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全管理学研究的对象

安全管理学研究的对象

来源:微智科技网
安全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安全系统中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工作环境之间在防止事故发生,避免人生伤害和财产损失

方面存在的关系。

事故因果理论:遗传社会环境,人的缺点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亡; 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管理缺陷,个人及工作条件的因素,直接原因,事故,损失。 瑟利模型:感觉认识行为相应。

轨迹交叉理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了接触,能量转移与人体时,

伤害事故就会发生。

能量转移理论:第一类伤害是由于转移到人体的能量超过了局部或全生性阈值而产生的,第二类伤害着是由于印象局影响

或全生性能量交换引起的。

系统原理:动态相关性原则,整分合原则,弹性原则,反馈原则,封闭原则 人本原理;动力原则,能级原则,激励原则

预防原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1偶然损失原则(1:29:300)2因果关系原则33E原则(工程技术对策,

教育对策,法制对策)4本质安全化对策

强制原理:安全第一原则,监督原则

安全文化反映的就是一定时期和地域条件下,组织和个人明显的或隐含的处理安全问题的方式和机制。

安全文化的范畴;A安全文化的层次性1安全观念文化,2安全行为文化3安全管理文化4安全物态文化B安全文化的差异性

安全文化的功能:影响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

安全文化三双手(安全机器设备工程设施等,安全法规制度等,安全文化习俗等,安全文化是最重要的手)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安全文化建设;1班组及职工的安全文化建设2管理层及决策者的安全文化建设,3生产现场的安全文化建设4企业人文环

境的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管理计划的作用:1安全管理计划是安全决策目标实现的保证2安全管理计划是安全工作的实施纲领3安全管理计划能够协调,合理利用一切资源,使安全管理活动取得最佳效益

安全激励的概念;根据人的行为规律,通过强化人的动机,以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一种理论称之为激励原理 安全目标管理的概念:安全目标管理就是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根据企业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的确定安

全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计划,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

安全目标管理的特点;1安全目标管是重视人,激励人,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原理2安全目标管理是系统的,动态

的管理

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要制定一个既先进有可行的整体安全目标,即安全管理的总体目标2总目标要至上而下的层层分解,确定各级各部门直接到每位职工的安全目标3要重视对目标成果的考核和评价4要重视目标实施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安全目标管理的意义:1有利于从根本上调动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2有利于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

任制3有利于改善职工的素质,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4有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及现代安全管理方法的推广和应用

系统安全的定义: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全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为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技术,使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

系统安全的主要特点:早,快,省,好,接口

安全生产法规的特征:保护的对象是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生产法规具有强制性的特征;安全生产法规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既具有性特点又具有科学技术性特点。

安全生产法规作用:为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提供法律保障;有利于安全管理中法制化管理;指导和推动企业搞好安

全生产工作;增强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对保持社会稳定,建立和谐社会起促进作用。

三大规程:《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

运行基础:PDCA(计划plan,行动do,检查check,改进action)

职业安全体系特点:系统性,先进性,持续改进,预防性,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作用:1全面规范,改进企业安全健康管理,保证企业员工的职业健康与生命安全,保障

企业的财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2改善与员工社区的公共关系,提高自己的声誉3防止安全管理失误,漏洞的发生,消除第三类危险源4有利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标准与国际接轨,克服产品及服务在国内外贸易活动中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取得进入市场的通行证5有利于提高企业安全与卫生安全等级,降低企业职工职业安全和健康的保险成本6有利于提供持续满足法律要求的机制,降低企业风险,预防事故发生7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全民安全意识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及管理评审 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当事人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事故责任人未收到处理。。。 工伤事故 在生产区域发生的和生产有关的伤亡事故 包括 工伤意外事故 职业病所所导致的伤残及死亡 一般事故:指人生没有受到伤害或受伤轻微,或没有形成人员生理功能障碍的事故

按人员受伤害的程度

分四类:

1. 暂时性失能伤害 2.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 3.永久性全是能伤害 4.死亡

一般事故 是指人身没有受到伤害或者受伤轻微,或没有形成人员身理功能障碍的事故。 a=A/NT

千人死亡率=死亡人数/平均职工数*10 3 千人重伤率=重伤人数/平均职工数*10 3

伤害频率=伤害人数/实际总工人数*10 6

工伤事故频率=本时期内工伤事故人次/本时期内在册职工人数*10 3 习惯叫他千人负伤率

伤害严重率=总损失工作日数/实际工作时数*10 6

百万吨钢(煤)死亡率=死亡人数/实际产量(t)*10 6 万立方米木材死亡率=死亡人数/实际苍凉(m3)*10 4

如果不安全状态是直接原因,则造成此状态的人是直接责任者,如果不安全行动是直接原因,则有这种行动的人是直接责任者。造成间接原因的人是领导责任者

结案类型

1.责任事故 2.非责任事故 3.破坏事故

a 伤亡事故频率 A 伤亡事故发生次数 N 参加生产的职工人数 T 统计期间

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

1.能量控制方法 2.内在安全设计方法 3.隔离方法 4.闭锁,锁定和连锁 5.故障--安全设计 6.故障最小化设计 7.告警装置

安全教育的内容

1.安全思想教育 是从人们的思想意识方面进行培训和学习,包括安全意识教育,安全生产方针教育和法纪教育 2.安全技术知识教育 包括一般生产技术知识教育,一般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和专业安全技术知识教育 3.典型教育和事故教训教育 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4.现代安全管理知识教育

重大危险源

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重大危险源的指标体系

能全面防御重大危险源的客观状况以及影响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

1.重大危险源所在地的基本情况 2.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

3.重大危险源周围环境的基本情况

三同时:新建,改建,扩建的项目,其安全卫生设施和措施要与生产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