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免疫检验规范化培训试题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9分)
1. 抗原抗体反应一般在pH___6~8_____的条件下进行。
2. ELISA的洗涤目的是洗去反应液中没有与固相_ 抗原______或__抗体_____结合的物质以及反应过程中___非特异性_____吸附于固相载体的干扰物质。 3. ELISA法检测已样本HBsAg中,已知CUT-OFF=N+0.1,N=0.06,样本OD=1.44,则S/CO=__9_,定性结果为___阳性______。
4. MK2半自动酶标仪使用波长分别为_450__nm和_630__nm的双波长进行样本OD值检测。
5. 目前本科室检测抗核抗体采用的方法是__免疫印迹法____。
二、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6分)
1. 用EDTA抗凝的血浆检测PCT导致测量值升高。 ( ╳ ) 2. ELISA法检测TP-Ab结果阳性,该病人就一定感染梅毒。 (╳ )
3. ELISA捕获法检测IgM型抗HBc抗体,如果标本离心不充分,存在纤维蛋白,可能导致假阳性。 (√ )
4. 注射乙肝疫苗是属于自动人工免疫。 (√ ) 5. 佐剂的生物学作用包括改变抗原的特异性。 (╳ ) 6. 接触性皮炎属于Ⅳ型超敏反应。 (√ )
7. 同一样品分别用金标法与ELISA两种方法检测,定性结果一定是一致的。(╳) 8. 核仁型抗核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率最高。 (╳ )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孕妇,为Rh(-),第一胎分娩Rh(+)胎儿,为防止再次妊娠的胎儿产生溶血症,
产后72小时内应考虑给该母亲注射( A )。
第 1 页 共 4 页
A.抗Rh抗体 B. Rh抗原 C.免疫抑制剂 D.免疫增强剂 2. 下列疾病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的阳性率最高的是( B )。
A.多发性骨髓瘤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自身溶血性贫血 D.甲状腺肿大 3. HIV感染最常用的筛选方法是( D )。
A.免疫印迹
B. RT-PCR
C. PCR
D. ELISA
4. 速率散射比浊分析中,其检测过程应保持( C )。
A.抗原过量 C.抗体过量
B.抗原抗体量相等 D.抗原抗体量按一定比例
5. 目前用于筛查患者血清中的ANA,最佳方法是( C )。
A. ELISA B. 免疫印迹法 C. 间接免疫荧光法 D. 对流免疫电泳法 6. 发光物吖啶酯标记的化学发光反应体系应在何种环境中进行( C )。
A.中性 B. 酸性
C. 碱性
D. 任意环境下
7. 甲型肝炎病程中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 B )。
A.潜伏期 B.黄疸前期 C.黄疸期 D.恢复期 8. 下列HBV血清学标志物提示血液传染性高的模式是( A )。
A. 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 B. 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 C. 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 D. 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 9. 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正确的是( B )。
A.乙醇溶剂中的荧光杂质因不影响测定可不需处理 B.当荧光物质浓度高时会发生自熄灭现象 C.温度升高时,荧光效率增高
D.要使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应使荧光物质的浓度足够高 10. 抗可溶性抗原的抗血清要长期保存,最理想的方法是( D )。
A. 4℃
B. 低温 C. 加叠氮钠 D. 真空干燥
11. 所谓的HBsAg阴性的HBV感染是由于( D )。
A. C基因发生变异 B.Pre-S1基因发生变异 C.Pre-S2基因发生变异
D. S基因发生变异
第 2 页 共 4 页
12. HBV的核心部分为( C )。
A.HBsAg
B.HBeAg
C.HBcAg
D.抗HBs
13. 血清中单一免疫球蛋白增高主要见于( D )。
A.慢性肝炎
B.类风湿关节炎 D.多发性骨髓瘤
C.系统性红斑狼疮
14. 用于PCR检测HCV-RNA的血清或血浆最好置于( D )。
A.4℃
B.-20℃
C.-70℃
D.-80℃
15. 可作为HDV感染诊断金标准的标志物为( B )。
A.血清HDAg B.肝组织HDAg C. 血清HDVRNA D. 肝组织HDVRNA 16. 不采用ELISA间接法检测IgM型抗HBc抗体,是因为( C )。
A.ELISA间接法灵敏度低 B.不能纯化HBcAg
C.血清中IgG抗体干扰IgM的测定 D.血清中IgM型抗HBc抗体浓度过高 17. ELISA 捕获法又称为( A )。
A.反向间接法 B.反向竞争法 C.竞争抑制试验 D.双抗体夹心法 18. ELISA双抗体夹心法一步法检测中,若怀疑存在钩状效应,应采取何措施
( D )。
A.加入更多的酶标抗体 C.缩短孵育时间
B.增加洗涤次数 D.将标本稀释后再重新检测
19. 肥达反应是一种( A )。
A.直接凝集试验
B.间接凝集试验 D.沉淀反应
C.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20. 在ELISA定性检测实验中,室内质控图应记录( A )。
A.质控物的S/CO比值 C.质控物的OD值
B. P/N比值
D.阴、阳性对照的OD值
第 3 页 共 4 页
四.问答题(共35分)
1. 简述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基本原理。(15分)
答:化学发光法定量测HBsAg利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在化学发光微孔板上包被抗-HBs单克隆抗体,在微孔板各孔中分别加入定标品,血清样品后,再加入酶标记抗-HBs多克隆抗体,则定标品,血清样品中所含的HBsAg将会与之形成抗体-抗原-抗体-酶结合物,洗去未结合在固相上的反应物,加入化学发光底物,测定发光强度与HBsAg含量成正比。 2. ELISA操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0 分)
答:ELISA操作注意事项如下:
(1)加样:在ELISA中除了包被外,一般需进行4~5次加样。在定性测定中有时不强调加样量的准确性,例如规定为加样1滴。此时应该使用相同口径的滴管,保持准确的加样姿势,使每滴液体的体积基本相同。在定量测定中则加样量应力求准确。标本和结合物的稀释液应按规定配制。加样时应将液体加在孔底,避免加在孔壁上部,并注意不可出现气泡。
(2)孵育:在ELISA中一般有两次抗原抗体反应,即加标本和加结合物后,此时反应的温度和时间应按规定的要求,保温容器最好是水浴箱,可使温度迅速平衡。各ELISA板不应叠在一起。为避免蒸发,板上应加盖,或将平板放在底部垫有湿纱布的湿盒中。湿盒应该是金属的,传热容易。如用保温箱,空湿盒应预先放在其中,以平衡温度,这一步骤在室温较低时更为重要。加入底物后,反应时间和温度通常不做严格要求。
(3)洗涤:洗涤在ELISA过程中虽不是反应步骤,但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洗涤的目的是洗去反应中没有与固相抗原或抗体结合的物质以及在反应过程中非特异性吸附于固相载体的干扰物质。
(4)显色及终止反应:显色是酶促反应,应按规定的温度和时间损伤,用酸终止。
(5)结果判断:用比色计测定结果,准确性决定于ELISA板底的平整与透明度和比色计的质量。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