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生中跑运动员跑的技术动作分析

大学生中跑运动员跑的技术动作分析

来源:微智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5卷第2期 2O06年6月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dNanjingInstitutedPhysicalEduenfion(NaturalSeienc ̄) VoL5No.2 Jtm.2006 ●教练员论坛Forum for Coaches 大学生中跑运动员跑的技术动作分析 林正兰 ,张磊 (1.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扬州225002;2.睢宁高级中学,江苏睢宁225002) 摘要:运用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借鉴国内外有关体育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以 扬州大学高水平田径队中跑训练为研究对象,结合笔者多年中跑运动训练的实践,在对现代中 跑动作技术充分认识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中跑运动员训练特点与在训练中主要存在 的技术问题,提出了改进技术和提高动作实效性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中跑;动作;技术;实效;训练方法 中图 号:G822.2 口 识码:B 嫜绣}号:1 671—5950(2006)02—0076—03 Analysis on Technique of Middle Distance Runners in Colleges LIN Zheng-lan。,ZHANG Lei (1.The College ofPE of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225002,Jiangsu,China;2.Suining High Middle School,Suining,225002,Jiangsu,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bases on the theory ofsports physiology and sports biomechanics.It is ac- 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 result from elrative sports exports at home and abroad,and takes he thigh level middle distance running of Yangzhou universiy ts ahe texperiment object,Besides it integrates my own experience ofyears ofmiddle distance race practice nd ias on the basis offull knowledge .nd analaysis ofmidd ̄distance movement technique.Some training methods are suggestible o tim- prove he teffectiveness ofmiddle distance unnirng.Concerning he tcharacteristic ofpractice nd ahe tchief technique problems of college middle distance unnerrs. Ke)r words;college students;middle distance run;running movement;technique;effectiveness; training methods 1前言 中跑记录一直是田径项目中的“顽强堡垒”,据有 学者和专家有关中跑的研究成果,结合笔者多年来的 运动实践经验,在对现代中跑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探讨 现今高校高水平中跑运动员在训练中存在的主要技术 关统计资料表明:上世纪8O年代至今,世界、亚洲和中 国的田径记录已被打破的项目高达80%以上,然而, 问题,提出改进其中跑技术和提高动作实效性的训练 方法,以期能为中跑教练员选择训练手段和方法提供 一中跑记录多则十几年,少则七、八年无人问津。近年来, 该项成绩虽然有所突破,但提高幅度不大。 影响中跑成绩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 一些有益的参考。 2现代中跑的主要技术特征 现代中跑训练理论和方法的发展,经历了将近 是训练方法。当今,虽然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人类的 体质和体能不断增强,现代化的训练手段也被广泛运 100年的历史沿革,无论是以芬兰努尔m为代表的自 用。