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种全预制楼板部分叠合式拼缝构件[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全预制楼板部分叠合式拼缝构件[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微智科技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1229112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8.11

(21)申请号 2019220708.0(22)申请日 2019.11.27

(73)专利权人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200331 上海市普陀区交通路4621弄

李子园商务区10号楼16层(72)发明人 齐海艳 吉明军 王坚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1235

代理人 沈美英(51)Int.Cl.

E04B 5/02(2006.01)E04B 1/66(2006.01)E04B 1/68(2006.01)E04B 1/682(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全预制楼板部分叠合式拼缝构件(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预制楼板部分叠合式拼缝构件,包括上部边沿上设有若干内宽外窄燕尾槽的全预制楼板,由燕尾形拼缝充任的后浇的混凝土板带和上设有抗剪栓钉的主结构钢梁,燕尾槽包括互相间隔设置的出筋燕尾槽和非出筋燕尾槽,抗剪栓钉上纵向焊设有长条状、上带左右卡凸的现场附加桁架钢筋,在相对成组的出筋燕尾槽内焊设有现场附加钢筋,在相对成组的非出筋燕尾槽内焊设有构造抗剪钢筋架,构筑成的拼缝为内置有多重桁架的整体构造,能有效阻止全预制楼板块纵向、横向和垂直向变位移动,拼接可靠且工作寿命长,具有与现有叠合现浇法构筑的接缝无法比拟的作用效果,方法科学合理、结构简单且成本低、易于推广实施,有很强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1229112 UCN 211229112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全预制楼板部分叠合式拼缝构件,主要包括全预制楼板(1)、后浇混凝土板带(2)和主结构钢梁(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抗剪栓钉(4)、板内预制桁架钢筋(5)的外伸端(51)、现场附加钢筋(6)、构造抗剪钢筋架(7)、若干燕尾槽(8)和现场附加桁架钢筋(9),所述后浇的混凝土板带(2)由后浇的双侧燕尾形拼缝(21)充任,其中:

所述的全预制楼板(1)的边沿包括上部边沿(11)和下部边沿(12);所述的燕尾槽(8)主体呈内宽外窄状,对应均布预留设置在所述全预制楼板(1)的上部边沿(11)上;

所述的燕尾槽(8)包括有互相间隔设置、槽内设有板内预制桁架钢筋(5)的外伸端(51)的出筋燕尾槽(81)和槽内无板内预制桁架钢筋(5)的外伸端(51)的非出筋燕尾槽(82);

所述的主结构钢梁(3)为全预制楼板(1)拼接的纵向支承件,上面固设有若干间距与所述的燕尾槽(8)间中心间距相符的抗剪栓钉(4);

所述的现场附加桁架钢筋(9)主体呈长条状,上设有若干间距与所述的燕尾槽(8)间中心间距相符的左右卡凸(91);

所述的构造抗剪钢筋架(7)由上下两根间距与槽口宽度安置相符的平行钢筋(71)和左右两根焊设在所述两根平行钢筋(71)端部上的端部外凸状环形钢筋(72)构成;

所述的现场附加钢筋(6)由两根两端呈弯折状的钢筋组合构成;在装配互连状态下,所述的现场附加桁架钢筋(9)由左右卡凸(91)限位、由所述的抗剪栓钉(4)支承、并互焊,安设在全预制楼板(1)的相拼边沿之间;所述的现场附加钢筋(6)的两根弯折状钢筋跨越现场附加桁架钢筋(9)、对称安置在两侧相对成组的出筋燕尾槽(81)内,其中间段紧靠槽口边沿、并固焊限位在所述现场附加桁架钢筋(9) 上,其两端与板内预制桁架钢筋(5)的外伸端(51)绑扎相连;所述的构造抗剪钢筋架(7)整体跨越现场附加桁架钢筋(9)安置在所述相对成组的非出筋燕尾槽(82)内,其左右两根端部外凸状环形钢筋(72)限位于非出筋燕尾槽(82)的较宽槽底附近,其两根平行钢筋(71)分别紧贴槽口上、并固焊限位于现场附加桁架钢筋(9)上;浇注填缝后构成纵向由现场附加桁架钢筋(9)和所述的构造抗剪钢筋架(7)组合抵抗沿板缝方向剪力,横向由现场附加桁架钢筋(9)和所述的与板内预制桁架钢筋(5)的外伸端(51)绑扎贯通相连的现场附加钢筋(6)组合抵抗垂直于板缝方向的剪力,并由抗剪栓钉(4)及与之固焊成一体的现场附加桁架钢筋(9)共同抵抗垂直板面方向的剪力和扭矩,由此构成能确保全预制楼板(1)可靠拼接互连、并能有效阻止全预制楼板(1)纵向、横向和垂直向变位移动可能的工作可靠型全预制楼板部分叠合式拼缝。

