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市政工程顶管施工技术

市政工程顶管施工技术

来源:微智科技网
施工技术 皿两目麓晦 2013年6月 市政工程顶管施工技术 覃益端 (广西南宁市530001) 摘 要:在市政工程管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地下土质复杂或由于减少对地面交通的于扰,采用顶管施工技术得到 广泛应用,本文就着重介绍市政顶管施工技术,并结合案例作一阐述。 关键词:市政顶管施工;测量控制要点;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9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0038(2013)18—0124—02 工作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C25以下同)护壁厚度为 1工程概况 b16@200钢筋,架立筋为 ̄b14@200钢筋,架立筋 广西某污水管网工程主干管道A干线A2+12~A+932,在市 250mm,主筋为 ̄ 区旧街道(一马路)上。路面狭窄,路两旁多是旧房子。要求埋设 1型,两条架立筋搭接围成周长。工作坑的支护要根据土质情况,一般每挖lm深度支护一 管径DN1200的钢筋混凝土管,埋设深度5 ̄7m,土质为亚粘土、 5m支护一次。 淤泥、风化岩等。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施工采用顶管作业。 次,如遇卵石、砂或渗水性的土层,开挖0.根据地质资料,地下水位较高,开挖过程中可能遇到地下水, 2工艺流程 测量控制一工作井(接收井)施工一顶管设备安装一始顶一 管道顶进一顶至终点一回填加注水泥浆一设备拆除。 此时采用水泵进行降水,在工作坑锁口圈上口砌筑挡水墙。 工作坑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钢筋为双向4,16@200钢 筋。 后背墙为钢筋混凝土墙,在原基坑护壁上增加20cm厚混凝 土墙,钢筋为双向d?16@200钢筋。 3施工操作技术及操作要点 3.1测量控制 施工前,必须根据规划部门或设计部门提供的水准点、坐标 3.3平台及起重设备 点进行复测,并办理相关手续,在确认无误后才能作为测量的依 工作坑的垂直运输设备采用简易龙门和卷扬机(电动葫芦), 据。在原有的水准点、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进行加密, 并搭设钢轨梁作为地面工作平台,平台设不低于lm的防护栏, 保证在管道施工的全过程中相邻导线点间能互相通视,并且复 作业人员出入口设不低于1.2m的护身栏,下管采用汽车式起重 测导线时,必须与相邻施工段的导线闭合。 机吊装。 施工前须将管线的中线点及水准点引至工作坑附近,并作 上标记。工作坑施工完成后,将地面管道中心桩用经纬仪(标称 3-4顶进设备 综合分析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工作顶力为300t活塞式 精度不低于6”)引入工作坑两侧坑壁上或支撑上,作为项管中心 双作用液压千斤顶较为合理。施工时采用应单列式布置千斤顶, 的测量基线。 并将着力点选在管子整体高度的1/4 1/5处,且管子和千斤顶的 将地面的临时水准点用水准仪(精度指标不低于3mm)引入 顶力使用顶铁传送。顶铁主要使用型钢焊拼而成,使用使应根据 工作坑的底部,每一个工作坑须设置三个水准点,选择不易碰撞 实际需要选择不同形式的顶铁。 及不遮挡测量的地方设置。 工具管:工具管用12mm钢板制成圆弧形,长度lm,套在首 工作坑的中心桩与水准点设置必须牢固可靠,要经常校对 节管前上方与管节固定在一起,工具管外焊,1,25钢筋,前端制成 并保证准确。 尖形,间距5cm,出工具管长30em。工具管内用12mm钢板焊肋, 对中心桩设置可靠的延长桩,延长桩设置时采用2 经纬仪 间距20cm,长度与工具管相等。 