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隧道工程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铁道工程技术 开设学期:第二学年第四学期 学 时:32 学 分:2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隧道工程》是高职铁路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有关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规程的能力;进行隧道工程量测、隧道施工放样、隧道开挖与支护、洞身衬砌、隧道洞口施工、隧道防排水设施与通风照明设施的施工能力;加强对不良地质隧道施工新技术、新工艺、隧道施工超前预报技术、隧道施工量测监控方法的应用探讨,促进学生处理隧道工程实际施工问题能力的提高。
本专业学生应达到隧道工程施工员或铁路隧道工的资格证书中相关技能考证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有:铁路工程制图、铁道工程测量、土建力学、铁路建筑材料、结构设计原理、土力学余地基基础、应用高等数学等。
本课程的平行课程有:铁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铁路轨道与维护、地铁工程技术。
二、课程设计思路
1.总体思路
根据交通土建行业的发展和不同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本地区情况,通过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共同分析铁路工程技术专业施工、质检、试验、检测岗位能力要求与素质、知识结构关系,重新构建了《隧道工程》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原有分散的知识与技能体系情境化,实现了所学知识与技能与职业岗位技能相对接,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充分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职业岗位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设计理念。因此本课程的设
第 1 页 共 16 页
课 程 标 准 名称 隧道工程课程标准 文件编号 版本 页码 05 2/16 ZJIC/C6/0106031 修改状态 生效日期 0 2010-07-1 计思路从“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铁路隧道设计、施工、养护管理能力分析出发,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采用“情境教学法”组织课程教学,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基本知识的培养。
(1)设计五个学习情境即:①钢筋混凝土材料;②砌体工程材料;③路基填筑材料;④路面基层材料;⑤路面面层材料。每个学习情境又分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每个教学项目又选取若干个教学任务。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学习情境”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可分别采用课堂讲授、行动导向教学法、多媒体教学、任务引领教学、理实一体化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
(3)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2.课程设计思路 (1)目标设计
《隧道工程》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体现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最新教学理念,采用凸显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最终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要求,即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目标。
(2)内容设计
根据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核心能力要求,将课程教学内容整合设计为七个学习情境:①铁路隧道认知与识图;②铁路隧道设计;③施工放样与测量;④开挖与支护;;⑤防水层与二次衬砌;⑥监控量测;⑦养护管理。
铁路隧道认知与识图包括隧道结构组成、规范要求、围岩分类、围岩压力计算;铁路隧道设计包括铁路隧道设计所需资料收集,平、纵、横设计;施工放样与测量包括洞外控制测量、洞内施工测量及竣工测量;开挖与支护主要包括隧道断面开挖方法及工序,初期支护的手段及施工要点;防水层与二次衬砌包括初期支护后的防水层施工和二次衬砌施工;监控量测包括隧道施工过程中所必须的监控量测项目、方法、数据处理及成果应用;养护管理包括运营后隧道的养护管理方案与实施方法。按照以上七个情境进行教学设计,不但涵盖了铁路隧道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的常用能力,更是通过改变知识与能力在课程中的排序,达到人
第 2 页 共 16 页
课 程 标 准 名称 隧道工程课程标准 文件编号 版本 页码 05 3/16 ZJIC/C6/0106031 修改状态 生效日期 0 2010-07-1 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有效合一,即达到教学内容与专业基本能力培养目标一致。
(3)项目设计
