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新六大茶山介绍
云南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
普洱古茶山以澜沧江为界划分为江内六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漫撒;江外六座:南糯、南峤、勐宋、景迈、布朗、巴达。 由于各茶山的茶树生长环境各异,土壤所含化学成分也不一样,因而这12座茶山所产的茶叶在口感上各有不同。先看江内六座古茶山:
1、革登山: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呈淡清香,汤色深桔黄。
2、莽枝山: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较淡,汤色深桔黄。
3、倚邦山:属乔木小叶种,回甘快、生津较好,香气幽香如澜,汤色深桔黄。 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好,香气呈梅子香,汤色深黄。在历史上有喝蛮砖看倚邦一说。 4、(蛮砖山:属乔木大叶种,
5、曼撒山(易武山):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香气高,在梅子香、蜜香中透着一股幽澜香,谷雨前后所采芽茶味淡香入荷,回甘强烈生津好,易武正山历史上就是闻名中外的茶山。
6、攸乐山:属乔木大叶种,苦涩重,回甘快、生津好,香气一般,汤色淡桔黄。
云南普洱茶新六大茶山介绍
江外(即澜沧江南)古六大茶山:南糯、南峤、勐宋、景迈、布朗、巴达。 下面来说说新六大茶山的详细位置:
,、南糯:南糯茶山坐落于勐海县东北侧,耸峙在流沙河东岸,在傣语里,南糯是笋酱的意思。 南糯山: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回甘、生津好,汤色桔黄、透
亮。透着蜜香、澜香,谷花茶淡香如荷。历史上是著名遐迩的古茶山,至今仍存在世一株已经逾千年的栽培型的茶王树。 ,、南峤:南峤茶山如今又被称为勐遮古茶山。勐遮是勐海县境内最大的平坝。明代隆庆四年1570年设十二版纳时,勐遮、景真以及勐翁为一版纳,1927年这里设县,当时称五福县,三年后改名为南峤县,这也是南峤古茶山得名的缘故原由。1958年11月,南峤(已经改名勐遮)县与勐海县归并,改设为勐遮区。
南峤茶山: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可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薄甜,汤色深桔黄,香气一般,茶叶等级低。
,、勐宋:勐宋茶山位于勐海县东部,东与景洪市交界,南接勐海格朗以及乡,西南接勐海镇,北与勐阿镇交界。勐宋是傣语地名,意为高山间的平坝。
勐宋茶山: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可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涩,微回甘、生津一般,汤色深黄,条索墨黑。
,、景迈:景迈茶山位于澜沧拉祜(hù)族自治县县城东南70公里的惠平易近乡。 惠明景迈山:属乔木大叶种,十二大茶山中乔木树最大的一片集中在这里,号称\"万亩乔木古茶园\"。苦涩重、回甘生津强,汤色桔黄剔透。这里的乔木茶树上还生长着一种寄有生命的物质俗称\"蟛蜞脚\",可消炎怯痰、对治疗胃病以及慢性糖尿病较有效。
,、布朗:布朗茶山位于版纳州勐海县南八十公里处,南部与缅甸山川相连。布朗山是布朗族的主要聚居区,总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一千多平方公里。布朗族为古代濮人后裔,据说他们是制茶的鼻祖。 布朗山: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快、生津强,汤色桔黄透亮。香气奇特,有梅子香、花蜜香、兰香,是很多中外客商以及普洱茶砖喜好者求之不得的收藏佳品。
,、巴达:巴达茶山位于勐海城西58公里。
巴达山:属乔木大叶种,这里生长着成片的栽培型茶树以及野生茶树林。贺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长
着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王树。此茶花叶味苦涩,回甘、生津快,汤色桔黄晶莹、透亮,条索茶青油
亮。香气好,有梅子香、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