但是,在中跑训练中还是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 然跑训练法,还是德国格施勒的间歇训练法,以及上世 文依据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等原理,参照有关 纪9O年代我国著名中、长跑教练员马俊仁训练法,都 牧稿日期:2006—03—27 第—作者简介:林正兰(1959一),女,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讲师,主要从事高校体育教学和田径训练工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林正兰,张磊:大学生中跑运动员跑的技术动作分析 77 是围绕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展开的。每次训练理论和方 的后蹬角度,尽管后蹬的力量、速度相同,但人体重心 法的变革与发展,都伴随着更为先进的训练理论,更科 向前运动的轨迹就会不同。所以,运动员在跑的过程 学的训练方法,以及新的世界记录和世界冠军的诞生。 中,要在掌握合理技术和获得最佳运动效果的前提下, 无论是训练理论还是训练方法的改进和发展,其 最经济地分配人体的能量,才能恰到好处地跑完全程。 内容都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动作技术。中跑是一项运动 强度相对较大,运动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径赛项目,要 求运动员在技术动作上轻松自然、蹬伸有力、脚弓富有 弹力、全程跑的节奏感强,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体 3大学生运动员中跑技术存在的主要问 题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中跑训练有别于专业队 器官的综合机能和专项身体素质的潜力,转换成维持 和提高专项跑速的技术能力。当今,中跑的动作技术发 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2.1强调动作技术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跑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现代中跑训练和竞赛的高水平,对运动员技术的要求 是在全程跑的各个阶段,能够始终保持技术动作不变 形。所以说,掌握合理的中长跑技术要领,应该贯穿该 专项跑的全程。如果一个运动员在全程跑的开始部分 或某些阶段距离内技术动作合理,而在后程或最后冲 刺阶段技术变形,他就不是一个掌握合理技术的优秀 中跑运动员。国内外优秀运动员都能结合个人特点,全 程始终运用合理的技术,而且越接近跑的最后阶段,跑 的技术更臻完美,动作更放松,跑速也更快。如我国选 手曲云霞、王军霞;英国的塞・科和史・奥维特;阿尔及 利亚的基莫塞利等著名中跑选手,在奥运会等世界大 赛中,其后程技术可算是现代高水平中跑运动员的典 范。 2.2注重动作技术的经济性和实效性 优秀中跑运动员在跑进过程中,身体各部分动作 自然放松,表现在肌肉群收缩、放松交替进行,该收缩 的肌群收缩、该放松的肌群放松,各运动肌群间高度协 调配合。同样,运动环节之间、上肢与下肢以及蹬和摆 之间都能协调配合,以人体最小的能量消耗为代价,换 取最大的向前运动的效果。运动员在跑进中消耗同等 的体力和能量,采用不同的技术,所取得的运动效果和 获得的跑速是截然不同的。技术越合理,取得向前运动 的实效性就越高。如跑进中的蹬伸阶段,运动员腿部的 蹬伸用力顺序应由上而下发力,这样才能使支撑反作 用力迅速通过身体重心;反之,用力顺序不对,运动员 尽管肌肉收缩用力很大,体能消耗也很大,但却不能产 生理想的向前运动效果。又如跑进中运动员采用不同 的训练,大学生运动员肩负着学习和训练的双重任务, 他们用在训练上的时间和精力很有限,相当一部分学 生运动员在中学阶段受“短期猛练、急功近利”的赛前 突击训练的影响,过早进行高强度训练,忽视基本技术 训练,在跑进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技术问题,直 接影响了其运动成绩。归纳起来,大学生中跑运动员跑 的技术中大致存在以下问题: 3.1躯干稳定性差 由于大学生运动员腰背肌群的力量明显低于腿部 肌群,极容易造成跑进中身体前后转动幅度过大,或者 左右顷斜或摇摆,这些多余动作浪费了宝贵的体能,而 且还不利于跑进中步幅、步频和躯干的稳定,影响了跑 速的发挥。因此,大学生运动员要在加强躯干肌群力量 训练的同时,还要加强躯干姿势和躯干技术意识的训 练和培养。 3.2支撑腿蹬伸动作慢而无力 腿的蹬伸要强调由上而下发力,使各关节较充分 地伸展,支撑反作用力才能较大程度地作用到髋部,使 身体重心前移。大学生运动员腿的蹬伸迟缓而无力,主 要原因是其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趾关节上伸肌群 的小肌群明显缺乏力量,使足支撑用力时末节关节加 速用力不够,降低了用力效果,不能使支撑反作用力迅 速通过身体重心,所以不能产生理想的向前运动效果。 大学生运动员应注意加强踝、膝和趾等关节的力量和 技术训练,提高小肌群的收缩能力。 