基于铁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员从事隧道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分部分项工程为特点,依托分部分项或单位工程来设计课程教学项目,以真实或模拟的任务为载体来组织《隧道工程技术》的教学过程,根据每个情境的内容不同,分别构建课程的项目和任务,通过每个具体任务开展基本的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铁路隧道的设计、施工、养护管理能力。
(4)考核评价设计
《隧道工程》课程以典型、具体的工作任务为考核依据,建立以综合职业能力考核为主线的开放式、全过程的课程考核体系。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即采用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即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笔试和口试相结合、个人自主学习与项目任务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方法。考核方案以学习情境为序,考核目标按教学任务分为理解(A)、掌握(B)、操作(C)和综合运用(D)四个层次进行。
三、课程目标
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任务引领组织教学,使学生掌握铁路隧道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具体工作的要求,具备完成简单隧道设计、指导隧道施工、组织养护管理的能力。
课程教学过程中坚持教书育人原则,同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吃苦耐劳和客观科学的职业精神,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1.认知目标:
➢ 能认识铁路隧道结构构造; ➢ 能计算隧道围岩压力;
➢ 能认识铁路隧道工程地质要求、隧道总体设计与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 能根据隧道设计结构施工图纸,进行隧道量测与施工放样(包括测量恢复隧道平面
控制中线,隧道断面量测,隧道开挖断面定位测量等放样工作);
➢ 能进行隧道平面控制与断面测量放样数据计算,能进行隧道开挖土石方量测算; ➢ 能掌握隧道开挖爆破与支护的施工方法、工艺流程和有关各项技术评价指标; ➢ 能掌握隧道结构衬砌的施工技术、方法、工艺流程和有关各项技术评价指标;
第 3 页 共 16 页
课 程 标 准 名称 隧道工程课程标准 文件编号 版本 页码 05 4/16 ZJIC/C6/0106031 修改状态 生效日期 0 2010-07-1 ➢ 能认识隧道新奥法设计要点;
➢ 能掌握隧道新奥法施工工艺流程和有关各项技术评价指标; ➢ 能进行隧道现场施工监控量测;
➢ 能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各道工序进行检查和质量控制; ➢ 能掌握隧道施工辅助施工作业; ➢ 能说明隧道施工超前预报技术。 ➢ 2.能力目标
➢ 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
吃苦耐劳的精神;
➢ 培养学生与人协助工作的良好品德,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思想作
风,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
➢ 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不断追求知识、思考、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 具有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扎根于群众的思想观点。 ➢ 3.素质目标
➢ 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 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 规划组织工作能力; ➢ 团队合作能力;
➢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系统化思考的能力。
第 4 页 共 16 页
课 程 标 准 名称 隧道工程课程标准 ➢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文件编号 版本 页码 05 5/16 ZJIC/C6/0106031 修改状态 生效日期 0 2010-07-1 1.课程内容结构安排表 序号 1 学习情境 1 铁路隧道认知与识图 2 1 2 铁路隧道设计 2 3 1 3 施工放样与测量 2 3 1 4 开挖与支护 2 1 5 防水层与二次衬砌 2 1 6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 2 1 7
铁路隧道养护管理 2 养护管理内容与方式 监控量测方法与数据分析 养护管理计划 4 二次衬砌 监控量测项目认知 6 初期支护 防水层 10 围岩分类及围岩压力 铁路隧道设计资料收集 铁路隧道线形设计 铁路隧道构造选用 洞外控制测量 洞内施工测量 竣工测量 开挖 18 10 8 任务单元 铁路隧道认知与识图 8 参考学时 第 5 页 共 16 页
课 程 标 准 名称 2.课程内容要求
隧道工程课程标准 文件编号 版本 页码 05 6/16 ZJIC/C6/0106031 修改状态 生效日期 0 2010-07-1 表2 学习情境1描述 学习情境1 学习目标 铁路隧道认知与识图 学时 4 能熟悉铁路隧道的结构组成及规范要求,理解围岩分类,计算围岩压力。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行动导向、多媒体、互动、任务驱动 任务 :铁路隧道认知(1学时) 1.铁路隧道的结构组成; 2.铁路隧道设计规范的相应要求。 任务:铁路隧道施工图熟悉(3学时) 1.铁路隧道施工图; 2.围岩分类; 3.围岩压力。 教学媒体与设备: 多媒体教室、影像资料、实训室、规范、已有的工程图纸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1.认图知识与绘制图纸的能力; 行动导向、多媒体、任务驱动、实训教室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1.讲师或工程师以上职2. 地质知识与判别岩体构造、岩称; 石类型的能力; 2.具备丰富的隧道设计3.路线设计知识与应用能力; 知识与经验。 4.建材知识
