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情 高效备课
一堂课能否高效,课前准备工作很重要。备课是保障课堂高效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
一、备学情
传统教学的备课只备“教”,不备“学”,高效课堂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更要备“学”。要认真分析知识学情差异,能力学情差异,个性学情差异,风格学情差异。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计学生课堂活动。设计学生课堂活动至少要把握三点:要考虑这节课准备安排几个学生的活动,每个活动怎么安排;要考虑在活动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要考虑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或遇到哪些问题,老师怎样进行,怎样评价等。
二、备教材
备教材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备教材要依序做好三件事:
1、阅读教材。这是写每节课教学案之前所必做。
2、分析教材。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
3、转换教材。转换教材即把教材内容转换成教学内容。对原始教材进行精选、调整、加工。
三、备方案
在备学生、备教材的基础上,备课工作便进入了最重要环节,编写教学案。教学案分为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务必使教案学案的有机统一,设定教学目标、课堂结构、教学活动程序的一种课时计划。教学案要回答六个问题:教什么,学什么,如何教,如何学,教得怎样,学得怎样。一体化教学案怎么写,可有多种多样的格式,但不管那种格式,至少要有七个要素: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主要描述的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产生的思想、情意和行为变化。
2、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内容要把握好六个问题:(1) 教学内容选择要根据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重点要突出,能吸引学生注意力;(3)教学内容难点要判断准确,并能分析找出解决的办法;(4)教学内容的容量要与课堂时间相配,深度、广度要和课堂容量恰当;(5)教学内容排列要考虑疏密度和梯度合理; (6)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呈现次序和呈现速度要适应学生认知规律和思维速度。
3、教学重点
教学案要注意突出教学重点。什么是教学重点?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重点是最基本的内容。
第二,教学重点是最核心的内容。
第三,教学重点是最主要的内容。教学内容总有主次之分,如主要课文、主要段落、主要问题、主要结论等,应作为重点对待。
第四、教学重点是最关健的内容。即对实现教学目标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那“一发”要重点处理之。
第五,教学重点是最有用的内容。虽在教材内容体系中不是主要的或基本的,但对学生的心智发展却有着重要作用,也可重点对待。
4、教学难点
所谓教学难点是学生学习上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关节点。课堂上教学难点不能解决,显然效率是不高的。要课堂教学高效,必须用多种方法突破难点。
5、教学结构
教学结构是对课堂教学诸要素的合理而有序的配合。它是教学案设计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集中体现在师生之间在教学活动中的联系方式上。完整的课堂进程至少包括三个阶段,即组织导入阶段—内容展开阶段—应用巩固阶段。
(1)组织导入阶段主要任务是组织教学,明确目标,引发动机,优化导入等。
(2)内容展开阶段是课堂的主休,要特别注意教材内容展开顺序必须顺应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或思维活动机制,即要遵循“感知—理解—记忆—应用”的顺序,其中理解和记忆是互为前提的。“感知—理解—记忆—应用”,本身也是一个教材加工过程,它体现在学生头脑中,也体现在外显活动中。
(3)应用巩固阶段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练习矫正、检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