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真理工木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1卷第6期19,7年(总第47期)`高等教育学分制的探讨与实施周玲玲目前,探讨实施学分制在我国高等学校中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由于学分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因此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将学分制的实施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因而,深人研究学分制的有关问题是一项紧迫而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任务。一、实行学分制是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的经济正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同时存在和发展。新的经济引起了就业制度的变化,毕业生由国家分配为主逐步转向人才市场解决就业问题。在竟争机制下人才广为流动多数毕业生不会终身从事一种职业。因而他们在校期间就得有计划地预修一些适应工作转移的课程。这些变化,都要求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更具有灵活性。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交叉综合发展要求高校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过去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单一、教学模式单一,培养规格单一教学组织整齐划一。而现代综合、渗透交叉的边缘学科、新学科不断涌现重大技术发明从理论到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课程的学科体系越来越庞杂。教育要“三个面向”课程教学要反映人类科技的最新成果课程体系和设置要新陈代谢。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管理上采取措施进一步搞活教学。在保证人才培养基本规格的前提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特长选修课程改变完全按专业教学计划“一刀切”的培养状况。二、实行学分制的原则和特点学分制是高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的主要特征是以学分作为测量学生学习量和计算学业进度的统一单位以修满学科专业所要求的最低总学分作为毕业标准。它的基本精神是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这种差异对学生因材施教更好地达到培养人材的目标。它的根本目的是要充分调动教师教与学生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因此根据我国的经济、教育的改革,大胆创新,探素建立中国特色的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是非常必要的。1实行学分制的原则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分制,应符合以下几个主要原则。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人”的教育方针主动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二,必须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必须贯彻实事求是原则要把学年制的长处与学分制的优点融汇结合要结合我国国情创立有中国特色的学分制。第四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教学原则和学生成长规律不能盲目地把经济规律和做法照搬到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中来。第五坚持教学计划整体化原则,学分制教学计划是一个整体要正确处理德、智、体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知讥与能力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学生等几方面的关系。2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分制(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的学生要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在我国实行学分制决不意味可以忽视思想政治工作恰恰相反必须强调教书育人。学分制的教育计划必须体现加强专1997年7月2日收稿45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加强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环节)坚持计划性与灵活性的统一(2。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人才培养的数量结构和规格既要有灵活性还要有计划、,性做到计划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学分制的教学计划应该是一种弹性的教学计划既要贯彻国家教委制订的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和制订各类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规定还要适应市场调节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要。、,。(3)坚持搞活教学与严格管理相结合学分制的特点是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管理中要把教学过程。搞活但不能放任自流要严格管理保证教学质量、,,。学分制学生可以自主选课但选课必须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要经领导批准,。学生可以跨年级跨系选课但班级仍要存在每个学生都应编人相应的班级班级仍然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生活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基本行政单位(4)坚持全面发展和重视优秀人才培养的统一、、、、。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但不能把全面发展理解为平均发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坚持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德智体都好的学生固然是优秀人才而各方面都能达到培养目标规定的基木要求并在某一方面有特殊人才的学生同样是优秀人才。。、、。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中适当引进了竟争机制择优汰劣对优秀学生要注意发现选拔重点培养促其冒尖选拔出一批出类拔萃的杰出人才;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关心和指导帮助和鼓励他们通过勤奋学习迎头赶上;对确实达不到基本要求的学生应实行淘汰三实行学分制应该注愈的几个问题1要制订富有弹性的教学计划。、制订一个富有弹性的教学计划是实行学分制的首要任务是学分制优于学年制发挥学分制优越性的一个关键学年制的教学计划是一种刚性教学计划强调教学计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统得过死缺乏灵活性学分制教学计划是一种弹性教学计划它要求坚持计划性又能使教学管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它要保。。,证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又尽可能适应智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兴趣爱好的广泛性差异性为人才的成长提供多方面的条件。、富有弹性的教学计划主要体现在开设大量选修课并规定选修课程占修业总学分的一定比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是学分制教学计划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必修课程学分比例应保证学生获得学。。科专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保枉学生打好比较牢固的基础但是选修课程学分比例不能太低使教学计划失去弹性学分制失去意义培养不出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多规格多层次和多样性的人才不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分比例多大为好?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专业应有所不同不能搞一刀切5随着经济与教育的发展比例还会相应地发生变化目前我校各学科专业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为20中限定选修课程占12,。,、。,“”,。,%其%任意选修课程占巧%,。要开设数量大质量高的选修课。选课制是实行学分制的基础开设数量大质量高的选修课是学分制的主要特点这样才能真正贯彻落实因材施教原则才能给课程设置以灵活性从根本上打破学年制那种凝固的课程设置状况才能给学生学习课程以主动性让学生能够根据本专业的要求自己的基础能力特长和兴趣爱好积极主动地学习合理地组织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选修课程数量要大开设选修课的学分至少应比规定学生应获得选修课学分数的两倍以上否则学生选择的余地不大增加选修课数量的同时一方面要考虑选修课的门类要广另一方面选修课的内容要新反映当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成果但是也要防止选修课开得太滥太窄、。。,。,。,,,开出具有一定质量较大数量的选修课的决定因素在于教师实行学分制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46,,。3要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实行学分制后选修课开设多了学生选课的自由面大了如何选课对学生是一个新问题学校和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大学生对专业课程都不太了解为了给学生一个宏观的了解学校应介绍全校各专业教学计划和选修课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所学学科专业和全校多学科专业的方向课程设置让学生对学校或本系开设的多种门类选修课的主要内容时间和预修课要求有个大致的了解。。、,、,,以使学生掌握选课的主动权学生选课的自由不是绝对的其灵活性也不是无限的选修课不能由学生盲目挑选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行学分制每个学科专业有一个弹性教学计划每个学生应该在导师指导下制订一个。,,自己学习课程的计划并经批准后才能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如要修改要征得导师的同意决不能采取放任自流的作法4,,。,,,。要与绩点制相结合进行,,由于学分制只能反映学生完成学习量的情况只要该门课程考试及格就可取得学分有的学生就产生了六十分万岁“”的心理学分制不能区分学生学习质量的差异将学分制与绩点制结合起来进行就是在,、。。,教学计划中的学分基础上根据课程类别修业成绩的差异等分别确定绩点学分绩点的多少可以综合评价学分制的数量和质量比单纯的学分制更科学百分制对应五级制及绩点制记分的当量关系为百分制制卯五级制制绩点制制~,。:10os~907~97印~96下印分以下优秀良好中等等x及格格+不及格格10课程百分成绩课程学分数5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做好工作。,,实行学分制是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关键在于我们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行学分制必然引起教学管理一系列变化要做好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的配套改革学校要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规范化微机化的管理制度健全学分制的规章制度和学籍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图书资料实践教学环节以及后勤保障等条件,、。,、,,,。,总之实行学分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等学校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它正带动着教育思想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规格等一系列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但它也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进行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使学分制逐步得到完善,。、、。。(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责任编辑洛雨校对大河〕: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