2

CN 211229112 U

说 明 书

一种全预制楼板部分叠合式拼缝构件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建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全预制楼板部分叠合式拼缝构件。

背景技术

[0002]在基建施工中,拼接全预制楼板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施工内容,目前常用的接缝构筑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密封胶填塞法,其特点是预制楼板在接缝区不出筋,直接用密封胶填塞,具有施工方便快捷的特点,但两块预制楼板之间仅存在相邻拼接叠合关系,无相互限位关系,容易发生预制楼板相对位移、从而造成接缝失效的危险;其二是叠合现浇法,其特点是预制楼板在接缝区有出筋(俗称胡子筋),并预留有约60mm厚的条形叠合现浇层,通过在现场绑扎两侧出筋、然后浇注形成拼接整体,由横向钢筋绑扎互连,形成左右牵引、纵向限位、混凝土充填限位的拼接缝,拼接可靠性明显优于密封胶填塞法,因而目前比较流行。但随着实践时间的推移,逐渐发现了其现场钢筋绑扎工作量大、于工期不利,成本较高,且由此构筑的接缝可靠工作寿命普遍不长的不足之处,经反复研究发现,横向钢筋绑扎互连,虽然产生了左右牵引、纵向限位的效果,但由此结构形式构筑的接缝产生的抗剪作用基本上是作用在板缝的垂直方向上,而在与板缝平行方向上产生的抗剪能力较差,故效果不太理想。所以,目前在用的预制楼板接缝连接方法总体上欠科学合理,无论从作用效果和施工效率角度考虑均欠理想。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全预制楼板接缝连接方面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方法比较科学、结构比较合理、能有效阻止全预制楼板纵向和横向变位移动的全预制楼板部分叠合式拼缝构件。

[0004]本实用新型全预制楼板部分叠合式拼缝构件,主要包括全预制楼板、后浇混凝土板带和主结构钢梁3,特征在于:还包括抗剪栓钉、板内预制桁架钢筋的外伸端、现场附加钢筋、构造抗剪钢筋架、若干燕尾槽和现场附加桁架钢筋,所述后浇的混凝土板带由后浇的双侧燕尾形拼缝充任,其中:

[0005]所述的全预制楼板的边沿包括上部边沿和下部边沿;[0006]所述的燕尾槽主体呈内宽外窄状,对应均布预留设置在所述全预制楼板的上部边沿上;

[0007]所述的燕尾槽包括有互相间隔设置、槽内设有板内预制桁架钢筋的外伸端的出筋燕尾槽和槽内无板内预制桁架钢筋的外伸端的非出筋燕尾槽;[0008]所述的主结构钢梁为全预制楼板拼接的纵向支承件,上面固设有若干间距与所述的燕尾槽间中心间距相符的抗剪栓钉;

[0009]所述的现场附加桁架钢筋主体呈长条状,上设有若干间距与所述的燕尾槽间中心间距相符的左右卡凸;

3

CN 211229112 U[0010]

说 明 书

2/3页

所述的构造抗剪钢筋架由上下两根间距与槽口宽度安置相符的平行钢筋和左右

两根焊设在所述两根平行钢筋端部上的端部外凸状环形钢筋构成;[0011]所述的现场附加钢筋由两根两端呈弯折状的钢筋组合构成;[0012]在装配互连状态下,所述的现场附加桁架钢筋由左右卡凸限位、由所述的抗剪栓钉支承、并互焊,安设在全预制楼板的相拼边沿之间;所述的现场附加钢筋的两根弯折状钢筋跨越现场附加桁架钢筋、对称安置在两侧相对成组的出筋燕尾槽内,其中间段紧靠槽口边沿、并固焊限位在所述现场附加桁架钢筋上,其两端与板内预制桁架钢筋的外伸端绑扎相连;所述的构造抗剪钢筋架整体跨越现场附加桁架钢筋安置在所述相对成组的非出筋燕尾槽内,其左右两根端部外凸状环形钢筋限位于非出筋燕尾槽的较宽槽底附近,其两根平行钢筋分别紧贴槽口上、并固焊限位于现场附加桁架钢筋上;浇注填缝后构成纵向由现场附加桁架钢筋和所述的的构造抗剪钢筋架组合抵抗沿板缝方向剪力,横向由现场附加桁架钢筋和所述的与板内预制桁架钢筋的外伸端绑扎贯通相连的现场附加钢筋组合抵抗垂直于板缝方向的剪力,并由抗剪栓钉及与之固焊成一体的现场附加桁架钢筋共同抵抗垂直板面方向的剪力和扭矩,由此构成能确保全预制楼板可靠拼接互连、并能有效阻止全预制楼板纵向、横向和垂直向变位移动可能的工作可靠型全预制楼板部分叠合式拼缝。[0013]基于上述构思的本实用新型全预制楼板部分叠合式拼缝构件,由于在全预制楼板边沿上设置了具有限位卡持物件功能的燕尾槽,并在燕尾槽内间隔埋设具有横向牵引和纵向抗剪功能的构造抗剪钢筋架和现场附加钢筋,并在接缝缝隙中设置了与现场附加钢筋、构造抗剪钢筋和抗剪栓钉固焊相连的现场附加桁架钢筋,使拼接板缝形成了一个内置有多重桁架的整体构造,构筑成能有效阻止全预制楼板块纵向、横向和垂直向变位移动的可靠拼缝,其作用效果是无法与现有叠合现浇法构筑的接缝相比拟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科学且合理、结构简单且易于实施,用以构筑的拼缝工作可靠且寿命长,克服了现有叠合现浇法所存在的接缝可靠性差、可靠工作寿命不长和现场施工工作量大、效率低、成本高等诸多弊端,实是本技术领域的一大创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贵的市场应用前景。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本结构示意图;[0015]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0016]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0017]图中:

