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管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学教学大纲

来源:微智科技网
管理学教学大纲

(2011 -2012 第 1 学期)

课程: 管理学(Management)

授课教师: 朱小斌

答疑时间: 星期二下午3:00-5:00 办公室:育衡楼C214

E-mail:xbzhu@mail.shufe.edu.cn

课程类别: 学科共同课

课程安排说明: 2011年9 月—— 2012 年 1 月 周:17 教室:1210

课程调整:国庆节休假停课一次。

教学课时数: 2 × 17 = 34课时

教材和参考书目:

指定教材:[美]斯蒂芬·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参考书目:[美] 德鲁克,《管理的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美]明茨伯格,《管理工作的本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参考专业刊物:《(哈佛)商业评论》、《中国企业家》、《中欧商业评论》等。

教学目的

本课程教学目的在于向学生系统阐述有关管理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一般原理,使学生对管理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基本范畴、内在关系有比较系统地掌握。同时通过大量的案例教学,使学生对该学科的实践性、丰富性、生动性和复杂性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加深对管理理论和实践活动的理解和认识,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今后学习其他专业课打好理论基础。

课前预习

由于本课程是关于管理学方面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老师在课堂上将就这些原理进行阐述和解释,如果学生事先阅读有关章节,将有助于理解课程内容。

考核形式

将各章节内容适时举行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一般在学完各章基本内容之后,用30-45分钟的时间结合课程重点组织案例讨论。5-6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要确定一个企业进行案例分析的撰写,在指定日期之前提交。最后期末考试一次。各部分所占总分的比例如下:

1

课堂讨论(含考勤) 20% 小组案例撰写 30% 期末考试 50%

试卷结构

单项选择题 20% 多项选择题 20%

简答题(含计算) 25% 案例分析(含论述) 35%

学术诚实

涉及学生的学术不诚实问题主要包括考试作弊;抄袭;伪造或不当使用在校学习成绩;未经老师允许获取、利用考试材料。对于学术不诚实的最低惩罚是考试给予0分。其它的惩罚包括报告学校相关部门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精品课程网站用户名:xiaobin,密码:xiao123

管理学教学要点

第一章 管理和组织导论

本章目的是探讨组织、管理和管理者的概念,了解管理学的基本范畴和学习方法。 1. 解释管理者、管理等基本概念;区分效率与效果。 2. 描述管理职能和管理过程;管理角色;管理技能。 3. 定义组织;说明管理与组织的关系。 4. 阐明研究管理的意义。

第二章 管理的昨天与今天

本章目的是介绍管理学的历史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目前的管理理论及实践,对管理类学生而言,了解管理思想和实践的演进是非常重要的。

1.讨论管理和其他研究领域的联系;讲述管理的历史背景。

2.20世纪前管理的主要贡献者;科学管理及其重要贡献;一般行政管理理论及其重要贡献;定量方法及其贡献。

3.理解组织行为;描述早期先驱的贡献;霍桑实验及其贡献。 4.讨论当前趋势和问题。

第三章 组织文化与环境:约束力量

本章目的是讨论组织文化与环境的组成和复杂性,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管理者的。 1.区分管理万能论和象征论。

2.定义组织文化;构成组织文化的七个维度;区分强文化和弱文化。

2

3.定义外部环境;描述具体环境和一般环境;评价环境的不确定性;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

第四章 全球环境中的管理

本章主要分析全球环境以及如何在全球环境中进行管理。

1. 理解以全球观点看待管理的重要性;全球经营的三种不同态度。

2. 描述不同区域性贸易;解释许多国家加入区域性贸易联盟的原因。 3. 比较多国组织、组织和无国界组织;描述组织国际化发展阶段。 4. 阐述民族文化;识别全球环境中的管理及其挑战。

第五章 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

本章建立了用来理解社会责任与管理伦理的框架。

1.阐述社会责任的古典观点和社会经济观;列举支持和反对社会责任的观点。 2.区分社会义务、社会响应和社会责任;阐述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的关系。 3.描述价值观导向管理和管理绿色化。

4.区分四种道德观;影响管理道德行为的因素;讨论改善员工行为的各种途径。

第六章 制定决策:管理者工作的本质

本章重点考察决策制定过程以及决策制定的相关问题。 1. 定义决策;概括决策过程;解释决策的普遍性。

2. 描述理性决策者;对比理性与有限理性的决策制定方法;区分问题和决策的类型。 3. 分析决策条件,区分确定性、风险性、不确定性性决策条件。 4. 描述不同的决策风格。