表3 学习情境2描述 学习情境2 学习目标 根据不同的地质地貌条件选用适宜的结构构造。 学习内容 任务:工程地质调查(2学时) 教学方法和建议 行动导向、多媒体、任务驱动、实训 铁路隧道设计 学时 4 熟悉铁路隧道设计所需资料的收集;熟悉铁路隧道线形设计的要求;能第 6 页 共 16 页
课 程 标 准 名称 隧道工程课程标准 1.工程地质调查内容; 2.工程地质调查方法、程序。 文件编号 版本 页码 05 7/16 ZJIC/C6/0106031 修改状态 生效日期 0 2010-07-1 行动导向、多媒体、任务驱动、实训 任务:规范对铁路隧道线形的要求(2学时) 1.平面线形要求; 2.纵断面线形要求; 3.横断面要求。 任务:构造类型与适用条件(1学时) 1.洞身衬砌构造类型及适用条件; 2.洞门、明洞类型及适用条件; 3.附属设施。 教学媒体与设备: 多媒体教室、影像资料、实训室、规范、已有的工程图纸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1.认图知识与绘制图纸的能力; 2. 地质知识与判别岩体构造、岩石类型的能力; 3.路线设计知识与应用能力; 4.建材知识 表4 学习情境3描述 学习情境3 学习目标 量工作。 学习内容 任务:测量控制网(2学时) 1.建立平面测量控制网; 2.建立水准测量系统。 任务:洞内控制测量(1学时) 1.中线放样; 教学方法和建议 行动导向、多媒体、任务驱动、实训 行动导向、多媒体、任务驱动、实训 行动导向、多媒体、任务驱动、实训 施工放样与测量 学时 4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1.讲师或工程师以上职称; 2.具备丰富的隧道设计知识与经验。 行动导向、多媒体、任务驱动 能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完成洞外控制测量、洞内施工测量及竣工测第 7 页 共 16 页
课 程 标 准 名称 隧道工程课程标准 2.开挖面放样; 任务:竣工测量(1学时) 1.线形测量 2.隧道净空测量 文件编号 版本 页码 05 8/16 ZJIC/C6/0106031 修改状态 生效日期 0 2010-07-1 表5 学习情境4描述 学习情境4 学习目标 据设计要求,完成相应初期支护。 学习内容 任务1:钻爆法开挖(2学时) 行动导向、多媒体、任务1.钻爆法开挖施工工艺; 驱动 2.钻爆法开挖所需材料。 任务2:超欠挖测量(1学时) 1.超欠挖测量; 任务1:新奥法(2学时) 行动导向、多媒体、任务1.新奥法基本理论基础; 驱动 2.新奥法在施工中的应用; 任务2:锚喷支护施工(4学时) 1.锚喷支护的特性; 行动导向、多媒体、任务2.锚喷支护施工要点; 驱动 3.锚喷支护施工质量控制; 4.其它支护类型。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行动导向、多媒体、任务驱动、实训 教学方法和建议 开挖与支护 学时 7 能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完成隧道钻爆法开挖施工及超欠挖测量,根第 8 页 共 16 页
课 程 标 准 名称 隧道工程课程标准 文件编号 版本 页码 05 9/16 ZJIC/C6/0106031 修改状态 生效日期 0 2010-07-1 多媒体教室、影像资料、实训室 1.测量知识与运用测量仪器进行高程、平面坐标测量的能力; 2.工程制图知识。 1.讲师或工程师以上职称; 2.具备丰富的隧道施工经验。 表6 学习情境5描述 学习情境5 学习目标 据设计要求,完成相应初期支护。 学习内容 任务:铁路隧道施工防水层(3学时) 1.防水层的类型与选择原则; 2.防水层施工要点。 任务:铁路隧道施工二次衬砌(2学时) 1.二次衬砌机械与设备 2.二次衬砌施工要点; 3.二次衬砌施工质量控制。 教学媒体与设备: 多媒体教室、影像资料、实训室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1.测量知识与运用测量仪器进行高程、平面坐标测量的能力; 2.工程制图知识。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1.讲师或工程师以上职称; 2.具备丰富的隧道施工经验。 表7 学习情境6描述 学习情境6 学习目标 行操作与简单的数据整理与分析。 学习内容 第 9 页 共 16 页
防水层与二次衬砌 学时 5 能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完成隧道钻爆法开挖施工及超欠挖测量,根教学方法和建议 行动导向、多媒体、任务驱动 行动导向、多媒体、任务驱动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 学时 5 掌握铁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项目与方法,能对常用的监控量测项目进教学方法和建议 课 程 标 准 名称 隧道工程课程标准 文件编号 版本 页码 05 10/16 ZJIC/C6/0106031 修改状态 生效日期 0 2010-07-1 任务:监控量测项目认知(2学时) 1.监控量测的重要性及指导意义; 2.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与选测项目。 任务:监控量测方式与数据整理分析(3学时) 1.现场地质观察; 2.地表沉降量测方法与数据整理; 3.拱顶下沉量测方法与数据整理; 4.周边位移量测方法与数据整理。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行动导向、多媒体、任务驱动 行动导向、多媒体、互动、任务驱动、实训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1.讲师或工程师以上职称; 2.具备丰富的隧道监控量测经验。 