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归类练习题卷:物质构成的奥秘

2020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归类练习题卷:物质构成的奥秘

来源:微智科技网
2020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归类练习题卷: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点一:原子的结构

1.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③属于同种元素 C.②的符号为Al+3

B.②④的化学性质相同

D.①③形成的化合物类型是AB2

2.我国科学家在利用镓(Ga)进行肿瘤的早期精准诊断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一种镓原子的原子核内有 31 个质子和 37 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6

B.37

C.31

D.68

3.现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D为黄色固体,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的名称:A_______, D__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文字表达式:B→C__________。 (3)画出D物质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

4.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若A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kg,且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个。求

(1)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 (2)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___________。

5.已知A原子的质量为a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bkg,求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 考点二:分子与原子

的是( ) 1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A.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 B.干冰升华﹣﹣分子间隔改变

C.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

1 / 12

2020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归类练习题卷:物质构成的奥秘

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 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和“

”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B.反应生成的两种物质分子数之比为 5:1 C.该反应原理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 D.

的分子构成不同

的是( ) 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汽油挥发是因为分子体积变大

D.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4.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B.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分子体积增大 C.分离液态空气制O2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D.“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5.“用微粒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请根据下面提供材料,结合你所学的知识,用分子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一滴水中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说明____________; (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说明___________;

(3)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所得液体体积小于200mL,说明_________; (4)图1中挤压到一定程度之后,注射器内气体压缩变得困难说明__________; (5)图2中品红在热水中扩散速率比冷水中快,说明__________。

2 / 12

2020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归类练习题卷:物质构成的奥秘

6.获取知识、形成认识需要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观察”“抽象”“演绎”归纳”“比较”“推理”等是常用的科学方法。

(1)下列描述分别运用了以上哪种科学方法?

①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出现”,运用的是______法;“白雾是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小液滴”,运用的是_____法。 ②“Na2CO3、K2CO3、CaCO3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______法;“BaCO3属于碳酸盐,因此BaCO3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______法。 (2)应用上述科学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图(1)所示进行分子性质的实验,在试管中滤线条上A、B、C处各滴上一滴紫色石蕊试液,再向试管口处棉花团上滴一些浓盐酸,可以观察到A、B、C处变为________色,变色的先后顺序是______,从微观角度可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3②常温下,将体积大致相等的水和酒精(酒精密度:0.7g/cm)依次缓缓注入图(2)“细

颈”容器(容量瓶)中,注满后立刻塞紧塞子振荡,静置片刻,容量瓶细颈上部有室柱形成,实验发现,若水和酒精的注入先后顺序不同(其他条件相同),形成空柱的长短也不同,要使形成的空柱比较短,所加液体的顺序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 7.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3 / 12

2020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归类练习题卷:物质构成的奥秘

(1)甲实验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除了要检验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相同,实验现象是_____。

(2)乙实验探究影响品红扩散快慢的因素时,发现两杯水都变红,且整杯热水变红时间比冷水要短,由此说明:①分子在不断运动:②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有_____。 (3)丙实验中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_____时,将铁丝仲入瓶内,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瓶内预先加少量水的目是_____。 考点三:元素

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镁原子核内有 12 个质子 B.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5.45g,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得电子 C.当X=8 时,该微粒属于稀有气体的原子 D.镁离子与氯离子的电子层数相等

2.化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古代的陶瓷.铁器.纸张.火药等的发明创造与化学无关 B.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化学的基础 C.元素周期表的编制,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的有规律可循 D.“绿色化学”的提出使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更加环保 3.氢元素(H)与氦元素(He)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核外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4.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被誉为我国核潜艇之父。核燃料主要是铀﹣235,如图是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2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38 C.一个铀原子的核内有92个中子 D.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4 / 12

2020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归类练习题卷:物质构成的奥秘

5.下列用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A.空气质量级别与空气质量状况的关系

B.地壳中部分元素的含量关系

C.部分元素原子序数关系

D.空气中部分成分的体积分数关系

6.我国化学家张青莲精确测定了铈(Ce)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在元素周期表中铈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为58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8 D.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g 7.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H2SO4

B.Fe2O3

C.NaCl

D.O2

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A、B、C为周期表1﹣18号中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A元素的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三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1.

(1)A元素的名称为:____; (2)B元素单质的一种用途为____;

(3)C的单质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 / 12

2020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归类练习题卷: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点一:原子的结构

1.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③属于同种元素 C.②的符号为Al+3 【答案】D

B.②④的化学性质相同

D.①③形成的化合物类型是AB2

2.我国科学家在利用镓(Ga)进行肿瘤的早期精准诊断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一种镓原子的原子核内有 31 个质子和 37 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6 【答案】C

3.现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D为黄色固体,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的名称:A_______, D__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文字表达式:B→C__________。 (3)画出D物质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

B.37

C.31

D.68

点燃四氧化三铁 【答案】氧气 硫 铁+氧气

4.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若A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kg,且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个。求

(1)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 (2)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___________。 【答案】56 26

5.已知A原子的质量为a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bkg,求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6 / 12

2020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归类练习题卷:物质构成的奥秘

___________?

【答案】解:已知A原子的质量为a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bkg,相对原子质量指的是A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碳-12原子的质量的

1的比值,则有: 12akgA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12bkg12ab

答:A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考点二:分子与原子

12a。 b的是( ) 1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A.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 B.干冰升华﹣﹣分子间隔改变

C.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

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 【答案】C

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和“

”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B.反应生成的两种物质分子数之比为 5:1 C.该反应原理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 D.