第七章 计划的基础

本章讲述计划工作的基础。

1. 定义计划工作;分析管理者制定计划的原因。

2. 说明目标在计划工作中的作用;区分计划类型;确定目标的方法与步骤;描述良好

目标的特征。

3. 计划工作的权变因素。

4. 对计划工作的批评;在动态环境下有效制定计划。

第八章 战略管理

本章深入探讨战略管理过程,这是计划职能的重要部分。

1.阐明战略管理的重要性;描述战略管理过程;解释SWOT分析。 2.区分公司层战略、事业层战略和职能层战略。 3.解释竞争优势;描述五力模型;识别竞争战略。

第九章 计划工作的工具与技术

3

本章主要介绍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所使用的计划工作的工具和方法。 1. 评估环境的技术:环境扫描、预测、标杆比较。 2. 资源分配的技术:预算、排程(甘特图;负荷图;PERT网络分析)、盈亏平衡分析、线性规划。 3. 现代计划技术:项目管理、情景计划。

第十章 组织结构与设计

本章介绍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方法。

1. 定义组织结构、组织设计;解释结构与设计对组织的重要性。

2.描述组织结构的六个关键要素:工作专门化;部门化;指挥链;管理幅度;集权和分权;正规化。

3.区分机械组织和有机组织设计;识别影响组织设计的权变因素。

4.描述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简单型结构;职能型结构;事业部型结构。

5.了解现代组织设计:团队结构;项目和矩阵结构;内部自治单元;无边界组织;学习型组织。

第十一章 管理沟通与信息技术

本章介绍管理沟通的基本知识、组织沟通方式和沟通技术。 1. 定义沟通;解释人际沟通的过程。

2.介绍人际沟通方法;有效沟通的障碍和克服障碍的方法。

3.对比组织中的各种沟通方式和网络:正式和非正式沟通、沟通的流向、组织沟通网络。

4.描述信息技术对管理沟通的重要影响。

第十二章 人力资源管理

本章探讨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1.说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描述人力资源管理过程。

2.区分职务说明与职务规范;对比招聘与解聘的各种方案;描述不同的甄选手段;识别各类培训方法;解释绩效评估方法;描述报酬制度的内容。

3.讨论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问题。

第十三章 变革与创新管理

本章阐述管理变革的基本观点及激发创新的方法。

1.分析促进变革的力量;对比变革过程的两种不同观点。 2.介绍变革的类型;分析变革阻力及降低变革阻力的策略。 3.讨论变革管理中的新问题。

4.区分创造与创新;解释组织如何激发和培育创新。

4

第十四章 行为的基础

本章重点介绍员工的心理要素。

1. 定义组织行为学关注的焦点和目标。

2.描述态度的三种成分:态度与一致性、认知失调理论、态度调查;满意度和生产率的关系。

3.分析人格特质和情商;根据人格特质预测行为。

4.阐述归因理论;分析影响知觉的因素;判断他人时常用的捷径。 5.管理者塑造员工行为的方式。

第十五章 理解群体与团队

本章介绍群体工作特点和团队工作性质。 1. 定义群体;区分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2. 描述群体发展阶段;介绍基本的群体概念。

3. 描述群体行为模型的关键要素;指出群体决策的利弊。

4. 解释工作团队盛行的原因;描述四种常见的团队类型;列出高效团队的特征。

第十六章 激励员工

本章在激励基本原理基础上,重点介绍各种激励理论。 1. 定义激励和需要。

2. 描述三种早期激励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麦格里格的X理论和 Y理论;赫茨

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

3. 介绍当代激励理论:三种需要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强化理论;设计挑战性工作;

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当代激励理论的综合。

4. 讨论当代激励问题。

第十七章 领导

本章介绍领导理论及相关观点。 1. 区分管理者与领导者。

2. 阐述领导特质理论和领导行为理论。

3. 阐述领导的权变理论:菲德勒模型、情景领导理论、领导参与模型、途径—目标模

型。

4. 讨论领导理论的前沿问题。

第十八章 控制

本章介绍控制的基本内容和控制方法。 1. 定义控制;解释控制的重要性。

2. 描述控制过程;区分控制的三种类型: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 3. 描述有效控制系统的特性;分析影响控制系统的权变因素。 4. 讨论当代控制问题。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