3.3支撑腿着地缓冲动作过深,时间较长 大学生运动员足着地时腿部肌群退让收缩意识较 差,加上腿部力量较弱,缓冲往往过深,尤其是髋关节 下沉明显,使身体重心留在支撑腿后面,延长了缓冲时 间,造成了身体重心前移幅度小,步长小,也不利于跑 速的发挥。因此,在着地缓冲过程中要强调脚的着地点 尽量靠近身体重心,强调缓冲过程中髋关节迅速前移, 尽快转入后蹬。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78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箜 鲞 3.4摆动腿的前摆动作迟缓 况,充分发挥大学生运动员文化素养较高、理解能力较 我国中跑选手普遍存在着摆动腿前摆动作迟缓, 强的优势,突出动作的实效性,注重放松跑能力的培 且前摆幅度较小的弊端,这在高校运动员中更为明显, 养。改进中跑技术和提高动作实效性的训练手段与方 既影响了与支撑腿之间的配合,又影响了髋关节的前 法举例如下: 移,还造成步长拉不大的毛病。因此,在训练中要强调 4.1改进和提高蹬伸效果的练习方法 摆动腿积极向前上方摆动,使骨盆转动的肌群先发力, 1)手扶栏杆做单腿支撑由上而下的蹬伸练习; 还要加强髋关节柔韧性练习。 3.5跑进中身体重心上下起伏大 跑进时运动员身体重心的起伏程度往往与后蹬角 的大小密切相关,已经具备一定水平的大学生中跑运 动员,普遍存在着蹬伸阶段髋关节前送不够的问题,因 而,后蹬角较大,造成身体重心上下起伏较大。因此,适 当减小后蹬角度,可以降低身体重心上下起伏的程度, 相对减少腾空时间,而且能够增大步长,提高跑速。为 了改变“波浪式前进”的错误动作,除了加强蹬伸送髋 的意识外,还要重视发展髋关节的灵活性和伸髋肌群 的力量。 3.6摆臂动作不合理 跑进中有些大学生运动员在摆臂中会出现左右摆 动、前臂绕圈或耸肩等动作,尤其在跑的后程阶段更为 明显。这些不正确的动作会引起肩部肌肉紧张,产生不 良的牵张反射,使肩部动作变形,增大摆臂的能量消 耗,进而影响下肢动作,使后蹬方向和摆动腿前摆的力 量、速度及幅度等发生改变。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教 练员就要强调,跑时双肩要充分放松下落,两臂自然屈 肘下垂,并配合腿的动作协调摆动。 3.7后程技术变形明显 中跑合理技术的全程保持与运动员的体能、身体 素质和专项能力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有些运动员往 往在全程跑的前半段或更多时间里,即在体力充沛的 情况下,其能力和技术表现良好。但到后程或冲刺阶 段,在体力不支的情况下,其技术变形比较明显,出现 错误或多余动作。因此,应该要求运动员根据自身体力 情况,合理分配体力,加强疲劳状态下保持合理技术的 训练,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4改进中跑技术和提高动作实效性的训 练手段与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在制订和实施改进中跑技术和提 高动作实效性的训练计划时,就要根据中跑项目的特 点和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及其学习、生活等具体情 2)低重心弓箭步跨步走,每次30—60m; 3)低重心的后蹬跑练习,每次60--450m。 4)后蹬跑接加速跑练习,每次后蹬跑30—60m,接 加速跑60-1OOm; 5)单足跳接跨步跳然后接加速跑练习,每次 60—120m; 6)在全程跑进练习中,安排迅速有力的蹬伸练习 60-150m,并逐渐加大该练习的距离。 4.2改进和提高摆腿效果的练习方法 1)单腿支撑,手扶栏杆,后腿连续做折叠前摆练 习; 2)中速跑接快速折叠跑,每次30—60m; 3)快速折叠跑接折叠高抬腿跑,每次30-60m; 4)折叠高抬腿跑接折叠加速跑,每次60—120m。 4.3提高放松跑能力的练习方法 1)每次100—200m的变速跑; 2)强度为25%一85%的中速跑; 3)顺风跑,强调动作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4)坡度较小的下坡跑。 大学生运动员训练的时间十分有限,要尽可能地 提高每次训练课的效率,在诸如准备活动、放松练习以 及一些与提高身体素质密切相关的典型动作练习中, 直接加入技术动作改进练习,一举两得。为了适应比赛 的需要,在加强运动员心肺功能和速度耐力等专项能 力训练的基础上,应将改进中跑技术和提高动作实效 性的训练贯穿于体能训练之中。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一中跑技术分 析f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2]田麦久.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8. [3]朱运成.现代中长跑技术分析叨.济宁师专学报,1998,19 (3). [4]王金枝.当代中长跑技术叨.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 1994,(1). 【5]m秀东、梁田.田径运动高级教程一中长跑瞰】.北京:人民 体育出版社,199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