的分子构成不同

【答案】B

的是( ) 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汽油挥发是因为分子体积变大

D.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答案】B

4.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 / 12

2020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归类练习题卷:物质构成的奥秘

A.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B.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分子体积增大 C.分离液态空气制O2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D.“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答案】D

5.“用微粒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请根据下面提供材料,结合你所学的知识,用分子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一滴水中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说明____________; (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说明___________;

(3)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所得液体体积小于200mL,说明_________; (4)图1中挤压到一定程度之后,注射器内气体压缩变得困难说明__________; (5)图2中品红在热水中扩散速率比冷水中快,说明__________。

【答案】.分子体积和质量很小(或分子体积很小或分子质量很小)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之间间隔距离很小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6.获取知识、形成认识需要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观察”“抽象”“演绎”归纳”“比较”“推理”等是常用的科学方法。

(1)下列描述分别运用了以上哪种科学方法?

①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出现”,运用的是______法;“白雾是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小液滴”,运用的是_____法。 ②“Na2CO3、K2CO3、CaCO3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______法;“BaCO3属于碳酸盐,因此BaCO3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______法。 (2)应用上述科学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8 / 12

2020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归类练习题卷:物质构成的奥秘

①如图(1)所示进行分子性质的实验,在试管中滤线条上A、B、C处各滴上一滴紫色石蕊试液,再向试管口处棉花团上滴一些浓盐酸,可以观察到A、B、C处变为________色,变色的先后顺序是______,从微观角度可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3②常温下,将体积大致相等的水和酒精(酒精密度:0.7g/cm)依次缓缓注入图(2)“细

颈”容器(容量瓶)中,注满后立刻塞紧塞子振荡,静置片刻,容量瓶细颈上部有室柱形成,实验发现,若水和酒精的注入先后顺序不同(其他条件相同),形成空柱的长短也不同,要使形成的空柱比较短,所加液体的顺序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

【答案】观察 推理 归纳 演绎 红 C、B、A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氯化氢分子可保持盐酸的化学性质(酸性) 先加酒精后加水 当水向酒精中缓缓注入时,由于水的密度大于酒精,水分子会比较快地渗入酒精分子间的间隙之中,所以振荡后静置形成的空柱比较短

7.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除了要检验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相同,实验现象是_____。

(2)乙实验探究影响品红扩散快慢的因素时,发现两杯水都变红,且整杯热水变红时间比冷水要短,由此说明:①分子在不断运动:②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有_____。 (3)丙实验中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_____时,将铁丝仲入瓶内,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9 / 12

2020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归类练习题卷:物质构成的奥秘

_____,瓶内预先加少量水的目是_____。

【答案】加入石灰水的量 盛有呼出气体的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盛有空气的集气瓶

点燃中澄清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温度 火柴快燃尽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考点三:元素

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镁原子核内有 12 个质子 B.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5.45g,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得电子 C.当X=8 时,该微粒属于稀有气体的原子 D.镁离子与氯离子的电子层数相等 【答案】A

2.化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古代的陶瓷.铁器.纸张.火药等的发明创造与化学无关 B.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化学的基础 C.元素周期表的编制,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的有规律可循 D.“绿色化学”的提出使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更加环保 【答案】A

3.氢元素(H)与氦元素(He)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核外电子数不同 【答案】A

4.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被誉为我国核潜艇之父。核燃料主要是铀﹣235,如图是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10 / 12

2020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归类练习题卷:物质构成的奥秘

A.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2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38 C.一个铀原子的核内有92个中子 D.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答案】D

5.下列用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A.空气质量级别与空气质量状况的关系

B.地壳中部分元素的含量关系

C.部分元素原子序数关系

D.空气中部分成分的体积分数关系【答案】A

6.我国化学家张青莲精确测定了铈(Ce)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在元素周期表中铈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为58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8 D.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g 【答案】D

7.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H2SO4 【答案】B

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A、B、C为周期表1﹣18号中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A元素的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三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1.

B.Fe2O3

C.NaCl

D.O2

11 / 12

2020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归类练习题卷:物质构成的奥秘

(1)A元素的名称为:____; (2)B元素单质的一种用途为____;

(3)C的单质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氮元素 供给呼吸 S+O2

点燃SO2

12 /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