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揭开共享经济的第一层 面纱 ——共享经济的内涵、 起源、 驱动

揭开共享经济的第一层 面纱 ——共享经济的内涵、 起源、 驱动

来源:微智科技网
云投思享汇第一期:探寻共享经济(一)

揭开共享经济的第一层面纱—— 共享经济的内涵、起源、驱动力和基本特征

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

1、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的内涵

共享经济也可以被称为点对点经济(Peer to peer economy)、协作经济、协同消费,是一个建立在人与物质资料分享基础上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简而言之,分享型经济指财产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即使用但不占有(Access but Not ownership)。一个人多余的房屋、车辆、图书等物品,拥有的技能,甚至时间都可以和他人分享。通过分享使用权,一方以较为低廉的价格满足使用需求,另一方则获得额外的收入。

分享经济包括不同人或组织之间对生产资料、产品、分销渠道、处于交易或消费过程中的商品和服务的分享。这个系统有多种形态,一般需要使用信息技术赋予个人、法人、非营利性组织以冗余物品或服务分享、分配和再使用的信息。一个通常的前提是,当物品的信息被分享了,这个物品对个人或组织的商业价值将会提升。便利,参与感和信任是推动分享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云投思享汇第一期:探寻共享经济(一)

2、共享经济的起源

“共享经济”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这个术语最早由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JoeL.Spaeth)于1978年发表的论文(Community Structure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而“共享经济现象”却是在最近几年流行的,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一个由第三方创建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市场平台,实现了个体之间直接的商品与服务交换。可以说,互联网平台的出现和普及,极大地降低了信息搜寻成本,使分享成为了有利可图的商业行为。 3、共享经济的驱动力

消费者感觉有更大的主动权和透明度。现在人们经常会遭遇到四个问题,即波动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共享经济能使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充分发挥自我掌控能力。

当今世界范围内正出现信任危机。来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对目前的商业和其他大规模组织的信任度越来越低。不少

云投思享汇第一期:探寻共享经济(一)

人对大商家的印象并不佳。为此,当他们发现卖家与自己产生共鸣时,感觉更可信,这类消费更具吸引力。

消费者和供应者都在交换过程中更受益。消费者通过合理的价格满足了自己的需求,供应者从闲置物品中获得了额外的收益。

4、共享经济的基本特征

借助网络作为信息平台。通过公共网络平台,人们对企业数据采取的是一种个人终端访问的形式。员工不仅能访问企业内部数据,还可将电脑、电话、网络平台全部连通,让办公更便捷。智能终端便携易用、性能越来越强大,让用户使用这些设备来处理工作的意愿越来越明显。例如,房屋出租网架起了旅游人士和家有空房出租的房主合作桥梁,用户可通过网络或手机应用程序发布、搜索度假房屋租赁信息并完成在线预定程序。

以闲置资源使用权的暂时性转移为本质。“共享型经济”将个体所拥有的作为一种沉没成本的闲置资源进行社会化利用。更通俗的说法是,分享型经济倡导“租”而不是“买”。物品或服务的需求者通过共享平台暂时性地从供给

云投思享汇第一期:探寻共享经济(一)

者那里获得使用权,以相对于购置而言较低的成本完成使用目标后再移转给其所有者。

以物品的重复交易和高效利用为表现形式。共享经济的核心是通过将所有者的闲置资源的频繁易手,重复性地转让给其他社会成员使用,这种“网络串联”形成的分享模式把被浪费的资产利用起来,能够提升现有物品的使用效率,高效地利用资源,实现个体的福利提升和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