多媒体教室、影像资料、 1.地质知识与运用地质罗盘进行岩4组以上试验设备(地质罗盘、水准仪、全站仪、收敛计、钢尺等) 实训室 层构造判别的能力; 2.测量知识与运用测量仪器进行高程测量的能力; 3.测量知识与对已测得数据进行整理的能力; 表8 学习情境7描述 学习情境7 学习目标 铁路隧道养护管理 学时 2 能编制铁路隧道养护管理计划,熟悉养护管理内容与方法。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行动导向、多媒体、任务驱动、实训 任务:编制养护与管理计划(1学时) 1.编制养护管理计划 任务:养护管理内容与方法(1学时) 1.养护管理内容; 2.养护管理方式。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行动导向、多媒体、任务驱动、案例教学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第 10 页 共 16 页
课 程 标 准 名称 多媒体教室 影像资料 4组以上的试验仪器和设备 实训室 隧道工程课程标准 文件编号 版本 页码 05 11/16 ZJIC/C6/0106031 修改状态 生效日期 0 2010-07-1 1.试验操作能力 2.数据处理能力 3.编制报告能力 1.讲师或工程师以上职称; 2.具备丰富的隧道养护管理经验。 五、实施建议
1.学习材料选用与编写
本课程教材优先选用自编且公开出版的教材。教材要求要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项目导向课程、工学结合的设计思想,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七个典型的学习情境,按完成学习情境的需要,结合中(高)级试验职业技能证书考证来组织教材内容。要通过完成具体的隧道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同,掌握所学知识、掌握试验操作技能和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教材编写上要求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隧道工程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基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的指导能力。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如选用公开出版的其他教材,在教学组织过程中也要按照本标准组织教学。
在省级示范学院以及骨干院校建设中,《隧道工程技术》课程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还需要进一步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
2.教学组织与设计
《隧道工程》课程采用以项目为载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统一,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与评价一体化;教育与德育一体化。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加大了实训操作的比例,加强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我们也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行动导向教学法:针对课程教育目标,教师有目的地、系统化地组织学生在实际或知模拟实际的职业性情境的行动中,积极主动参与项目设计、项目实施、过程检查、结果评价,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计划、实施和检查的能力,使学生在学到工作方法的同时,能用之解决培训中(今后的职业生涯中)遇到的问题。
第 11 页 共 16 页
课 程 标 准 名称 隧道工程课程标准 文件编号 版本 页码 05 12/16 ZJIC/C6/0106031 修改状态 生效日期 0 2010-07-1 (2)项目教学法:将课程内容按照工程项目分为七个核心情境即铁路隧道认知与识图,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放样与测量,开挖与支护,防水层与二次衬砌,监控量测,养护管理。
(3)任务驱动法:本课程每个学习项目主要根据已学的理论知识结合行业现行规范、标准或规程进行,完成编制施工方案,确定开挖方法,监控量测数据应用等,这一部分以突出学生实践能力为主,任务驱动教学法特别适用。
(4)案例教学法:对于课程中知识能力的综合应用部分引入案例教学法,如铁路隧道简单设计,养护管理方案编制等;此外,工程实际应用案例将引导学生从课程走向实际工程应用,案例教学法最为适合。
(5)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某些课程可以实现边学边做,甚至以真实的任务为载体边做边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如周边位移量测。
(6)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学课件、工程图片、试验录像、动画等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在直观感受中学习掌握课程教学内容。
(7)讨论教学法:讨论时教学法是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刚刚学过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和能力的理解与掌握。
本课程各学习情境建议采用的教学方法见表9。 表9 《隧道工程》教学方法 序号 学习情境 铁路隧道1 1 认知与识图 2 1 铁路隧道2 设计 3 1 施工放样3 与测量 3 竣工测量 行动导向、多媒体、互动、任务2 洞内施工测量 课堂教学、互动讨论式教学 构造选用 洞外控制测量 行动导向、多媒体、任务驱动 行动导向、多媒体、任务驱动 2 规范要求 围岩分类及围岩压务 工程地质调查 铁路隧道认知与识图 驱动 行动导向、多媒体、任务驱动 行动导向、多媒体、任务驱动 任务 建议教学方法 行动导向、多媒体、互动、任务第 12 页 共 16 页
