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的几点思考
科学教育能培养幼儿乐于探索的意识和相应的探索能力。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求知的欲望。新《纲要》指出: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以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的能力。因此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从而形成热爱科学的积极情感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创设适宜的环境,有效的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科学求知欲和探索能力。
1 培养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孩子对活动内容感兴趣他才会去参与、探索、发现。幼儿的科学始于好奇心,她们生活的客观世界是五光十色的,她们对周围的许多失误都充满了好奇,因而在活动的选择上应从幼儿的兴趣入手。还可以增加适合幼儿年龄及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例如,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集声、情、景、色为一体,向人们传递多元信息,能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创设美妙情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科学活动《我从哪里来》中,利用多媒作课件,把对幼儿来说深奥、难懂的生理科学知识以浅显易懂的动画形式展现在幼儿眼前,并配以童话般的声音做自我介绍,图文并茂的动画一下子就激发了幼儿探索欲望,她们想进一步了解精子和卵子是什么样子? 妈妈怀孕初期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是什么样的?宝宝是怎样通过脐带得到妈妈给自己的营养慢慢长大……使幼儿学习兴趣倍增,媒体将不易观察到的形象清晰化,变静态为动态变单一为多样,变繁为简,变虚为实。激发幼儿去形成积极探究、主动学习的意图、产生观察、探索、想象、操作等自觉的行为。
2 创设积极的教育环境,培养幼儿探究能力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助于探究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自由、民主、和谐。自由的氛围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自由探究的能力。教师应该创设一个尊重和支持幼儿探索发现的环境让幼儿乐意与操作材料相互作用下,主动学习和理解事物及其关系,建构知识经验。幼儿与教师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尊重、和谐的师幼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育与活动环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自主积极的参与探究活动。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对幼儿的态度直接影响幼儿的发展。在幼儿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很脆弱,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评价都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幼儿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表扬、肯定、鼓励、接纳、欣赏的态度,甚至应该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只是一个对自己活动感兴趣,并能提供有益建议的“大朋友”,这种高度的安全感和自由感能激发孩子巨大的探究能量。
3 科学投放材料,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心理学家认为:有兴趣的材料是学习最好的刺激源。材料的丰富合理能保证能够保证幼儿完成自己富有创造性的设想。幼儿是通过直接接触材料、动手操作材料、充分感知材料、反复体验材料来学习科学的,因此,教师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合理、科学、有序地为幼儿提供有关的探索材料,让幼儿动手、动脑、动口,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夏天带孩子们在户外玩滑滑梯,由于天气干燥,滑滑梯上有静电孩子们滑下来时就发出“劈劈啪啪”的声音,孩子们都很好奇。
于是在之后的区角活动中投放了让孩子们进行静电实验的材料。第一次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只要笔、尺子、气球等材料放在衣服上或头发上摩擦就会产生静电就能将碎纸屑吸起来。之后,又投放了一些铁勺、玻璃瓶等材料,让孩子们大胆操作引导她们自己发现问题,当他们发现不是所有摩擦后都有吸引力时,教师及时向幼儿讲解了有关静电的知识,解开了幼儿心中的疑团。此外教师准备的材料应根据幼儿的人数和组织活动的形式、尽量做到合理充足,保证数量,让每个幼儿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使有限的材料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4 注重幼儿动手操作和科学实验培养探究能力幼儿动手操作和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它简单易行,具有游戏性和趣味性,是幼儿感兴趣的一种活动。但是每一个实验都不是让幼儿随便动手做一做,看一看,说一说,玩一玩就行了的,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有自己的计划性和目的性。
以《让鸡蛋浮起来》为例。将科学实验融入进科学教育活动之中,真正发挥了科学教育活动的作用,从中培养了幼儿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了幼儿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师准备了鸡蛋、透明的盒子、盐等实验材料。活动开始,设疑鸡蛋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孩子们有的说会沉,有的说会浮。引导幼儿自己动手验证自己的猜测。孩子们很快就会发现鸡蛋放入清水中会沉入水底。随后引导幼儿认识了盐。引导幼儿在清水中加入盐,引导幼儿不断地在清水中加盐,加入盐的增多,幼儿会观察到鸡蛋会慢慢的浮在水面上。随着鸡蛋的上升幼儿脸上洋溢着成功的笑容。
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要把幼儿引进科学实验,注重幼儿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动手做试验来进行,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验证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过程,更好的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的协调发展,逐步培养了幼儿实验的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集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活动中的“玩”更能促进幼儿的探究热情,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空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很多科学道理就是在幼儿不经意的“玩”中发现的,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也是在玩中提出来的。幼儿在玩中发现问题,在探究活动中解决问题,让幼儿经历了一个较完整的探究过程。既培养了幼儿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又使幼儿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交流是探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个体差异,幼儿在探究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见解,而交流能使这种个体差异成为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通过幼儿操作、观察、交流、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孩子们感到特别的高兴,而成功的喜悦又会激起她们更高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助探究欲望。
当然,幼儿探究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需要日常生活和教育实践中有目标的、有意识的培养,赢注意接受幼儿新奇的想法玉做法,给幼儿提供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是幼儿的探究能力得以提高。
作者单位:甘肃省玉门市第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