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教学领域的一大热点问题,本文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双主教学、个性化教学、自主探究以及合作教学四种教学模式,并就各种教学模式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研究是当前实施信息化教育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方体系,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同时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它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本文主要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四种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一、“双主”教学模式
多媒体辅助功能创建了良好的教学环境,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文本知识内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来实现教学目标。“双主”教学模式是根据“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凸现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由教师引导学习并从已知经验主动探索出新知,进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课前教师作好教学设计,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学生自学或协作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在“双主”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工作是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反馈后对学生学习指导。在“双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要多次反复地收集教学效果反馈信息并及时给予指导,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双主”式教学模式特点是耗时长,开放程度大,对学生的训练强度大,对教师要求高。课前必须充分准备。
二、“个性化”教学模式
由于学生的学科基础,学科素质潜力,智商和情商以及兴趣爱好不尽相同,对教学的个体需要也不尽相同。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对和谐教育有过这样的论述:“所谓和谐的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在内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和显示”。
“个性化”教学模式是依据这一原理建构的,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两种职能得
到以充分的展现,是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利用信息化平台实施教育。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借助网络(包括校园网)、计算机等工具平台,教师设计好阶段教学目标内容,学生通过网络实现自主学习,通过一个单元学习,经自动检测达到阶段目标,再进入第二个单元学习,依次推进,完成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遇到了学习中的困难或疑难问题,可以通过网络与同学互相讨论解决,也可以请求老师给予指导帮助。
三、“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具有创新意识和新能力。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在获取知识过程中通过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而获得。因而“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是符合这一理论思想,把学生的学习通过现代信息化高速发展,提供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技术支撑,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学习资源。“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以拟定教学内容主题,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取相关资料,互相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确定解决问题的途径,实现问题研究解决,学生相互交流成果,从而达到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如图1所示:
这种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体现了现代化教学理念,符合现代素质教育思想,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中,“导向指导”教学方法更适合“自主探索”教学模式。“导向指导”教学方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主题指导学生应从哪方面去收集相关资料,从哪些方面去探寻解决的方法,从哪些途径去实现问题解决。同时教师通过网络互动,据实指导学生过程学习,修正纠偏,使学生沿着正确方向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师生互动的活动课堂,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合作”教学模式
生态教育指出,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的立体结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学生、知识、环境等各个要素的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人才的培养。合作互补,相互促进,自我完善已是当今教育一大特点。所谓“合作”教学模式就是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学生通过网络技术、计算机等现代教育设备参与师生互动学习,同学互动学习,异域互动学习,超越时空学习,从而完成学习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如图2所示:
五、结束语
本文主要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学科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会随之相应变化。为提高教育质量,就需要课程与信息化整合长期的研究,这就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这项教学研究中来,以期为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 张启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J].甘肃科技.2007(4)
[3] 于晓平.现代信息技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