课 程 标 准 名称 隧道工程课程标准 文件编号 版本 页码 05 13/16 驱动 ZJIC/C6/0106031 修改状态 生效日期 0 2010-07-1 1 2 开挖与支4 护 3 4 1 防水层与5 二次衬砌 2 1 6 监控量测 2 1 7 养护管理 2 3.课程考核与评价
(1)考核目的
开挖方法及参数选择 超欠挖测量及土石方计算 新奥法应用 锚喷支护施工 行动导向、多媒体、任务驱动 案例教学 任务驱动 行动导向、多媒体、任务驱动、案例教学 防水层施工 二次衬砌施工 行动导向、多媒体、任务驱动 行动导向、多媒体、任务驱动、案例教学 监控量测项目与方法认知 监控量测结果及应用 行动导向、多媒体、任务驱动 行动导向、多媒体、任务驱动、案例教学 养护管理计划编制 养护管理方法与实施 行动导向、多媒体、任务驱动 行动导向、多媒体、任务驱动、案例教学 建立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考核为主线的开放式、全过程的课程考核体系,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掌握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动态,总结和发现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两个环节中的经验和问题,指导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考核原则
体现高职“教、学、做”结合原则,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考核过程中要坚持体现学生的能力,以能力强弱来衡量学生成绩的高低;
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成绩评定方式,突出过程性考核和能力考核。 (3)考核形式
采取多元性评价的方式,即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效果、单项能力考核、终结考试情况来综
第 13 页 共 16 页
课 程 标 准 名称 隧道工程课程标准 文件编号 版本 页码 05 14/16 ZJIC/C6/0106031 修改状态 生效日期 0 2010-07-1 合评价学生成绩。
(4)考核内容
《隧道工程》考核内容以铁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隧道工程技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情境和教学任务的教学内容进行考核。考核方案以学习情境为序,考核目标按教学任务分为理解(A)、掌握(B)、操作(C)和综合运用(D)四个层次进行。
表10 《隧道工程》考核内容 序号 学习情境 1 识图 1 认知与识围岩分类及围岩图 2 压力 1 铁路隧道2 设计 2 3 1 施工放样3 与测量 3 竣工测量 净空测量 开挖方法及参数1 选择 开挖与支4 护 2 石方计算 3 新奥法应用 土石方计算 新奥法 D A\\B 超欠挖测量及土超欠挖量测 C 钻爆法参数选择 D 钻爆法施工组织 C A\\B 2 洞内施工测量 开挖面放样 线形测量 C C 规范要求 构造选用 洞外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网 中线放样 C C 规范要求 构造选用 平面控制网 A\\B D C 工程地质调查 岩石特性 B 围岩压力计算 岩体构造 C\\D C 围岩分类 A\\B 隧道识图 D 任务 铁路隧道认知与铁路隧道考核内容 隧道认知 考核层次 A\\B 第 14 页 共 16 页
课 程 标 准 名称 隧道工程课程标准 文件编号 版本 页码 锚杆施工 05 15/16 ZJIC/C6/0106031 修改状态 生效日期 A\\B A\\B A\\B A\\B A\\B 0 2010-07-1 4 锚喷支护施工 喷射混凝土施工 其它支护手段施工 防水层与5 二次衬砌 1 2 1 防水层施工 二次衬砌施工 监控量测项目与防水层施工 二次衬砌施工 监控量测项目与方法 A\\B 方法认知 监控量测结果及监控量测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及应用 养护管理计划编制 制 养护管理方法与C\\D C\\D 6 监控量测 2 应用 养护管理计划编1 7 养护管理 2 实施 养护管理方法与实施 A\\B (5)成绩考核与评定
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占20%、技能考核占30%和期末考试占50%三部分组成。 序号 1 实训项目 工程地质调查 主要仪器设备 地质罗盘 全站仪 2 3 施工放样与测量 超欠挖测量 水准仪 隧道断面仪 隧道断面仪 地质罗盘 4 监控量测 全站仪 水准仪 收敛计 4.课程教学性资源使用与建设(包括条件)
学院现有路桥实训中心一个,与本课程教学需要相关的仪器设备如下: 表11 《隧道工程》课程开设实训项目与仪器设备配备表
型号或规格 单位 数量 个 套 台 套 套 个 台 台 个 20 5 10 1 1 20 2 10 第 15 页 共 16 页
课 程 标 准 名称 隧道工程课程标准 文件编号 版本 页码 05 16/16 ZJIC/C6/0106031 修改状态 生效日期 0 2010-07-1 此外,学院校内还有具有铁路综合乙级资质的工程检测试验室、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测试中心,为本课程能力培养提供有力条件。
在教学资料上,通过学院图书馆、分院图书资料室将进一步补充完善现行国家标准及相关参考资料。
另外,学院正在进行一体化教室的改造,对于常规材料试验检测充分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第 16 页 共 1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