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对策
来源:微智科技网
|2f放又汇 2008.12 (上旬刊) 浅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对策 口 吴巨安 (射阳县第四中学江苏・射阳224300) 摘要青少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生力军,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的社会地位和思想特点决定青少 年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对象。因此,作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奠基阶段——中学时期,这个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 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生发展的本质趋向决定于人们的生物成熟 与社会成熟,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现实存在与未来三者之间的不断 长消、转变和发展的过程。作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 期——中学时期无疑是人的本质矛盾最复杂的阶段。因为中学阶段 正是上述三大矛盾相互交织,全面展开而又势均力敌,日趋激烈的时 期。正是这三大矛盾的对立统一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学生发展的特点, 直接决定着中学生自身发展的前景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 一、中学生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 首先,中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生力军。我国中学 生有着光荣的传统.在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广大中学生始 终站在斗争的队伍里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后, 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为中学生一代施展才华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 舞台。指出:“我们现在每天要做的就是通过改革加快发展 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用我们的实践来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 性。要用两代人甚至四代人来实现这个目标。”这些话告诉我们实 现中国现代化的重任已经历史地落在中学生一代的肩上。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离不开中学生;没有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化、有纪律的中学生,社会主义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因此把中学生做 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培养他们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积极 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以使他们能够承担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 重任。 其次,中学生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赢得中学生就 是赢得未来。做好中学生一代的教育工作,全面提高中学生的思想 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和人,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神圣历史使命。 二、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策 (一)紧密围绕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教育目标。个人的 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既包括 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又包括科学知识和才能,还包括健康的体魄。 中学生时期是人生的“投资期”,在这一时期内中学生将逐步确立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从不成熟而日渐成熟;同时中学生将 完成系统的学习任务,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培养基本能力并根 据成长目标建立起合理的智能结构,生理素质也将迅速发育,通过锻 炼形成健康体魄。由于社会对中学生的关心以及中学生自身的努 力程度就会对中学生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思想政治 教育要从政治上业务上对中学生进行全面导向。通过组织社会实 践,开阔中学生的眼界,增长他们的见识,培养他们的能力;通过组织 文体活动,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组织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一是为了广泛接触社会。不少中学生生活空间 狭窄、接受信息单调、对国情民情知之甚少,通过实践可有效扩大他 们接触社会的空间,了解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二是能够强化和深化书 本知识。理论来源于实践,并通过实践接受检验而得到完善。中学生 文章编号:1672—7894(2008)12—089—01 参加社会实践既可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弥补书本知识的 不足。三是能够培养能力。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不断 实践培养起来的,不实践就不能形成人的能力。四是磨练意志。社 会实践是培养意志的最好课堂,中学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受各种考 验和锻炼,才能提高自身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三)耐心说服、热情引导是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中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大,但逆反心重,因而说服与引导对中学生 更为必要。具体来讲,就是要帮助他们确定目标,选择方向,并推动他 们用行动去实现目标。 (四)要注重教育形式方法的多样化。中学生生性好动,求新求 异意识强,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符合队们的年龄特征,形式 力求多样寓教于乐,这样做就会使中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在开放的 心态中得到有益的锻炼,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坚持对中学生进行超前研究的基本态度。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和中学生发挥作用的滞后性决定了思 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现在,放眼未来进行超前研究。我们要运用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中学生思想变化的轨 迹,加强对中学生未来发展、未来作用的研究。超前研究是一个高层 次的研究,它的着眼点在现在,但落脚点却在未来。它通过对中学生 当前思想状况、知识水平、行为能力的深入了解,进而预测他们在内 外条件作用下,在未来的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思想、新问题、新 动态,正确地选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循序渐进 地引导中学生思想的转变,知识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增强,把他们培 养成为能适应各种挑战的高素质人才。 (六)抓住关键时期、寻找适合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 要强化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必须把握青少年思想转变的三 个关键期:一是在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时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 政治教育。二是在中学生奋斗成功或失败时要注意对他们的教育 和鼓励,教育他们成功了不能骄傲自满而要去追求更高的目标;失 败不能灰心丧气、鼓励他们要学会迎难而上,尤其是对新一代独生 子女更要注重其心理保健,帮助他们正确看待挫折提高承受挫折 的能力。三是中学生生活成长过程遇到重大挫折时,要注意多加鼓 励和帮助,如家庭出现重大变故、人际关系紧张等。总之,要把握时 机以适当的方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学生的引导功能,达到与 他们内心的交流、沟通、化解他们思想上的疑虑,从而使教育效果 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苏振芳.道德教育论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m版社,2006. 【2】张海侠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J].陕西师范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s2). f31谢清香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索叫上海教育科研.1990(3). f4 信华.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1.贵州教育.2002(7).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