用正倒镜实施,结果采用归化法确定。管道中心桩位置,要考虑 到后背或基础变形影响。 检查、校对各种测量仪器及工具均经权威部门检测,凡不符 3.5顶进准备 合精度标准且过了检测期的绝对不许使用。 查的管子才允许安装使用。 每镐顶进300~500mm,每项进一镐用经纬仪测设管中心线 起重设备检查:起重设备经常检查、试吊、确认安全可靠方可 位置、水准仪测量流水面高程一次。下完一根管后用经纬仪及水 下管,下管时工作坑内严禁站人,当距导轨小于50em时,操作人 准仪核测一次中心及管高程。每天做好现况地面沉降施测,早晚 员方可进前操作。 次做好测量记录。 下管就位:当第一根管子安装就位后,测量管子两端以及中 全段顶完后,应在每个管节接口处测量其中心位置和高程, 心位置的高度,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后才能进行项进施工。第一 有错口时,应测出错口的高差。 根管是工具管,对整段顶管施工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应准确把 一检查管子:下管前应对管子外观进行详细的检查,检查内容 包括管子是否出现裂缝、表面是否出现鼓泡现象等。只有通过检 3.2工作坑、接收坑施工 工作坑的尺寸按设计要求及项管操作技术要求决定。本例 工作坑和接收坑为5.5mx3.5m。深5 ̄7m。 工作坑采用反铲挖掘机挖土,用自卸汽车运土,为不影响道 路交通,应随挖随装随运。 握管子高程和顶进方向。 3.6管前挖土与顶进 管前挖土作业决定着管子的高程和顶进方向,是保证顶管质 量施工的关键环节,因此,施工时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按照相关的 ・124. 2013年6月 曩赫国爱晦 施工技术 标准要求进行施工,并注意以下问题: 3.8触变泥浆减阻施工 管前挖土的长度:在一般顶管地段,土质良好,可超过管前 为了减少顶进阻力、防止塌方,顶进过程中应采用在管壁与 30~50cm,并随挖随顶。 土壁之间注入触变泥浆,形成泥浆套,减少管壁与土壁之间的摩 管子周围超挖的控制:一般地段管子上部土允许超挖 擦阻力。触变泥浆除起到润滑作用外,静置一定时间之后泥浆固 1.5cm,但在下面135。范围内不得超挖,一定要保持管壁与土基 结产生强度。泥浆在输送和灌注过程中具有流动性,可泵送。主 表面吻合。如遇上部有建筑物或其它管道,管子周围一律不得超 要从顶管前端进行,顶进一定距离后,再从后端或中间进行补 挖。 浆。 管帽安装:当顶管施工处在土质松软位置时,应在首节前端 (1)触变泥浆材料:膨胀土、碱(碳酸钠)、水。 安装管帽,以此防止土方塌方情况的出现。顶进时将管帽放入土 (2)调浆设备:搅拌机及储罐。 中即可在帽檐下施工。 (3)灌浆设备:注浆泵、输浆管。 人工开挖:一般是安排一个人挖土,为加快进度,每班两人, (4)拌和程序: 轮换开挖。土方在管内可采用人力车或电瓶车运输,土方到了工 ①在搅拌罐中放入一定量的的水,并使用部分水将碱溶化; 作坑采用电动葫芦进行垂直运输上地面。 ②搅拌时,应在搅拌罐中缓慢的加入一定量的膨胀土,然后 顶进施工:顶进初期,应把握好顶进速度尽量缓慢进行,当接 搅拌均匀; 触部位密合后,在按照正常顶进速度进行顶进操作。顶进施工应 ③加入膨胀土搅拌均匀后,将碱水倒入搅拌罐搅拌均匀,并 注意观察各油路压力,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修复到原来压力数 将其放置12h后就能使用。 值才能技术施工。回镐操作时速度仍不能太快,且油路压力不能 (5)触变泥浆使用时应注意事项:搅拌均匀的泥浆应静置后 过高。及时运走挖出的土,及时顶进,并将顶力控制在一定的范 方可灌注,注浆孔在下管之前用冲击钻成孔,每节管中间设一 围内。 孔,环氧树脂埋固钢管。下管时将注浆孔放置斜上方,且前后两 安装工具胀圈:应在项进的前几段管子接口处,安装内胀圈, 节的应错开布置。灌浆前应先注水检查设备,确认设备正常后方 以减少钢筋混凝土出现错口的几率。通过背楔或调整螺栓,使胀 可灌注。灌浆压力可按0.1MPa开始加压,在灌浆过程中再按实 圈和管壁融合成刚体。