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研读《透明的胡萝卜》读后有感
近期研读了《透明的胡萝卜》一书,感触颇深,《透明的胡萝卜》这篇小说发生在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时期——大跃进时期,这一时期,社会主义集体化生活如火如荼,各地都进行着集体劳动,而小说的主人公黑孩儿就在这样的社会生活中感悟着人情冷暖。
除了黑孩儿之外,小说中还有着几个典型的人物,以小石匠、菊子姑娘和老铁匠为代表的善的存在,以小铁匠、刘副主任、黑孩儿的后娘为代表的自私自利的人、还有一类冷漠的无情的妇女、石匠,他们构成了小说的任务体系,也构成了一个完整现实的生活。
我国古代的学者孟子说过:“人之初,性本善”。
当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之时,所有人都期待着他健康快乐的成长,每个人也都期待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而在现实的生活中,却有不少人为了种种原因变得自私自利,例如小说中的刘副主任,但我们似乎又无权对他们进行批判,因为生活往往会把人逼的面目全非。在这里,我只是想要对被生活的残忍与人性的劣根所摧残的黑孩儿表示我的悲哀与难过。
黑孩儿的悲哀是来自于时代的吗?是也不是,黑孩儿的悲惨是在母亲去世而父亲又娶了继母而开始的,黑孩儿的父亲逃离了家庭去闯关东而没了下落,继母视酒如命于是常常发酒疯,这一切的后果就是原本健康机灵的黑孩儿变得麻木、沉默、胆小懦弱。于环境而言,在黑孩儿遭受了如此的磨难之后却无人伸出援手,对他报以同情的也寥寥无几,于是,黑孩儿变了。
但小说给了黑孩儿以希望,让他碰到了小石匠和菊子姑娘,他们对他像是孩子又像是弟弟一般,这样善良的二人理应享有美好的爱情,可一旦如此之后,黑孩儿好不容易感受到的爱与关怀又消逝了。 黑孩儿也是崇拜者老铁匠的,可老铁匠在受挫后也一声不响的走了,留给黑孩儿的只有一个背影。
小说中的黑孩儿在一次偷地瓜和萝卜的经历中爱上了一个小小的萝卜,在黑孩儿的心中,这个萝卜是金色的,是透明的,它不是一个萝卜,还是希望。可这样的美好的萝卜却被小铁匠扔掉了,它沉入到了河底,陷进了泥沙,永远的被埋葬了。小说的结尾,黑孩儿在地里一个又一个的拔着萝卜,一个又一个的扔掉萝卜,因为每一个萝卜都不是他记忆中那个金灿灿的透明的萝卜。
黑孩儿心中的萝卜是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与期待,是小石匠与菊子姑娘、老铁匠带给他的,也是随着菊子姑娘的眼睛受伤、菊子与小石匠的双双离开、老铁匠的挫败离去而丢失的,所以自然也是找不回来的。所以啊,透明的从来都不是胡萝卜,而是生活的希望与美好。当你对生活充满着热忱与期待时,你看到的胡萝卜自然是透明的闪光的,也希望每个人都能看到透明的胡萝卜
202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