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父与子》导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读漫画,能了解漫画中描述的父子之间的感情,体会漫画中人父子之间的温情和欢乐,感悟漫画中的人物形象,理解漫画的主题。
2.通过这样的学习,让孩子学习怎么看一本书,怎么读漫画书,获得一些方法,并且激励起读书兴趣。 3.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节选漫画的阅读指导,学习联想想象、分享交流等阅读漫画书的基本方法。 课前准备:学生用纸、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聊漫画
1.喜欢漫画吗?为什么? 2.你们读过哪些漫画书藉呢?
3.你们读的这些漫画书藉都属于恶搞漫画、书上有很多暴力画面,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存在危害。今天老师要向大家推荐的一本充满正能量的漫画书藉《父与子》(ppt)
4.我们班已经有小部分同学读过了,我们先来听听他们的读书感言,好吗? 二、走进《父与子》。
同学们,听了他们的介绍,想不想读一读这本书?
1、你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德国:伯劳恩)你从哪里知道的?(板书:读封面)
2.读封面可以让我们知道作者、出版社等信息,而书的前言更是内容丰富。赶快浏览一下,看看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内容简介等 板书:读前言)
3.漫画一般分为单幅的和多幅的?请你翻一翻,看一看,这本漫画是?(多幅的)
4、这本漫画的题目是《父与子》,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漫画中的这两位主人公吧。(ppt)请你看看父与子两个人的形象有什么特点?(父亲很胖,光头,大肚子,有两撇胡子;儿子瘦小,头发很长,乱蓬蓬的。) 5、这对父与子啊,外形对比非常明显,一胖一瘦、一高一矮、画得很夸张,让人看了很有趣,这就是漫画的特点。
6、你们觉得父亲很像一种海洋动物(海豹)。是呀,卜劳恩用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智慧创作了这样一组漫画,主要反映的是总是穿着马甲的秃头大胡子爸爸和一个刺猬头儿子之间的故事,漫画中尽管没有一个字,却很容易读懂,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本书。 三、学习看漫画书的具体方法 (一)了解大概
1.过渡:漫画书的第一个故事是《差透了的家庭作业》(ppt)
2.请你仔细看一看,你们把这个漫画中发生的事情读懂吗?和你的同桌一起看看,然后,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学生开始互相说)
3.看来,同学们对漫画的解读有些许的不同,这是正常的,因为漫画的特点,就是在很多地方给我们自由想象的空间,只要想象合理,都可以帮助我们正确了解故事的大概。(板书:了解大概) (二)思考主题
1.刚刚我看到很多同学在看这幅漫画的时候情不自禁地笑了,请问你们为什么笑啊?
2.漫画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哈哈一笑,在笑声中,我们也要有所思考、有所收获。请同学们仔细思考一下,这一组漫画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不能让家长给我们做家庭作业。父亲很爱儿子,但是爱的方式是不正确的。爱孩子必须要正确的方式。)
3、父母爱孩子要有正确的方式,这就是这组漫画的主题,什么是主题?就是给我们的启示,给我们的教育,引起我们注意的地方等等。
4.师小结:看漫画不仅是哈哈一笑那么简单,在笑过之后我们还要思考漫画的主题,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读漫画的方法。(板书:思考主题。) (三)关注细节
1.师:同学们刚刚用各自的方法对这组漫画进行了认真的阅读,了解了漫画中发生的事情、思考了漫画所要表达的主题,那你们是通过阅读漫画的哪些地方把这组漫画读懂的呢? 2.是的,要想读懂漫画,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关注细节(板书:关注细节)
3.小结:了解大概、思考主题、关注细节是我们读懂漫画的方法,那么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读一读下面这组漫画。
四、读《依次行事》,感受父与子的温情
1.看看这对可爱的父子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ppt)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关注到了哪些细节?(提醒:你们注意到父亲穿针引线的那个动作了吗?父亲为什么要把针线拿得离眼睛那么远呢?父亲在给儿子缝补裤子时,为什么要把裤子拎得高一些?) 3.父亲先补裤子再打儿子,你觉得父亲是怎样一个人?(事有轻重缓急,需要依次行事;父亲既慈爱又严厉,极具温情又讲原则。父亲很爱儿子,即使是打儿子,也是对儿子的爱)
4.是啊,看似严厉的背后,却掩藏着父亲对儿子的爱, “父与子”浓缩了卜劳恩与他的父亲和儿子,祖孙三代人的亲情关系,读这本漫画,你会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浓浓的天伦之乐。 五、联系背景,深入读懂漫画背后的父子温情。
1.我国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这样称赞《父与子》:(PPT)
2.《父与子》中的父亲浑身充满了对儿子的爱和和超人的能量。我想,作者卜劳恩在生活中一定也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儿子的。图中的这个儿子很幸福,因为他有一个温暖的家,有一对爱自己的父母。可是,你们知道,在伯劳恩创作这些漫画作品时,当时的德国正是炮火连天的岁月。(ppt)
3.介绍背景:1933年1月,希特勒被任命为国家总理,领导德国。他掌权后的德国变成了人间地狱,恐怖的法西斯主义威胁着每一个家庭,阴暗的天空笼罩着大地,人们的个人安全无法保障。
4.如果你就是生活在当时这样的战争岁月,经常听见飞机的轰炸声,经常担心自己及父母被法西斯抓走,你最想得到的是什么?(跟家人永远不分开、享受家庭的快乐)
5.正是在国家局势如此紧张的情况下,一套反映父子间真情的漫画作品开始在《柏林画报》上连载,它的幽默温情犹如一片人性的绿洲,拂过当时万千德国民众的心。当你看到这本充满温情的漫画书时,又会有什么感受?(从渴望父子之爱、家庭温暖,能忘记痛苦、得到快乐,作者热爱生活、家里充满温馨方面引导)
6.是啊,他的这本书给生活在法西斯阴影下的人们带去了一缕阳光,让他们看到了家庭温暖,暂时忘却了痛苦,获得了继续生活的勇气和快乐。这就是漫画《父与子》的魅力所在。 六、读写结合
1.过渡:《父与子》漫画集中约有200多组漫画,每一组漫画就是一个生动、幽默的小故事,接下来,我们来完成这样一个接力写话练习。(ppt) 2.学生练习写话。 3.交流评价。 七、总结方法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了《父与子》的漫画世界,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呢? 八、推荐阅读、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