注意应将胶圈接口缝隙对正,并且安装牢 际情况调整。每次项进同时灌浆,按灌浆孔断面位置的前后顺序 固,边顶进边检查出现问题随时进行调整。 依次进行,灌浆过程中遇有机械故障、管路堵塞、接头渗漏等情 3.7测量与校正 况时,经处理后方可继续项进。 测量:在顶进第一节管(工具管)时,以及在校正偏差过程中, 3.9顶管接口 测量间隙不应超过300mm,保证管子入土的位置正确,管道进入 本工程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管,顶进过程中必然存在接口的 土层后的正常项进,测量间隙不能超过100cm。 现象。其接口的方法如下:顶进钢筋混凝土管时,在两管的接口 高程测量:用水准仪及小塔尺,根据工作坑内设置的水准点 处加衬垫,一般是麻辫或3-4层油毡,企口管应垫于外榫处,平 标高,测头一节管前端与后端管内底高程,以掌握头一节管子的 口管应偏于管缝外侧放置,使顶紧后的管口内有1 ̄2cm深度的 走向趋势,测量后与工作坑内另一水准点闭合。 缝,以便顶进完成后进行填缝。项进完毕后,拆除临时连接的内 中心测量:项进长度在600mm范围内,可采用垂球拉线的方 胀圈,进行内接口,其接缝处应按设计规定填缝,一般的方法是: 法进行测量。要求两垂球的间距尽可能的拉大,用水平尺测量头 平口管:填打石棉水泥或填膨胀水泥砂浆。填缝前先清理接 一节管前端的中心偏差,一次顶进超过600mm采用经纬仪或激 缝,并用清水湿润,填缝完毕及时养护。 光导向仪测量。 企口管:填打油麻石棉水泥或打油麻塞膨胀水泥砂浆。填缝 全段顶完后,在每个管节接口处测量其中心位置和高程,有 前先清理接缝,填打油麻,然后用清水湿润缝隙,再填打石棉水 错口时,测出错口高差,并做好记录。 泥或塞捣膨胀水泥砂浆,填缝完毕及时养护。 校正(gq偏):顶管误差校正是逐步进行的,当出现较大偏差 3.10施工记录与管理 时,调整时应注意缓慢进行,使管子逐步恢复到正确位置,避免 在一个施工段的管子顶进过程中,管道一直牌动态,对于加 用力过猛,纠正偏差时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强项进施工中的动态管理,是提高顶进质量的首要保证。顶进施 超挖纠偏:偏差为10~20mm时,可采用此方法,即适当超挖 工记录则是反映在顶进过程中动态情况时的依据。因此,应认真 管子反侧位置,在管子偏向侧不能超挖,形成一定的阻力。这样 填写顶进施工记录,做好交,掌握顶进的动态,做到情况明、 以来在管子顶进过程中,会使管子向阻力较小的方向偏移,使管 问题清、有对策、处理及时。 子达到安装设计要求。 顶木纠偏:该种方法主要应用在偏差超过20ram,且超挖纠 参考文献 偏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具体方法是:将圆木的一端安装在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管子偏向的另一端内壁上,将另一端支撑在有钢板的管前土壤 [2]健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中,固定牢固后才能进行顶进施工。并且边顶进边纠正偏差,利 [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用支撑分力产生的阻力,实现纠正偏差的目的。 【4】《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fI'11836—1999. 千斤顶纠偏:方法基本与顶木纠偏法,只是在顶木上用小千 斤顶强行将管慢慢移位校正。 收稿日期:2013—6—14 对顶接头:在对顶施工时,在顶到两管端想距约lm时,可从 作者简介:覃益端(1974一),女,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房屋建筑 两端中心掏挖小洞,使两端通视,以便校对两管中心及高程。调 施工管理工作。 整偏差,使两管准确对口。 ・1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