬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有人说,现在是快餐文化时代,阅读经典已经过时了。针对上述观点,同学们展开了辩论。作为反驳一方,写出你的观点并简要陈述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公司要招聘一批推销员。下面是刘华写的一封自荐信,请找出在格式和内容上的四处错误。(4分)

3 / 5

自荐信

尊敬的XX公司人力资源部领导: 您好!

我是X X职业中专营销专业应届毕业生,现年18岁。得知贵公司招聘推销人员,特此应聘。在校期间,我学习成绩优秀,上小学时曾获得市绘画比赛三等奖、区舞蹈比赛二等奖。寒暑假期间,我曾在X X商场做过推销员,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我对贵公司仰慕已久,希望成为贵公司的一员。如果能被录用,我会加强学习,勤奋工作,以优异的工作业绩回报公司对我的信任。

随信附上本人简历及各种证书复印件。 此致 敬礼

2011年8月20日

—————————————————————————————————— —————————————————————————————————— —————————————————————————————————— —————————————————————————————————— 五、(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0-35题。

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我就会得到一盏灯。那灯是不寻常的。 ...从门外的雪地上捡回一个罐头瓶,然后将一瓢滚热的开水倒进瓶里,啪的一声,瓶底均匀地落下来,灯罩便诞生了。赶紧用废棉花将灯罩擦得亮亮的,亮到能看清瓶飞旋的灰尘为止。灯的底座是圆形的,木制,有花纹,面积比灯罩要大上一圈,沿边缘对称地钻两个眼,将铁丝从一只眼穿过去,然后沿着底座的直径爬行,再扎入另一只眼中,铁丝在手的牵引下像眼镜蛇一样摇摆着身子朝上伸展,两个端头一旦汇合扭结在一起,灯座便大功告成了。那时候从底座中心再钉透一根钉子,把半截红烛固定在钉子上。待到夜幕降临时,轻轻捧起灯罩,嚓地点燃蜡烛,敛声屏气地落下灯罩,你提着这盏灯就觉得无限风光了。

父亲给我做这盏灯总要花上很多工夫。就说做灯罩,他总要捡回五六个瓶才能做成一个。不是把瓶子全炸碎了,就是瓶于安然无恙地保持原状。再不就是炸成功了,一看却是一只猪肉罐头瓶子,怎么擦都混浊,只好弃了。

尽管如此,除夕夜父亲总能让我提到一盏称心如意的灯。没有月亮的除夕里,这盏灯就是月亮了。我怀揣着一盒火柴提着灯走东家串西家,每到一家都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这灯看着有多好,然后再心满意足地擦根火柴点燃灯去另一家。每每转回到家里时,蜡烛烧得只剩下一汪油了。

那时父亲会笑吟吟地问:“把那些光全折腾没了吧?” “全给丢在路上了,”我说,“剩下最亮的光赶紧提回家来了。”

“还真顾家啊。”父亲打趣着我去看那盏灯。那汪蜡烛油上斜着一束蓬勃芬芳的光,

的确是亮丽至极。

过年要让家里里外外都是光明。所以不仅我手中有灯,院子里也是有灯的。院子中的灯有高有低。高高在上的灯是红灯,它被挂在灯笼杆的顶端,灯笼穗长长的,风一吹,刷刷响。低处的灯是冰灯,冰灯放在窗台上,放在大门口的木墩上,冰灯就能照亮它周围的一些景色,所以除夕夜藏猫猫要离冰灯远远的。无论是高出屋脊的红灯还是安闲地坐在低处的冰灯,都让人觉得温暖。但不管它们多么动人。也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

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而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年则妖烧迷人了。

我一年年地长大了,父亲不再送灯给我,我已经不是那个提着灯串来串去的小孩子了。我开始在灯下想心事。但每逢除夕,院子里照例要在高处挂起红灯,在低处摆上冰灯。

然而父亲没能走到老年就去世了。父亲去世的当年我们没有点灯。别人家的院子灯火辉煌,我们家却黑漆漆的。我坐在暗处想:点灯的时候父亲还不回来,看来他是迷了路了。我多想提着父亲送我的灯到路上接他回来啊。爸爸,回家的路这么难找啊?

从此之后。虽然照例要过年.但是再也没有接受灯的那种福气了。 30.结合文段,说说加点词语“不寻常”的含意。(2分)

31.解释画线句子的含意,并指出其修辞方法。(4分)

32.第八段中,作者写“红灯”和“冰灯”的作用是什么?(3分)

33.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写父亲时,作者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4分)

34.结合文段内容,任选一副对联进行补写,要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3分) (1)上联: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一篇短文 道出儿女思念情 (2)上联:回想儿时年灯乐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一盏灯,给作者的牵年带来无限欢乐,也给她留下美好的亲情回忆在你的心灵深处,是否也珍藏着一些这样的记忆,从中选取一个生活细节,简要写写你的体验和感悟。(4分)

六、(50分)

3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历史的烟云,过往的岁月,总能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有人想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唐朝去聆听盛世之音;有人想逆着时光的快车,回到昨天去修改当初的决定;有人想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摆脱成长的烦恼;有人想回到曾经纯净的家园,远离工业文明带来的污染……

请以“回到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4 / 5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