[0018]1.全预制楼板 11.上部边沿 12.下部边沿 2.后浇混凝土板带[0019]21.双侧燕尾形拼缝 3.主结构钢梁 4.抗剪栓钉[0020]5.板内预制桁架钢筋 51.外伸端 6.现场附加钢筋[0021]7.构造抗剪钢筋 71.水平钢筋 72.环形钢筋 8.燕尾槽[0022]81.出筋燕尾槽 82.非出筋燕尾槽 9.现场附加桁架钢筋[0023]91.左右卡凸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典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4

CN 211229112 U[0025]

说 明 书

3/3页

在图1、图2和图3中,本实用新型的全预制楼板部分叠合式拼缝构件,主要包括全

预制楼板1、后浇混凝土板带2和主结构钢梁3,特征在于:还包括抗剪栓钉4、板内预制桁架钢筋5的外伸端51、现场附加钢筋6、构造抗剪钢筋架7、若干燕尾槽8和现场附加桁架钢筋9,所述后浇的混凝土板带2由后浇的双侧燕尾形拼缝21充任,其中:[0026]所述的全预制楼板1的边沿包括上部边沿11和下部边沿12;[0027]所述的燕尾槽8主体呈内宽外窄状,对应均布预留设置在所述全预制楼板1的上部边沿11上;

[0028]所述的燕尾槽8包括有互相间隔设置、槽内设有板内预制桁架钢筋5的外伸端51的出筋燕尾槽81和槽内无板内预制桁架钢筋5的外伸端51的非出筋燕尾槽82;[0029]所述的主结构钢梁3为全预制楼板1拼接的纵向支承件,上面固设有若干间距与所述的燕尾槽8间中心间距相符的抗剪栓钉4;

[0030]所述的现场附加桁架钢筋9主体呈长条状,上设有若干间距与所述的燕尾槽8间中心间距相符的左右卡凸91;

[0031]所述的构造抗剪钢筋架7由上下两根间距与槽口宽度安置相符的平行钢筋71和左右两根焊设在所述两根平行钢筋71端部上的端部外凸状环形钢筋72构成;[0032]所述的现场附加钢筋6由两根两端呈弯折状的钢筋组合构成;[0033]在装配互连状态下,所述的现场附加桁架钢筋9由左右卡凸91限位、由所述的抗剪栓钉4支承、并互焊,安设在全预制楼板1的相拼边沿之间;所述的现场附加钢筋6的两根弯折状钢筋跨越现场附加桁架钢筋9、对称安置在两侧相对成组的出筋燕尾槽81内,其中间段紧靠槽口边沿、并固焊限位在所述现场附加桁架钢筋9上,其两端与板内预制桁架钢筋5的外伸端51绑扎相连;所述的构造抗剪钢筋架7整体跨越现场附加桁架钢筋9安置在所述相对成组的非出筋燕尾槽82内,其左右两根端部外凸状环形钢筋72限位于非出筋燕尾槽82的较宽槽底附近,其两根平行钢筋71分别紧贴槽口上、并固焊限位于现场附加桁架钢筋9上;浇注填缝后构成纵向由现场附加桁架钢筋9和所述的的构造抗剪钢筋架7组合抵抗沿板缝方向剪力,横向由现场附加桁架钢筋9和所述的与板内预制桁架钢筋5的外伸端51绑扎贯通相连的现场附加钢筋6组合抵抗垂直于板缝方向的剪力,并由抗剪栓钉4及与之固焊成一体的现场附加桁架钢筋9共同抵抗垂直板面方向的剪力和扭矩,由此构成能确保全预制楼板1可靠拼接互连、并能有效阻止全预制楼板1纵向、横向和垂直向变位移动可能的工作可靠型全预制楼板部分叠合式拼缝。

5

CN 211229112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6

CN 211229112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2

图3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