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一次量化:指对素质评价的对象进行直接的定量刻画
2、面试:一种在特定场景下,经过精心设计,通过测评者双方面对面的观察、交谈等双向沟通方式,全面了解被测评者素质特征、能力状况以及求职动机等信息,以确定被测评者是否符合职位要求的一种人员素质测评手段
3、角色扮演:一种以评价被测评者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情景模拟活动 4、察举制:是主要在汉代实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人才的制度
5、考核性测评:考核性测评又称鉴定性测评,是以鉴定与验证某种素质是否具备或者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质测评。
6、职业生涯:指一个人一生中在不同职业岗位上工作过的所有经历。
7、模糊量化:要把素质测评对象同时划分到事先确定的每个类别中去,根据该对象的隶属程度分别赋值。 8、工作者自我记录法:由工作者本人按标准格式及时详细记录自己在工作中的行为与感觉
9、结构化面试:由多名考官按照预先设计的一套包括各种测评要素在内的试题向考生提问,根据考生的回答,给出考生在各个测评要素上的得分,各个测评要素得分的总和就是考生结构化面试的最后成绩。
10、人员素质测评:运用科学的方法,针对某一素质测评目标体系对被测评者 的思想品格、智力水平、知识水平、能力结构、个性特点、职业倾向和发展潜能等多种素质进行测量,并做出量或质的判断和评价的一种过程。
11、关键事例法:通过实际工作中特别有效或特别无效的工作者行为的简短描述,来调查与分析工作的一种方式
12、区分度:是反映测评工具(如试题)区分应试人心理特征水平高低的指标
13、气质:指个体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一个人心理活动在发生速度、灵活性、强度和指向性等方面特征的综合
14、专业知识笔试:又称深度考试,是针对专业人才对知识掌握程度的综合测评考核
15、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的一种选拔人才的举官制度。包括中正九品制与九品官制两大部分
16、绩效考评:又叫绩效评估或者绩效评价,它通过一系列的测评方法来测量和评价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 二、简答
1、简述人才测评的作用
答:1.对组织所起的作用:a、配置人才资源 b、推动人才开发 c、调节人才市场 2.对个人所起的作用:a、促进自我认知 b、促进个人择业 c、促进自我发展 2、申请表和履历表有哪些区别和联系p267
答:区别:1、履历表比申请表更加详细,更加全面。
2、履历表主要记录的是被测评者过去的情况,而申请表强调的是被测评者当前的素质
联系:1、履历表的内容与申请表类似
2、两者都不需要罗列被测评者所有的信息
3、两者项目的选择都是以职位要求和工作绩效的相关性为标准 3、简述类别量化和模糊量化的区别p119
答:类别量化是把素质测评对象划分到事先确定的几个类别中去,然后每个类别都赋予不同的数字 模糊量化要把素质测评对象同时划分到事先确定的每个类别中去,根据该对象的隶属程度分别赋值 类别量化的测评对象是那些界限明确且测评者能完全把握的素质特征
模糊量化测评对象则是那些分界限无法明确,或测评者认识模糊和无法把握的素质特征 4、管理人才测评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人际敏感能力测评 2、管理变革测评
3、团队指导技能测评 4、自我实现测评
5、人际关系测评 6、沟通技能测评 7、基本管理风格测评
5、简述素质测评与绩效测评的关系 答:1、素质测评是取得绩效的条件保证
2、绩效是素质高低的事实证明
3、应将素质测评与绩效测评相结合,从素质测评中预想绩效,在绩效考评中验证素质 6、简述素质的分类
答:1.自然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生理素质)
2.心理素质(包括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
3.社会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 7、简述人员配置的经验原型的弊端 答:1、过度依赖人力资源的经验
2、效率低、效果差,不适用于规模较大的组织
3、因为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变换,容易导致人员配置工作缺乏连续性 8、简述人员素质测评对管理优化的作用
答:1、人员素质测评有助于在组织管理过程中实现人员的优化组合
2、人员素质测评能促进与提高被测评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水平
3、人员素质测评可以帮助组织制定出最佳可行性的人力资源战略措施 9、简述工作分析的主要方法 答:1、观察法
2、工作者自我记录法
3、主管人员分析法。指由主管人员通过日常的管理权力来记录所管理人员的工作活动、任务、职责 4、访谈法。适用于分析者不可能实际去做或直接观察困难的工作,如飞行员、建筑师 5、关键事例法
6、问卷调查法。是工作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7、文献查阅法
10、简述公文处理的评价标准
答:1、被测评者对公文分类的能力
2、能否适当的请示上级或者授权下属
3、处理过程能否按照公文的重要程度有条不紊地进行 11、简述人才测评的功能 答:1.甄别和评定功能
2.诊断和反馈功能 3.预测和激励功能
12、简述专业知识笔试的层次p201 答:1、基础知识记忆
2、专业知识理解 3、综合知识全面运用
13、简述评价中心的主要形式p253
答:1、公文处理。是评价中心最常用的测评形式
2、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的形式主要有:角色指定形式和无角色讨论形式 3、管理游戏。 4、角色扮演。
14、简述结构化面试的特点
答:1、根据工作分析的结构设计面试问题
2、向所有的应聘者提出同一类型的问题,且问题的内容及其顺序都是事先确定的 3、采用系统化的评分程序 15、简述面试的概念和特点
答:面试是一种在特定场景下,经过精心设计,通过测评者与被测评者双方面对面的观察、交谈等双向沟通方式,全面了解被测评者素质特征、能力状况以及求职动机等信息,以确定被测评者是否符合职位要求的一种人员素质测评手段
特点:1、面试主要通过对被测评者的外部行为观察来评价其素质 2、直观性 3、灵活性 4、互动性 5、主观性
16、简述工作角色的含义
答:指由于特定环境与工作任务不同而形成的特定工作性质与特征,这种特定的额工作性质与特征,要求担任角色的人持有相应的素质条件、态度、心理特征与工作行为模式 三、论述
1、 试述评价中心的主要形式
答:1、公文处理。是评价中心最常用的测评形式
2、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的形式主要有:角色指定形式和无角色讨论形式 3、管理游戏。 4、角色扮演。
2、试述面试的主要内容
答:1、仪表风度 2、口头表达能力
3、综合分析能力 4、应变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 5、知识面 6、工作经验 7、工作态度与求职动机 8、兴趣爱好
此外,面试时,测评者还要了解被测评者工作和生活的现实需求或亟待解决的问题,介绍本代为及拟招聘职位的情况与要求,讨论有关薪资福利等切身利益问题,回答被测评者的问题。 3、试述评价中心的特点及情景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 答:特点:1、综合性 2、情景模拟性 3、动态性 4、标准性 5、全面性 应遵循原则:1、典型性 2、相似性 3、主题突出
4、某大型外资饭店准备招聘一名餐厅部经理,请你针对素质考核项目编制一份招聘面试的文化提纲(包括评价要点和提问要点)p231
对岗位简单分析(个人总结的,仅供参考) 评价要点(面试测评指标3个) 管理能力 教育背景与专业知识 提问要点(5个) 餐厅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如何应对故意找茬的客人 什么专业毕业 是否接受过相关职业培训 外语水平如何 工作经验和求职动机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 工作中的成功案例 什么原因导致你离开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